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国:马克思的实践思维辩证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门科学”的思想论文

张兴国:马克思的实践思维辩证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门科学”的思想论文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一门科学”思想,通常大多是在人与自然和谐乃至环境伦理的意义上被解读和诠释。其实,以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为核心的“一门科学”思想及马克思在看待私有财产、创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人的本质、阐释共产主义理想、扬弃黑格尔哲学等问题上的活用,表明马克思的“一门科学”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尤其是其中以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为内涵的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诞生并在活用中阐发的系列重要观点和思想,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成熟并作为思维方式之运用,彰显马克思哲学特有的实践思维辩证法的逻辑力量。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一门科学”;实践思维;辩证法

如果说,哲学不仅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而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话,那么,马克思哲学就是马克思所处时代思想理论的精华,而实践的思维方式,则是把握在思维方式中或者说以思维方式表现的马克思哲学。这正是《手稿》之所以配享马克思思想的“诞生地”之美誉的根本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手稿》最重要的思想成果是提出了关于人的科学和自然科学将是“一门科学”的思想,并且像一条红线贯穿《手稿》始终,是《手稿》中马克思阐释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的思想根基和思维原则。“一门科学”思想,在哲学史上首次既唯物又辩证地解决了人、自然以及与历史的关系,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生成和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成功运用,体现出马克思哲学特有的实践思维辩证法。

现代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管理信息化需要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开负责各项工作,各司其责,避免推诿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归根结底就是按照现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来组建管理团队,按照团队协作、分类管理、高效运作的原则,组建出高层决策、中层监控、基层执行的管理团队,以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需要,让这套系统发挥出相应的管理效应,达到预期的投资目的。

一、“一门科学”思想的辩证内涵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这是马克思“一门科学”思想最直接最简洁的表述。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一门科学”思想,或者说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在何种意义上、怎样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呢?

1.人与自然互为科学对象。马克思直接从科学对象的角度论证自然科学、人的科学将是“一门科学”。首先,“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2〕。一方面,通常意义上,自然科学本是人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似乎只有自然界才是自然科学的对象。但在马克思看来,即使自然科学视域中的自然界,也不再是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观存在物,而是“感性自然界”〔3〕。而感性自然界的本质就不再是自然界自身,而是人——“人的感性”。简言之,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就是人的感性自然界。另一方面,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本身就是自然有机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4〕,因而人成为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及体质人类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其次,“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5〕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生成和生活的首要对象(前提性条件);人和人的意识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无疑对人具有本体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6〕因此,对人的生成、生存的认识和研究,绝不能撇开自然界。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生成、发展及其本质力量对象化,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获得展现的舞台。同时,人的能力和感性的本质力量,也“只有在关于一般自然界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7〕即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及其发展中,才能获得呈现的机遇。因此,作为对人的理解和认识的人的科学,离不开自然这个直接的对象。

2.人与自然互为存在的本质。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绝不仅仅是外在的“互动”而是内在的“互融”。也就是说,关于“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8〕的问题,在经验、现象的层面上是两个问题,而在理性、本质的层面看却是一个问题——人与自然互为存在的本质。一方面,人的本质的构成离不开自然界,自然内在于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人自身的自然及意识)是自然界自然演化的产物。撇开自然、自然界就不会有对人是什么问题的“真正解答”。自然、自然界是人的本质构成的存在论要素。另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价值和灵魂,人内在于自然。把自然界视为可以离开人的纯粹自然物,那是感性经验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的“自然态度”。与此不同,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自然、自然界是有精神生命的对象性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不同于其他自然物,人是“人的自然存在物”。这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尤其是在进行相互的物质变换(劳动)中,自然物获得了精神生命和价值意蕴,人的因素切入自然物的本质规定之中。《手稿》中,马克思以现代“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9〕为例,把人与自然互为存在本质的关系阐释得淋漓尽致:一是,由于“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10〕所以,工业的生成及其历史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生成及其历史。二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11〕三是,“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12〕。这里,马克思用“或者”这个连接词,表明了自然与人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即自然的本质(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人的自然本质)的相融性。

