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聚物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共聚物,丙烯,乙烯,蛋白质,吡咯,丙烯酸酯,多巴胺。
共聚物膜论文文献综述
李闽,刘敏,刘康[1](2019)在《界面法制备叁维网状PPy-PEDOT共聚物膜及电容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具有多电子传输与多孔有序的结构电极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发展的两个重要策略。本工作采用一种界面电化学聚合新法合成聚吡咯-聚3,4-乙撑二氧噻吩(PPy-PEDOT)共聚物薄膜材料。采用FTIR,XPS,EDX,SEM与电化学充放电测试对PPy-PEDOT共聚物膜的化学组成、分布、微观形貌及电容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PPy-PEDOT共聚物膜由PPy与PEDOT按一定比例组成,且分布均匀;SEM测试表明共聚物膜具有正反两面各异的特殊形貌,且有机相一侧呈叁维网状多孔层状结构。电化学充放电测试表明,PPy-PEDOT共聚物膜表现出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特性,具有较高的比电容,较快的充放电速率与较好的循环稳定性。PPy与PEDOT共聚后实现二者性能互补,提高了共聚物膜的导电性,电荷迁移速率及稳定性,同时叁维网状多孔层状结构也有助于充放电过程中电子离子的迁移,使得共聚物膜的储能性能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骆懿,于洋,廖家明,金雨鑫,李俊锋[2](2019)在《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VDF-ZnO/GR共聚物膜的压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VDF/ZnO及PVDF/Graphene(以下简称GR)共聚物膜的方法并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传统的PVDF溶液中混入氧化锌和石墨烯,制备得到PVDF共聚物膜,对PVDF,PVDF/ZnO,PVDF/GR叁种膜进行电镜扫描以表征其表面结构。对叁种压电薄膜进行了压电响应对比实验,PVDF,PVDF/ZnO,PVDF/GR叁种薄膜的压电响应峰值分别达到16.8 V,29.6 V,21.7 V。PVDF/ZnO压电薄膜对比PVDF压电薄膜的电压峰值提高12.8 V。PVDF/GR压电薄膜对比PVDF压电薄膜的电压峰峰值提高了4.9 V。对叁种压电薄膜进行了能量收集实验,PVDF,PVDF/ZnO,PVDF/GR叁种薄膜分别令LED灯点亮11.3 s,17 s,14.6 s,输出功率密度为6.79μW/cm~2,19.28μW/cm~2,15.11μW/cm~2。PVDF共聚物膜对比PVDF膜在压电性上有显着提高,可应用于压电能量收集或可穿戴传感器等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朱斌[3](2019)在《聚氧乙烯基嵌段共聚物膜的多尺度结构调控和CO_2分离性能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碳捕集技术是目前解决温室效应的必然要求,膜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碳捕集技术之一,具有节能、高效和环保的优势,所以,作为膜技术的核心,提高膜材料的分离性能则是研究的重要目标。本文依据气体分子在致密高分子膜内溶解扩散的传递特性,借助杂化思想,从膜主体微相结构,分散性结构,界面形态和功能化基团等不同尺度研究膜材料的精细调控过程,实现对于CO_2/N_2体系分离效率提高,为新型膜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向Pebax基质中掺杂小分子两性离子甜菜碱和聚乙二醇二甲醚(PEGDME),制备聚合物电解质膜,小分子填充下有效干扰高分子链段的排布,降低膜内结晶。并且膜在湿态下,受到水和两性离子的共同作用实现溶解扩散协同强化。经研究发现甜菜碱的加入显着提高膜的含水量,并且CO_2的渗透系数随膜中含水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甜菜碱中的阴离子羧酸基团,能够促进CO_2水合、解离,阳离子季胺基团能够将HCO_3~-及时传递到膜下游测,从而实现高效CO_2分离。与空白Pebax膜相比,湿态下膜CO_2渗透系数达到637Barrer,提高1.5倍,选择性达到86,提高1倍。(2)通过硬模板法合成聚多巴胺/聚乙二醇(PEG)复合微囊,引入Pebax高分子基质中制备混合基质膜。囊壁中的聚多巴胺能够产生较强的聚合物-填料界面粘合力,避免填料与基质界面不相容所导致的分离性能下降。通过对微囊孔隙结构分析发现,模板去除过程产生穿透壁中孔,允许气体快速扩散到内腔中,从而显着降低跨膜传质阻力,实现气体扩散强化。囊壁中剩余的PEG不仅能够增加CO_2亲和力,并且避免聚合物-填料界面处过度链硬化,与没有PEG的空白微囊相比,复合微囊显着增强膜分离性能。在填充量为1wt%时获得膜最佳气体分离性能,加湿状态下CO_2渗透率达到510Barrer,对CO_2/N_2的理想选择性为84.6,分别比空白Pebax膜高出108%,98%。