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忠:过劳研究视角的比较和研究范式初探论文

石建忠:过劳研究视角的比较和研究范式初探论文

摘 要:对过劳的研究主要有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视角,目前并未形成公认的“过劳”定义和理论研究范式。辨析不同概念发现,“过度劳动”最宜作为社科视角研究此类现象的统一术语。“过度劳动”是行为、状态和结果的统一,即超时工作的行为、疲劳的状态和对健康伤害的结果。医学视角下的过劳有不同级别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危度过劳”会导致“过劳死”的发生。在疲劳的不同阶段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不但可以减少疲劳对身心健康的伤害而且可以避免过劳死。学界应加强构建过劳研究的科学范式,呼吁社会实现医学的社会人文化转变, 推广“适度劳动”的科学劳动观和科学、绿色的生活和休闲方式。

关键词:过劳;过劳死;过度劳动;职业过劳;研究范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日本开始出现“过劳”问题,70年代日本的“减量经营”导致了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情况恶化,并引发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关注[1]。最早提出“过劳死”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医学上界定的是日本学者上田铁之丞[1]。我国大陆学者介绍日本过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2-3],而我国首例“过劳死”索赔案发生在2000年[4]。之后,随着新闻媒体报道“过劳死”案例的增多,“过劳”“过度劳动”和“职业过劳”等概念迅速成为大众熟知的词语,也逐渐进入了学界的视野并产生了可观的学术成果,但“过劳”和“过劳死”作为大众通俗概念的历史要比其作为科学概念的历史长得多,理论的发展与“过劳”这一概念在普通大众中的流行程度并不相称,即理论滞后于实践[5]。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过劳”问题一再升温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但是由于研究中存在多种角度多种方法,“过劳”概念尚未在学界达成统一认识。同时,媒体对“过劳”“过度劳动”“职业过劳”等概念的交叉使用不免引起大众对该现象的曲解和混淆。因此,深入辨析“过劳”的形成机理和“过劳死”的构成要件,形成明确的社会科学视角下的“过劳”概念,有助于学界及新闻媒体统一对“过劳”的认识。笔者不揣冒昧,抛砖于下,以就教于同仁。

检测模式下工件、夹具与机床的误差传递坐标变换受检测偏差和加工偏差的影响。与不带检测模式下的坐标转换矩阵比较,检测模式下转换矩阵的检测偏差代替了夹具偏差和基准偏差,加工偏差不变。

一、三种学科视角下的“过劳”

目前与“过劳”相近的概念不胜枚举,如过度劳动、过度疲劳、职业过劳、职业枯竭、职业倦怠、时间贫困、时间荒、过度劳累、过劳死、过劳肥等,有些在新闻媒体中常见,有些则经常出现在学术研究中,甚至在同一篇学术论著中也被交叉使用。根据研究学科的差异,学界对“过劳”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表述:

(一)医学视角下的“过劳”

1.国外医学界对“过劳”的界定

国外对于“过劳”的研究多见于医学界,通过ScienceDirect数据库搜索关键词“overwork”共有5 000多篇研究类文章,发表数量排名前十的杂志全部为医学类杂志,其中《柳叶刀》就有638篇,实际上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对“过劳”问题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医学领域,且主要为过劳综合征的治疗方面[6]。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田铁之丞提出“过劳死”定义,即过重劳动引发了高血压、动脉硬化恶化,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和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造成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状态[1,7]。后来,日本前中央大学教授齐藤良夫根据医学上“过劳死”的概念提出“过劳”是“由于活动产生的疲劳不能因为包含睡眠在内的休息得到恢复的状态”[1]。

再次,图1中有4条双线箭头线,表示“过劳”的积极作用——预警功能。第一次预警是当有疲倦感时,应该休息;第二次预警是出现生理、心理或行为上的症状时,应该采取抗疲劳手段,如较长时间的休息等;第三次预警是如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仍然没有缓解症状,而且有加重的趋势,则需要采取积极的抗疲劳治疗措施,否则会演变为慢性疲劳或导致人体脏腑的衰竭;第四次预警是随着症状的持续加重而浑然不觉时,很可能是处于进入“危度疲劳”,此时的“过劳”具有不可逆性,是采取急救措施的信号,否则会导致最为严重的后果。