全椒县扶贫干部洗澡没接到电话就被通报处分一事发生后,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对人格权缺少尊重,也是对执纪处罚权缺乏敬畏”。此语可谓一针见血。各种不切实际、不近情理的指令之所以源源不断地出台,是因为官僚主义作祟;而下级工作者明知其不合理,却战战兢兢只能执行,生怕牙迸半个不字就得付出代价。可人再能干,时间精力也终究有限,于是形式主义便成为应对各种指令的利器。久而久之,连合理的指令也只能收获形式主义的答卷了。

总之,马克思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劳动)的深刻把握,从生命活动的特性、方式的角度,阐释人和动物在生命活动性质上的不同,进而揭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劳动本质。

5)将2τ+1个sigma点(χk+1|k)r(χk+1|k的第r列,r∈[1,2τ])依次代入转速观测方程(5)来预测观测值ek+1|k,进而计算测量均值协方差Pekek、状态协方差Pxkek和卡尔曼增益矩阵Kk+1,计算方法如下:

3.“一门科学”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人的科学”及其关系,其核心是“自然”和“人”的关系。“科学”则指的是人对自然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认识,或者说是人关于自然和人的观念、理论;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划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一门科学”思想的核心。

2.1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耕作方式下微生物生物量碳先增大后减小,且在开花期达到最大。不同耕作方式下0~1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均大于10~20 cm土层。

基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视角,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做出客观辩证的理解。马克思在深刻剖析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导致的人与物(产品)、人与人和人与自身(类本质)异化,明确指出私有财产的非人性,反人性的同时,又提出“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23〕和“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24〕的问题。同时指出“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25〕在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私有财产的运动作为人类社会进步过程的一个阶段、环节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只是它不得不以异化劳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来看,私有财产、异化劳动与“人的发展的本质”具有历史的契合性。这说明,在马克思人的解放的视域中,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劳动本质,而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只是私有财产条件下,“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形式和结果都发生了扭曲,导致劳动进而人的本质被异化了。在异化劳动的社会状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相互规定、相互生成,而是相互对立、相互敌视。另一方面,相对于物质财富的创造、生产力发展,人的生存状况的改善来说,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与前现代比较确是一种进步:一是,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变化。在前现代社会中,生产能力、效率主要来源于自然条件和环境。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和效率主要取决于参与劳动的动物(牛、马等)的自然生长(体力)和效率。科技发展极大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控制力,动物(家畜)逐渐退出劳动过程,代之以机械,财富的源泉由自然给予转向劳动创造。二是,生产劳动的直接目的也发生变化:在前现代社会表现为“使用价值”,在现代社会则主要表现为“交换价值”。这些变化为人的解放提供了不断优化的物质条件。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还具有“对象化”和“异化”二重性,对象化体现人类劳动的一般属性,而异化则是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特殊性。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是对象化与异化的统一体;这是马克思对私有财产采取辨证态度的事实前提。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对“人的发展的本质”的意义问题,甚至认为把“抽象性的劳动提高为原则,是一个必要的进步。”〔26〕