此外,由于多巴胺粘合作用能够增强膜内聚力,在85℃长期操作测试中表现出更高的操作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爽[4](2018)在《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合成及其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3-二甲基氨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化学交联法分别将5种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原儿茶酸、龙胆酸、没食子酸)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并将接枝共聚物制备成膜;通过比较5种壳聚糖-羟基苯甲酸接枝共聚物膜的理化特性、机械强度及抗氧化活性,筛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壳聚糖-没食子酸接枝共聚物膜,并评价其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1)通过EDC/NHS介导的交联反应分别将5种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原儿茶酸、龙胆酸、没食子酸)接枝到壳聚糖上,并对制备的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进行结构鉴定和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5种壳聚糖-羟基苯甲酸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34.9-111.0 mg/g,接枝共聚物溶液在250-600 nm处有明显的紫外-可见吸收峰。与壳聚糖的红外光谱相比,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在1596 cm-1及1654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减弱,主要是由于酰胺键的形成;同时,接枝共聚物在1730cm-1处出现新的峰,对应于酯键的C=O伸缩振动。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除了具有壳聚糖的所有质子信号外,在δ = 6.0-8.0 ppm间还出现了新的质子信号,对应于羟基苯甲酸的芳香质子。接枝共聚物在2θ= 20°处的衍射峰强度与壳聚糖相比显着降低,并且接枝后的壳聚糖在20 = 11°处的衍射峰几乎消失。这一结果表明,将羟基苯甲酸接枝到壳聚糖上可以显着降低壳聚糖的结晶性。(2)将5种壳聚糖-羟基苯甲酸接枝共聚物分别制备成膜,并测定膜的理化性质、机械强度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壳聚糖膜相比,接枝共聚物膜的厚度间无显着性差异;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显着性增强,水蒸汽渗透率显着降低,大部分接枝共聚物膜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此外,接枝共聚物膜的表面比壳聚糖膜更粗糙,且具有更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各种接枝共聚物膜中,壳聚糖-没食子酸接枝共聚物(GLA-g-CS)膜对紫外线的阻隔能力最强,水蒸汽透过系数最低,具有最好的机械性能和抗氧化活性。(3)GLA-g-CS膜作为一种新型活性包装材料用于双孢菇的贮藏保鲜并测量GLA-g-CS膜包裹对双孢菇冷藏期间理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壳聚糖膜及商用保鲜膜包裹相比,GLA-g-CS膜包裹的双孢菇在冷藏期间硬度值更高,并且呼吸速率、褐变度、MDA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以及过氧化氢含量值最低。此外,在所有处理组中,GLA-g-CS膜包裹组双孢菇的SOD活性、CAT活性以及总酚含量值最高,PPO活性最低。实验结果证明GLA-g-CS膜包裹可以提高双孢菇的抗氧化性,从而保持了其在贮藏期间的品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5-15)
孙云龙,陈昌林,雷昆,许冠哲,徐衡[5](2018)在《P(4-VPPS-co-DMAPS)两性离子共聚物膜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以4-乙烯基吡啶(4-VP)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MA)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聚(4-乙烯基吡啶-co-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共聚物(P(4-VP-co-DMAEMA));然后,用1,3-丙磺酸内酯对P(4-VP-co-DMAEMA)侧链进行季铵化改性,得到不同离子化修饰程度的P(4-VP-co-DMAEMA)的两性离子共聚物(P(4-VPPS-co-DMAPS))。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4-VP-co-DMAEMA)和P(4-VPPS-co-DMAPS)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用万能拉力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稀释涂布平板法对P(4-VP-co-DMAEMA)和P(4-VPPS-co-DMAPS)薄膜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抗菌/防污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单体单元物质的量之比、季铵化修饰程度对P(4-VPPS-co-DMAPS)薄膜材料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种单体单元的物质的量之比(n_(4-VP/nDMAEMA))为3/7,离子化修饰程度为20%时,得到的两性离子共聚物薄膜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韧性和强度,且兼具优异的抗菌/防污特性。