在中国传统医学界,“疲劳”二字很早就出现在文献中。因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疲劳”既是存在于个体的客观事实,也是人们易察觉的主观感受。它是由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共同决定的,同时又存在个体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疲劳程度上的差异,也有产生原因和作用机理上的不同。

《黄帝内经》为我国传统医学认识疲劳奠定了基础,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一次以病症的形式对疲劳进行阐释,此外还有三国时期的《难经集注·四十九难》和华佗的《中藏经·劳伤论》、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和王涛的《外治秘要》、宋代陈言的《三因极——病症方论》、金元时代李东恒的《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明代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及清代周学海的《读医随笔·证治类》[8]13-16。可以说,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对“疲劳”论述的专著,其所涉及的关于疲劳的形成机理、症候、类型及诊治方法等为我们清晰地认识“疲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发展了“疲劳”理论。在当代,有一些医学机构和学者[9-11]提出“疲劳”后的康复措施,2009年李乃民、贾丹兵合著的《疲劳学》的出版,则标志“疲劳学”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由“疲劳”转为“过劳”研究并形成完整的过劳理论体系的标志是2017年肖刚、李乃民、张大鹏联合主编的《过劳耗竭学》的出版。该书运用中医理论对“过劳”从概念、原因、预防和防治措施作了较为完善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过劳方面的医学著作。其对于“过劳”研究之贡献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定义“过劳”是疲劳之过度,是过度劳累症候的统称。人类的疲劳症候众多,但任何一个疲劳症候都不能全面地代表整体上人体脏腑病理的危害程度,也就无法提供预警信息;在众多疲劳类型中,症候性疲劳[注]“症候性疲劳包含日常患者因种种原因所感受的以疲劳、乏累、疲乏、乏力等为主诉的各种未病、前病、微病、不显病、潜病欲发展状态的病理情况,亦包含中医多种症型中所记述的疲劳症候。”——引自《疲劳学》第8页(李乃民、贾丹兵主编,学苑出版社2009年出版)是导致“过劳死”发生的主要疲劳类型。“过劳”一词是从疲劳整体的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最能表达人体劳损程度且包含内容广泛的疾病概念[12]2。其次,《过劳耗竭学》把20世纪70年代由马斯拉奇(Maslach)用来描述心理状态的“耗竭”一词引入身体疲劳领域,拓展了其含义。耗竭是对疲劳状态严重程度的定义,因疲劳导致的人体脏腑耗竭分为四个层次,即轻、重、极、危,为后续从医学上的量化疲劳程度提供了基础。再次,《过劳耗竭学》把“过劳”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CFS)”[12]202-227等概念进行了区分,并认为“过劳”除了对人体有害的一面外,还有有益的一面,即能够感觉到疲劳说明机体的自身防卫系统应激功能灵敏,能够起到及时的报警作用。

(二)心理学视角下的“过劳”

心理学视角对“过劳”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1981年马斯拉奇描述长期处于高应激压力工作环境造成的心理资源耗竭现象(心理疲劳)的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丧失三维度职业过劳量表[13]最为著名。该量表后常被用于职业过劳的调查或理论研究,如对企业科技人员“职业过劳”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4]及职业过劳量表的新编制[15]等。德国心理医生洛特尔·辛德勒和中国学者邵威佳也曾指出:过劳症是一种主要由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所引起,造成的身体、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极度耗竭,并认为过劳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方面出了问题[16]2。该定义与马斯拉奇定义的部分说法类似但仍然不能全面地描述“过劳”的内涵,而是侧重心理学方面的单学科定义。

(三)社会科学视角下的“过劳”