二、“一门科学”思想的辩证运用

1. 基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批判国民经济学、辩证看待国民经济学、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坚持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的统一。《手稿》中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国民经济学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任务。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16〕也就是“他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假定为事实、事件。”〔17〕马克思的理论任务就是弄清楚劳动与资本、分工与交换、工资与利润、人的价值与人的贬值等关系的本质及其与私有财产之间的本质联系。二是以异化劳动为思维工具剖析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从“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18〕这个“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9〕提出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劳动与资本、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本质联系。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作为劳动的积累、社会物质财富的一种实存形态,当然是事实。然而,当国民经济学把私有财产作为理论思维不证自明的逻辑前提时,就暴露了把应当加以推论的东西“假定为一种具有历史形式的事实”〔20〕的观念和方法论的错误,从而混淆了“感性事实”和“理论事实”的区别。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看,私有财产作为劳动的积累、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而私有财产作为认识资本主义的理论思维工具的时候,蕴含在私有财产概念中的劳动与资本关系便显现出来。而资本主义环境下的劳动与资本关系反映的恰恰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当前的经济事实”,是科学的理论思维借以出发的事实。换言之,国民经济学从劳动一般的意义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解私有财产。问题是,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21〕而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与资本关系——人与自然矛盾对立(异化劳动)——理解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就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做出的:通常把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视为异化理论最本质的规定,原因就在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反映的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即人与自然矛盾对立的关系。这种矛盾对立关系的直接外在表现即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间接引发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深层导致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反映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关系,而“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22〕人与自然关系既是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生成的共同基础,又是对它们做出科学“说明”和加以“推论”的事实和逻辑前提。

《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共产主义(人的解放)的实践目标和思想视域,以“一门科学”思想为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武器,批判性地阐释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既唯物又辩证地看待私有财产、创建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人的本质、阐释共产主义理想、扬弃黑格尔哲学。

4.“一门科学”思想是在《手稿》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部分中提出的,是马克思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15〕的语境中提出来的。这意味着,“一门科学”思想的精神实质与“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不仅是内在一致而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共产主义——的两种表达。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语境中:“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一门科学”思想的现实和理想性呈现;“一门科学”思想则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思维和理论性表达。换言之,“一门科学”思想是实现“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一理想目标的思维工具和理论武器。概而言之,马克思的“一门科学”思想,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内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为核心,以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为实践理想和价值追求。

马克思基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劳动概念,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态度及方法,还体现和运用于经济与道德关系上。马克思肯定国民经济学把劳动视为财富源泉的劳动价值论思想,批判国民经济学(家)运用劳动价值论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合法性做辩护,批判他们只见物不见人的“物化”价值观和历史观。由此,马克思从“只有把劳动理解为私有财产的本质,才能同时弄清楚国民经济学的运动本身的真正规定性”〔27〕的认识出发,一方面,指出在社会评价标准上,“道德用一种尺度,而国民经济学又用另一种尺度。”〔28〕另一方面,认为“国民经济学与道德之间的对立也只是一种外观,它既是对立,又不是对立。国民经济学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表现道德规律。”〔29〕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如果说国民经济学也讲道德的话,这种道德也仅限于经济活动领域的“经济道德”。就是说,从社会道德的角度看,国民经济学(物的尺度)与道德(人的尺度)是对立的,在经济道德的意义上,国民经济学与道德又不是对立的。因为,国民经济学视野中的人是“经济人”,“经济人”是国民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人性基础,国民经济学以自己的方式表现经济道德或者说表现经济的道德规律。

2.基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定义人的劳动的本质。按照列宁关于事物的本质是由实践需要所规定的看法,在《手稿》中,马克思就是基于破解“历史之谜”——积极扬弃私有财产、消除异化劳动——的“整个革命运动”〔30〕的需要来理解和定义人的本质的。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中,提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1〕的思想。从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可见,人与自然关系是私有财产和劳动的本质关系,只不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之下私有财产扭曲了人与自然关系,劳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也被扭曲为异化劳动,进而致使人与其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相异化。

3.基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揭示共产主义具有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双重维度。共产主义作为“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本质上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真正解决。在马克思看来,既然“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41〕。所以,“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42〕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历史之谜”本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即劳动异化之谜,即“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矛盾和背离之谜。在这里,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终极夙愿和奋斗目标就转变为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又进一步实际地转变为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劳动解放。劳动解放——劳动活动摆脱异化的形态——意味着:劳动者从非劳动者(资本家)的盘剥中解放出来,自然界从私有资本的独占中摆脱出来。交换价值不再是生产的唯一目的,劳动不再是盈利、雇佣的劳动,劳动力不再是商品,资本对劳动的绝对权力支配关系宣告结束,人类的史前史到此终结;意味着异化了的人与自然关系被积极扬弃,人与自然从对立转向和谐,自由劳动取代异化劳动,真正人的历史——共产主义——宣告开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43〕,这就是马克思对真正人的历史(共产主义、劳动解放)的辩证理解和理论表达。

