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实践哲学的人文意蕴及其实践意义

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实践哲学的人文意蕴及其实践意义

一、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践哲学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国吉[1](2021)在《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的手稿》问世以来,异化理论开始系统性的得到学界的广泛的重视,它逐步走出马克思尤为关注的劳动领域,科技异化、文化异化、消费异化等理论层出不穷。这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所构建的异化理论影响力最大。总体而言,异化理论在当代依然被诸多学者所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处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依然没能摆脱异化状态的困扰,尚未完全走向全面的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战争的创伤、工作的压迫、失业的压力、消费的诱惑,还是在科技飞速发展面前的无所适从、娱乐至死背后的精神空洞,异化如影随形得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本身正是对这种人类社会反常状态的总体写照和集中研究,并试图为人们摆脱异化困扰,走向彻底的自我解放而开具理论的药方。因此,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异化理论的构建本身就是延续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于是,重新审视和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逐步破解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梳理了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后文的具体性研究做好铺垫,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从学术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国别学者研究范式的区别,并进一步阐释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有长于具体人物、具体异化理论的研究而疏于系统性把握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点与理论缺失。本文第二章从总体上对法兰克福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法兰克福学派成立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流行的时期,恰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最为突出的时期,在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多重社会危机频频凸显,这就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凭据。其成员在吸收借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异化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包括对于异化概念的分析,对于异化成因的探讨以及构建消除异化的学术路径。本文第三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人的总体异化论。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往往会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偏爱,毕竟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名时期也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大行其道的时期,再加之心理学的研究本来就是部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专长。因此,人与自我的异化问题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理论家看来,人本身具有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其原因则在于抽象生产本身的人格困境,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健全社会。人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势必带来人与他者的交往异化问题,正因为个人主义的极端偏执,导致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对他者施压,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和谐统一而是走入了对抗境遇。本文第四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理论。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状态,然而一系列负面社会问题随之而来,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人们在消费社会中已经逐步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能力和自由,为了虚假的需要,人们不断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印证自我存在的意义,消费本身由满足人类基本物质生活的经济行为逐步转变为人们行动的终极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隐藏在消费过程背后的符号权力、景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都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本文第五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科技异化理论。科技本应该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科技水平越是提高,工具理性越是强烈,人类就越是陷入科技主义的樊笼难以自拔。科技本身已经逐步走出“中立”的状态,开始具有了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科技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异己性力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战争危机、生态危机的背后都可以显而易见得察觉到科技发展的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背后的异化问题,并从工具理性、路径依赖、价值中立、意识形态等维度对科技异化展开了理论批判。本文第六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总体上评价。本文指出,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之一,深入挖掘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以及批判性的力量,对于拓展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加深对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与启发意义。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敢于揭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指出其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歪曲性解读与创造,看清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的刻意回避,以及透彻辨析其实践指向的乌托邦事实。

王英慧[2](2021)在《“认识论断裂”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评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大部分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者试图以“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为立论点,国内以扬弃异化和维护人的自由发展为主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的主要研究基调。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着断裂,思想的断裂将马克思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人道主义为中心的讨论点,阿尔都塞称为马克思早期思想,第二部分是以真正的科学主义为中心的讨论点,称为科学的马克思。阿尔都塞的观点独树一帜掀起了哲学界关于两个马克思思想的探讨。阿尔都塞坚持在意识形态与科学领域上做区分,主张以辩证的理性角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阿尔都塞认为断裂之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早期的马克思思想的理论总问题是意识形态,断裂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才是成熟的,断裂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真正的科学的。阿尔都塞认为断裂后的马克思思想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结构主义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下,阿尔都塞以“认识论断裂”角度出发使马克思思想进行分期具有合理性,以独特的结构主义方法划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保卫了马克思;但是阿尔都塞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认识的局限,如果承认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就要排除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离不开意识形态,因此阿尔都塞的后期思想中谈到意识形态与科学可以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相互依存,两个范畴间形成了对立的矛盾。阿尔都塞思想由于存在以上的局限性,刻意分裂马克思思想为两个阶段,进而割裂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完整性,不能从根本上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阿尔都塞提出的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以科学而保护科学,缺少人文关怀的基础,不能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整体。论文在进一步讨论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思想的基础上,认为阿尔都划分的两个马克思思想割裂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体。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始终以“人”的解放问题为主要探讨内容,只不过每个阶段或者在文本中理论角度不同。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的领袖,始终为人类解放而不懈奋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研究在与时代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稳步向前的,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需要在科学与人文中保持张力。