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过劳”问题,主要针对的是“过度劳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就多次提到“过度劳动”一词,英国学者理查森1863年曾在《社会科学评论》上撰文讨论“劳动与过度劳动”。

3.“过劳”的核心概念

对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饮料行业,报告指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安全至上。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饮料消费群体巨大,质量安全至关重要。饮料行业的发展需始终把消费者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预警、加强风险防控、加强检验检测,全程管控、全部可追溯,保障质量安全。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外劳动者超强度、连续长时间的工作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过劳死”案例的频发,过劳的研究开始从医学领域开始扩展到社科领域[17]。学者们关于“过度劳动”大致有如下一些定义:1)就业者在较长时期处于一种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和强度的工作状态[18];2)过度劳动指劳动者较长时期内劳动时间超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状态或工作强度超出社会平均工作强度的状态[19];3)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自己期望的工作时间[20];4)“过度劳动”即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心理压力过大[21];5)一种较为综合的定义是认为“过度劳动”是行为与状态的统一,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称其为“过劳”,即超时超强度的劳动行为、处于疲劳蓄积的身心状态、前述的行为和状态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22-23]。还有一些与“过度劳动”相关的概念,仅从工作时长的角度研究,如时间荒[注]指工作过多而不得闲的状态。、时间贫困[注]指因超时工作而缺乏休息时间导致身心健康受损,此概念最早由Vickery提出,见Vickery C《The time-poor:a new look at poverty》,载于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71年第12卷第1期27-48页。等。实际上由于工作强度难以测量等具体问题,大多数学者对“过度劳动”的研究均延续了马克思所用的测量指标——工作时长。

兹将“过度疲劳”“职业过劳”和“过度劳动”作为学术用语之间的区别辨析列表如下(详见下页表1)。

2.“过劳”的研究方法

二、概念的界定和过劳研究范式构建

(一)概念界定

主导观念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问题,是一个学科生命体的“基质”[25]。对“过劳”问题的研究,目前涉及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主导观念的问题。虽然国家层面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健康中国”战略,而且《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也曾痛批“无节制”加班等,这说明了我国社会主流观念上已经达成了一致,对“过劳”持否定态度。但是现实的研究和实践容易受到某些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勤劳致富”“勤能补拙”“鞠躬尽瘁”等就传递着“拼命工作”的信息。因此,为防止“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现象,还需在微观上给予高度重视,展开研究弥补不足。

至于对“过度劳动”这一术语的内涵如何界定,我们的定义与上述第5种说法较为接近,即过度劳动是超时、超强度的工作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蓄积性疲劳状态和长时间处于此状态下引发的健康损害的结果,简言之就是行为、状态和结果的统一。

表1过劳相关概念之间的差异

概念学科别称成因表现性质测度规制危害过度疲劳医学疲劳的总称所有可能导致疲劳的因素生理心理行为积极或消极客观生理指标或量表医学手段心理干预个体职业过劳心理学职业耗竭职业枯竭职业倦怠工作相关因素心理消极职业倦怠(枯竭)量表心理干预情绪调适个体组织社会过度劳动社会科学过重劳动工作相关因素生理心理行为消极客观指标(工作时长)量表医学手段心理干预管理干预文化规制法律手段个体组织社会

(二)过劳研究范式构建

不同学科下“过劳”的定义、测度、成因、规制措施等不同[注]对于“过劳”在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测度、成因、规制措施等问题,笔者在《过度劳动的理论与实践》(见《人口与经济》2019年第2期)一文已给出详细的解读,此不赘述。,其研究范式[注]“范式”一词出自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是指某一科学家共同体所一致拥有的哲学信念、核心概念和方法,关乎学科的本质,也是区别不同学科的决定性依据。和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如传统中医学视角下的“过劳”研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内经》所设定的框架[24];而现代医学对过劳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更多的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范式;心理学对“过劳”的研究仍以主观范式为主,认为其不可能达到自然科学一样的客观,有着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的特点[25];社会科学视野下“过劳”研究涉及法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工效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由于各学科拥有各自的研究范式,很难说社会科学视野下过劳问题的研究采取的是何种研究范式。一种科学理论得以成立,必定是因为它能对经验或事实做出合理的解释,成为大家所能接受的范式[25]。建立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统一范式,既能规避学界自说自话,也有利于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过劳”问题的研究,加速“过劳”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了尽快构建和完善“过劳”理论体系,在研究范式上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过劳”理论的主导观念

