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论文和设计-曾倩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包括蓄水池和翻斗式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固定设置在蓄水池内,蓄水池的顶部设有收集穿透雨的集水漏斗,集水漏斗的出水口位于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集水漏斗包括收集口大小可伸缩的支撑骨架和连接在支撑骨架上的防水布,支撑骨架包括出水管,在出水管的外壁上均布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出水管铰接,支撑杆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支撑杆的安装孔与蓄水池的顶部连接,防水布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本采集装置的支撑骨架,该支撑骨架能够根据林地现场的空间的大小来调节集水漏斗的穿透雨采集面积。支撑骨架和防水布可以折叠、拆卸和组装灵活,便于携带、运输和清洗。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包括蓄水池和翻斗式雨量计,所述翻斗式雨量计固定设置在蓄水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为顶部开口、四周封闭的矩形筒体结构,在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液位阀门,所述翻斗式雨量计位于蓄水池内的中心位置,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有收集穿透雨的集水漏斗,所述集水漏斗的出水口位于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集水漏斗把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翻斗式雨量计对集水漏斗收集的穿透雨进行采集和计量,所述集水漏斗包括收集口大小可伸缩的支撑骨架和连接在支撑骨架上的防水布,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出水管,在出水管的外壁上均布有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出水管铰接,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支撑杆的安装孔与蓄水池的顶部连接,所述防水布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支撑骨架用于支撑防水布把防水布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

设计方案

1.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包括蓄水池和翻斗式雨量计,所述翻斗式雨量计固定设置在蓄水池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为顶部开口、四周封闭的矩形筒体结构,在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液位阀门,所述翻斗式雨量计位于蓄水池内的中心位置,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有收集穿透雨的集水漏斗,所述集水漏斗的出水口位于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集水漏斗把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翻斗式雨量计对集水漏斗收集的穿透雨进行采集和计量,所述集水漏斗包括收集口大小可伸缩的支撑骨架和连接在支撑骨架上的防水布,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出水管,在出水管的外壁上均布有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出水管铰接,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支撑杆的安装孔与蓄水池的顶部连接,所述防水布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支撑骨架用于支撑防水布把防水布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为矩形不锈钢管,在矩形不锈钢管的侧壁上分别焊接有支耳,所述支耳上开设有与支撑杆铰接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耳的安装孔转动连接,支撑杆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均为不锈钢方钢,在支撑杆的一端设有与支耳转动连接的圆柱销,圆柱销在支耳的安装孔内自由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顶部开口内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为三块相互垂直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拼接组成,其中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与蓄水池相邻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另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上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支耳,所述支耳上开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安装孔,支撑杆的安装孔与支耳上的安装孔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漏斗的顶部设有围板,所述围板设有四块,四块围板首尾连接组成四周封闭的矩形结构,相邻两块围板与支撑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漏斗的顶部铺设有收集凋落物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尼龙网,所述围板的内壁上设有铺设过滤网的挂钩,所述过滤网通过挂钩固定在围板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直的立杆,所述四块围板固定在立杆上,所述立杆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阀门为浮球阀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物质,同时也作为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以及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的主要载体参与森林生态系统调控过程。从水量平衡看,不同植物种以及其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组成的林分对大气降水具有不同的分配特征。因此,正确观测和分析森林对降雨的分配规律,对分析认识森林制备对水调节和分配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格局和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穿透雨是指林外雨量(又称林地总降水量)扣除林冠截留量和树干径流两者之后的雨量,是森林降水再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水源涵养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进入林内的穿透雨量,因此,准确测定森林穿透雨量对森林生态系统水量平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对与森林冠层穿透雨的收集和测量工作主要是由收集槽和收集箱等其他一系列的装置。这些装置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收集装置不能灵活调节收集穿透雨的面积,产生穿透雨收集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二、收集装置容易被森林中的凋落物等杂物堵塞;三、收集装置容积较小,不能对收集装置收集的穿透雨进行存储再利用,四、收集装置不能收集凋落物,无法对凋落物进行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收集装置不能灵活调节收集穿透雨的面积,产生穿透雨收集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包括蓄水池和翻斗式雨量计,所述翻斗式雨量计固定设置在蓄水池内,所述蓄水池为顶部开口、四周封闭的矩形筒体结构,在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液位阀门,所述翻斗式雨量计位于蓄水池内的中心位置,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有收集穿透雨的集水漏斗,所述集水漏斗的出水口位于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的上方,集水漏斗把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翻斗式雨量计对集水漏斗收集的穿透雨进行采集和计量,所述集水漏斗包括收集口大小可伸缩的支撑骨架和连接在支撑骨架上的防水布,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出水管,在出水管的外壁上均布有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出水管铰接,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支撑杆的安装孔与蓄水池的顶部连接,所述防水布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支撑骨架用于支撑防水布把防水布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

