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数论文_冯兆佳,陈俊,杨玉婷,白慧敏,杨烁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个体,乘方,群落,草地,异质,峨眉,空间。

个体数论文文献综述

冯兆佳,陈俊,杨玉婷,白慧敏,杨烁[1](2019)在《长期撂荒地植物种出现次数与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陕西省杨陵区长期撂荒的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出现次数和个体数两种调查方法对该植物群落所有植物种进行调查研究,以2016和2017两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幂乘方模型解析法研究该群落整体和各个植物种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幂乘方模型解析法在研究植物种空间异质性时的优劣程度,为草地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该撂荒地草地群落各植物种出现次数和个体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均与幂乘方模型具有高度的吻合性(R~2>0.87);(2)各植物种出现次数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与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3)2016年该撂荒地草地群落中植物种的平均出现次数、平均个体数与各自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均具有极显着的正向对数相关性(P<0.01),2017年它们之间也存在正向对数相关的趋势,但相关性不显着(P>0.05),并且两年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平均个体数与其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出现次数与其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幂乘方模型在解析杨陵区撂荒地草地群落植物种出现次数和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时,得出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致,且个体数的幂乘方模型解析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时比出现次数更为精准。(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俊,冯兆佳,白慧敏,杨烁,关青青[2](2016)在《应用幂乘方法则解析草地植物群落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群落的生态过程,而群落物种的个体数是一个基本的生态参数,迄今为止对草地群落植物个体数的空间分布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探索幂乘方法则模型能否用来评估草地群落植物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以天然草地和杂草群落为例,在草地上随机地设置100个0.5m×0.5 m的样方,记录每个样方内出现的所有植物种及其它们的个体数数目。对个体数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组成群落的各植物种个体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幂乘方法则模型非常吻合,物种出现个体数的平均值与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因此,得出结论,草地群落内植物种个体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以用幂乘方法则模型进行解析。本研究为草地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析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4 西北地区农牧结合发展草牧业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4)

