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形态论文_胡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微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形态,遗址,形态学,郧县,黄土高原,秦岭。

土壤微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胡慧[1](2018)在《秦岭南北黄土—古土壤微形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秦岭南侧汉中盆地军王村(JWC)和夜珠塘(YZT)剖面黄土-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包括粗颗粒、土壤形成物、孔隙等)及其变化,并结合磁化率、粒度以及化学元素等理化指标,与秦岭北侧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剖面长城塬(CCY)剖面的黄土-古土壤微形态特征对比,对秦岭南北两侧的成壤共性及其差异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以下认识:(1)黄土-古土壤微形态特征与形成过程中的古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粗颗粒的分解程度与气候的暖湿呈正相关,粗颗粒溶蚀分解越强烈,表明风化成壤作用越强烈,所指示的气候也就越温暖湿润;孔隙种类形态受黄土-古土壤形成期的水分条件和生物活动影响较大,根洞、虫孔等孔洞孔道多,孔隙壁光滑,表明水分充足,生物活动频繁,气候暖湿;土壤形成物的种类含量是风化成壤强度有关,粘土及铁锰浓聚物含量越多,风化成壤作用越强烈,其形成期间气候也就越为暖湿。(2)秦岭南北两侧黄土-古土壤微形态特征在不同层序中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各层序粗颗粒的平均粒径值变化趋势为L1>Lt>L0>S0,古土壤S0与黄土(L1、Lt、L0)相比,粗颗粒的含量偏少;古土壤S0的粘土矿物含量比黄土(L1、Lt、L0)含量高,被铁锰质浸染程度高,古土壤S0的孔隙受后期成壤改造强度较大,而黄土(L1、Lt、L0)的堆迭孔隙、少量的囊状孔隙则表现了受后期成壤改造作川较弱,这些黄土-古土壤微形态特征共同表明了古土壤S0的风化成壤程度强于黄土(L1、Lt、L0)。(3)秦岭南北两侧的黄土-古土壤微形态特征(粗颗粒矿、孔隙、土壤形成物)差异明显。汉中盆地的粗颗粒平均粒径明显小于黄土高原,骨骼颗粒含量少,缺少方解石等不稳定粗颗粒矿物;黄土高原剖面中骨骼颗粒含量高且矿物成分复杂,孔隙边缘可见次生方解石,粗颗粒棱角分明。汉中盆地的古土壤S0的孔隙率较大且种类丰富,孔道、孔洞占优势,孔隙壁光滑且形态规则,连通性较好;黄土(L1、Lt、L0)孔隙小,空间分布均匀,孔隙间连通性差。黄土高原的孔隙种类单一,古土壤S0中囊状孔隙形状不规则,空间分布不均匀;黄土(L1、Lt、L0)的堆迭孔隙反应了自然降尘的孔隙特征,孔隙壁粗糙不平呈锯齿状,孔隙间连通性较差。在汉中盆地中,主要土壤形成物为粘土矿物和铁锰浓聚物等,古土壤S0的残积粘土与淀积粘土都非常发育,另外还发现有较多浓聚状的铁锰氧化物;黄土(L1、Lt、L0)以残积粘土为主,铁质浸染程度较弱。黄土高原的土壤形成物主要是以残积粘土和次生方解石为主,古土壤S0层中的残积粘土含量最多,针状的微晶方解石分布于孔隙边缘;黄土(Li Lt、L0)以残积粘土为主,另外还发育有大量次生方解石。(4)秦岭南北两侧黄土-古土壤剖面不同层位其成壤强度差异的程度不一致,马兰黄土 L1中,粗颗粒含量及平均粒径相差相对较小,粗颗粒的KL1=0.68~0.90。微形态特征较为相似,粘土矿物都以残积粘土为主,表明了风积物堆积后秦岭南侧的风化成壤强度略强于秦岭北侧的黄土高原。在古土壤S0中,汉中盆地的粗颗粒的含量及粒径明显较小,粗颗粒的KsO=0.58~0.87,形态差异显着,土壤形成物以淀积粘土为主,几乎不含次生方解石;黄土高原古土壤S0的土壤形成物主要为在原地聚集的残积粘土和针状、粒状的次生方解石,含少量的囊状孔隙、孔道,连通性较差,表明汉中盆地古土壤S0成壤强度明显强于同时期的黄土高原。(5)JWC剖面的微形态变化能很好地反映气候变化。JWC剖面自马兰黄土L1堆积以来各层序的粗颗粒平均粒径变化趋势为粗→细→粗,其粗颗粒外形各层序变化趋势为大致呈次棱状→次圆状→次棱状,指示了自马兰黄土 L1堆积的晚更新世以来粗颗粒矿物受风化溶蚀的程度变化为弱→强→弱;孔隙种类的变化趋势为复杂堆迭孔隙、囊状孔隙→孔洞、孔道→囊状孔隙,孔隙壁粗糙程度变化趋势为粗糙→光滑→粗糙;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趋势为少→多→少,这些微形态特征都表明了 JWC剖面经历的风化成壤变化趋势为弱→强→弱,指示了晚更新世以来JWC剖面经历了干冷→暖湿→干冷的气候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胡慧,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2](2018)在《秦岭南北黄土-古土壤微形态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秦岭南侧黄坪村(HPC)和黄土高原长城塬(CCY)剖面为研究对象,对黄土-古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比较,探究了微形态差异原因及意义。研究发现:(1)HPC和CCY剖面中,粗颗粒的等圆直径、面积、长度、周长等参数均表现为L_1>L_t>L_0>S_0,古土壤S_0的黏土、孔隙含量均明显高于黄土(L_0、L_t、L_1),说明秦岭南北两侧晚更新以来黄土-古土壤的成壤强度均是经历了弱→强→弱的变化,指示了其都经历了干冷→暖湿→干冷的气候演变阶段。(2)粗颗粒的等圆直径、面积、长度、周长等形态参数反映了HPC剖面粗颗粒粒径小于CCY剖面;HPC剖面以淀积黏土为主,方解石完全淋失,孔隙以孔隙壁光滑的孔洞、孔道为主,而CCY剖面中以残积黏土为主,次生方解石发育,简单、复杂堆迭孔隙以及囊状孔隙占优势,说明了郧县盆地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程度强于黄土高原。(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2期)

