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推广水稻“浅、蓄、晒、湿”高产节水灌溉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马世浩,杨丞,王贵兵,张赓,李小坤[1](2021)在《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对水稻生产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水稻科技工作者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或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缺少系统地比较以及根据不同区域实际田间情况进行节水效果的评价梳理。本文采用文献数据分析的方法,综述了几种常见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比较了不同技术模式在节水和增产效果上的差异及其优、缺点。结果表明,"浅湿晒灌溉"的增产效果较好,但对田块的要求较高,并且难以确定灌溉定额;"间歇灌溉"的节水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推广性差;"控制灌溉"能提高水稻的抗逆性,但没有统一的灌水指标;"适雨灌溉"节水效果较好,但增产效果一般;"滴灌"能提高水肥利用率,但可能会导致产量降低。综合来看,"滴灌"和"控制灌溉"适合在北方稻区推广,"蓄雨型灌溉"技术具有较大的节水和增产潜力,适合在南方稻区推广。
周凌云[2](2020)在《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水稻节水灌溉方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高耗水特点和中国严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限制了水稻可持续发展。同时,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水稻灌溉用水占比达到了全省社会总用水量的74%。因此,在黑龙江省大范围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推动水稻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短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关键是因地制宜的选择节水灌溉方式。因此,对黑龙江省水稻灌溉方式的评价,能够科学与准确选择因地制宜的灌溉方式。文章围绕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水稻灌溉方式评价做了如下工作:首先,文章选取控制灌溉、浅湿灌溉、全面淹灌作为灌溉方式,以黑龙江半湿润区水稻作为研究对象,该试验于2017-2019年间3个生长季在庆安灌溉试验站开展,每种灌溉方式重复3次,共9个田间试验小区,选取水稻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资源利用效率4个方面的14个指标作为水稻灌溉方式评价的初步指标并观测3年数据。其次,在不同灌溉方式下利用3个生长季中水稻各指标数据的变化情况,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综合对水稻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数据变化情况,得出控制灌溉是最适宜黑龙江省半湿润区的灌溉方式。然后,提出一种生成对抗网络与Apriori融合方法对14个评价指标作降维处理。首先,采用生成对抗网络对14个指标进行数据增强。其次,采用Apriori算法对增强后数据通过搜索频繁项集和挖掘关联规则,筛选出与水分利用效率指标最为关联的9个指标,包括ETR、叶面积指数、茎粗、叶片SPAD值、千粒重、q N、干物质量、Fv/Fm、q P。作为对比方法,文章也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14个评价指标的5个主成分。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评价模型。首先,分别依据生成对抗网络与Apriori融合方法筛选的指标和依据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主成分及其对应的水分利用效率指标构建实验数据集并采用生成对抗网络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然后,在由生成对抗网络与Apriori融合方法筛选的指标下增强数据集和由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主成分下增强数据集,分别采用深度评价模型对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水稻不同灌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降维处理方式下控制灌溉都是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最适宜的水稻灌溉方式。同时,由模型训练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由生成对抗网络与Apriori融合方法筛选的指标下评价结果比在由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的主成分下评价结果在宏观平均精确率、宏观平均召回率、宏观平均F1值和准确度分别高了10.96%、12.50%、9.72%和5.33%。文章提出了一种水稻不同灌溉方式的深度评价模型,并在黑龙江省半湿润区的实例分析中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文章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避免以前对小尺度的灌溉方式评价研究中评价指标单一的问题,更加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评价方法的实用性也更强,在对评价结果推广时也更易被当地农民接受,从而达到大范围的节水、增产和增收的效果。
陈凯文,俞双恩,李倩倩,张梦婷,王煜,刘子鑫[3](2019)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模拟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适宜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于2016—2017年在蒸渗测坑内进行水稻栽培试验。基于2年试验数据对SWAP-WOFOST模型进行参数的率定与验证,基于1956—2015年60年的降雨资料完成丰、平、枯3种年型的分组,同时改进了SWAP的灌溉排水模块以适应本地化的灌排需求,并由率定后的模型模拟了丰、平、枯3种年型下4种节水灌溉模式的稻田水分运移及水稻生长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水文年型下田间水分管理及水稻产量的差异,分析了4种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减排与高产效果。结果表明:经率定的SWAP-WOFOS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干湿交替条件下稻田水分运移和水稻生长过程;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灌排水量与灌排次数,减少水稻的生理需水和田间渗漏,并能够维持水稻高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60年模拟期内,控制灌排的灌溉水分生产率在丰、平、枯3种年型下分别为5. 52、4. 65、3. 83 kg/m3,各年型下均为最高,控制灌溉的作物水分生产率在丰、平、枯3种年型下分别为2. 45、2. 31、2. 06 kg/m3,各年型下均为最高。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结果表明,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控制灌排模式具有稳健的节水省工效果。
