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波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故障,波导,局部,法螺,希尔伯特,装置,电气化铁路。
行波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海清[1](2019)在《基于行波法的铁路10kV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自闭贯通线路在铁路电力系统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为铁路沿线的自动闭塞信号及车站的负荷提供电源,是电力系统的经济命脉。当线路发生故障后直接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能够精准的实现故障定位,及时的排除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对铁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用行波法作为自闭贯通线路故障的定位方法。首先,根据行波的传播规律分析了其折反射特性,采用相模变换的方法消除叁相线路之间的耦合影响,然后详细分析了A型和D型两种常用测距方法的定位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行波波速不确定的问题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波速处理方案。行波测距的理论多年前已经提出,但是对于波头的准确识别是研究的关键。近年来,小波变换作为信号处理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次,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的奇异性检测理论来确定行波信号的突变点,提取故障行波波头。先搭建了单一线路的仿真模型,采用与波速无关的单端测距法,在理论上避免了波速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测距误差,研究了故障类型、过渡电阻、故障电压初相角叁种不同的因素对行波故障定位的影响。为了验证测距方法的可靠性,每种情况给出了多组测距结果。然后对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采用波速度单一化的双端测距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取得了良好的定位效果,测距精度较高。然后,以MATLAB中的GUI界面为平台,完成了故障定位系统的界面设计。当有故障发生时,该界面上可以将所测得故障距离,测距绝对误差等故障信息显示出来,方便用户直观的掌握线路上发生故障的情况。最后,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做了单相接地故障模拟试验。(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9-06-01)
熊列彬,吴高华,王志洋[2](2019)在《基于IHHT的多测点行波法故障测距在全并联AT牵引网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T)牵引网线路参数不均匀,牵引供电系统因故障导致结构的改变使得故障测距精度不足的问题,将行波法运用到牵引网故障测距中,并考虑到牵引网电气参数的改变及行波色散效应导致行波波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的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在横联线间串入高频阻波器完成对电压行波波头的有效辨识,然后利用改进的希尔伯特-黄变换对行波波头进行捕捉,最后利用多测点测距方程得到故障测距结果。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测距算法基本与波速无关,不受牵引网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比传统牵引网故障测距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张若兵,陈子豪,杜钢[3](2019)在《基于行波法的振荡波电压下电缆局部放电自动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振荡波测试能够有效检测出电缆缺陷并对其进行定位,而目前工程中大多依靠人工的方式实现局部放电(PD)定位。为了节约人力与时间,以行波法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振荡波电缆局部放电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浮动阈值分割信号中的脉冲,再根据脉冲波形的特征参数进行脉冲匹配,最后根据行波法计算局部放电位置。在此基础上,以一组实际电缆局部放电信号为例,分析了不同匹配条件的容差对算法定位结果的影响,并由此得到了较优的容差设置。实际电缆测试结果表明,在较优的参数设置下,所设计的电缆局部放电定位算法对实际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定位结果与人工定位结果高度重合,且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算法可为工程应用中电缆的局部放电定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张景俊,王峨锋,邬显平[4](2019)在《基于行波法对螺旋波纹波导色散特性的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螺旋波纹波导的色散曲线特性,利用阻抗微扰法对螺旋波纹波导色散方程进行求解,并分析了波导尺寸的变化对色散特性的影响。针对目前采用谐振法仿真色散曲线时存在模式分割以及谐振点的选取问题,利用行波法(不属于波纹波导理论体系下的新方法)对不同频率下的色散值进行仿真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行波法仿真得到的色散曲线与由Matlab计算得到的理论色散曲线吻合度好,计算过程不涉及波纹波导理论体系下谐振点的选取问题,相比传统的谐振法,整个仿真计算过程更简洁。(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牛博,吴娟,张健,裴哲浩,李晓昂[5](2018)在《基于行波法的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标定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检测因其可有效避免现场噪声干扰,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ubstation,GIS)中具有广泛应用,但工程上尚未明确针对不同频带特高频信号检测装置的标定方法。文中设计了一种GIS局部放电标定平台,由局部放电模拟脉冲信号源、同轴阻抗过渡段、同轴信号标定段、同轴阻抗匹配段、高速示波器和特高频传感器组成。其中,3通道局部放电模拟脉冲信号源,可分别输出上升沿240 ps、460 ps、1 ns的脉冲信号波形,用于模拟尖刺、悬浮微粒、绝缘子内部气泡等不同缺陷类型所产生的不同频带的特高频信号;同轴阻抗过渡段可用于连接SMA接口与550 kV真型GIS,大幅降低信号失真度,对特高频信号的传输性能远优于普通锥形过渡段;最终完成系统测试,验证该系统可用于特高频传感器标定。(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8年11期)
刘浅,黄海浪[6](2018)在《基于C型行波法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故障测距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根据牵引网特点将行波法应用于牵引网故障测距中,建立基于A、B、C型行波检测装置的3种牵引网模型,针对有站场和无站场2种不同工况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不同型号行波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并给出以C型行波法判断为主,A、B型行波法判断为辅的牵引网故障测距方案。(本文来源于《电气化铁道》期刊2018年03期)