胡雅[3](2017)在《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我国土壤微形态研究进展(1984~2017)》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我国1984~2017年CNKI总库收录的土壤微形态研究文献进行归类分析,总结近35年来我国土壤微形态研究的主要理论阵地、人员、论文发表机构等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土壤微形态研究关注度增多,但文献数量整体偏少,发展趋势呈现波浪式;研究领域较为集中,多分布于农业耕作和考古研究方面;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作者和核心期刊数量极少,且研究机构呈现分散特征,合作不紧密,整体未形成系统的研究团队。最后,针对土壤微形态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叁点建议。(本文来源于《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孙增慧,韩霁昌,刘哲,吕贻忠[4](2017)在《种植方式对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华北平原曲周18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常规种植、无公害种植和有机种植3种种植方式下的土壤薄片,研究种植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下的土壤和土壤粗颗粒的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但颗粒的形态和粒径有一定差别;有机种植下,土壤表层结构由中度分离的块状和板状结构为主变为团粒结构为主,发育良好的团聚体含量明显增加,土壤容重显着下降,有机质显着增加;表层土壤容重为1.19 g/cm~3,有机质含量为22.67 g/kg,总孔隙度高达32%。常规种植条件下,土壤表层结构以中度分离的块状结构为主,土壤结构较为紧实,发育程度较低;表层土壤容重为1.30 g/cm~3,有机质含量为18.42 g/kg,表层的总孔隙度为30%。无公害种植条件下,土壤表层结构以中度分离的团块状结构和少量的高度分离的粒状结构为主,土壤结构发育程度居于有机种植和常规种植二者之间。因此,有机种植条件下土壤结构疏松,土壤透气性良好,有利于作物生长。(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海,庄奕杰,方燕明,王辉[5](2016)在《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文化壕沟的土壤微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土壤微形态分析方法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文化壕沟采集的系列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重建了壕沟从建造、使用、维护、废弃到再利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研究表明,瓦店龙山文化壕沟直接与古颍河河道相通,应为引水排灌的水利设施,在经过连续的维护和使用后进入废弃阶段,并很可能经历了再度开发利用的过程。土壤微形态研究为考古学探讨遗址堆积形成原因和过程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视角。(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6年04期)