蔡健[3](2021)在《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自身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提升把握时代脉搏、认识社会现实的能力,培养好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生活现实遭遇和应对问题为核心,以宏微并重为方法,探索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展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论题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研究,有助于研究视角的创新探索;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批判反思意识,拓展世界视野,审视日常生活,从根源上理解新时代历史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面对日常生活现实的挑战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法。马克思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发现日常生活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包含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是孕育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日常生活披着神秘纱幕、人受抽象统治的事实,阐明了日常生活揭开纱幕的可能。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是批判和建构的统一,具有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和总体性宏微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洞察日常生活现实提供了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形成应对中国现代性论域中的日常生活现实的理论自觉,应深入挖掘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要义方法,从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守正创新。通过对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及其当代性分析阐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定位、方法、视域、目标、路径、原则等方面获得理论启示:明确历史方位,转变运思方法,推动宏微视域并重,落实培养路向。在现实问题上,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空间重构、时间规划和坚持诚意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日常生活时空问题和异化倾向的改革路径。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宏观视野,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主动承担起为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大任;应坚持以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为理论武器和方法指引,锤炼辩证思维,时刻警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日常生活中的隐秘渗透,预防其对人和人的日常生活的麻醉腐蚀,杜绝对奋斗精神、革命意识的消融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守诚意原则,引导学生扎根生活,热爱生活,激发他们创新创造力,培养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又要保持头脑清醒,明确教育界限,洞察日常生活“美好”和“神秘”,做到基于日常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坚决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抵制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侵蚀,应努力增强对现实的解释和应对能力,培养具有民族血脉和世界胸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白洁[4](2020)在《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感性世界思想作为马克思的一个集大成之理论,不仅体现着对传统西方哲学之批判与继承,而且彰显着哲学发展演进中之新态势、新视域、新面貌。感性世界思想作为一个承接性范畴,不可避免地与西方哲学中所探讨的感性有着千丝万缕之关联。本文凭借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讨西方哲学中感性之流变为思维轨迹,在观照与借鉴前人思想的进程中采用文献分析法全面深入、细致入微地分析感性世界思想之内容体系,进而利用比较反思法探讨思想何以回归现实及其熠熠生辉的价值意蕴。诚然,感性世界思想不是凭空而生的哲学范畴,它是时代之产物,更是思想之升华。无论是脱胎于古希腊探索宇宙本体论的自然哲学中所蕴含的具体可感之物,抑或是中世纪唯名论中所提出的与抽象实在论质主题相异的个别事物,都毫不例外地渗透着感性的痕迹,暗含着感性世界思想早期发展的特性。在近代与一般抽象之唯理论分庭抗礼的依据可感之物而有机形成的经验论中,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后世哲人关于感性世界思想的探讨。以马克思之见,康德的感性世界思想过分强调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虽发挥了客体的作用,却忽略了主体性;黑格尔的感性虽有辩证思维,却拘囿于纯粹精神领域,缺乏直接现实性;费尔巴哈的感性虽立足于直观,却是一种实践之外的抽象直观。有鉴于此,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之生成逻辑不仅流露外在客观性,而且内含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之自由发展的依循。作为一个立足于实践高效沟通主客体的有机整体,感性世界思想囊括千变万化之世界,以人、人化之自然、现实活动以及社会存在为核心主旨。基于感性世界思想内容之广博性,其特征亦琳琅满目,包揽个体性与整体性、主体与客体性、历时性、共时性和前瞻性、人化性和异化性以及实践性与历史性。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的建构为哲学何以回归现实提供了路径,即以人为中心、扬弃异化以及向共产主义之前进。作为一种返归现实的理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思想激起了哲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在理论层面对唯心主义和抽象思辨论的超越,实现了哲学形态之转变、哲学致思方式之跨越以及对新唯物主义哲学立脚点之确证,进而引领后世思想潮流,可谓是理论的超越与超越的理论结合之产物。在实践层面其所涉猎的对实践的关注以及对扬弃异化、发挥人之主体性的倡导,助推了人之自由全面发展、“人-自然-社会”之融洽互动、中国梦达成之思想奠基以及全球化发展之价值引领。两个层面的突破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必然焦点之所在,关于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何以高效融入并促进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主客体对话的模式,以辩证分析的眼光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深入地谋篇布局。惟其如此,方可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以拓展思想深度与广度的方式,使得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的价值意蕴在时代的潮流中得以最优化发挥。

张宏旭[5](2020)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中的生活世界观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人生活的世界与人精神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不断追问与思索的问题。柏拉图试图以理念连接两个世界,中世纪的神学家希望在彼岸世界达到两个世界的统一,康德批判人的理性妄图统治我们生活的世界,追求以道德力量实现两个世界的和谐,胡塞尔在目睹了欧洲科学危机后,提出充满关照人主体性的生活世界理论,期望唤醒迷失在科技理性世界中的现代人。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性源于资本无限扩张的强大驱动力,而资本不仅席卷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还试图统治人类的精神世界,实现人类在肉体和精神上对资本的彻底臣服。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源起于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研究。马克思世界观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为人类通过理性关照现实生活提供了可能,而在《1844年政治经济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触及到连接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枢纽”,劳动是实现人在生活世界中发挥主体性的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找到了决定生活世界的力量,物质生产不但生产现实的世界,同时也在生产人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在物质生产之上实现两个世界的统一。基于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研究,在本体论的维度上,生活世界不等于现实世界,而是“现实世界”与“现实的人”精神世界的融合;在认识论的维度上,生活世界是强调“现实的人”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能动的认识;在价值观的维度上,生活世界既不是“现实的人”要达到对“现实世界”的主宰,也不是“现实世界”对“现实的人”的控制,而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马克思对生活世界的探索路向从早期的人本主义视角,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阈,最后在“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历史统一上走向成熟。“生活世界理论之父”胡塞尔预见了科技发展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机,随后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悲观的论述发达工业社会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间割裂出巨大的鸿沟,人屈从于技术理性异化为单向度的人。因此,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的首要启示是生活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的主体性体现在能动地改造世界上。在此基础上,将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置于现实个体而言也是一种物质追求与精神体验的失衡,这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加强关注社会个体需求并不断丰富美好生活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同时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也是当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世界的终极价值应当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纪超凡[6](2020)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人的解放展开,马克思所关注的人,是世界历史中的人,是自然关系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的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社会底层的人,是代表着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的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直接指向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的视野里,有在性质上相同的三大双重任务:第一大双重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即通过受剥削压迫工人阶级把受资本关系掌控的整个人类从私有制下解放出来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第二大双重任务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即使人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得双重解放;第三大双重任务是使人真正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即人的感性解放和人的物质生活保障方式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马克思思想的转型过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过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最显着特征是历史性、实践性、现实批判性、革命性。