混凝土生产不能一味地追求降低成本,要注意水泥或掺合料对外加剂的实际需要,在掺配之前要做相容性试验,取得最佳掺量,做到既经济又合理。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用“过度劳动”一词作为学术用语来代替目前社会科学界对“过劳”现象的研究比较合理。理由如下:1)“过劳”可以看作是多个概念如“过度疲劳”“过度劳动”“过度运动”“过重劳动”的“简称”,如用“过劳”一词势必引起歧义,影响学界对概念理解上的一致性;2)因“过劳”一词来源于“过劳死”更加侧重于医学上的“过度疲劳”,不能体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目标;3)“职业过劳”中的“过劳”二字更倾向于“耗竭”“枯竭”和“倦怠”等词,而过度疲劳是这些不同称谓中共同的、核心的、基本的内容——过度运动可致过度疲劳,过度劳动同样可致过度疲劳,而过重劳动重点指超时间、超强度的工作,虽与过度劳动基本同义,是在日本的习惯用语;4)劳动产生疲劳是自然规律,而“过度劳动”一词,既能够反映“医学上”的“疲劳”状态又能反映社会科学研究视域下的“劳动”行为,并能够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于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良好科学态度、责任,即为高中学生可于明确了解事物科学本质后,学生自身应有的科学实验态度.因此,高中物理教师于物理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使学生具备责任感,促进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高中物理教师可于实际物理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讲解同教学内容相关物理学家的生平,使学生于扩展自身视野的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如以高一人教版《物理》中《牛顿第一定律》一课为例,物理教师于讲述教学内容时,可向学生讲解牛顿挣脱传统观念束缚的过程,充分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同时也可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研究方法既包括对现象的认知方法、思维方法以及主导的科研方法[25]。我们既要借鉴传统中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认知方法,也要结合大数据驱动下的具有现代特色的研究方法,把人文主义研究和科学主义研究结合为一体,取长补短,完善“过劳”理论体系。

试验采用耕作方式为主区,密度为副区的3次重复裂区设计。耕作方式设3个水平,分别为:深松 45 cm(S45)、30 cm(S30)和浅旋耕 15 cm(RT);密度设 3个水平,分别为:30 000株/hm2(D1)、45 000株/hm2(D2)和60 000株/hm2(D3)。施纯N 465.0 kg/hm2,P2O5210.0 kg/hm2,K2O 202.5 kg/hm2;其中,现蕾期追施尿素,P2O5和K2O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

概念是一个理论的基础,就“过劳”而言,目前有“过度疲劳”“过度劳动”“职业过劳”等提法,而“过度劳动”本身也有“强度说”“时间说”“时间-强度说”“行为-状态说”等不同的说法。为此,学界统一概念不仅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有助于在传播视域下大众对“过劳”及“过劳死”的准确理解。

移入场的被动接受还是主动选择,是影响很多作家地域书写的一个因素,对于主观型诗人陆游而言,这点尤为重要。而陆游在梁益地区的宦游生活,除了兴元府基本属于主动选择外,夔州以及成都、蜀州、嘉州各地都属于被动接受,因而他对梁、益二地书写的主要情调有明显的不同。上级任命的不可抗拒、个人生活命运的不可掌控,认命的被动无奈心态,让陆游的巴僰、蜀地书写以悲伤为主调。而兴元府,从地理位置上讲更属于“边州”,除军事地位比较重要外,其经济、文化各方面显然不如蜀,但陆游对其书写却显得热情高涨、兴高采烈。