姜钰,吴克宁,査理思,鞠兵,王文静[6](2016)在《土壤微形态分析在考古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土壤微形态分析是获取古人类活动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微形态特征反映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址区古土壤微形态分析在考古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土壤微形态分析能够有效地反映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信息。提出了应系统建立文化遗址区古土壤微形态特征的诊断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土壤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化遗址区不同古人类活动区对应的土壤微形态特征数字图像库,丰富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研究方法,提高土壤微形态分析在考古学领域的研究精度和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6年04期)

何海燕,张丹,张瑜,青会,杨蒙岭[7](2016)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黑龙江省海伦市黑土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的微形态特征,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为今后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黑土土壤粗颗粒矿物组合基本一致,主要是石英和长石矿物,偶有云母;人类耕作活动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粒径较小的颗粒流失,表土层粗颗粒的特征值(面积、周长、等圆直径、长径、短径)变大。2天然草甸黑土的土壤孔隙度很少且孔隙以管道状为主;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耕地、撂荒地、人工林地孔隙度较大,且孔隙形状不规则,呈堆集性孔隙;退耕还林及土地撂荒对孔隙结构有改善,孔隙度增加。3土壤形成物主要是粘土矿物,B层和C层还有一些呈絮状凝团和斑状的铁锰新生体;土壤有机物在A层中以植物残体、腐殖质和蚯蚓排泄物为主,B层中主要是一些腐殖质絮状物和颗粒物,C层基本无有机物。4人类耕作活动影响的土壤微垒结主要为填集状垒结,天然草甸土为包膜状垒结;微结构呈海绵状微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晓娜,王数,王秀丽,王瑞,刘颖[8](2016)在《北京地区不同土纲典型剖面的土壤微形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地区不同土纲典型剖面为例,通过观察土壤薄片,利用ENVI图像统计分析功能,从土壤微结构、粗骨颗粒、土壤形成物与孔隙几个方面研究其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地区不同土纲典型剖面土壤之间微形态差异明显。淋溶土典型剖面土壤发育完全,Bt层常见到黏粒淀积胶膜;雏形土与新成土土壤微结构发育程度较低,没有淀积黏粒存在,但雏形土形成了B层,存在孔洞状结构,钙积现象明显,土壤发育较新成土成熟。人为土明显表现出大量人类活动的痕迹,侵入物、动植物遗迹多见,土壤发育最为成熟。(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6年03期)