优选方案,所述出水管为矩形不锈钢管,在矩形不锈钢管的侧壁上分别焊接有支耳,所述支耳上开设有与支撑杆铰接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耳的安装孔转动连接,支撑杆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均为不锈钢方钢,在支撑杆的一端设有与支耳转动连接的圆柱销,圆柱销在支耳的安装孔内自由转动。

优选方案,所述蓄水池顶部开口内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为三块相互垂直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拼接组成,其中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与蓄水池相邻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另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上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支耳,所述支耳上开设有与支撑杆连接的安装孔,支撑杆的安装孔与支耳上的安装孔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漏斗的顶部设有围板,所述围板设有四块,四块围板首尾连接组成四周封闭的矩形结构,相邻两块围板与支撑杆连接。

优选方案,所述集水漏斗的顶部铺设有收集凋落物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尼龙网,所述围板的内壁上设有铺设过滤网的挂钩,所述过滤网通过挂钩固定在围板内。

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竖直的立杆,所述四块围板固定在立杆上,所述立杆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螺钉。

优选方案,所述液位阀门为浮球阀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该采集装置在蓄水池的顶部设有收集穿透雨的集水漏斗,集水漏斗把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翻斗式雨量计对集水漏斗收集的穿透雨进行采集和计量。

1)本采集装置的集水漏斗的收集口为大小可伸缩的支撑骨架,该支撑骨架能够根据林地现场的空间的大小来调节集水漏斗的穿透雨采集面积,支撑骨架上设有防水布,防水布固定在支撑骨架上,支撑骨架用于支撑防水布把防水布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的进水口内,同时支撑骨架和防水布可以折叠、拆卸和组装灵活,便于携带、运输和清洗。

2)本本采集装置的集水漏斗的顶部设有围板,围板设有四块,四块围板首尾连接组成四周封闭的矩形结构,在集水漏斗的顶部铺设有收集凋落物的过滤网,在围板的内壁上设有铺设过滤网的挂钩,过滤网通过挂钩固定在围板内,过滤网对凋落物进行收集,四块围板对过滤网上的凋落物进行遮挡,防止风把凋落物吹落在地面上。

3)本本采集装置的蓄水池对采集的穿透雨进行收集,收集的穿透雨能够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提高穿透雨的利用率。