邢素林[4](2019)在《稻田不同水层深度与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磷流失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为了提高水稻作物产量,农民大量施用化肥、稻田漫灌-排水造成了严重的氮磷流失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而稻田农业面源污染成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主体。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扩大稻田水容纳量、合理施肥、减少氮磷流失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目的,通过设置深水层、中水层和浅水层三种不同的水层深度及高施肥量、中施肥量、低施肥量三种不同的施肥处理交互作用来研究不同水肥对水稻生理性状、经济性状、农田土壤养分、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化以及氮磷相对流失量的影响,得出在既不影响水稻生长又能减少氮磷流失的稻田水位阈值。2018年在2017年研究的结果的基础设置浅水层(5cm)、中水层(10cm)和深水层(15cm)三个不同水层深度继续进行监测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不同的水层深度,深水层条件下水稻株高高于中水层和浅水层处理,但各处理间差异并不显着,而在相同的水层深度条件下,高施肥和中施肥处理水稻株高略高于低施肥水平。(2)深水层灌溉水稻分蘖较中水层和低水层分蘖较早最先达到分蘖峰值,但分蘖峰值较低;在相同的水层深度条件下,施肥量高的处理水稻分蘖较早且分蘖数多。(3)在相同的施肥量处理下,以中水层灌溉水稻产量最高,分别较深水层和浅水层处理下的提高了 0.43%和3.80%。施肥量高的处理水稻产量略高于施肥量低的处理,水稻产量可提高3%左右。就水稻构成因子而言,不同施肥量对于水稻千粒重的影响最大达到0.05显着水平,对于有效穗、穗粒数和水稻结实率影响也有影响,但并未达到显着水平。(4)有机质以深水层+高施肥、深水层+中施肥处理下含量高于其它处理,并且达到显着性水平;土壤碱解氮以浅水层+高施肥和中水层+高施肥处理含量高于其它处理,达到0.05显着性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以浅水层+高施肥处理最大,与其它处理间差异达到显着性水平。(5)深水层灌溉处理下土壤有效铜、锌含量略高于其他两个水分管理模式,土壤有效锰以浅水层处理含量较高;施肥量高的处理土壤有效铜含量相对较高,壤有效锰的含量以低施肥处理最高,高施肥最低,达到显着水平(p<0.05)。(6)土壤脲酶活性随稻田水层增加呈降低趋势,而浅水层灌水处理下平均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含量较低,各处理间没有达到显着水平。较低施肥处理相比,施肥量高的处理能明显提高土壤中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7)三次施肥后浅水层灌溉田面水总氮浓度均略高于深水层灌溉和中水层灌溉处理,平均高出了 13%左右,总体上施肥量较高的处理田面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浓度也相对较高。三次施肥后各处理稻田田面水中NH4+-N/TN比例均是先增加后降低,在施肥后的第3d达到最大,之后开始逐渐降低。在相同的水位条件下,施肥量越大,NH4+-N/TN 比例也就越高。(8)将稻田中的水贮蓄在田间是减少稻田氮磷流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深水层处理截留的总氮量最大,相对于中水层和浅水层处理平均可多贮蓄29%~67%,深水层灌溉相对于中水层和浅水层可减少29%~67%的总氮流失量。随着田面总氮水浓度的降低,相对流失量也降低。对于总磷而言,深水层处理截留量相对于中水层和浅水层而言可提高19.03%~45.36%。
张忠明[5](2019)在《黑土区不同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黑龙江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节水增产效应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优选出适宜当地的节水灌溉模式。在黑龙江省庆安县国家灌溉试验重点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5种水稻灌溉模式:控制灌溉(C)、“薄、浅、湿、晒”灌溉(T)、叶龄模式灌溉(B)、“浅、湿”灌溉(I)、干湿交替灌溉(D),以当地常规灌溉(CK)作为对照处理,主要观测的指标如下:水稻全生育期的生长生育性状,包括株高的变化,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明晰全生育期水稻分蘖动态变化,水稻植株各时间段总体干物质积累及在器官中的分配,水稻植株根系伤流量在关键生育期的变化,水稻叶片全生育期的光合指标变化,记录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累计灌溉水量,天然降水量,并与水稻收获期测定各处理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在水稻生长的全生育期采集田间温室气体,测定各处理CH4、N2O及CO2三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明确不同灌溉处理总体增温潜势。通过对几种灌溉模式在水稻全生育期多项试验指标的观察与分析,综合评价优选当地适宜的节水灌溉模式,也为未来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的支持。本次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试验中各处理不同生育阶段的株高各有不同,在分蘖盛期之前,常规灌溉处理(CK)的株高高于节水灌溉处理,分蘖盛期之后则是节水灌溉处理高于常规灌溉处理(CK)。不同处理水稻的叶面积指数(LAI)在水稻的分蘖中期以前,CK处理叶面积指数高于各个节水灌溉处理,分蘖末期之后,CK处理则明显小于其余处理。不同灌溉处理水稻黄熟期的最终分蘖量大小次序依次为:I处理>B处理>T处理>C处理>D处理>CK处理。不同节水灌溉处理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均未减小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在器官中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无明显差异。各节水灌溉处理水稻根系伤流量与常规灌溉处理(CK)相比,在水稻分蘖前、中期,差别不大,分蘖末期略有差异。拔节期后,T处理、C处理与D处理明显小于CK处理,其余处理则与常规灌溉处理(CK)差别不大。(2)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并未对整个生育期的水稻叶片的光合指标变化趋势产生影响。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较一致。