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单向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洁净室,次数,浓度,洁净度,模型,颗粒物,风量。
非单向流论文文献综述
刘瓅,刘远卓,刘东,陈伟[1](2019)在《非单向流洁净室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的正交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尺寸、布置、使用情况建立模型以研究末端形式、回风口位置、换气次数叁个因素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采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L9 (34)正交实验表对应9个工况下的流场及浓度场。选取四个参考区域的颗粒物浓度作为评价指标以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考区域的因素影响大小排序不同。总体而言,末端形式是各局部颗粒物浓度的显着性因素,换气次数是室内平均浓度显着性因素。(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涂有,涂光备[2](2019)在《非单向流洁净室通风量计算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单向流洁净室需供给足够的洁净风量,以稀释和排走在操作及工艺过程产生的尘埃,从而维持洁净室所要求的洁净度,所以送风量的合理确定是洁净室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中虽然包括了一些相关制约因素,可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难于运用。多年来ISO 5级以下的洁净室一般都是依据相关技术指南及工程经验按常规换气次数取值。几十年来国内数以百万平米计的洁净室工程实践证明,这些用于设计的经验数值是实用和可信的。特别指出以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来否定早期国外学者所推导的简约理论式有欠妥当。通过一些例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涂有,涂光备,张鑫[3](2016)在《非单向流洁净室通风量计算的一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单向流洁净室需供给足够的通风量,以维持洁净室所要求的洁净度,因此通风量的合理确定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中虽然包括了一些相关制约因素,可以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难于运用,特别是以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为依据来否定早期国外学者所推导的较为简约的理论式,更有欠妥当。通过一些例题分析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郭庆华,汤丽霞[4](2015)在《使用套管法检测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及换气次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某电子企业建设项目表面处理室净化空调系统的的人均新风量及换气次数,并对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方法依据有关规范和标准,使用套管法检测非单向流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人均新风量及换气次数。结果表面处理室的人均新风量为174.42 m3/h,表面处理室的换气次数为12.46次/h。结论表面处理室的人均新风量及换气次数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使用套管法检测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及换气次数简便易行,对检测仪器的要求较低,可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尝试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5年13期)
刘俊杰,尹维友,刘世超[5](2012)在《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的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洁净室能耗,提出了理论计算此类洁净室换气次数的新数学模型,新模型基于室内空气颗粒物输送的模拟流程,室内气溶胶浓度计算考虑了换气次数、室内颗粒物散发量、过滤器效率、新风比和室外气溶胶浓度等多个参数.将新的数学模型与以往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对比,新的数学模型考虑了更多的环境参数和变量的影响,这使得新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的换气次数更合理、更精确.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各个变量对洁净室洁净度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室内气溶胶浓度时考虑更全面的参数变量可以把洁净室的换气次数降到最小并满足洁净室要求,从而有效降低洁净室的能耗.(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刘炜,刘俊杰,马群[6](2010)在《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设计洁净室的空调送风系统时,送风量的确定多采用设计规范中的经验数据,这往往会使得所设计的换气次数过大,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依据洁净室室内实际颗粒物浓度和工艺要求的洁净度等级来建立颗粒污染物负荷控制换气次数的理论计算模型。本文在对原有洁净室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计算模型;而后通过实验方法对洁净室可能达到的一些典型条件进行了实际模拟,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以此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可知,洁净室室内的颗粒物浓度主要取决于室内的发尘量、换气次数的大小和洁净室室内气流组织形式。(本文来源于《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期刊2010-11-09)
刘炜,刘俊杰,马群[7](2010)在《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设计洁净室的空调送风系统时,送风量的确定多采用设计规范中的经验数据,这往往会使得所设计的换气次数过大,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依据洁净室室内实际颗粒物浓度和工艺要求的洁净度等级来建立颗粒污染物负荷控制换气次数的理论计算模型。本文在对原有洁净室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计算模型;而后通过实验方法对洁净室可能达到的一些典型条件进行了实际模拟,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以此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可知,洁净室室内的颗粒物浓度主要取决于室内的发尘量、换气次数的大小和洁净室室内气流组织形式。(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0年10期)