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等构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人的存在是有着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维属性的整体的生命存在,人的存在有“自在自发”、“自主自为”和“自由自觉”三种存在样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满足需要的创造性劳动;人的需要依据人的存在属性有着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维度;人的价值是人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表达,人的价值有“质”性的内在价值和“量”化的外在价值之分;人的权利是社会承认并保障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和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人的自由是有界限的,人的自由状态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依赖人的不自由、依赖物的不自由和独立的自由;人的发展有个人发展和共同体发展两个维度,个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解放是有历史步骤的,任何解放都是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无产者的解放需要用哲学武装头脑,在实践中追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及其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的具象表达。根据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可以抽绎出马克思的生命观的基本内容:生命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生命的特点是能动受动统一,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生命存在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权利,生命的规定是尊重。马克思人学下的生命观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社会就是人本身,重视实践与生命的运动关系,诉求于人的生命质量的保障。青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何运用这些力量需要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引导。我国当代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追逐的伟大事业,显示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生机,在各种工作岗位和各类学校都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开拓奋斗、勤奋学习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当下我国部分青年生命存在样态问题较多,个别青年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的敬畏和呵护意识较弱。由于经济大潮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一些青年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工具理性等思想的影响,针对性的青年生命理论教育式微、实践教育势弱。面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人学中的生命观可以为青年生命价值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启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质教育、生命原理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观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的总和。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涉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是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珍爱生命的前提下自觉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以成就生命。生命价值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陶涛涛[7](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传统实体论哲学将人理解为实体,从而导致人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实体论人学展开批判,进而将人视为从事着实践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而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怀特海则用机体论哲学对实体论人学展开批判。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来看,怀特海机体论具有重要的人学价值。本文认为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机体论通过对人在形上层面的理解和透视,用具有高度隐喻性的哲学语言归纳出人的存在状态的三大基本特征:过程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解决了实体论人学所存在的悖论;二是其富有创见的有机教育理念从人性论的角度反思和批判了现代教育所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并给未来的教育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指明了出路。本文试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上探讨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具体内容按照各部分研究的重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所开辟的人学道路及其对人的科学解读。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实体论人学所存在的困境以及怀特海机体论思想的诞生和发展,进而凸显机体论所开辟的人学研究的新思维和新视角。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怀特海的有机人论对人的存在的新阐释。怀特海将“人”视为过程性存在、整体性存在和创造性存在的有机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机哲学对“人”的独特理解。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现代教育在“人的培养”问题上的缺憾,继而强调怀特海的有机教育思想在对“人的培养”问题上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近年来兴起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对怀特海机体论在人学思想上的回应,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其人学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评价,以期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与时俱进。

李凌云[8](2019)在《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现实超越》文中认为英国哲学家波普说“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是人”。而人是与世界辩证统一的存在,是超越性、理想性和创造性的存在,是力求把现实变成理想的现实的存在。超越现实和追求理想是人的“形上”本性,以理论形态表征人的“形上”本性则构成哲学的“形而上学”。哲学的形而上学就是以理论方式表征人的“形上”本性的自我意识。(1)考察西方形而上学演进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为人的“形上”本性的溯源寻找到恰切的方式和路径。针对西方形而上学产生的原初问题,即寻求世界万物的存在及其变化的根据和原因的“本原”问题,古希腊哲学从早期自然哲学对“始基”、“本原”的“感性经验”追问,到柏拉图“理念论”的形成经历了从具体物质到抽象存在、从感性经验到理智超验的探寻过程,由此引出追求超验、绝对、至上的理念本体的形而上学问题。巴门尼德提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形而上学论证方式,给古希腊传统形而上学奠定了主基调。柏拉图确立了“理念”超验本体的客观尺度,这显示出古希腊哲学探求的核心问题是与感性经验相分离的纯粹“理念”本体这个非物质性的实体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综合以往哲学研究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形式先在的“形式质料”说,把由形式和质料构成的个别事物看作最真实的实体,从而完成了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客体性建构。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对立。近代哲学致力于通过“思维”的能动性去克服这一对立,围绕思维与存在对立问题的解决,出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路径。笛卡尔确立了“我思”内在本体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验论者休谟否认人类有能力突破感官的限制去认识经验之外的事物,从而向人类理性统摄客体的合法性提出了最大挑战。康德为解决休谟问题批判性地考察了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即先验主体中的先天认识形式。康德认为,主体只能用知性纯概念去认识现象,但却无法把握“物自体”本身,从而完成了思维和存在于先验主体之中的统一。黑格尔看到了康德主体性哲学造成的现象与物自体二元对立的局限性,致力于把康德的知性纯概念发展成为思辨的理念概念,并通过绝对精神外化、扬弃异化、回归自身的自我运动,最后达到绝对知识,实现思维和存在的概念上的统一。但是,这种精神上的统一并没有超出认识世界的本体论领域,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只解释世界,无法触及到人类的现实生活世界,更无力改变人们现实的苦难。率先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是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哲学,为马克思哲学批判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形而上学提供了武器和前提,马克思通过对西方形而上学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性超越而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以此为基础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新哲学。