三、“过劳死”形成过程

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决策行为,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减少劳动者“过劳”现象的发生和降低“过劳死”概率。“过劳死”是“过劳”最为严重的后果。我们通常看到媒体的相关报道,基本都是因为连续加班或几天得不到有效的休息等原因而“猝死”。但“过劳死”仅仅是最后的结果或者表象,对于每一个劳动者而言,预防“过劳死”更多地应该从其发生、发展的心理和生理机理去认识。

(一)疲劳的形成

疲劳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感受。也即个体在从事任何活动后都会产生疲劳感,适度的疲劳有助于提升人体的各项机能,从而提高人类活动能力。疲劳也是人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疲劳学》把疲劳病症分为生理性疲劳、症候性疲劳、疾病性疲劳、生产作业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脑疲劳七种,而且指出极易引起人们麻痹大意的“症候性疲劳”最易引发“过劳死”[8]7-10。疲劳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持续做功且超过了身心所能承受的极限,二是负面情绪,三是疾病[8]3。疲劳也具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分,比如人可以在紧张的工作或战斗中,数日不眠而不感到疲劳,紧张过后却往往会感到非常疲劳。实际上当人沉浸在某种活动时并非不疲劳,而是工作的应激状态遮蔽了疲劳,这时的疲劳就具有极大的隐蔽性。

(二)“过劳”的形成

《过劳耗竭学》认为:“过劳”即疲劳之过度,反映的是疲劳的蓄积效应。适度的疲劳经过休息可以得到完全的恢复,及时休息和调整不仅可以使机体恢复原状,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各项机能,但是疲劳蓄积过度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即“过劳”的危害。虽然在医学理论中解释过劳用到“熵论”“非平衡态理论”“场论”“系统开放性理论”等[12]78-85,但这些均不易被普通劳动者所理解。《过劳耗竭学》认为过劳导致脏腑的耗竭,作者用中医传统理论解释了过劳对肝、肺、心、脾、胃、肾等全身脏腑及大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较易于理解。“过劳”按照疲劳程度分为轻、重、极、危四级,轻度疲劳经过休息可以在短时间恢复;重度疲劳在采取一系列的抗疲劳手段后,亦可恢复;极度疲劳必须进行积极的抗疲劳治疗,否则会长期存在,有导致脏腑功能衰竭的危险;而危度疲劳若不采取急救措施则可能会发生“过劳死”[12]63-65。

(三)“过劳死”的形成

根据《过劳耗竭学》中“过劳”的四个级别,当个体处于“极度疲劳”时就已经接近不可逆的疲劳状态,如不积极进行抗疲劳治疗很可能发生身体脏腑的衰竭,升级为“危度疲劳”;而处于“危度疲劳”时若不及时救治,则可能发生“过劳死”。因此,“过劳死”是在“过劳”的基础上程度加重,若不及时干预,随之出现脏腑功能受损甚至耗竭,从而引发生命危险。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应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留意“过劳”的预警信号,及时干预“疲劳”,不要让自己的疲劳“升级”。疲劳对个体造成的各类伤害,见图1所示。

图1“过劳死”产生机理

注:该图内容根据《过劳耗竭学》及相关资料整理。

首先,如前所述,疲劳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持续工作或情绪的波动或者疾病状态都有可能产生疲劳。

其次,不同级别的疲劳如果继续蓄积,则可升级为高级别的疲劳。“危度疲劳”对人体脏腑的损害即将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必须进行急救;即使实施急救措施也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急救有效,暂时性的缓解症状,二是急救无效,“过劳死”发生。图1从急救措施到症状缓解和从症状缓解到健康状态用虚线表示,说明此过程仅为可能,当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也可能变为现实。

唐氏筛查结果为“高危”的孕妈妈,需要确诊胎儿是否为唐氏综合征患儿。目前产前诊断最常用的技术是羊膜腔穿刺技术,即在B超指引下,将针通过孕妇腹部刺入羊水中,抽取羊水,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如染色体分析确诊为唐氏儿,则建议中止妊娠。

