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体验性实验教学方式

化学教学中的体验性实验教学方式

化学教学中的体验性实验教学方式

吴文健

摘要:实验教学关系到整个化学的教学质量,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体验性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教学;体验

作者简介:吴文健,任教于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

一、背景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它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提出了化学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青少年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奇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化学实验中五彩缤纷的现象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而这种认识兴趣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内驱力;学生通过亲历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一方面获得有关的化学知识,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技能;另一方面体验化学实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实验记录的方法、对实验数据和事实的处理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等等。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积累,就能逐步达到新课程中要求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学生越来越喜欢进入实验室,越来越不满足于看实验听分析,而喜欢亲自动手、自己发现、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但是,学生实验时只凭单纯兴趣观察实验,不会边观察边问为什么,动手多思考少,活泼多严谨少,冲劲足规范少,缺少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实验中“量”的观念淡漠,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脱节。这些问题暴露出来,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呢?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何不提供一个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在操作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呢?

二、一次体验性实验探究

1.实验课题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MgCl2、CaCl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

2.实验步骤

(1)每个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交教师审阅(教师不作评价,做到心中有数);

(2)全班分成8组(6人一组)对各自方案进行交流、讨论、分析、评价、修正完善,形成统一方案。交教师审阅(教师不作评价,只是以此为准提供所需仪器、药品);

(3)学生进实验室按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不做评价,记录发现的问题);

(4)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每组选一例)并公布实验结果;

(5)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初步建立“量”的概念,进一步探讨“量”的控制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3.实验情况

(1)设计情况

独立设计实验时有少数同学根本没有涉及量的问题:加水→加BaCl2溶液→加Na2CO3溶液→加NaOH溶液→过滤→蒸发。但这种方案在小组讨论时被否定。小组讨论后的方案有三种:①取样加水溶解→加适量的BaCl2溶液→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加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蒸发;②取样加水溶解→加过量的BaCl2溶液→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过量的盐酸溶液→过滤→蒸发;③取样加水溶解→加过量的BaCl2溶液→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溶液→蒸发(其余设计与量无关暂且搁置)。

(2)操作情况

①取样品时就有同学举手问:取多少样品?老师让其自己决定。有的小组由于取样太多导致蒸馏水加到溢出烧杯,样品也没有完全溶解,只得重做,感觉很狼狈。

②适量判断出现困难。按同学的设计是加BaCl2溶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为止。但实际操作中由于产生的BaSO4悬浮于整个溶液中,再生成沉淀很难观察。此时学生意识到设计的不足,基本同意放弃“适量”操作。

③本以为“过量”很易操作,但不知什么时候已过量,有同学只好多多益善,把所有BaCl2试剂都倒入烧杯。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也如此。这时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

④未考虑沉淀与溶液共存,未经过滤,用盐酸除过量Na2CO3及NaOH,结果部分沉淀被盐酸溶解掉。

⑤由于量多,过滤、蒸发很慢,同时由于盐酸加得过多,导致酸雾弥漫,咳嗽声此起彼伏,学生受到强烈刺激,教师开排气扇。

(3)检验结果

①80%以上同学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

②8组8例抽样检查Mg2+的除去情况:三胜五负,成功率仅37.5%。

(4)分析讨论

本实验涉及物质分离方法,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实验基本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等),知识和技能要求高。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①取样适量;②充分溶解;③试剂添加顺序;④试剂过量或适量的判断方法。

4.学生体会

这次实验给学生一次震动,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一些不足之处:想当然,自以为是,不严谨,不规范等。对今后的学习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三、教学反思

这次实验效果比预期好,学生实验态度有转变,实验能力有提高,实验设计比以前严谨、操作性强。在解决实际问题,如检验Na2CO3中是否存在NaCl时,学生大多强调加足量稀HNO3溶液后,加少量AgNO3溶液,并附有足量的判断方法。学生们要求教师多给一些这样的机会,说明他们的探求欲望并没有因挫折而丧失,反而大大激发,这是值得欣慰的。体验性实验探究,为什么有如此魅力,竟能解决教师苦口婆心、三令五申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1.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

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空的脑袋来到课堂上的,对于不少问题,他们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习活动实质上就是学生自己的想法,他人的观点及观察实验结果之间直接互动的过程。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才可能通过认知冲突体会到个人理解的局限和科学理论的优越所在,为前者向后者转化铺平道路。体验即亲自经历,方案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操作,现象亲眼所见,一切都毋容置疑,那么错误应是自己的错误,这时内心冲突是强烈的,探究所得的知识是深刻的,不易遗忘的。没有体验,感知就不会深刻;没有体验,就不会有自我构建;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体验,就不会有创造的发生。

2.体验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学生既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三令五申”、“苦口婆心”之所以很难奏效,是因为其凌驾于学生之上,是教师抽掉了经历把结果直接强加给学生的,剥夺了学生亲自体验的权利,使学生由主人转变为被动接受者。“体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学习主人,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发展着眼,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探究环境,挖掘实验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亲自体验的热情和欲望,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注意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物质及其变化、科技成就、化学史实等各种素材;另一方面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如实物、模型、图表、实验、多媒体等,充分发挥素材的教学价值,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的目的,同时还应紧密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内容来进行,注意为学生提供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中学习化学教学内容,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经历和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

邮政编码:244000

OnExperientialTeachingMethodinChemistryTeaching

WuWenjian

Abstract:Experimentalteachinghasgreatinfluenceonthewholechemistryteachingquality,anditcanarousestudents’initiativeandcreativity,cultivatestudents’innovativespiritandimproveteachingquality.Teachersshouldleadstudentstoactivelyanalyzeandsolveproblemsinexperimentalteachingsoastocultivatestudents’scientificinquiryabilityandinnovativeability.

Keywords:chemistryteaching;experimentalteaching;realization

标签:;  ;  ;  

化学教学中的体验性实验教学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