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隐喻式翻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论,水浒传,目的论,策略,哈姆雷特,功能,语义。
隐喻式翻译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慧[1](2018)在《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联隐喻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魅力与其特有的形式和隐喻等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赖恬昌所着的《中国对联》一书中含有隐喻的对联英译文本,提出了译者在翻译隐喻意象时,要充分考虑原文意图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读者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佳关联。(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赵彦,应高峰[2](2018)在《从等效翻译理论角度看朱生豪《哈姆雷特》隐喻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体验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已经成为刻画人物形象和反映文学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哈姆雷特》一直受到很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多限于文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非常少。本文选取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剧本作为语料,以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哈姆雷特》(朱生豪汉译)为个案对其中的隐喻辞格及其翻译进行研究,并总结出译者对隐喻的主要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朱生豪的翻译总是把读者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但对一些文化限定性隐喻的翻译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不能很好地表达原文情感。(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2期)
王玲[3](2018)在《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汉口译中隐喻的处理——以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语际连贯和语内连贯法则。它从行为论的视角来解释翻译行为。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将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讲的两个口译版本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隐喻在口译实践中的运用,在隐喻的处理上多采用隐喻保留、隐喻替代、隐喻去除和变译策略。(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赵永江,姜志伟[4](2016)在《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传统角度来看,隐喻被当作修辞学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在认识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目前,隐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隐喻学,学者们开始从多学科,多角度,运用各种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收益颇多。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总结出许多可行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隐喻产生的思维方式、文化环境和基础等因素,显示或隐身隐喻,或直译,或意译,或归化,或异化,或采用其他综合方式进行翻译,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语的信息。(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2016年31期)
王箐[5](2016)在《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分析大学英语隐喻翻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属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很容易引发语言歧义,造成人们沟通障碍,因此,在翻译隐喻时,应充分考虑其文化背景,立足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增强翻译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如何将大学英语隐喻翻译与交际过程有机融合,需要教师利用交际翻译理论,注重积累学生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翻译兴趣。带领学生深入探索翻译技巧,综合提升学生翻译水平。本文以交际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大学英语隐喻翻译应用交际翻译的必要性,重点介绍其应用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6年15期)
司雨[6](2016)在《基于隐喻翻译理论下的《花之城》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在翻译井伏鳟二小说《花之城》的基础上所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日军占领下的新加坡市民仍然过着和平而又安宁的生活。作为日本“笔部队”作家的战中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不合实际地宣传了日军占领统治新加坡时的表面的“和平”,对战争发挥了一定的“协力作用”。为了帮助中国读者正确认识日本战争文学的本质和日本文学家的战争责任,本文在完成该小说全文汉译的基础上,以隐喻翻译为主题,根据翻译文本的实际问题而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次翻译实践活动文本选择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为文本特点介绍,介绍了小说原文创作的背景、小说内容、文体性质以及文本语言特点等。第叁章介绍了本报告所用纽马克的隐喻翻译策略及具体翻译案例,属于本报告的中心内容,从人物会话、景物描写、外来词汇、特殊文化词汇、惯用语、小说题目六个方面来分析和探究纽马克的隐喻翻译策略及其在《花之城》文本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切身体会到隐喻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密切结合之重要性。第四章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既有小说翻译中隐喻翻译的经验,也有对隐喻问题、对翻译认识的不足。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提高了对日本战争文学中战中小说的理解,认识到小说隐喻的特点及隐喻翻译的策略和具体技巧,为以后的翻译活动积累了经验。(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20)
甘文[7](2015)在《浅议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类型文本隐喻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以举例的方式阐释了隐喻在以"信息型"功能科技文本及"呼唤型"功能广告文本英汉互译所应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5年21期)