4)本本采集装置的集水漏斗的顶部设有收集凋落物的过滤网,过滤网能够实现凋落物和穿透雨的有效分离,避免被林中的凋落物堵塞整个采集装置,保证采集穿透雨的质量,同时过滤网方便拆卸,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含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蓄水池,2-翻斗式雨量计,3-铰接件,4-支撑杆,5-出水管,6-过滤网,7-围板,8-排水口,9-防水布,10-立杆,11-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包括蓄水池1和翻斗式雨量计2,在蓄水池1内设有安装翻斗式雨量计2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与蓄水池1的底部悬空设置,安装板11与蓄水池1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安装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翻斗式雨量计2固定设置在蓄水池1内的安装板11的顶部,防止蓄水池1内的穿透雨的水位高于安装板11,防止影响翻斗式雨量计2的正常使用。蓄水池1为顶部开口、四周封闭的矩形筒体结构,在蓄水池1的底部设有排水口8,排水口8设有液位阀门,液位阀门优选但不限于为浮球阀门,在蓄水池1内收集的穿透雨到设定高度后浮球阀门自动打开排水,防止储水池1内收集的穿透雨淹没翻斗式雨量计2,提高本采集装置使用的可靠性。翻斗式雨量计2位于蓄水池1内的中心位置,在蓄水池1的顶部设有收集穿透雨的集水漏斗,集水漏斗的出水口位于翻斗式雨量计2的进水口的上方,集水漏斗把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2的进水口内,翻斗式雨量计2对集水漏斗收集的穿透雨进行采集和计量。

集水漏斗包括收集口大小可伸缩的支撑骨架和连接在支撑骨架上的防水布9,支撑骨架包括出水管5,在出水管5的外壁上均布有四根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端与出水管5铰接。出水管5为矩形不锈钢管,在矩形不锈钢管的侧壁上分别焊接有支耳,支耳上开设有与支撑杆4铰接的安装孔,支撑杆4的一端与支耳的安装孔转动连接。四根支撑杆4均为不锈钢方钢,在支撑杆4的一端设有与支耳转动连接的圆柱销,圆柱销在支耳的安装孔内自由转动。

支撑杆4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支撑杆4的安装孔与蓄水池1的顶部连接,防水布9固定在支撑骨架的支撑杆4上,支撑骨架的支撑杆4用于支撑防水布9把防水布9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2的进水口内。在蓄水池2顶部开口内设有与支撑杆4连接的铰接件,该铰接件为三块相互垂直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拼接组成,其中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与蓄水池1相邻的两个侧壁固定连接,另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钢板上设有与支撑杆4连接的支耳,支耳上开设有与支撑杆4连接的安装孔,支撑杆4的安装孔与支耳上的安装孔通过螺钉连接。

使用时支撑骨架的伸开的大小根据林地现场的空间的大小来调节集水漏斗的穿透雨采集面积,通过调节支撑杆4上不同位置的安装孔与铰接件3的连接来调节集水漏斗的收集面积,出水管5越靠近翻斗式雨量计2的位置时支撑骨架的伸开的面积越小,反之则收集穿透雨的面积越大。支撑骨架上设有防水布9,防水布9固定在支撑骨架的支撑杆4上,支撑骨架的支撑杆4用于支撑防水布9把防水布收集的穿透雨排入翻斗式雨量计2的进水口内。

集水漏斗的顶部设有围板7,围板7设有四块,四块围板7首尾连接组成四周封闭的矩形结构,支撑杆4的另一端铰接有竖直的立杆10,四块围板7固定在立杆10上,立杆10与支撑杆4的连接处设有锁紧螺钉。集水漏斗的顶部还铺设有收集凋落物的过滤网6,过滤网6为尼龙网,在围板7的内壁上设有铺设过滤网6的挂钩,过滤网6通过挂钩固定在围板7内。过滤网6对凋落物进行收集,四块围板7对过滤网6上的凋落物进行遮挡,防止风把凋落物吹落在地面上,采集后的凋落物可对其养分进行分析。过滤网6不仅能够对凋落物进行收集,还能实现凋落物和穿透雨有效分离,避免被林中的凋落物堵塞整个采集装置,保证采集穿透雨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6721.4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167567U

授权时间:20190726

主分类号:G01W 1/14

专利分类号:G01W1/14;G01N1/20

范畴分类:31G;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第一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申请人地址:6111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发明人:曾倩婷;张鸽;何媛;郑江坤;陈旭立;王文武

第一发明人:曾倩婷

当前权利人:四川农业大学

代理人:唐勇

代理机构:51220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林内穿透雨和凋落物采集装置论文和设计-曾倩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