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樑:德国人如何养老?论文

黄宇樑:德国人如何养老?论文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养老正在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回答的问题。近日,由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社会服务机构委员会和浙江省海创科技交流研究院主办的海创科学讲座关注了这一话题,活动现场,笔者聆听了德国多特蒙德市养老集团董事长马丁·凯撒(Martin Kaiser)先生的讲座(由旅居德国的张蕾女士翻译),了解医养结合的德国养老行业发展模式。

马丁先生从护理保险、养老护理类型、资金保障和护理质量标准等四个方面做了分享。

自1995年起,德国就建立了与医疗保险系统平行的护理保险体系,以保证护理老年人和因事故、因病致残的特殊人群所需的资金来源,这是强制性的人人参加的保险。护理保险体系有三大支柱,即保证养老行业规范与质量标准统一的法律法规、承载护理功能的各类养老机构、被护理人的家属参与。德国有类似行业白皮书的社会护理标准手册,包括了养老机构的建筑规范、内部设施的标准与企业经营管理规定、人力资源配置三方面。这三部分分别有严格的管控机制,即城市或当地专家负责对建筑的监理,国家或社区的专业人员担任养老机构的监事人员,而保险公司负责对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2.3 远期疗效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远高于对照组的72.9%(P<0.05)。见表3。

德国的养老护理类型有四大类,即传统的全天候养老院,有公立和私立;居家护理型,有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共同居住护理,即若干名被护理人居住在同一地,方便集中护理;居家养老,即被护理人租住在由房东提供的符合养老建筑规范的房子里。此外,德国有种类似共同社的互助式养老,即大家共同买地建房,如果建筑和人员结构达到相关标准,可以申请养老补助。

关于看病,在德国“医生的事只能医生做”,护理机构有专门对口的医生和医院,医生可以上门服务,护理人员不介入。至于人工智能,马丁相信“微笑需要发自自然”,人与人的交流目前机器还无法替代。信息技术在护理机构是普遍运用的,但由于德国数据保护严格,所以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云计算”等应用是受限的。

第一,政府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养老机构分级质量评定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样,无论是公益资本,还是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循。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运营环境对尚处发展初期的中国养老行业很重要。

流动资金暂按年运行费的10%计。流动资金从项目正常运行期的第1年初投入,随项目运行,计算期末一次回收[3]。

表1 护理级别与护理保险支付标准

德国的护理人员体系当下分为医院系统和养老机构系统。不同等级的护理机构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不同要求,相关的从业人员培训属于职业培训范畴。在德国,护理人员与被护理对象人数之比为1∶3(在中国为1∶4.5)。由于劳动力缺乏,德国目前已开放非欧盟国家护理人员的工作签证。

强制的护理保险制度为养老护理提供了支付保障。根据被护理人评定的不同护理级别,护理保险给予相应的护理费用开支。在德国,护理级别分为5级,按百分制评分。护理级别越高,则说明被护理人护理需求越大,保险公司给予的护理费用也越高(参见表1)。

笔者目前从事的是医药行业,与我们业务相关的医养结合模式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事关“银发族”晚年幸福的重要领域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比如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资金投入和保险服务的匮乏等等。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18部门联合发文称,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支持境内外资本投资举办养老机构。这些举措将为我国养老行业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结合中国现状,养老行业将在十年内迅猛发展。

对如何健康、快速发展这一事关全体国民福祉的行业,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关于AD症(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早期介入,由于时间关系,马丁只简单做了介绍。在德国,老人护理院中80%的被护理人是AD症患者。由于无特效药,所以要训练病人脑子,以延缓其病情发展状态。AD症病人需要非常安全、安静的环境,周边也要有信任的人。

孩子本身的体质有热化的趋势,即使感受风寒之邪也会迅速化热,故而孩子的感冒类型中“热证多于寒证”,即使是寒证也多夹热证。同时夏天冷饮空调,冬天厚衣暖气,使得外寒内热或外热内寒之证变得尤为多见,也一反常态,出现夏天着凉的多,而冬天上火的多。所以,天冷的时候不一定是风寒,而天热的时候也不一定是风热。

为规范护理机构的经营与发展,德国建立了三方面的质量评定标准。首先是外来的专家团队对养老院评分,这是决定护理机构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其次是护理机构按照ISO90001或德国技术检验标准TUV进行的自我查验;最后是机构内部每月针对每个被护理人的三次护理质量检查,包括质量专员与家属的座谈、被护理人满意度调查和日志检查等。

马丁最后总结到,国家一定要关心国民的终老过程,这是人生命环节的最后阶段。如果没有适当的护理系统,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会崩溃,因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干力量(青壮年)将被扯回家照顾他们的长辈。

除去护理费用,被护理人还需承担吃、住、行等开支,不同护理机构对此的收费水平不一,等级高的收费自然高,所以实际住养老院的总费用一般要大于每月4000欧元,超出护理保险支付标准的开支需自付。为此,德国法律强制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第二,应该尽快试点护理保险,并逐步全国推广。现在单纯的养老院亏损很多,只有那些“医养结合”的养老医院能做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但业内都知道,这其中“灰色区块”很大,一不小心就涉嫌滥用或套取医保资金,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护理需求必须有专项资金保证。

第三,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应包括社区养老(嵌入式微机构)和居家养老模式。由于中国老人普遍不愿离家,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还未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国家重视居家养老,目前在全国做试点,浙江省嘉兴就是试点城市之一。

为了实现更加高效的机器巡视,使用最短路径的基本算法,来解决实际运行中的预测以及决策性问题,采用经典的Dijkstra算法对路径信息进行极大的利用.

(1)协同各机构管理部门, 创新部门间的运作机制,打通相关各环节链;(2)创新信息收集工作,应用安全、高效的信息提取技术,如北斗卫星系统、无人机、测量车等,构成一个立体的信息收集网络;(3)在虚拟模型与实时模型信息互动方面进行重点研发;(4)统一数据交互接口;(5)规定审批管理程序、内容、规则;(6)建立协同机制和程序;(7)规定信息呈现的内容方式和管理访问权限。

第四,要重视护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荣誉感。政府部门和养老机构不光要舍得在房舍、设备等硬件上的投入,更要舍得对人力资源的投入。

作者系浙江省海创科技交流研究院智库专家、医药公司CEO

标签:;  ;  ;  ;  ;  ;  ;  

黄宇樑:德国人如何养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