各灌溉处理的水稻叶片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在分蘖末期出现一个下降趋势,在拔节期与抽穗期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CK处理在大多数生育阶段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均高于其余节水灌溉处理,但并未抑制水稻的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最终的产量。各处理水稻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总体变化趋势较平稳,受节水灌溉的影响较小。(3)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产量构成要素比较中总体均优于CK处理。各处理的产量大小排序为:I处理>B处理>D处理>C处理>T处理。其中,I处理比CK处理增产2221.68 kg·hm-2,B处理增产1913.37 kg·hm-2,D处理增产1689.4kg·hm-2,C处理增产1433 kg·hm-2,T灌溉处理增产810.94 kg·hm-2。不同灌溉处理水稻耗水量与耗水强度最大的时期均为分蘖期、拔节期与抽穗期。全生育期累计耗水量大小排序依次为:C处理<D处理<T处理<B处理<I处理<CK处理。各节水灌溉处理相较于CK处理的节水情况为:T处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比CK处理减少1257.533m3/hm2,I处理减少了1022.500 m3/hm2,C处理减少了1996.933 m3/hm2,D处理减少了1521.700 m3/hm2,B处理减少1032.367 m3/hm2。各节水灌溉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与降水利用率均高于CK处理,其中,C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最高。(4)各灌溉处理三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趋势相似,均在分蘖期、拔节期与抽穗期出现排放高峰。不同处理CH4的累计排放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K处理>I处理>B处理>T处理>D处理>C处理;N2O的累计排放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D处理>C处理>T处理>I处理>B处理>CK处理;CO2的累计排放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处理>D处理>B处理>T处理>I处理>CK处理。各处理总体增温潜势大小排序为:CK处理>I处理>B处理>T处理>C处理>D处理。稻田GHGI由高到低的排序为:CK处理>T处理>I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5)通过对各灌溉处理水稻生长生育性状、耗水量及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分析得出:各节水灌溉处理对水稻的生长生育性状未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在考虑节水效果的前提下,C处理为最佳选择;在考虑增产效果的前提下,I处理为最佳选择,在考虑温室气体减排的前提下,D处理为最佳选择。如综合考虑几者的前提下,D处理的整体指标效果较好。综上,干湿交替灌溉模式在试验区对于水稻的节水、增产及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较为均衡,较适于在试验区应用,应予以重视。
李竞春[6](2019)在《南方稻作区不同水肥调控方案对稻田水分利用、水稻生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不同水肥管理模式下的稻田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的研究已成为本学科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南方稻作区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水肥调控方案作为研究载体,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不同地区(平原区、沿海平原区、丘陵区)不同水肥调控下,水稻需水规律、水分利用效率、水稻群体生长指标变化规律(包括分蘖、叶面积指数、株高、根系活力、干物质累积量)和稻田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排放规律(包括稻田地表水径流、地下水渗漏等)。此外,通过熵权TOPSIS多目标决策模型对不同水肥调控方案进行优化,为优选合理的水肥调控方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水稻需水规律主要反映植物及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受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而受水肥处理影响较小。节水灌溉模式通过有效地控制田间水层,不仅保证水稻生理需水和田间生态需水,而且降低水面蒸发,显着减少稻田水量消耗;相比传统节水灌溉,平原区提高蓄雨上限的改性型节水灌溉由于生育期内田面建立水层的时间较长,故其需水量也大;丘陵区改进型节水灌溉与传统节水灌溉相比,需水量差异不显着;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需水量没有显着影响。2.相比常规灌溉模式,“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能够显着提高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本文试验研究表明节水灌溉模式能够起到增产的作用,部分试验站达到显着水平;施肥方式对比以3次施肥产量最优。节水模式灌溉水分生产率显着高于常规,2次施肥处理灌溉水分生产率显着小于其他处理,3次施肥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灌溉水分生产率受产量和灌溉水量双重影响,是两者效应的累加。3.“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对水稻生理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模式有利于水稻分蘖和成穗、叶面积的合理分布、以及水稻生长后期根系活力的保持,同时对水稻干物质的累计有一定的平衡作用,但是对水稻株高增长影响较小;提高蓄雨上限的改性型节水灌溉模式与传统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差异显着;不同施肥方式比较,3次施肥处理的水稻分蘖、根系、干物质累积量表现最佳。4.稻田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地表排水和地下渗漏所带出的氮、磷等物质,其中地表排水是稻田污染的主要来源,NH4+-N、NO3--N、TN、TP、COD排放量占比23%-90%。相比常规灌溉,“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可以有效降低稻田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提高蓄雨上限的改进型节水灌溉减排效果优于传统节水灌溉模式。不同施肥方式比较,2次施肥污染物排放量最大,3次施肥减排效果最佳。5.利用熵权TOPSIS多目标决策模型建立了基于资源、生态和效益相统一的灌排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平原区、丘陵区水稻合理的节水灌溉水肥调控方案。结果表明:对于平原区,“W1F3”(传统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W3F3”(提高蓄雨上限改进型节水灌溉模式)最有利于水稻高产、节水、减污、保肥综合效益的发挥,对于丘陵区,“W2F3”(改进型节水灌溉模式+3次施肥)最有利于水稻高产、节水、减污、保肥综合效益的发挥。