实践观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哲学批判性地颠覆和超越西方形而上学的有力武器,并成为马克思建构其新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内在根据,是因为它的实质内涵和本质特征就是现实人的感性的对象化活动。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现实的人在实践的对象性活动中不仅按照自身内在尺度和物的外在尺度有效地改造了客观世界,从而创造出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对象世界,而且也在实践对象化的双向活动中同时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实现了人自身的发展。可见,通过实践的对象化活动不仅能够实际地贯穿和改造外部客观世界,而且也可以现实地改造和发展人自身,真正做到既科学地阐明世界又可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真正解决与实现西方传统哲学一直努力探索却又始终无法做到的“求真、向善与寻美”历史地相统一的根本问题。所以,以实践对象化视角去考察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现实超越,不仅可以了解西方哲学演进发展的逻辑历程,也可以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解读和阐释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从而可以在更深层次的逻辑上挖掘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以指导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和提升其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刘力嘉[9](2019)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活观及其当代启示》文中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生活”一直是马克思着力想要破解的“谜团”,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反思对象,马克思将揭示“生活”的本质、批判“生活”的异化以及探索“生活”的复归视为自身的重大使命,针对“生活”这一哲学范畴和现实对象的研究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探索过程的始终,体现在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论犹太人问题》等多本原着之中。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诸多学者开始对生活进行哲学反思。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生活哲学也开始作为一种新的哲学研究范式日益凸显。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发布了一系列深刻把握我国当代国情和时代方位的论断,而在这些闪烁着真理光芒的论断中,有一个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的关键词,那便是“美好生活”。对于“美好生活”定义与内涵的解读逐渐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同时也促成了国内学界生活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关于“美好生活”的解读进一步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生活观的理论潜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聚焦马克思主义的生活理论,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探索深邃的生活观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探寻“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与深刻价值,而作为马克思最重要着作之一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便是其重点研究的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藏着许多复杂和深刻的理论思想,其中也包括了马克思以西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条件下生活本质的异化与复归为理论线索而展开的关于社会生活的深度追问、历史反思与批判性改造。因此,聚焦经典原着,结合前沿问题,从现实生活角度深入剖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活观及其当代启示,对当前正确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及克服我国在生活领域存在的困境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活观及其当代启示进行了阐释与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首先阐释了选择本研究话题的背景及意义,就国内外学界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相关研究做了文献综述,随后对研究中所出现的基本概念、所遵循的基本思路以及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做了相应解读,同时还介绍了本研究目前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理论准备部分,主要分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首先,在时代背景方面,从19世纪欧洲的现实状况入手,剖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条件下工人的艰难处境和人们生活中的异化现象。其次,在理论来源方面,分别从黑格尔的对象性概念、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观点以及赫斯的“拥有”概念中分析和归纳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从立论前提、核心论点及价值旨归三个方面梳理和归纳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生活观的立论前提,即“生活”范畴。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着文本出发,根据其叙述逻辑和具体表述从主要内容、基本特性和本质特征三个方面总结得出“生活”这一核心范畴的内涵及本质,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立论前提。其次,归纳了生活观的核心论点,即“生活”异化的批判。以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批判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为线索,分别从四重异化过程中“生活资料”的丧失、“生活”的片面化、“生活”目的与手段的颠倒以及“生活”被“拥有感”充斥四个现象阐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核心论点。最后,探索了生活观的价值旨归,即“生活”的复归。通过对比私有财产条件下和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占有方式、生产方式和感知方式的不同,得出了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对自身“生活”的全面复归。第四部分是理论的当代价值部分,主要对应上一部分展开所遵循的范畴解读、批判反思、价值复归三个步骤,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当代启示。首先,从范畴解读入手,强调了马克思生活观中国话语解读的重要性,并结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分析了“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与本质规定。其次,从批判反思入手,结合当代国情叙述了我国在实现“美好生活”道路中所面临的难题及其正确的应对方法。最后,从价值复归入手,充分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道路对于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总而言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活观虽然提出于19世纪上半叶,既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与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活”,更为理解和把握今天的社会现实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借鉴,对新时代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认识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如何理性看待与处理当下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具有同样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美好生活”的角度切入,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着与现实生活梳理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主要内容以及当代启示,一定意义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着的研究视角,并为当前中国跨越生活领域的困境提供了理论参考。

裴秋芬[10](2018)在《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将哲学的传统形上思维的抽象思辨转向回归现实生活境遇中人的感性解放,这才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使命与伟大所在,而这一革命的起点正是从马克思的感性世界建构开始的。本文着重研究了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并沿着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脉络和理论着述的写作进程考察了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建构过程,再进一步梳理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统一基础,进而又分析了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批判与生成的双重逻辑,以及该理论之于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这一系列研究思考的重点在于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实现性,也就是探讨如何更好地将这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哲学理论紧密地与我国社会时代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的应有之义,即要求我们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与我国现实建设中的种种新思路、新举措、新实践积极地结合,探索理论的时代新意,也更好地推进行之有效的实践。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和非批判精神,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和命运走向,以及探寻人类自由解放的实现路径和理想终极家园,这是马克思倾注毕生心血努力而未尽的事业,他的一生都在为争取和建立一个更加合乎人道、理想和谐的真正属人的感性世界而努力。马克思最终凭借着人的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找到了“撬动旧世界的基点”。这也是破解一切旧哲学的奥秘所在,是建立新哲学的强大理论基石。而且在这块基石上建构起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正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理论的核心,也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历史性、生成性哲学范式的诞生,昭示了新哲学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深切关联与强大回归,启迪人们活在现实中,反观与思考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无论是在理论价值方面还是现实意义方面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理论方面来说,感性世界开启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新研究视野和范式,即哲学与现实生活世界的原初关联,从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忽视、遮蔽,对世界抽象、超验的理解,转向了对根植于人的感性能动性实践之上的现实生活的关注、批判与思考;从现实方面来说,包括感性世界理论在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依然对中国今日之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它在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也绝不仅仅囿于学理的层面,它对于我们当前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启示。不可否认我们与马克思之间存在着时空间隔,但也不应忽视,人们每逢遭遇重大危机、面临历史抉择的关键之时,总是要回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智慧和启示。今天,马克思仍是我们同时代的人。重新回到马克思、重新研读马克思,把历史的马克思当代化、中国化,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实现性,这是指导我们今天生活正确行进的应有之举。