2.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对“过劳”的认识

又次,从以上分析来看,从健康到疲劳再到疲劳的持续升级直至过劳死,整个过程实质上是疲劳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任何一个阶段,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疲劳的量变就不会有量的积累,也就不会发生“过劳死”。最好的情况就是人体经常性地处于健康状态和轻度疲劳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个过程不仅对人体的健康没有丝毫损害,而且会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这也正是我们倡导的适度劳动的理想状态。

最后,正确把握“过度劳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劳动者长期超时、超强度、超压力下工作,二是劳动者处于“过劳”状态;三是劳动者的“过劳”是由于长期超时、超强度、超压力下工作而引起的;四是与“过度劳动”相对应的是“适度劳动”。过度劳动仅仅是导致“过劳”或“过劳死”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目前中国社会劳动者过度劳动的显现化并已成为“过劳死”发生的重要促发因素,就劳动者而言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机理了解“过劳”和“过劳死”的形成过程对预防和减少过劳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无名氏《眉峰碧》(蹙破眉峰碧):双调47字,上阕4句23字3仄韵,下阕4句24字3仄韵。句式:5576。5577。只此一首。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有多种原因导致人的疲劳乃至过劳,过劳有不同级别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危度过劳”会导致“过劳死”的发生。在疲劳的不同阶段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不但可以减少疲劳对身心健康的伤害而且可以避免过劳死。

任何的持续做功都会产生疲劳,而工作仅仅是其中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在劳动者群体中由于过度劳动导致的“过劳”和“过劳死”现象频频发生,甚至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优先”的原则下,“过度劳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悖、与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不符。让全体劳动者认识由疲劳到过劳再到过劳死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过劳”的“预警”功能,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意。另一方面,避免过度劳动也可提高劳动效率。杜绝“无休止”的加班等,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不要让过度劳动成为社会发展的伴随物。

(一)尽快构建过劳研究范式

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学界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充分的“过劳”理论研究,尽快改理论滞后于实践为理论引领实践。目前我国过劳研究的公认范式还没有形成,理论结构尚待进一步完善。正如前文所述,核心概念的界定、主导观念的形成和研究方法的探索亟须学界加紧研究解决。

(二)实现医学的社会人文化转变

首先,学界应向全社会普及“疲劳”知识,让全民了解“过劳”及“过劳死”产生的机理、了解过劳和过劳死均是疲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要清楚“疲劳”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预警功能,适度的疲劳不但可以完全恢复而且可以提高机体以后的活动能力,具有锻炼人的脑力和体力的作用。

一、严格执行最低建设要求。列入政府补助范围的农村危房改造(含新疆农村安居工程)要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执行最低建设要求,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后每户住房均不低于最低建设要求。

其次,在医院设立“过劳”门诊,让疲劳症状的患者能够得到应有的治疗或者能够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有效缓解疲劳的建议,从而避免“疲劳”量的积累,切断其发生“质变”的可能;在医院设立“过劳”门诊的另一作用就是对疲劳患者的警示作用,从而加强“过劳”的预警功能的发挥。

(三)推广“适度劳动”的科学劳动观

认识“过劳”对人体的伤害的过程也同时起到了对“过劳”的价值判断的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适度劳动文化的氛围,一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去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前提和基础;二在适度劳动的情况下,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和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发展开拓道路;三是为构建过度劳动研究范式而建立主导观念。

(四)形成科学、绿色的生活和休闲方式

从“过劳死”的形成机理可以看出,是由疲劳的蓄积至危度过劳,不仅仅发生在劳动者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其他活动者中。如学习、玩游戏、体育锻炼过度等都有可能引发过劳,任何个体都应该避免疲劳的累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讲的就是,任何事物有一个“度”,超出这个“度”就会走向事物的反面,这也正是辩证法所倡导的事物的两面性和“双刃剑”思想。过去对于“绿色发展”,学界更多的是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角度进行研究,而针对人力资源的绿色开发和利用研究较少。在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趋势下,我们更应该研究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以人力资本代替自然资源、代替物资资本应该的“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因此,科学、绿色的生活和休闲方式,不仅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高水平人力资本的保证。

总而言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存在着一个单一的改革任务。改革是渐进的,通过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目标,最终“形成一个初步发达的成熟的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化国家”[8]。

参考文献:

[1] 孟续铎,肖鹏燕.过劳研究在中国:访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杨河清教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0):53-56.