李如楠[7](2019)在《降低水稻生产碳足迹和增产增收的水氮优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综合评估节水灌溉、控释尿素和减量施氮对双季稻的碳足迹和成本收益的影响,筛选出“低投入-低排放-高收益”的稻田水氮管理模式。本研究以汉江平原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计6种不同的水氮管理措施:(1)普通尿素+常规灌溉(U+CI),作为对照(CK);(2)普通尿素+节水灌溉(U+SWD);(3)减氮20%+普通尿素+节水灌溉(US+SWD);(4)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常规灌溉(CRU+CI);(5)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节水灌溉(CRU+SWD);(6)减氮20%+树脂包膜控释尿素+节水灌溉(CRUS+SWD)。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测定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并计算各处理早、晚稻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用生命周期法计算双季稻全生育周期的碳足迹;结合产量和生产成本,计算不同处理下双季稻单位产量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净利润和单位净收益的碳排放。结果如下:(1)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大致相同。CH4排放峰主要集中在分蘖前期和晒田后复水阶段;N2O排放峰主要出现在晒田期,节水灌溉处理在干湿交替阶段也出现明显的N2O的排放。(2)2017-2018年早、晚稻均已CRUS+SWD处理对CH4的减排效果最好,CRU+CI处理对N2O的减排效果最好;节水灌溉加剧了CH4和N2O排放量的消长关系,但由于CH4的减排量远大于N2O的增排量,因此能有效降低双季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控释尿素和减氮的氮肥管理措施,能在减少稻田CH4排放的同时,降低N2O的排放量,有效的减少了双季稻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3)2017-2018年双季稻年产量均表现为CRU+CI处理产量最高,US+SWD处理产量最低。CRU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常规处理(p<0.05),增产幅度在6.8%-17.5%。节水灌溉和减少20%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影响存在不确定性(p>0.05);CRUS+SWD处理仍能保证增产。(4)综合2017-2018年双季稻全生育周期碳排放来看,以CRUS+SWD减排效果最好(P<0.05),其余依次为CRU+SWD>US+SWD>CRU+CI>U+SWD;其中稻田CH4和N2O排放对双季稻碳足迹贡献最大(50.7%-69.9%),其次为氮肥投入(21.6%-33.4%)。(5)2017-2018年双季稻成本最高的处理均为CRU+CI处理,每年约为3.25万元/hm2;成本最低为US+SWD处理,每年约为2.92万元/hm2;2017年和2018年双季稻单位面积净收入均已CRUS+SWD处理最高,与CK处理相比,两年分别增加51.3%和39.3%(p<0.05);各处理双季稻单位净收入碳排放由大到小依次为U+CI>U+SWD>US+SWD>CRU+CI>CRU+SWD>CRUS+SWD;其中,CRUS+SWD处理与CK组相比,2017年和2018年双季稻单位净收入碳排放分别降低63.1%和58.6%(p<0.05)。综上,节水灌溉、控释尿素和减氮20%在保持或者增加产量的基础上,可实现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减少氮肥、水分以及人力投入,提高了单位面积净利润,是具有可推广性的田间水肥管理措施。
李健陵[8](2018)在《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筛选出既能增产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稻田水氮管理措施,本研究采用以下5个处理:(1)普通尿素+常规灌溉(U+CI),对照;(2)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U+SWD);(3)树脂包膜控释氮肥+薄浅湿晒节水灌溉(CRU+SWD);(4)碧晶尿素(含0.5%2-氯-6-三氯甲基吡啶)+氢醌+薄浅湿晒节水灌溉(NU+HQ+SWD);(5)EM菌剂+普通尿素+薄浅湿晒节水灌溉(EM+U+SWD)。结果如下:(1)与U+CI相比,U+SWD处理提高了晚稻灌浆结实期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对早稻无显着影响;抑制了无效分蘖,早稻和晚稻成穗率提高6.0%-8.8%。与U+SWD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增加了早晚稻株高、生育后期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以及生物量,进一步抑制无效分蘖;EM+U+SWD处理对早稻生长带来一定影响,晚稻效果不明显。(2)与U+CI相比,U+SWD处理降低了早稻的结实率,产量降低3.5%-6.7%,但差异不显着;提高了晚稻穗粒数,增加了7.6%-8.5%产量。与U+SWD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增加了早稻穗粒数以及晚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获得了更高的产量;EM+U+SWD处理的早稻产量增加2.0%-7.6%,晚稻无显着差异。(3)与U+CI相比,U+SWD处理显着地减少12.6%-44.9%种植季CH4排放量,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进一步减少种植季CH4排放,早稻和晚稻分别以CRU+SWD和NU+HQ+SWD处理减排效果最好。早稻季实行薄浅湿晒灌溉能够减少晚稻犁田期CH4排放量,施用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碧晶尿素+氢醌有利于冬闲期稻田吸收大气CH4。(4)灌溉方式的改变引起稻田CH4和N2O排放此消彼长。与U+CI相比,U+SWD处理显着地增加早晚稻种植季N2O排放量。与U+SWD相比,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种植季N2O排放量下降14.5%、27.2%和12.6%,但CRU+SWD、NU+HQ+SWD处理增加了晚稻犁田期和休闲期N2O排放量。(5)与U+SWD和U+CI相比,CRU+SWD和NU+HQ+SWD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固定速率加快,EM+U+SWD处理略有下降。总体而言,薄浅湿晒节水灌溉具有减少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作用,减排效果视不同氮肥种类而定。与U+CI相比,U+SWD处理净温室气体排放量显着地下降了19.8%。CRU+SWD、NU+HQ+SWD和EM+U+SWD较U+SWD进一步降低6.8%-37.5%净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更低的排放强度。(6)与U+CI相比,U+SWD处理提高了60.8%-83.5%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29.6%-57.8%总水分利用效率,早稻季的氮肥利用效率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着,显着地增加了晚稻氮肥利用效率。与U+SWD相比,CRU+SWD、NU+HQ+SWD和EM+SWD处理进一步增加水分和氮肥利用率。综上所述,薄浅湿晒节水灌溉或者配合施用树脂包膜控释氮肥、碧晶尿素+氢醌、EM菌剂,是实现稻田温室气体减排和保证水稻产量可持续稳增双目标的可行技术。