二、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践哲学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践哲学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概述
    2.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
        2.1.1 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倾向
        2.1.2 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交织
        2.1.3 多重社会危机的频繁突显
    2.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2.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容梳理
        2.3.1 异化的基本内涵
        2.3.2 异化的形成机制
        2.3.3 消弭异化的途径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轴:人的总体异化
    3.1 自我异化的三重表象
        3.1.1 逃避自由的心理选择
        3.1.2 抽象生产的人格困境
        3.1.3 病态社会的被动接受
    3.2 人与他者交往异化的具体表征
        3.2.1 交往的疏离
        3.2.2 偏执的个体
        3.2.3 他者的掌控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左翼支点:消费异化
    4.1 消费社会中的异化形态
        4.1.1 非理性的消费机器
        4.1.2 被符号化的商品
        4.1.3 主体的弱化
    4.2 异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4.2.1 物体系中的隐匿强权
        4.2.2 意识形态的符号压迫
        4.2.3 虚假的自我认同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右翼支点:科技异化
    5.1 科技发展的反向之路
        5.1.1 科技异化的基本范畴
        5.1.2 科技异化的生成逻辑
        5.1.3 科技异化的负面效用
    5.2 新科技异化的诞生
        5.2.1 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与科技异化新形态
        5.2.2 科技新异化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再加速
        5.2.3 科技革新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加剧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体评判
    6.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有益向度
        6.1.1 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化
        6.1.2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的补充
        6.1.3 对个人主体价值的深入挖掘
    6.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
        6.2.1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误解
        6.2.2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忽视
        6.2.3 脱离异化道路的乌托邦式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理论成果
后记

(2)“认识论断裂”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资源
    第一节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资源
        一、苏共二十大之误
        二、人道主义泛滥
        三、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资源
        一、结构主义思潮发展
        二、精神分析学影响及转向
        三、加斯东·巴歇拉尔认识论断裂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结构主义方法的“认识论断裂”思想基本概念澄清
    第一节 症候阅读、总问题的转换与认识论断裂
        一、症候式阅读法的确立
        二、总问题透过表层结构发现深层结构
        三、理论总问题及其确立
        四、作为总问题转换的“认识论断裂”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
        一、意识形态
        二、科学理论
        三、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对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确立
    第一节 意识形态: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理论总问题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人道主义总问题
        二、《1844 政治经济学手稿》中人道主义总问题
    第二节 “认识论断裂”与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产生
        一、《形态》与《提纲》:“认识论断裂”的文本分析
        二、《资本论》与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何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评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
        一、通过多元决定辩证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扞卫马克思主义科学性
    第二节 人文向度的缺席: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一、割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承接性
        二、过度阐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而缺少人文向度
    第三节 在与人文的统一中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何以可能
        二、在发展中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张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日常生活现实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转向中失语
        (三)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现实的关照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一)马克思的生活哲学研究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生活的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一)回归日常生活的意义世界
        (二)批判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
        (三)超越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
        三、文献简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呼唤马克思思想的指引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日常生活现实
        一、资本现代性的全球扩张
        (一)现代性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
        (二)现代性随着资本而全球扩张
        (三)全球化的现代性问题域
        二、日常生活处于中国现代性论域
        (一)中国的现代性论域
        (二)中国现代性论域中的日常生活现实
    第二节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提供重要指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科学思想的需求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是有力的理论武器
        (一)日常生活问题是哲学问题
        (二)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具有优越性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理论自觉
        一、坚持民族性的根本立场
        二、探索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
        三、辨析日常生活的双重性
        四、培养超越日常生活的时代新人
第二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要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三重要义
        一、日常生活是现实基础
        (一)日常生活是“现实的人”的生活
        (二)日常生活是人的实践活动
        (三)日常生活包含一切社会关系
        二、日常生活披神秘纱幕
        (一)日常生活是“资本附属”
        (二)日常生活“披着神秘纱幕”
        三、日常生活可达到澄明
        (一)消解理性形而上学幻象
        (二)瓦解资本逻辑现实运作
    第二节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与当代现实的相通性
        一、为日常生活的积极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为日常生活的认识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法
        三、为日常生活的澄明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
        四、为日常生活的超越提供了思想和实践的可能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历史方位
        一、用历史视野来定位历史方向和进行理论筹划
        二、从总体性视域洞察日常生活现实及其历史使命