张丹[9](2016)在《《土壤微形态研究理论与实践》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何毓蓉、张丹编着的《土壤微形态研究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关于土壤微形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专门着作,40万字,2015年8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以土壤微形态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开篇,介绍了土壤微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和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根据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有关学者的文献和作者的长期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了土壤微形态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包括野外样品的采集、土壤薄片的制备技术和方法等。该书还从土壤微形态学研究需具备相关的其他(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姜钰[10](2016)在《仰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土壤微形态分析是获取古人类活动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微形态特征反映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仰韶文化遗址区野外自然剖面和含文化层剖面以及不同古土地利用区所挖剖面为研究对象,对自然剖面和含文化层剖面进行每隔10 cm密集采样,对不同古土地利用区所挖剖面分层取样,在对样品测年建立年代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壤微形态特征以及孢粉、植硅体、炭屑、土壤磷元素等土壤特征的辅助分析,重建该区域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分析遗址内各类遗存的特征恢复古人类的活动特点,具体结果如下:(1)观察自然剖面深度分别为72 cm、96 cm、135 cm、191 cm、350 cm的微形态薄片(0~54000a B.P),其土壤微形态特征显示:气候变化趋势为暖湿-干冷波动-暖湿-暖湿稳定-干冷波动,这与仰韶文化由兴起-发展-繁荣-衰落的史实基本吻合。另外,对应显微观察自然剖面的土壤样品,总结出土壤微形态特征与气候波动变化的关系(见表6-1)。(2)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遗址区存在颗粒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呈定向性排列的特征;颗粒细小且非常均匀,粒径分布范围小,分选很好;黏土被无定形Fe不同程度地混染呈黄棕-棕褐色-棕-红棕色,推测经过古流水作用。(3)仰韶时期制陶工艺相对有些粗糙,常混有杂质。通过SEM观察陶片可以发现其表面凹凸不平,孔隙裂隙较多,质地并不均匀,含有各种颗粒状杂质,经过EDS分析得到其成分几乎都含有Si元素、O元素及少量黏土矿物成分。对比红陶与黑陶发现:红陶成分包括Fe元素,黑陶不含Fe元素;黑陶所含杂质相对红陶少一点,结合形态分析,可知,黑陶制陶工艺更细腻一点。(4)通过显微观察发现夹砂陶片,古人类在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一定量的砂粒制成的,此举为了改变陶器的耐热急变性能,这说明当时人类对原料性能已有一定的认识。另外,通过对比制陶区和红色陶片的土壤微形态分析及能谱成分分析可知,仰韶先民制陶并非就地取材,而是经过挑选,搬运过来的。(5)通过微形态观察可得:烧骨呈灰白色,具有高双折射率,燃烧温度>500℃,据此推测仰韶古人类已经掌握了较高的用火技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土壤微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秦岭南侧黄坪村(HPC)和黄土高原长城塬(CCY)剖面为研究对象,对黄土-古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比较,探究了微形态差异原因及意义。研究发现:(1)HPC和CCY剖面中,粗颗粒的等圆直径、面积、长度、周长等参数均表现为L_1>L_t>L_0>S_0,古土壤S_0的黏土、孔隙含量均明显高于黄土(L_0、L_t、L_1),说明秦岭南北两侧晚更新以来黄土-古土壤的成壤强度均是经历了弱→强→弱的变化,指示了其都经历了干冷→暖湿→干冷的气候演变阶段。(2)粗颗粒的等圆直径、面积、长度、周长等形态参数反映了HPC剖面粗颗粒粒径小于CCY剖面;HPC剖面以淀积黏土为主,方解石完全淋失,孔隙以孔隙壁光滑的孔洞、孔道为主,而CCY剖面中以残积黏土为主,次生方解石发育,简单、复杂堆迭孔隙以及囊状孔隙占优势,说明了郧县盆地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程度强于黄土高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微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胡慧.秦岭南北黄土—古土壤微形态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胡慧,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秦岭南北黄土-古土壤微形态特征比较[J].土壤通报.2018

[3].胡雅.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我国土壤微形态研究进展(1984~2017)[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7

[4].孙增慧,韩霁昌,刘哲,吕贻忠.种植方式对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7

[5].张海,庄奕杰,方燕明,王辉.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文化壕沟的土壤微形态分析[J].华夏考古.2016

[6].姜钰,吴克宁,査理思,鞠兵,王文静.土壤微形态分析在考古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6

[7].何海燕,张丹,张瑜,青会,杨蒙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6

[8].张晓娜,王数,王秀丽,王瑞,刘颖.北京地区不同土纲典型剖面的土壤微形态特征[J].土壤.2016

[9].张丹.《土壤微形态研究理论与实践》出版[J].山地学报.2016

[10].姜钰.仰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论文知识图

长汀崩岗样区各层次土壤微形态土壤微形态图像导入赣县崩岗样区各层次土壤微形态...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空白盐渍地土壤微形态(×40)通城崩岗样区各层次土壤微形态...

标签:;  ;  ;  ;  ;  ;  ;  

土壤微形态论文_胡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