(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薛高建,安子韩,赵义平,陈莉[6](2017)在《凝固浴组成对PVDF-g-PACMO共聚物膜结构与抗污染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亲水、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对蛋白质吸附有排斥作用的丙烯酰吗啉(ACMO)对聚偏氟乙烯(PVDF)本体进行亲水改性,研究了凝固浴中不同乙醇含量(乙醇:去离子水的质量比分别为0∶100,15∶85,30∶70,45∶55)对PVDFg-PACMO共聚物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凝固浴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膜断面孔结构向海绵状转变,膜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增大,纯水通量增加,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降低,膜表面亲水性增加,抗污染性能提高。当凝固浴中乙醇质量分数为45%时,膜表面BSA的吸附量由115.4μg/cm2降至20.6μg/cm2,通量恢复率高达97.6%,总污染指数低至0.148。因此,通过改变凝固浴中乙醇的含量,能使PVDF-g-PACMO膜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制得了具有良好抗蛋白质污染能力的改性PVDF膜。(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10期)
魏晨杰,安子韩,薛高建,赵义平,陈莉[7](2017)在《凝固浴组成对PVDF-g-PACMO共聚物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偏氟乙烯(PVDF)因其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但PVDF自身较强的疏水性使其易吸附蛋白质造成膜污染。因此,本文采用亲水、无毒、生物相容性极佳、对蛋白质具有排斥作用的丙烯酰吗啉(ACMO)对PVDF本体进行亲水改性,并将所得共聚物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得到PVDF-g-PACMO膜。系统研究了凝固浴中氯化钠含量对膜结构与抗污染性能的影响,膜形貌、表面化学组成、力学性能、亲水性、渗透分离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分别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断裂强度、水接触角、纯水通量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抗蛋白质污染性能测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含量的增加,纯水通量提高。断面由指状孔变为海绵状孔结构,力学性能提高。经多次循环膜通量恢复率仍高达97.8%,抗蛋白质污染能力较强。因此,通过改变凝固浴中氯化钠的含量制备了具有良好抗蛋白质污染能力的改性PVDF膜。(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期刊2017-10-10)
郭腾,李继业,高杰峰,薛怀国[8](2017)在《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嵌段共聚物膜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级孔材料是指孔径分布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微孔可以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介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大孔有利于物质传输。多级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在催化、过滤、吸附、分离、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制备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嵌段共聚物的膜以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工作采用旋节线分离合并洗脱(SIM2PLE)的方法制备出了具有大孔-介孔结构且相互贯通的PS-b-P4VP的膜。并探究了嵌段共聚物分子量、浓度、溶剂、加热温度以及不同质子溶剂对膜的影响。结果表明1)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越大,膜中介孔孔径变小;2)浓度越高,膜厚增加;3)溶剂对膜的影响不明显;4)加热温度对宏观相分离影响较大;5)选用乙醇作为质子溶剂对小分子添加剂的洗涤效果较好。通过该法制备的膜负载生物分子以后可应用于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期刊2017-10-10)