关青青[3](2016)在《关中地区草地植物种群个体数空间异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群落内植物种群个体数作为群落的一个基本生态参数,对评估群落动态至关重要,但迄今为止对草地植物种群个体数空间分布的研究甚少,并且之前利用幂乘方模型解析草地群落空间格局,是以某一物种在样方中的“出现次数”为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存在准确性和定量描述不足的缺点,因此,本研究初次探索幂乘方模型能否用来评估草地植物种群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并比较个体数的幂乘方模型与负二项分布模型解析法,目的是为了探索幂乘方模型在解析植物种群个体数空间分布格局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并解析草地植物种群和群落整体的空间格局。本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彬县天然草地和杨凌杂草群落为调查样地,采用随机取样法进行植物种群个体数的调查,在草地内分别设置100个0.5 m×0.5 m的样方,记录每个样方内出现的所有植物种及其它们的个体数数目,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个体数按其分蘖数计数记录个体数,其它植物以其株数记录个体数。数据分析是通过构建个体数的幂乘方模型,推导出物种和群落整体异质性指数的计算公式,绘制个体数幂乘则模型直线图,以此为依据解析各植物种群和群落整体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并将幂乘方模型的解析方式和解析结果与负二项分布模型进行比较,主要结果如下:(1)天然草地和杂草群落植物种群个体数的幂乘方模型直线图中,回归直线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2,且回归残差?在0值附近且绝对值小于0.8,表明草地群落植物种群个体数的空间分布与幂乘方模型相吻合。(2)对于同一植物种群和同一群落整体的空间异质性指数值,幂乘方模型和负二项分布模型的计算结果不尽相同,但存在正相关趋势,而且两种模型对同一植物种群和群落整体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的判断相同,因此,可以利用幂乘方模型解析植物种群个体数的空间分布格局。(3)负二项分布模型中两个草地群落植物种群的平均个体数与空间异质性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和0.550,而幂乘方模型中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12和0.925,且相关关系在0.01水平上显着,因此幂乘方模型中植物种群的平均个体数与空间异质性指数间正相关关系更强。(4)各植物种群对群落整体异质性程度的贡献值取决于各植物种群个体数的均值和异质性指数值的乘积大小。由此可见,幂乘方模型可以用来解析草地植物种群个体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且相比负二项分布模型更加简单、快捷和可靠,特别是幂乘方模型直线图使幂乘方模型在解析空间格局时比较直观。除此之外,种群平均个体数数目越大,其空间异质性指数值越大,同时对群落整体空间异质性水平的贡献越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叶火香,韩善捷,韩宝瑜[4](2016)在《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和吊瓜对害虫和天敌个体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茶园中合理地间作其他作物,有利于扶植天敌或抑制害虫。为评价松阳茶区几种常规间作对天敌和害虫个体数的影响效应,遂选乌牛早品种分别与吊瓜、杨梅和柑桔的间作茶园、安吉白茶品种与吊瓜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于2007年9月上旬-2008年12月下旬,每旬1次调查茶丛上、中、下层各类天敌和害虫的个体数。结果表明:(1)茶园天敌总个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杨梅和柑橘间作茶园,天敌个数最少的是乌牛早纯茶园,5者之间差异达显着水平;(2)害虫总个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乌牛早与杨梅、柑橘间作茶园,5者之间差异也达显着水平;(3)茶丛上层总个体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杨梅和柑橘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差异达显着水平;(4)茶园总个体数以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最多,依次是乌牛早与吊瓜、杨梅间作茶园,乌牛早纯茶园,乌牛早与柑橘间作茶园,差异显着;(5)安吉白茶—吊瓜间作茶园益害比值最大,乌牛早纯茶园、乌牛早与柑橘间作茶园益害比值最小。分析认为:(1)间作拓展了空间,分散了昆虫和蜘蛛对于茶树的注意力,可以增加害虫或天敌的个数;(2)间作作物气味可调节昆虫行为,吊瓜与茶树间作吸引最多的害虫或天敌,柑橘与茶树间作致茶园中总个体数显着减少;(3)间作调节茶园益、害个体数量之比,合理间作可以作为一种调控害虫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陈明,罗芸芷,唐琼英,刘焕章[5](2013)在《高体鰟鮍在加入个体数不同的群体时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集群给动物带来安全、接触配偶机会等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增加竞争的风险。不同的物种以及生活史不同的阶段,动物会采取不同的集群策略。本研究设计实验,检验在繁殖期个体大小不同的高体鰟鮍对由同性个体组成的个体数不同的群体的偏好。结果显示,大个体雄性显着偏好于大的群体(第一次选择:V=72,n=12,P=0.0054;第二次选择:V=65,n=12,P=0.022),大个体雌性对不同大小的群体则无显着偏好(第一次选择:V=54,n=12,P=0.13;第二次选择:V=41.5,n=12,P=0.44);小个体雄性(第一次选择:V=59,n=12,P=0.0012;第二次选择:V=78,n=12,P=0.0013)与小个体雌性(第一次选择:V=75,n=12,P=0.0026;第二次选择:V=70,n=12,P=0.0083)均显着偏好于大的群体。这说明在选择加入某一群体时,大型和小型的雄性个体均主要考虑安全因素;而小型的雌性个体主要考虑安全因素,大型的雌性个体则同时考虑安全因素和繁殖竞争。(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3年01期)

唐万勇[6](2012)在《需要治疗个体数(NNT)的实践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都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我们最关注的统计学术语是P值。P值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它提供给我们的试验结果仅仅是由偶然因素所致的概率。换句话说,P值常常用来告诉我们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其是否具有临床意义?为了得到更理想的结果,有一种方法来估计需要治疗多少动物个(本文来源于《今日养猪业》期刊2012年06期)