吴七斤,邵孝侯,邱桠柳,关雯璐,王金兰,任亮[9](2015)在《水稻三种灌排模式的节水增产和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稻生态灌排模式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保障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南京淳东灌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水稻"控灌中蓄"灌排新模式进行试验研究,观测淹灌、浅湿灌和控灌中蓄三种不同的灌水模式结合晒田程度(轻晒和重晒)条件下降雨的利用率、土壤含水量和水稻产量、土壤速效N和速效P等指标。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控灌中蓄灌溉模式较淹灌处理节水幅度平均达47.2%,控灌中蓄处理的降雨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最大,分别达到47.8%和1.30kg·m-3,同时控灌中蓄灌溉模式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速效性养分较为适宜,水稻实际产量比淹灌增产19.9%46.6%。水稻控灌中蓄灌排模式在节水、增产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中有着显着作用。
朱伟文,周文新,易镇邪[10](2014)在《水稻节水栽培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总结了国内外水稻耐旱品种选育、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覆盖旱作技术以及稻田土壤耕作技术等主要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并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二、大力推广水稻“浅、蓄、晒、湿”高产节水灌溉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推广水稻“浅、蓄、晒、湿”高产节水灌溉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
1.1“浅、湿、晒”灌溉 |
1.2 间歇灌溉技术 |
1.3 控制灌溉技术 |
1.4 蓄雨型灌溉技术 |
1.5 适雨灌溉 |
1.6 滴灌技术 |
1.7 自动控制灌溉 |
2 不同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对比 |
3 展望 |
(2)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水稻节水灌溉方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灌溉方式评价的研究 |
1.3.2 国内灌溉方式评价的研究 |
1.3.3 文献研究评价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 |
2.1 Apriori算法 |
2.1.1 Apriori算法的基本概念 |
2.1.2 Apriori算法的实现步骤 |
2.1.3 本节小结 |
2.2 生成对抗网络 |
2.2.1 生成对抗网络的基本概念 |
2.2.2 生成对抗网络的步骤 |
2.2.3 本节小结 |
2.3 K-Means算法 |
2.3.1 K-Means算法的基本概念 |
2.3.2 K-Means算法的流程 |
2.3.3 本节小结 |
2.4 卷积神经网络 |
2.4.1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2.4.2 本节小结 |
2.5 主成分分析 |
2.5.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概念 |
2.5.2 本节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试验方案及水稻灌溉方式初步评价指标 |
3.1 试验小区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灌溉方式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
3.3.1 科学性原则 |
3.3.2 全面性原则 |
3.3.3 可操作性原则 |
3.3.4 目标一致性原则 |
3.4 灌溉方式初步评价指标 |
3.4.1 水稻农艺性状指标 |
3.4.2 水稻光合特性指标 |
3.4.3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指标 |
3.4.4 水稻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 |
4.1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4.1.1 不同灌溉方式对株高与茎粗对比 |
4.1.2 不同灌溉方式对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对比 |
4.2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日变化和叶片SPAD值对比 |
4.2.2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叶绿素荧光各参数对比 |
4.3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因素的影响 |
4.4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GApriori方法的水稻灌溉方式评价指标的筛选 |
5.1 全部指标数据 |
5.2 全部指标的数据分析 |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主成分提取 |
5.4 基于GApriori方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5.4.1 基于GAN的数据增强 |
5.4.2 生成数据的离散化处理 |
5.4.3 关联规则挖掘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深度评价模型的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水稻灌溉方式的评价 |
6.1 深度评价模型的网络架构 |
6.2 在GApriori方法的筛选指标下基于深度评价模型的水稻灌溉方式的评价 |
6.2.1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筛选指标的数据增强 |
6.2.2 深度评价模型的训练 |
6.2.3 基于 GApriori 方法的深度评价模型的灌溉方式评价 |
6.3 在PCA的主成分提取下基于深度评价模型的水稻灌溉方式的评价 |
6.3.1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主成分的数据增强 |
6.3.2 深度评价模型的训练 |
6.3.3 在PCA的主成分提取下深度评价模型对灌溉方式的评价 |
6.4 在PCA 主成分提取和 GApriori 方法筛选下基于深度评价模型的水稻灌溉方式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模拟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控水方案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试验模型 |