[2] 钟爱国.日本的“过劳死”症[J].职业与健康,1990(1): 33.

[3] 沈清.日本企业中的“杀手”:过劳死[J].国际展望,1990(10):24.

[4] 胡喜盈,端木正阳.国内首例“过劳死”案纪实[J].政府法制,2001(3):22-25.

[5] 杨河清.实践科学发展观 高度关注“过劳”问题[J].中国工人,2010(10): 4-5.

[6] DOWNEY C E. How to cure the overwork syndrome[J].Dental Economics,1973, 63(4):28-29.

[7] 上畑鉄之丞 , 笹川七三子 . 過労死に関する研究 ( 第 2 報 ):発症前の労働態様について [J]. 産業医学 ,1979(6):640-641.

[8] 李乃民,贾丹兵.疲劳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9] 中国医科大学附院内科循环系.临床上罕见主动脉瓣破裂一症例[J].良师益友,1951(Z1):435-436.

[10] 万嘉珍.判断疲劳的方法[J].人民医学, 1964(11):43-44.

[11] ELTZE C H, 柳林.振颤按摩对过劳后肌痛的作用判断疲劳的方法[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1984(3):145.

[12] 肖刚, 李乃民, 张大鹏.过劳耗竭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7.

[13] MASLACH C,JACKSOM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 J Occupation Behaviour , 1981,2:99-113.

[14] 李海澜,桑青松.企业科技工作者职业过劳现状及影响因素[J].科协论坛,2017(1): 36-38.

[15] 李靖.职业过劳测验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3):231-233.

[16] 辛德勒,邵威佳.彻底摆脱过劳症[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

[17] 杨河清,王欣.过劳问题研究的路径与动向[J].经济学动态,2015(8):152-160.

[18] 王艾青.过度劳动及其就业挤出效应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8-42.

[19] 翟昶明, 王利利.员工“过度劳动”现象探因与防治[J].商场现代化, 2010(9下):140-141.

[20] 赵梧钧.国外过度劳动研究现状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6(6):108.

[21] 黄河.从劳动时间论员工“过劳”现象及其防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9):17-23.

[22] 孟续铎.劳动者过度劳动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3):29-35.

[23] 卿涛,纪乂予.我国“过劳”研究评述及展望[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3):95-101

[24] 黄曼,史兹福.心理学中的主观范式与客观范式之争[J].求索, 2013(5): 265-267.

[25] 王志红.以范式理论分析中医学的学科特点[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3): 28-30.

ResearchPerspectiveComparisonandPreliminaryExplorationonResearchParadigmforOverwork

SHI Jianzhong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es on “overwork” include med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s and so on. Since presently there isn’t consensus on its concept and research paradigm, we view “overwork” as the best academic term, which embodies the unity of the behavior of overtime working, the state of fatigue and the result of the hazard to health. As for over-fatigue, there exist four levels, among which the highest will cause karoshi.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imel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fatigue, which can not only reduce damage to health but also prevent karoshi at least. Thus, a scientific research paradigm on overwork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to better solve the overwork issue.

Keywords:Burnout;Karoshi;overwork;Job Burnout; research paradigm

收稿日期:2018-12-1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GL243); 2016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6XGL33); 2016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特色项目(2016WTSCX074);广东省2016年教学改革项目(粤高教函〔2016〕233号)

作者简介:石建忠,男,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19)02-0093-09

(责任编辑:侯美)

标签:;  ;  ;  ;  ;  ;  ;  ;  

石建忠:过劳研究视角的比较和研究范式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