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方言,文学,白话文,国语,共同语,土性,阶级性。
方言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荣立宇,崔凯[1](2019)在《方言·文学·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今中外,方言的存在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方言与文学的结合具有很多可能性和特点,将两者与翻译相结合进行探讨,方言的翻译问题便立刻凸显出来,构成了一个学界不得不关注与正视的学术性问题。中国的方言与文学是文学本土性与方言地域性双重特征的集中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宏大战略背景下推进中国文学作品(古典和现当代)走向国际舞台,进入世界文学殿堂,方言、文学和翻译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肖伊绯[2](2019)在《方言 方言 文学之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人说,如果你一直都读自己能读得懂的书,就等于什么也没读。这话说得极端了一点,但意在让读者换一换长期的口味,改一改惯性的思维,这倒并没有什么不好。这就好比都知道清淡饮食对健康有益,但总不能顿顿都吃一样口味与配方的营养餐,甚至顿顿都只吃白米饭。文学,亦是如此。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本文来源于《厦门航空》期刊2019年01期)
王萍[3](2016)在《语言生态视角下的方言文学——以莫言作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密切关联,与语言形式流失相伴随的是文化存续岌岌可危的现状。经济活动、语言规划和政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语言生态环境,打破了语言生态的平衡,加大了语言流失的程度和速度。莫言的创作充满乡土味,作品中鲜活、真实、丰富的方言表达呈现了民俗文化,语言和人物、环境、历史间的和谐相融。他的创作启示人们,以方言文学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具有语言生态价值,能在语言生态的维护中起到积极作用,是语言生态改善实践中需要积极推进的领域。(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邓伟[4](2016)在《试析五四时期语言文字建构的若干逻辑——以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方言文学语言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中有关五四语言文字建构的叙述,是以国语运动为主体的,关注的对象是语音,并将五四时期现代白话文运动局部性地加入对国语运动的历史描绘之中。胡适高度重视书写问题,以白话"文学"参与国语的建设,即是通过"国语的文学"途径达到创造"文学的国语"的最终目的。胡适表明了五四时期语言文字建构的整体逻辑,即以现代白话书写语言创造出现代民族国家共同语。五四中人对于方言、方言文学的见解,体现的是国语和国语文学寻求外在资源的问题。五四时期的语言文字建构逻辑确立了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发展的基本道路,之后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有局部的变化与话语言说方式的改变,但不可能出现整体性的颠覆,直至我们今天仍是如此。(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康凌[5](2015)在《方言如何成为问题?——方言文学讨论中的地方、国家与阶级(1950-1961)》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1950年代初以《文艺报》为中心展开的一场文学论争,梳理"方言文学"在社会主义文化政治中的命运沉浮。"方言"所具有的"地方的语言"与"人民的语言"的二重身份,使这场论争不仅反映出国家对地方的改造与收编,并由此生产出"地方色彩"这一文化政治的审美"剩余物",同时也呈示出阶级话语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复杂的冲突与互动,呈示出以表达/言说之权力为核心所展开的社会主义平等政治的历史遭际。(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黄勤,杜莹梅[6](2014)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肉和鱼血:后殖民主义、翻译和方言文学》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Shankar Subramaniam.Flesh and Fish Blood:Postcolonialism,Translation,and the Vernacular.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2.1.内容简介《肉和鱼血:后殖民主义、翻译和方言文学》(Flesh and Fish Blood:Postcolonialism,Translation,and the Vernacular)为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教授Shankar Subramania所着。该书分四章,分别探讨后殖民主(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4年06期)
刘进才[7](2014)在《一部歌谣与五篇序言——《吴歌甲集》引发的方言文学与国语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1926年7月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出版了顾颉刚辑录的苏州山歌集《吴歌甲集》,胡适、沈兼士、俞平伯、钱玄同、刘复等序文从不同侧面探讨了歌谣辑录的价值,该集的出版引发了方言与国语的诸多讨论与思考。《吴歌甲集》深化了人们对于歌谣运动的理解以及人们对国语与方言二者关系的系统认识,避免了国语统一运动对方言理解的偏颇。(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侯桂新[8](2014)在《战后香港方言文学运动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1947至1949年,南来作家于香港开展了以大众化为目标的方言文学运动,包括理论论争和创作实践。在理论上,作家们讨论了方言文学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与写作方式,提倡为了普及而写、为了工农而写以及完全用方言写作。在创作上,出现了一批用广州话、潮州话和客家话写作的各类文体的作品,但它们在艺术上并不成功。方言文学运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既由于作家们对大众化的理解不够清晰,也和他们过于重视读者的阶级性而忽视了香港本土现实有关。(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王佳琴[9](2013)在《《歌谣》周刊与“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歌谣》周刊在观念意识和文学实践方面对"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从国语建设方面来看,方言文学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语言资源;从文学本身来看,方言文学对新文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新诗影响更大。以刘半农为代表的"五四"方言诗歌创作从诗体、内容方面为新诗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同时也面临简单浅陋的问题。总体而言,在当时宏大的文化构建历史语境面前,更多强调了国语、文化、民俗多重文化因子的参与和合力,从"国语"建设、思想内容角度强调方言文学,而较少为"文学"怎样利用"方言"这一文学命题提供更多阐释空间。(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王丹,王确[10](2012)在《论20世纪40年代华南方言文学运动的有限合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大批居留在香港的南方文艺工作者为了践行文艺大众化,开展了长达叁年左右、声势颇为浩大的方言文学运动。无论是从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规约,还是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进程来看,方言文学都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在1949年前后,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却受到质疑。原因在于方言文学合理性的存在与否,取决于其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弹性符合程度。(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2年09期)
方言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人说,如果你一直都读自己能读得懂的书,就等于什么也没读。这话说得极端了一点,但意在让读者换一换长期的口味,改一改惯性的思维,这倒并没有什么不好。这就好比都知道清淡饮食对健康有益,但总不能顿顿都吃一样口味与配方的营养餐,甚至顿顿都只吃白米饭。文学,亦是如此。方言之于文学,好比盐之于饭菜。一顿饭有各种吃法,"舌尖上的中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言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荣立宇,崔凯.方言·文学·翻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肖伊绯.方言方言文学之盐[J].厦门航空.2019
[3].王萍.语言生态视角下的方言文学——以莫言作品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6
[4].邓伟.试析五四时期语言文字建构的若干逻辑——以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方言文学语言为中心[J].文艺理论研究.2016
[5].康凌.方言如何成为问题?——方言文学讨论中的地方、国家与阶级(1950-1961)[J].现代中文学刊.2015
[6].黄勤,杜莹梅.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肉和鱼血:后殖民主义、翻译和方言文学》述评[J].外语研究.2014
[7].刘进才.一部歌谣与五篇序言——《吴歌甲集》引发的方言文学与国语问题[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
[8].侯桂新.战后香港方言文学运动考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9].王佳琴.《歌谣》周刊与“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王丹,王确.论20世纪40年代华南方言文学运动的有限合理性[J].学术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