1.4.1 土壤水分运动 |
1.4.2 作物需水量 |
1.4.3 作物生长 |
1.4.4 模型评价标准 |
1.4.5 模拟方案设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模型验证及适用性评价 |
2.2 灌排试验数据分析 |
2.3 不同年型的灌排方案模拟分析 |
2.3.1 水文年型划分 |
2.3.2 节水减排效果分析 |
2.3.3 节水高产效果分析 |
2.4 灌排方案评价优选 |
3 讨论 |
4 结论 |
(4)稻田不同水层深度与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磷流失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1.1 稻田灌溉的作用及基本原理 |
1.2 不同水肥管理对水稻生理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
1.2.1 稻田不同水肥管理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 |
1.2.2 稻田不同水肥管理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
1.3 稻田不同水肥管理对田面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
1.4 水肥管理对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 |
1.4.1 稻田氮磷流失的特征 |
1.4.2 施肥管理对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1.4.3 降雨对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1.4.4 水分管理对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第二章 引言 |
2.1 选题依据与背景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区概况 |
3.1.1 试验区基础信息概况 |
3.1.2 试验区土壤养分含量概况 |
3.2 试验设置 |
3.2.1 2017年试验设置 |
3.2.2 2018年试验设置 |
3.3 样品采集 |
3.3.1 土壤样品采集 |
3.3.2 田面水的采集 |
3.3.3 灌溉水的采集 |
3.3.4 水稻生育期生理性状的测定 |
3.4 样品分析方法 |
3.5 计算与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研究 |
4.1.1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4.1.2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研究 |
4.2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
4.3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
4.3.1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
4.3.2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 |
4.3.3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4.4 稻田不同深度和施肥对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化特征 |
4.4.1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田面水总氮浓度变化 |
4.4.2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田面水总磷浓度变化研究 |
4.4.3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田面水铵态氮、硝态氮浓度研究 |
4.4.4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不同形态氮与总氮比值的影响 |
4.5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氮磷相对流失量动态影响 |
4.5.1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总氮相对流失量动态分析 |
4.5.2 稻田不同水层深度和施肥对总磷相对流失量动态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黑土区不同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
1.3.2 节水灌溉技术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
1.3.3 节水灌溉技术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方案 |
2.3 试验观测指标与方法 |
2.4 试验数据处理与方法 |
3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生长生育性状的变化 |
3.1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3 不同处理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3.1.4 不同处理对水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5 不同处理对水稻植株根系伤流量的影响 |
3.2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水稻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水稻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3 讨论 |
4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及耗水量的影响 |
4.1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灌溉处理对水稻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对水稻耗水规律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5 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5.1 不同灌溉处理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
5.1.1 不同处理CH_4季节排放规律 |
5.1.2 不同处理CH_4累计排放规律 |
5.2 不同灌溉处理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
5.2.1 不同处理N_2O季节排放规律 |
5.2.2 不同处理N_2O累计排放规律 |
5.3 不同灌溉处理对稻田CO_2排放的影响 |
5.3.1 不同处理CO_2季节排放规律 |
5.3.2 不同处理CO_2累计排放规律 |
5.4 不同灌溉处理稻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及总体温室效应 |
5.5 稻田环境及土壤因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5.5.1 不同处理稻田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 |