冯倩倩,申向,何洋,赵义平,颜范勇[9](2017)在《交联剂对PVDF-g-PACMO共聚物膜抗污染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强聚偏氟乙烯接枝丙烯酰吗啉(PVDF-g-PACMO)共聚物膜的抗蛋白质吸附性能,在共聚物合成时加入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采用液-液相分离方法制备一系列EGDMA含量不同的共聚物膜,并研究交联剂的含量对共聚物膜抗蛋白质吸附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表明含有EGDMA的共聚物已成功合成。XPS、SEM、接触角、静态蛋白吸附以及渗透实验表明随着共聚物膜中交联剂EGDMA含量的增加,PACMO更容易向膜表面偏析,膜孔数量增多,亲水性提高,静态蛋白吸附量下降,纯水通量提高,总污染指数下降,可逆污染指数提高,不可逆污染指数下降。结果表明交联剂EGDMA可以显着增强PVDF-g-PACMO共聚物膜的抗蛋白质吸附性能。(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7年07期)
高俊,赵慧,李利燕,刘瑞娜,赵叁平[10](2017)在《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交联共聚物膜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PLA-PEG-PLA)嵌段共聚物的基础上,以丙烯酸酯封端制备了PLA-PEG-PLA大分子单体。PLA-PEG-PLA大分子单体作为交联剂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单体经光聚合制备了系列PLA-PEGPLA/PVP交联共聚物膜。核磁共振测试结果表明了大分子单体的成功合成;随着NVP投料量的增加,交联共聚物膜的亲水性增强,水解降解性加快,而储能模量(E’)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NVP与PLA-PEG-PLA大分子单体的投料量由0.25/1.68(质量比)增至1.55/1.68时,共聚膜的拉伸强度由32.7 MPa降为17.1 MPa,而断裂伸长率由82%增至387%,说明共聚物膜的韧性较好。(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01期)
共聚物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VDF/ZnO及PVDF/Graphene(以下简称GR)共聚物膜的方法并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传统的PVDF溶液中混入氧化锌和石墨烯,制备得到PVDF共聚物膜,对PVDF,PVDF/ZnO,PVDF/GR叁种膜进行电镜扫描以表征其表面结构。对叁种压电薄膜进行了压电响应对比实验,PVDF,PVDF/ZnO,PVDF/GR叁种薄膜的压电响应峰值分别达到16.8 V,29.6 V,21.7 V。PVDF/ZnO压电薄膜对比PVDF压电薄膜的电压峰值提高12.8 V。PVDF/GR压电薄膜对比PVDF压电薄膜的电压峰峰值提高了4.9 V。对叁种压电薄膜进行了能量收集实验,PVDF,PVDF/ZnO,PVDF/GR叁种薄膜分别令LED灯点亮11.3 s,17 s,14.6 s,输出功率密度为6.79μW/cm~2,19.28μW/cm~2,15.11μW/cm~2。PVDF共聚物膜对比PVDF膜在压电性上有显着提高,可应用于压电能量收集或可穿戴传感器等应用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聚物膜论文参考文献
[1].李闽,刘敏,刘康.界面法制备叁维网状PPy-PEDOT共聚物膜及电容性能[J].材料工程.2019
[2].骆懿,于洋,廖家明,金雨鑫,李俊锋.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PVDF-ZnO/GR共聚物膜的压电性能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9
[3].朱斌.聚氧乙烯基嵌段共聚物膜的多尺度结构调控和CO_2分离性能强化[D].郑州大学.2019
[4].刘爽.壳聚糖—羟基苯甲酸类接枝共聚物膜的合成及其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D].扬州大学.2018
[5].孙云龙,陈昌林,雷昆,许冠哲,徐衡.P(4-VPPS-co-DMAPS)两性离子共聚物膜的制备及表征[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8
[6].薛高建,安子韩,赵义平,陈莉.凝固浴组成对PVDF-g-PACMO共聚物膜结构与抗污染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
[7].魏晨杰,安子韩,薛高建,赵义平,陈莉.凝固浴组成对PVDF-g-PACMO共聚物膜结构与性能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2017
[8].郭腾,李继业,高杰峰,薛怀国.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嵌段共聚物膜的制备[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2017
[9].冯倩倩,申向,何洋,赵义平,颜范勇.交联剂对PVDF-g-PACMO共聚物膜抗污染性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7
[10].高俊,赵慧,李利燕,刘瑞娜,赵叁平.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交联共聚物膜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