        三、从主体性角度明确根本任务和筹划美好生活
第三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方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思转变
    第一节 抽象思维下日常生活的流俗理解
        一、抽象思维下“日常生活”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日常生活”的流俗理解
        (一)日常生活是原初、自在的
        (二)日常生活是具体、经验的
    第二节 马克思辩证思维下日常生活的物化理解
        一、马克思“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
        二、辩证思维下的“日常生活”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日常生活”的物化理解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运思方法
        一、发挥批判精神,促进日常生活反思
        二、运用辩证思维,推动日常生活澄明
        三、采取辩证分析,提升问题回应能力
第四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视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微并重
    第一节 日常生活思想中的宏微视域
        一、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理解和微观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印象
        (二)马克思主义的微观解读
        二、日常生活思想中的宏微视域展开
        (一)政治经济学中的微观视域
        (二)日常生活中的宏大视野
        三、马克思宏微视域的总体性
    第二节 宏微视域并重的现实意义
        一、审视微观思潮的感性片面,回归宏观的社会现实
        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消除大叙事与生活的隔膜,探索有效的说理方法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微视域并重的推进策略
        一、坚持以马克思总体性视域引领教育视域
        二、探索多样宏微研究方法以丰富教育形态
        三、反思教育实践以推动宏微研究共生互促
第五章 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中的“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一节 日常生活现实需要培养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
        二、人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困惑
        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拷问
    第二节 时代新人应具有丰富内涵
        一、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中的“人”
        二、时代新人应是“现实的、具体的人”
        三、时代新人应是“丰富的、完整的人”
        四、时代新人应是“自觉的、主体的人”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培养时代新人的前提
        一、承认时代新人的社会基础
        二、关注时代新人的“存在”问题
        三、满足时代新人的发展需求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培养时代新人的路向
        一、培养时代新人成为丰富的人
        二、提升时代新人的主体意识和自觉能力
        三、促进时代新人在奋斗中获得幸福
第六章 日常生活的空间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之空间重构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空间变革与资本逻辑
        一、资本逻辑重构生产空间
        (一)空间压缩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空间压缩改变劳动管理方式
        (三)生产空间的资本权力控制
        二、生产空间重组生活空间
        (一)生活空间重组
        (二)城市空间重塑
        三、心理空间与意识空间
    第二节 空间问题对教育的现实冲击
        一、空间权力问题引发的教育思考
        二、空间差异问题导致的教育难题
        三、网络空间问题带来的教育挑战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重构
        一、空间重构的方法逻辑
        (一)坚持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二)坚持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
        二、空间重构的现实路径
        (一)辨析日常生活空间问题
        (二)消除网络空间弊端
        (三)整合多重空间资源
        (四)协调落实空间正义
第七章 日常生活的自由时间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之时间规划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自由时间”的剥削与解放
        一、资本生产剥削自由时间
        二、商品消费伪装自由时间
        三、消费生活挥霍自由时间
        四、生产劳动解放自由时间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消费主义化特征
        一、自由时间的消费主义特征
        (一)符号化
        (二)泛娱乐化
        二、日常消费的消费主义特征
        (一)超前化
        (二)奢侈化
        (三)精致化
        三、生活态度的消费主义特征
        (一)享乐化
        (二)消极化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规划
        一、坚定发展道路创造自由时间基础
        二、增强思想观念抵制自由时间侵蚀
        三、教育科学对待合理获取自由时间
        四、积极投身艰苦奋斗规划自由时间
第八章 日常生活异化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诚意原则
    第一节 日常生活异化的理论要点
        一、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中的异化
        二、异化理论的发展:拥有、显现、仿真
        (一)拥有
        (二)显现
        (三)仿真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倾向
        一、追求教育拥有感
        二、追求教育显示度
        三、追逐教育“时尚”
    第三节 “诚意”原则的思想来源及教育内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意勿自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习近平的诚心诚意“以人民为中心”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守诚意的策略
        一、把握全面发展内涵,克服教育“五唯”痼疾
        二、厘清异化倾向成因,明确教育发展界限
        三、坚守教育服务人民,培养诚意意识能力
第九章 日常生活的“双重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基于和超越
    第一节 日常生活“回归论”的初衷与实际
        一、“拯救”脱离生活的教育
        二、遮蔽日常生活的神秘现实
    第二节 日常生活“美好”与“神秘”的两重性
        一、马克思视野中日常生活的两重性
        二、“美好”日常生活提供现实基础
        三、“神秘”日常生活潜藏矛盾危机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应然关系
        一、坚持马克思的思想指导
        二、扎根和依托日常生活
        三、探究和审查日常生活
        四、批判和超越日常生活
    第四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日常生活的现实实践
        一、关切对象的现实需要
        二、聚焦问题的回应解答
        三、转变话语的言说共鸣
        四、立足实践的创新创造
    第五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日常生活的未来筹划
        一、扎根民族血脉
        二、培养世界胸怀
        三、追求美好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总结
    1.3 研究脉络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2 研究特色及创新
第二章 西方传统哲学中感性的发展
    2.1 感性之解读
        2.1.1 感性词源解析
        2.1.2 感性范畴之历史传统解析
    2.2 古代西方哲学中感性之演变
        2.2.1 古希腊哲学中的感性
        2.2.2 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感性
    2.3 近代西方哲学中感性的演变
        2.3.1 经验论中的感性
        2.3.2 唯理论中的感性
        2.3.3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中的感性
        2.3.4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感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对感性世界思想之批判及其生成逻辑
    3.1 感性世界思想与感性
        3.1.1 感性世界思想之解读
        3.1.2 感性与感性世界思想之关系
    3.2 马克思对感性世界思想的批判
        3.2.1 批判性阐释康德“先验感性论”
        3.2.2 批判性阐释黑格尔“唯心感性世界观”
        3.2.3 批判性阐释费尔巴哈“人本学感性世界观”
    3.3 感性世界思想之生成逻辑
        3.3.1 显性逻辑
        3.3.2 隐性逻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之基本内涵
    4.1 感性世界思想之现实基础
        4.1.1 实践内涵的阐释
        4.1.2 实践与感性世界思想之关联
    4.2 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之内容所指
        4.2.1 作为主体的个人
        4.2.2 人化的自然
        4.2.3 现实意义的活动
        4.2.4 社会存在
    4.3 感性世界思想的特征
        4.3.1 个体性和整体性
        4.3.2 主体性和客体性
        4.3.3 历时性、共时性和前瞻性
        4.3.4 人化性和异化性
        4.3.5 实践性与历史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之现实性回归
    5.1 哲学何以回归现实
        5.1.1 以人为中心,恢复人之主体性
        5.1.2 扬弃异化,促成感性解放
        5.1.3 融通感性世界思想,走向共产主义
    5.2 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的价值意蕴
        5.2.1 理论价值
        5.2.1.1 哲学形态之转变
        5.2.1.2 哲学致思方式之跨越
        5.2.1.3 新唯物主义立脚点之确证
        5.2.1.4 后世思想潮流之引领
        5.2.2 实践价值
        5.2.2.1 人之自由全面发展
        5.2.2.2 “自然-人—社会”之融洽互动
        5.2.2.3 中国梦达成之思想奠基
        5.2.2.4 全球化发展之价值导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中的生活世界观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及其评述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1.论文创新