崔艳华[8](2015)在《从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角看朱生豪《哈姆雷特》概念隐喻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品中的概念隐喻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组成部分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莎学界说:朱生豪对"喜"次主题下的概念隐喻(淫秽概念隐喻)翻译存在随意删减和不译的情况。基于原型一模型翻译理论分析发现,朱译不仅不存在随意删减和不译的现象,而且很好地体现了原型一模型翻译理论的读者立场理念。旨在为概念隐喻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概念隐喻翻译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晏乔[9](2015)在《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谈《水浒传》叁个英译本动物隐喻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中西方语言学、翻译学和哲学等领域研讨的热点话题。隐喻研究发端于西方,可谓源远流长,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以及多学科的研究阶段。隐喻是人类语言的基石,汉语和英语都蕴含了丰富的隐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的基石,隐喻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文化特征。对隐喻进行中西跨文化研究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交流。动物隐喻是把动物作为喻体的隐喻,在汉语和英语中,动物隐喻普遍存在。动物隐喻是《水浒传》的一大鲜明特色。《水浒传》以故事生动、人物鲜明、语言活泼着称,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广为传播。在小说中,不时会发现令人印象深刻而饶有兴味的动物隐喻。动物隐喻与小说的人物绰号、诗词句和人物对话巧妙地融合,为小说增添了独特而浓厚的文学与艺术韵味。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水浒传》的叁个英译本(赛珍珠、沙博里和登特.杨父子译本)中的动物隐喻。本文采取实证法和比较法,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从原文中选取含动物隐喻的人物绰号、诗词句和人物对话作为实例,采用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方法,进行抽样对比分析,从而探寻译者的翻译规律,探究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以及译本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向度。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为文献回顾,回顾并分析隐喻研究、隐喻翻译研究和动物隐喻翻译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创新与必要性。第叁章为理论框架,分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以及纽马克提出的七个隐喻翻译方法。第四章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纽马克提出的隐喻翻译方法,对《水浒传》人物绰号、诗词句和人物对话中的动物隐喻进行叁个译本的抽样对比分析。第五章以叁个译本中的译者序言为基础,分析译者希望采用的和实际采用的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提出兼顾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并在二者之中有所侧重,使二者相互促进的翻译策略。第六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叁个译本的动物隐喻翻译策略,明确本文的结论,提出本文的不足和需要弥补之处。(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5-04-01)
张菊霞[10](2014)在《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酒国》隐喻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utt关联翻译理论对隐喻翻译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对于译者来说,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清楚自己想在多大程度上与原文中的隐喻保持一致。译者还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言环境,根据原文中隐喻的含义在译文中重塑隐喻意象,确保此译文与原文隐喻形成最佳关联效果。《酒国》包罗万象,含有大量隐喻,对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本文来源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隐喻式翻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体验世界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已经成为刻画人物形象和反映文学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哈姆雷特》一直受到很多的关注和研究,而多限于文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非常少。本文选取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剧本作为语料,以尤金·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哈姆雷特》(朱生豪汉译)为个案对其中的隐喻辞格及其翻译进行研究,并总结出译者对隐喻的主要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朱生豪的翻译总是把读者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但对一些文化限定性隐喻的翻译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不能很好地表达原文情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喻式翻译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赵建慧.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联隐喻翻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2].赵彦,应高峰.从等效翻译理论角度看朱生豪《哈姆雷特》隐喻汉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3].王玲.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汉口译中隐喻的处理——以2013年奥巴马就职演讲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赵永江,姜志伟.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
[5].王箐.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分析大学英语隐喻翻译策略[J].科技展望.2016
[6].司雨.基于隐喻翻译理论下的《花之城》翻译实践报告[D].曲阜师范大学.2016
[7].甘文.浅议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类型文本隐喻翻译[J].海外英语.2015
[8].崔艳华.从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角看朱生豪《哈姆雷特》概念隐喻汉译[J].湘南学院学报.2015
[9].晏乔.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谈《水浒传》叁个英译本动物隐喻的翻译[D].西华大学.2015
[10].张菊霞.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酒国》隐喻翻译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