5.5.2 不同处理稻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趋势 |
5.5.3 环境因子及土壤因子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5.6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南方稻作区不同水肥调控方案对稻田水分利用、水稻生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肥调控下对水分利用率、产量以及生长指标的影响 |
1.2.2 水肥调控下对稻田污染物流失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品种及特性 |
2.2.2 水稻生育期的划分 |
2.2.3 施肥方式及农艺措施 |
2.2.4 水稻试验方案 |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
第三章 水肥调控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 水肥调控下水稻需水量和需水规律分析 |
3.1.1 水稻需水变化规律 |
3.1.2 水稻日耗水规律 |
3.2 不同水肥调控下产量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 |
3.2.1 平原区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3.2.2 沿海平原区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3.2.3 丘陵区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
3.3 水稻生长指标 |
3.3.1 分蘖数变化 |
3.3.2 叶面积指数变化 |
3.3.3 水稻株高变化 |
3.3.4 根系生长与活力变化 |
3.3.5 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季水稻稻田污染物排放规律 |
4.1 稻田地表水污染物排放规律 |
4.1.1 平原区地表水污染物排放 |
4.1.2 沿海平原区地表水污染物排放 |
4.1.3 丘陵区地表水污染物排放 |
4.2 稻田地下水污染物排放规律 |
4.2.1 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物排放 |
4.2.2 沿海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物排放 |
4.2.3 丘陵区地下水污染物排放 |
4.3 稻田污染物总排放量变化规律 |
4.3.1 平原区污染物总排放量 |
4.3.2 沿海平原区污染物总排放量 |
4.3.3 丘陵区污染物总排放量 |
4.4 水稻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变化规律 |
4.4.1 平原区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 |
4.4.2 沿海平原区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 |
4.4.3 丘陵区各生育期污染物排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资源、生态和效益相统一的水肥调控方案优选 |
5.1 模型评价指标 |
5.2 熵权TOPSIS模型及求解 |
5.2.1 熵权TOPSIS模型介绍 |
5.2.2 求解步骤 |
5.2.3 模型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附件B 各试验站农艺措施 |
(7)降低水稻生产碳足迹和增产增收的水氮优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稻田水分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
1.2.2 稻田氮肥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
1.2.3 稻田碳足迹核算研究进展 |
1.2.4 不同水氮管理模式经济效益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温室气体采集、测定和计算 |
2.3.1 温室气体采集 |
2.3.2 温室气体的测定 |
2.3.3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 |
2.4 碳足迹 |
2.4.1 系统边界 |
2.4.2 排放因子 |
2.4.3 碳足迹计算 |
2.5 成本-收益分析 |
2.6 统计分析 |
3 不同水氮处理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1 不同水氮处理CH_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 |
3.2 不同水氮处理N_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 |
3.3 不同水氮处理综合温室效应 |
3.4 讨论 |
3.4.1 节水灌溉对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评估 |
3.4.2 控释尿素减排原因探究 |
3.5 小结 |
4 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产量及碳足迹 |
4.1 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产量 |
4.2 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碳足迹 |
4.3 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单位产量碳排放强度 |
4.4 讨论 |
4.4.1 水氮优化管理减排增产可行性 |
4.4.2 水氮优化管理对双季稻生长季碳足迹的影响 |
4.5 小结 |
5 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经济效益 |
5.1 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成本-收益分析 |
5.2 不同水氮处理双季稻单位净收入的碳排放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双季稻CH_4和N_2O的排放 |
6.1.2 双季稻碳足迹 |
6.1.3 双季稻减排增产增收效果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稻田水分管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
1.2.1 水分管理方式的发展现状 |
1.2.2 水分管理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1.2.3 水分管理方式对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4 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 稻田氮肥管理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1 高效氮肥的发展现状 |
1.3.2 高效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
1.3.3 高效氮肥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4 高效氮肥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与流程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水分管理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2.5.1 气象数据 |