马群[8](2008)在《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设计洁净室的空调送风系统时,确定送风量多采用设计规范中的经验数据,形成了保守和模糊的设计理念,往往使得设计的换气次数选取过大,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为了减少洁净室空调系统过大的换气次数所带来的高能耗,需要依据洁净室内实际颗粒物浓度,和工艺要求的洁净度等级,建立颗粒污染物负荷控制换气次数的理论计算模型。以前的一些计算模型虽然能够对特定情况下的洁净室颗粒物浓度进行预测,但是忽略了更多的实际情况的可变参数,并且过于简单和缺乏实验确认,而不能作为定量的工具来计算基于洁净室特定条件所需要的换气次数。本文在对原有的洁净室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计算模型,使之能够更好的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本文采取理论分析方法与实验测试方法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对比分析现有几个典型计算模型,研究其各个模型的适用条件、参数选取以及局限性等,综合分析,最后建立新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原有模型,并考虑了更多的实际洁净室影响因素,因此会更好的计算洁净室的浓度值;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方法对洁净室可能达到的一些典型条件进行实际模拟测试,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并以此来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修正。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洁净室内的颗粒物浓度主要取决于室内的发尘量以及换气次数的大小,另外,洁净室内气流组织形式、房间压差、发尘点位置、房间内表面材料等因素都会的洁净室的颗粒物浓度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当洁净室内的气流组织能够实现对发尘源散发出来的颗粒物进行很好的混合、稀释的时候,理论计算的结果就能够与实测结果有着较好符合;另外,本文还对洁净室在各种不同的发尘量下,洁净室能够达到的实际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了测量;并测定出颗粒物在不同表面的表面沉积率。(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6-01)
左滨[9](2004)在《非单向流洁净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物质文明生活的不断提高,洁净室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微电子、微生物技术等对环境有很高要求的行业。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洁净室的洁净度不仅取决于高效过滤器(末端过滤器)的效率,同时也取决于气流流型。非单向流是洁净室气流流型的一种,该流型的洁净室一般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与单向流洁净室相比又可以大大节约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所以非单向流流型在洁净室的设计中应用很广。 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研究是探索洁净室内气流组织规律的两种重要方法。试验研究方法周期长、费用多,而数值计算研究方法则不仅周期短、费用少,而且便于进行多方案的比较,由计算得到的速度场、污染物浓度场可用于优化洁净室的气流组织设计,所以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采用叁维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组和k-ε紊流模型及kechen紊流模型,对非单向流洁净室的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两种紊流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做了分析与比较。为了对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首先设计了透明洁净室模型装置,对室内气流流态进行观察,从而定性地得出初步结论: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洁净室的数值模拟是可行的;两种紊流模型用于洁净室的数值模拟都可行。为了进一步地比较两种紊流模型用于非单向流洁净室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又做了洁净室原型试验。在非单向流洁净室内实测气流流场,与两种紊流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定量地得出结论:与kechen紊流模型相比,k-ε紊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为吻合。 长期以来,我国洁净室气流组织的设计都凭经验进行,在洁净室的设计规范中尚未提出具体量化的要求。本文实现了非单向流洁净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了数值计算的结果,这就为以断面不均匀系数作为评价洁净室气流组织的设计标准提供了可能,可供今后洁净室的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4-05-01)
赵旭东,张军伟[10](1998)在《上送上回气流组织在非单向流洁净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 问题的提出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规定:非单向流洁净室气流组织形式为上送下回或者侧上送侧下回。传统的洁净室设计也很少采用上送上回形式。因为从排除污染物的角度看,上回形式有明显的缺陷。它不利于工作区(距地1m左右)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因为污染物不会被气流携带至工作区下部的“回风区”,(本文来源于《洁净与空调技术》期刊1998年02期)
非单向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单向流洁净室需供给足够的洁净风量,以稀释和排走在操作及工艺过程产生的尘埃,从而维持洁净室所要求的洁净度,所以送风量的合理确定是洁净室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中虽然包括了一些相关制约因素,可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难于运用。多年来ISO 5级以下的洁净室一般都是依据相关技术指南及工程经验按常规换气次数取值。几十年来国内数以百万平米计的洁净室工程实践证明,这些用于设计的经验数值是实用和可信的。特别指出以国内常见的理论计算式来否定早期国外学者所推导的简约理论式有欠妥当。通过一些例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单向流论文参考文献
[1].刘瓅,刘远卓,刘东,陈伟.非单向流洁净室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的正交模拟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9
[2].涂有,涂光备.非单向流洁净室通风量计算的一些问题[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9
[3].涂有,涂光备,张鑫.非单向流洁净室通风量计算的一些问题[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6
[4].郭庆华,汤丽霞.使用套管法检测非单向流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及换气次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
[5].刘俊杰,尹维友,刘世超.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的计算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12
[6].刘炜,刘俊杰,马群.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C].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2010
[7].刘炜,刘俊杰,马群.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0
[8].马群.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度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
[9].左滨.非单向流洁净室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4
[10].赵旭东,张军伟.上送上回气流组织在非单向流洁净室中的应用[J].洁净与空调技术.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