        2.不足之处
前言
一、“生活世界”概念的发展理路
    (一)生活世界概念在西方哲学中的演进
        1.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2.基督教神学的彼岸世界
        3.康德的自由世界
    (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出场
        1.生活世界理论的产生
        2.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
        3.生活世界理论的价值
    (三)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理论的重构
        1.“先验”到“经验”: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承继、批判
        2.实践概念的还原:反思马克思实践哲学
二、对马克思生活世界观的多维度思考
    (一)马克思对生活世界思考的世界观基础
        1.生活世界观的源起: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现实关涉
        2.生活世界观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对人存在世界的真实呈现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视角下的生活世界
        1.本体论维度:主体与客体融合的世界
        2.认识论维度:“现实的人”能动认识“现实世界”的世界
        3.价值论维度:“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协调发展的世界
    (三)马克思探索生活世界路向的轨迹:人本学与唯物史观的统一
        1.微观静态路向:人本学
        2.宏观动态路向:历史唯物论
        3.“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的历史统一
三、马克思生活世界观对新时代中国的价值
    (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领域
        1.以“劳动”注解实践: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必然选择
        2.以“实践”注解生活世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应有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特征发展研究的新向度
        1.在“时代精神”中把握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
        2.在“中国精神”中探寻人的价值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三)新时代中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新内涵
        1.诠释“生活世界”彰显人的本体关怀
        2.诠释“生活世界”调适人的社会价值
    (四)新时代中国精神文化不断丰富的新补充
        1.文化自觉:在置身生活世界中生成
        2.文化自信:在回归生活世界中丰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古希腊自然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原子本源论
        二、哲学的人学转向
    第二节 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
        一、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获得恩典的前提
        二、自然律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神学表达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人学
        一、人的第一权利是自由
        二、人的存在源于人的思
        三、人的自然本性规约“法”
    第四节 近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一、人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
        二、人的自由需要社会契约
        三、人的精神的发展与辩证
        四、人的类意识的宗教批判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以往的批判与传承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立
    第一节 人学思想的初步探索——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到《莱茵报》
        一、人的尊严与人的创造
        二、人的精神与人的意志
        三、人的天性与个人自由
        四、人的利益与人的关系
    第二节 对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问题的思索——从《德法年鉴》到《巴黎手稿》
        一、发现“对象性活动”钥匙
        二、考察人的现实生存境遇
        三、剖析批判人的异化劳动
        四、假设“人的解放”理论
        五、展望“人的解放”前景
    第三节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从《神圣家族》到《穆勒摘要》
        一、人学思想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
        二、人的本质要在现实关系中把握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四、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五、人的权利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
        六、人的发展需要改造外部的环境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艰辛探索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基于唯物史观进行的人学思考——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哲学的贫困》
        一、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
        二、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生产物质资料
        三、人类历史的第三种关系是生命的繁衍
        四、人的桎梏的摆脱需要共产主义社会
        五、唯物史观的人学对人道学派的批判
    第二节 基于资本主义实践批判的人学思考——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共产党宣言》
        一、雇佣工人被资本宰制
        二、工人阶级的六重苦难
        三、人的本质被机器压抑
        四、工人阶级沦为陪葬品
        五、无产阶级的解放途径
        六、人学思想的系统阐发
    第三节 人学思想在现实和历史维度的全面展开——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
        一、活劳动确证人的主体价值
        二、人的自主劳动被资本卷缩
        三、资本的人的解放历史使命
        四、人的自由王国的发展诉求
        五、《资本论》中的人学旨趣
        六、人的解放的世界历史视角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归纳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
        一、人的存在
        二、人的本质
    第二节 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需要
        二、人的价值
    第三节 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
        一、人的权利
        二、人的自由
    第四节 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
        一、人的发展
        二、人的解放
    本章小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生命观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关系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内容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特征
        四、马克思生命观的基石是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青年生命价值和青年生命价值观
        一、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二、青年的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三、青年生命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与启迪
        一、青年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
        二、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
        三、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
    本章小结:马克思生命观指引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
    学位论文
    报纸
    文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开辟的人学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科学解读
二、机体论:怀特海为人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一)实体论视野中的人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从实体到机体:人学研究的思维转向
三、有机人论:怀特海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认识
    (一)作为过程性存在的人
    (二)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人
    (三)作为创造性存在的人
四、有机教育:怀特海提供了“人的培养”的新路径
    (一)现代教育:“人的培养”的问题与困境
    (二)有机教育:“人的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三)怀特海有机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
五、回应与反思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回应
    (二)怀特海机体论人学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人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8)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现实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理性通达超验世界的局限性
        1.1.2 实践对象化超越现实世界的可能性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古希腊形而上学客体性原则的演进逻辑
    2.1 早期自然哲学由经验到超验的本原追问
        2.1.1 早期自然哲学对本原的经验性探寻
        2.1.2 早期自然哲学对本原的超验性理解
    2.2 柏拉图哲学“理念”客体原则的形成与确立
        2.2.1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哲学的批判性超越
        2.2.2 柏拉图理念本体论的建立
    2.3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形而上学
        2.3.1 亚里士多德“形式先在”的形式质料说
