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生森林景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景观,秦岭,格局,森林,论文,空间。
原生森林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高[1](2002)在《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林场原生森林景观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历史资料,按照森林景观四级分类的原则,绘制出四级景观分类图,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研究区环境要素及单位面积生物量沿景观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有关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该区了原生森林景观格局,得出了如下结论: 1、研究区地形的总趋势是: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坡度逐渐变小,其中南向坡的坡度变幅小,北向坡的坡度变幅较大。在低海拔区,北向和偏北向坡度比南向和偏南向的坡度大;在高海拔区,南向和偏南向坡度比北向和偏北向的坡度大。区内海拔高度在1900-2100m的区域面积最大,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面积都逐渐减小。 2、海拔、坡度、坡向及其组合状况影响着森林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对单位面积生物现存量(BPH)的空间分布格局也有显着影响。在坡度适中时,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的BPH均大于中海拔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南坡向的BPH变化幅度小,而北坡向的变幅较大;低海拔区南向坡的BPH较大,而高海拔区北向坡的BPH较大。 3、在海拔<1700m地带,以油松和锐齿栎为建群种的景观类型占绝对优势,是典型的松栎林带;1700-1900m高度带,松栎林和杨桦林等各景观类型分配较均匀,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在1900-2300m高度带,以红桦为主要建群种的景观类型占优势,构成典型的桦木林带:海拔在>2300m地带,呈现出向暗针叶林景观过渡的征象。 4、本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在四个尺度水平上进行景观类型划分。一级分类尺度划分为7种景观类型,31个斑块;二级尺度划分为9种景观类型,48个斑块;叁级尺度划分为21种景观类型,88个斑块;四级尺度划分为32种景观类型,128个斑块。 5、有林地是研究区域景观的基质,其它各地类景观镶嵌其中。除油松林纯林外,各类混交林斑块的规模均大于纯林。混交林斑块的形状复杂,近圆率低。纯林中,油松林的规模大,形状复杂;其它各类纯林的形状简单,近圆率高。 6、景观的相邻度研究表明:寒温性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高度相邻;温性针叶林几乎与所有类型落叶阔叶林均有相邻关系。干扰源相同的斑块间相邻度高。资源环境斑块间相邻度较高。反映了生态学和生物学特点相近的优势树种所构成的森林景观相邻度较高,起源原因相近的景观类型的相邻度高。 7、随着景观类型的细分景观整体的聚集度逐步降低,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步增加。在森林景观的叁级分类中,混交林的优势度显着高于纯林(油松林除外);混交林的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较小。纯林中,油松林纯林的优势度非常突出;其它纯林的优势度均较小,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也都较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2-06-01)
原生森林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原生森林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1].徐志高.基于GIS的秦岭火地塘林场原生森林景观格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