黄可佳[7](2010)在《最少个体数统计法在磨制石器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考古学中最常用的一个统计方法是最少个体数统计法。它是将不同种类动物骨骼的种属、位置、左右、上下端区分开来,并按左右、大小、长短和粗壮程度可配对的算一个个体,不能配对的算一个个体,最后求出各种动物的最少个体数目。该方法由于比重量或单纯的数量统计法有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0-10-15)

刘峰,逄少军,单体锋,徐娜,高素芹[8](2010)在《一种新的海水中石莼属海藻显微阶段个体数定量方法及在黄海绿潮爆发过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准确定量海水中石莼属(Ulva)海藻显微阶段个体数的方法,同时应用这一方法在2009年黄海绿潮形成的初期、爆发期和后期对黄海海域水样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的显微阶段个体数量较多,随着深度的增加,有逐渐递减的趋势;8月份平均每升海水中的显微阶段的个体数量较5月份多.这一定量方法将在预测海水中潜在绿潮海藻生物量和预测绿潮爆发规模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0年06期)

杨录胜,卢准炜[9](2008)在《适应于滤子的随机环境分枝过程个体数的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定一个带有一个适应于渐增滤子的随机环境分枝过程,利用条件期望的性质讨论了该随机环境分枝过程的灭绝概率,并给出了其个体数稳定平衡于两个已知数之间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喻佳,代晓明[10](2005)在《巨型恐龙化石再次惊现大山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喻佳 代晓明)记者昨(27)日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二期发掘现场看到,40平方米左右的岩石层上,50块恐龙化石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最长的一根肋骨化石达1.8米。“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长的肋骨化石。”自贡恐龙博物馆副馆长彭光照感慨道。他说,从其关(本文来源于《自贡日报》期刊2005-09-28)

个体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草地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群落的生态过程,而群落物种的个体数是一个基本的生态参数,迄今为止对草地群落植物个体数的空间分布研究甚少,因此,本文探索幂乘方法则模型能否用来评估草地群落植物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本研究以天然草地和杂草群落为例,在草地上随机地设置100个0.5m×0.5 m的样方,记录每个样方内出现的所有植物种及其它们的个体数数目。对个体数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组成群落的各植物种个体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幂乘方法则模型非常吻合,物种出现个体数的平均值与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因此,得出结论,草地群落内植物种个体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以用幂乘方法则模型进行解析。本研究为草地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析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数论文参考文献

[1].冯兆佳,陈俊,杨玉婷,白慧敏,杨烁.长期撂荒地植物种出现次数与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9

[2].陈俊,冯兆佳,白慧敏,杨烁,关青青.应用幂乘方法则解析草地植物群落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C].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4西北地区农牧结合发展草牧业研讨会论文集.2016

[3].关青青.关中地区草地植物种群个体数空间异质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4].叶火香,韩善捷,韩宝瑜.茶园间作柑桔杨梅和吊瓜对害虫和天敌个体数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

[5].陈明,罗芸芷,唐琼英,刘焕章.高体鰟鮍在加入个体数不同的群体时的选择[J].四川动物.2013

[6].唐万勇.需要治疗个体数(NNT)的实践意义[J].今日养猪业.2012

[7].黄可佳.最少个体数统计法在磨制石器研究中的应用[N].中国文物报.2010

[8].刘峰,逄少军,单体锋,徐娜,高素芹.一种新的海水中石莼属海藻显微阶段个体数定量方法及在黄海绿潮爆发过程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2010

[9].杨录胜,卢准炜.适应于滤子的随机环境分枝过程个体数的平衡[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

[10].喻佳,代晓明.巨型恐龙化石再次惊现大山铺[N].自贡日报.2005

论文知识图

试件的裂缝及剪应力分布主要过程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夏、冬季箱线图仿真流程图两种算法的最佳个体随评价方案数的变...

标签:;  ;  ;  ;  ;  ;  ;  

个体数论文_冯兆佳,陈俊,杨玉婷,白慧敏,杨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