        2.3.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实体的本质内涵
第3章 西方形而上学主体性原则的发展逻辑
    3.1 近代形而上学“我思”本体地位的确立
        3.1.1 西方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3.1.2 笛卡尔“我思”主体地位的确立
    3.2 康德先验哲学在现象界完成了思-存统一
        3.2.1 康德哲学问题的提出
        3.2.2 康德先验哲学的知识建构
        3.2.3 康德先验哲学的理论困境
    3.3 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在本体界完成的思-存统一
        3.3.1 黑格尔思辨哲学出发点的“精神”内涵
        3.3.2 黑格尔哲学理性辩证法的发展过程
        3.3.3 黑格尔哲学实体即主体的辩证法意蕴
第4章 马克思在实践视域实现了思-存统一
    4.1 马克思现实的人及其实践观的确立
        4.1.1 西方传统哲学“实践论”的演变
        4.1.2 马克思对传统实践观的现实超越
    4.2 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现实超越
        4.2.1 费尔巴哈对象化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
        4.2.2 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辩证法的批判性超越
        4.2.3 马克思对黑格尔对象化理论的现实超越
    4.3 马克思实践对象化思想的本真意蕴
        4.3.1 马克思实践对象化思想的来源
        4.3.2 马克思实践对象化思想的本质内涵
        4.3.3 马克思的对象化与异化物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第5章 马克思实践对象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5.1 马克思实践对象化研究的理论意义
        5.1.1 马克思哲学彰显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哲学完整内容
        5.1.2 马克思哲学以实践视域超越西方理性形而上学
    5.2 马克思实践对象化研究的现实价值
        5.2.1 马克思哲学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现实道路
        5.2.2 马克思哲学使现实变为理想的现实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活观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概念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处境艰难
        2.1.2 私有财产条件下生活被逐渐异化
    2.2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产生的理论来源
        2.2.1 对黑格尔对象性概念的批判和改造
        2.2.2 对费尔巴哈“类”本质观点的继承与超越
        2.2.3 对赫斯“拥有”概念的引用和深化
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主要内容
    3.1 生活观的立论前提:“生活”范畴
        3.1.1 “生活”的主要内容
        3.1.2 “生活”的基本特性
        3.1.3 “生活”的本质特征
    3.2 生活观的核心论点:“生活”异化的批判
        3.2.1 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异化过程中“生活资料”的丧失
        3.2.2 劳动活动异化过程中“生活”的片面化
        3.2.3 类本质异化过程中“生活”目的与手段的颠倒
        3.2.4 人与人异化过程中“生活”被“拥有感”充斥
    3.3 生活观的价值旨归:“生活”的复归
        3.3.1 私有财产废除后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本质全面占有
        3.3.2 私有财产积极的扬弃使“生活”的目的与手段达到统一
        3.3.3 私有财产废除后“生活”中一切属人的感觉与特性得到解放
4.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活观的当代启示
    4.1 做好马克思生活观的中国话语解读,深入理解“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
        4.1.1 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构建
        4.1.2 深刻把握新时代下“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与本质规定
    4.2 深刻反思当代生活现状,正确应对实现“美好生活”须待攻克的难题与挑战
        4.2.1 深刻认识实现“美好生活”道路上的难题
        4.2.2 正确应对当前中国在现实生活领域的挑战
    4.3 全面领会生活的价值旨归,牢牢把握“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与实现路径
        4.3.1 共产主义社会是“生活”实现复归的必要条件
        4.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学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宄内容与研宄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传统形而上学哲学感性与超感性两个世界的建构
        二、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的理论发展困境
        三、资本主义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与阶级矛盾
    第二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一、康德哲学对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影响
        二、从黑格尔的“精神历史”到马克思的“人的历史”
        三、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对费尔巴哈世界观的“扬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建构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萌芽(1841年—1844年)
        一、博士论文中“哲学世界化”
        三、《论犹太人问题》中“人的解放之路”
        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感性世界”的异化
    第二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形成(1845年—1848年)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新世界观”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
        三、《哲学的贫困》中“新历史观和经济观”对现实的双重解读
        四、《共产党宣言》中“为自由斗争之路”
    第三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深化(1849年—1875年)
        一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感性世界的进程与人的自由”
        二 《资本论》对“现代感性世界的澄明”
    第四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建构进程回顾
        一、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建构进程回顾
        二、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清晰呈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内涵解读
        一、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二、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建构特点与统一基础
        一、马克思感性世界的理论建构
        二、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主要特点
        三、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统一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双重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批判逻辑
        一、马克思的宗教批判
        二、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
        三、马克思的哲学批判
        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五、马克思的人类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生成逻辑
        一、人类革命与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
        二、人类生产与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
        三、社会交往与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革命意义和现实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革命意义
        一、哲学的本体论变革
        二、哲学的认识论变革
        三、哲学的自然观变革
        四、哲学的历史观变革
    第二节 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之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启示
        二、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之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启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建构哲学的现实根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践哲学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D]. 国吉. 吉林大学, 2021(01)
  • [2]“认识论断裂”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评析[D]. 王英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 蔡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D]. 白洁. 西北大学, 2020(06)
  • [5]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中的生活世界观探索[D]. 张宏旭.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D]. 纪超凡. 兰州大学, 2020(01)
  • [7]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D]. 陶涛涛.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8]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现实超越[D]. 李凌云. 辽宁大学, 2019(12)
  •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活观及其当代启示[D]. 刘力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研究[D]. 裴秋芬. 黑龙江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实践哲学的人文意蕴及其实践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