张璇[7](2018)在《基于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与用户联系最紧密,同时也是电力输送的最后的关键一环,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将对用户的用电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配电网结构复杂,线路分支、设备较多,负荷变化大,所以发生故障概率较大,快速、有效进行故障查找有助于及时恢复故障线路。现有的行波法由于受系统参数、过渡电阻的大小及系统运行方式等因素影响小的优点,已经成功应用于故障测距中。但是目前行波测距研究主要针对输电网较多,而针对配电网较少。在输电网中,行波测距装置一般安装于变电站。与输电网不同,配电网的特点为: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结构为辐射状,分支线路较多,尤其是随着电缆应用越来越广泛,架空-电缆线路也增多,导致波阻抗不连续点增加。这些特点都使得故障行波信号在配电网中的传输比较复杂,仅在变电站中配置行波测距装置难以准确提取故障行波信号,进而不能更好的应用于配电网。并且,现有行波测距装置主要面向输电网设计,没有专门针对配电网的行波测距装置,进一步阻碍了行波测距在配电网中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故障行波在配电网中的传输特性,提出在配电网架空线上分布式配置行波测距装置的测距方法,并就该方法中行波测距装置的优化配置、适用于配电网架空线行波测距装置的设计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所做工作如下:(1)结合配电网结构,分析行波在配电网中的传输特点,对分支线对行波传输的影响进行研究;(2)针对仅在变电站中配置行波测距装置会产生信号衰减、变形以及噪声,影响故障测距的缺点,提出在配电网架空线上安装行波测距装置的装置配置方案;该方案结合配电网多分支的结构,将配电网抽象成图论的形式,根据行波在配电网中传输的自由度,通过求解最大非奇异子集获得装置的最优化配置结果;(3)在行波测距装置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装置安装点两两联合的利用双端法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法;(4)搭建配电网多分支ATP仿真模型,并在MATLAB中使用小波变换标定初始行波到达时刻,验证本文所提行波测距装置最优化配置方案以及故障定位方法的正确性;(5)对新型适用于配电网架空线的行波测距装置进行设计,包括整体设计、主要模块:取电单元、高速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以及高精度时钟与同步信号接收单元等模块的设计,并用实际测距结果验证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7)
孙永健,陈羽,韩玘桓[8](2018)在《直流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行波法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涌入,直流配电线路供电时比交流配电线路效率高,因此直流配电网的发展得到了重视。直流配电网发生线路故障时,可靠、精确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保障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两电平VSC多端直流系统分析基础之上,描述了故障行波的传播过程,分析了行波法在直流配电线路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安洁[9](2018)在《输电线路行波法故障测距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输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本文对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对行波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单、双端行波测距法的各自原理、特点进行分析,文末对故障测距的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12期)
李明贞,刘建明,王航,周文俊[10](2018)在《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随机时延抖动计算模型,分析了单节点和多节点情况下的通信网络随机时延抖动特性,结果表明,在单节点通信链路中,当标记数据流权重较低时,随机时延抖动随通信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且通信负荷较轻时,标记数据流权重对随机时延抖动的影响不大。在多节点通信链路中,整体时延抖动低于各节点时延抖动的代数和,且负荷较重的节点位置对整体时延抖动有影响。因通信时延抖动会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引起较大误差,在通信结构和定位方案设计时,应考虑随机时延抖动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行波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当前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T)牵引网线路参数不均匀,牵引供电系统因故障导致结构的改变使得故障测距精度不足的问题,将行波法运用到牵引网故障测距中,并考虑到牵引网电气参数的改变及行波色散效应导致行波波速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的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在横联线间串入高频阻波器完成对电压行波波头的有效辨识,然后利用改进的希尔伯特-黄变换对行波波头进行捕捉,最后利用多测点测距方程得到故障测距结果。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测距算法基本与波速无关,不受牵引网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比传统牵引网故障测距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波法论文参考文献
[1].郭海清.基于行波法的铁路10kV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定位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
[2].熊列彬,吴高华,王志洋.基于IHHT的多测点行波法故障测距在全并联AT牵引网中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张若兵,陈子豪,杜钢.基于行波法的振荡波电压下电缆局部放电自动定位算法[J].高电压技术.2019
[4].张景俊,王峨锋,邬显平.基于行波法对螺旋波纹波导色散特性的仿真[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5].牛博,吴娟,张健,裴哲浩,李晓昂.基于行波法的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标定系统研究[J].高压电器.2018
[6].刘浅,黄海浪.基于C型行波法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故障测距研究[J].电气化铁道.2018
[7].张璇.基于行波法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技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
[8].孙永健,陈羽,韩玘桓.直流配电线路故障定位行波法适用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
[9].安洁.输电线路行波法故障测距的分析[J].科技风.2018
[10].李明贞,刘建明,王航,周文俊.通信系统时延抖动对基于行波法的电力线路故障定位影响分析[J].电信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