2.5.2 温室气体采集和测定 |
2.5.3 土壤样品采集和测定 |
2.5.4 植物样品采集和测定 |
2.5.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3.2.5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
3.2.6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3.2.7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8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9 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4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小结 第四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规律 |
4.2.2 CH_4累积排放量 |
4.2.3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机理 |
4.2.4 不同氮肥种类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机理 |
4.3 讨论 |
4.3.1 灌溉方式对水稻种植季CH_4排放的影响评价 |
4.3.2 氮肥类型对水稻种植季CH_4排放的影响评价 |
4.3.3 非种植季稻田CH_4排放 |
4.4 小结 第五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N_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规律 |
5.2.2 N_2O累积排放量 |
5.2.3 土壤环境因子与稻田N_2O排放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土壤环境因子对双季稻田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5.3.2 灌溉方式对水稻种植季N_2O排放的影响评价 |
5.3.3 氮肥类型对水稻种植季N_2O排放的影响评价 |
5.3.4 非种植季稻田N_2O排放 |
5.4 小结 第六章 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种植季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2 犁田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3 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4 土壤有机碳变化 |
6.2.5 2014 -2017年双季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6 排放强度 |
6.3 讨论 |
6.3.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3.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 |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1.1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7.1.2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7.1.3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4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
7.1.5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
7.1.6 不同水氮管理方式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
(9)水稻三种灌排模式的节水增产和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方案 |
1.2 试验观测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灌排模式对水分生产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灌排模式对土壤通透性的影响 |
2.3 不同灌排模式对土壤矿质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
3 结论 |
(10)水稻节水栽培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耐旱品种选育 |
2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
2.1“薄、浅、湿、晒” |
2.2 半旱栽培 |
2.3 间歇灌溉 |
2.4 蓄雨型节水灌溉 |
3 水稻覆盖旱作技术 |
4 稻田土壤耕作技术 |
4.1 耕作深度 |
4.2 少免耕技术 |
4.3 垄作栽培技术 |
5 展望 |
四、大力推广水稻“浅、蓄、晒、湿”高产节水灌溉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究进展[J]. 马世浩,杨丞,王贵兵,张赓,李小坤. 节水灌溉, 2021(08)
- [2]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水稻节水灌溉方式评价[D]. 周凌云.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3]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模拟与评价[J]. 陈凯文,俞双恩,李倩倩,张梦婷,王煜,刘子鑫. 农业机械学报, 2019(12)
- [4]稻田不同水层深度与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磷流失影响研究[D]. 邢素林.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黑土区不同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效应研究[D]. 张忠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6]南方稻作区不同水肥调控方案对稻田水分利用、水稻生长与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D]. 李竞春. 江苏大学, 2019(03)
- [7]降低水稻生产碳足迹和增产增收的水氮优化管理研究[D]. 李如楠.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水氮管理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李健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1)
- [9]水稻三种灌排模式的节水增产和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比较分析[J]. 吴七斤,邵孝侯,邱桠柳,关雯璐,王金兰,任亮.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06)
- [10]水稻节水栽培研究进展[J]. 朱伟文,周文新,易镇邪. 作物研究,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