修昔底德认为,雅典和斯巴达均应对伯罗奔尼撒战争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战争不可避免有两个条件:一是雅典势力不断发展,几乎达到与斯巴达势均力敌的程度;二是雅典的快速崛起引发了斯巴达心理层面上的恐慌[1]63。通过分析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中美关系的现状并不完全符合修昔底德提出的这两大前提条件。

在人与自然互为科学对象、互为存在本质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自生成及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开创了人、自然及其关系的真实历史,进而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提供同样真实的历史基础。唯物史观就是以人和自然互为科学对象、互为存在本质作为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根基与核心内涵,并确证“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3〕“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4〕。由此,在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进而在思维方式等方面,马克思哲学在根本上、整体性地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区隔开来。

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生产劳动活动。《手稿》中马克思从“生命活动的性质”上区别人和动物,揭示人的本质。首先,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命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特性。有意识意味着人是类存在物。“种”和“类”是动物和人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命活动及其存在方式。“种性”规定了“动物和自己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32〕意识则使人的生命活动突破“种”的界限达到“类”的境界。“类性”标志着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了动物无可比拟的丰富性、开放性和超越性。同时,人还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3〕也就是把“内在自然”(人自身)设定为对象,进行自我认知和反思。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命、类存在物、类生活,使人与自然之间构成双重的、能动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不再仅仅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外在对象,而是“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34〕。人不再单纯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人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自然界作为科学、艺术等精神活动的对象,成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35〕。人对自然界的这种双重的能动关系确证着人是“有意识的”和“自由的”类存在物,“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36〕。因此,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就是人从事生产、生活的劳动活动。其次,劳动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人需要通过外在对象化活动方能证明自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就人的自由本性而言,“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37〕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与动物种性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活动(生产)的方式不同:“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38〕作为种的存在物,动物需要完全受本能的、肉体需要的限制,局限于生理的、物质方面,因而是片面的;而人的需要由于有意识的引领,不但物质需要丰富多彩且变化多样,而且还有一个相对独立且更加丰富、更具张力的精神生活世界和精神需要领域。这就决定了“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39〕因为肉体需要对动物活动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因而动物的生产(活动)必然是即时的、当下的。肉体需要对人而言不但是局部的而且是间接的,因而人的生产可以是延时的、长远的。因此,人不仅能够在“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下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40〕。简而言之,感性对象性实践活动——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本性和存在方式,表明人与自然之间构成“关系”。动物仅仅是自然界一部分,与自然界不构成“关系”;其活动在性质上是非对象性的,不可能进行“真正的生产”。

4.基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揭露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本质,同时批判性汲取黑格尔劳动观中的积极因素。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出发,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本质的揭露聚焦在对他的自然观的批判上,指出黑格尔“把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作自我意识的而且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环节”〔48〕。因此,“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49〕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在于它颠倒了人(意识)与自然界的关系。在黑格尔那里,“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不过是成为这个隐蔽的非现实的人和这个非现实的自然界的谓语、象征,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50〕。自然的人化变成自然的意识化,自然界沦为主观意识的卑女,而人的自然化则变成主观意识的外在化。归根结底,在黑格尔哲学中,“真实的东西毕竟是观念。自然界不过是观念的异在的形式。”〔51〕然而,当黑格尔把一切事物的本质、本源都归于精神、意识的时候,他也不得不直面真实的自然界和自然事物,不得不承认他的“全部逻辑学都证明,抽象思维本身是无,绝对观念本身是无,只有自然界才是某物。”〔52〕“承认感性、同在自身中转动的思维相对立的外在性,是自然界的本质”〔53〕这表现在,绝对观念不得不“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54〕。不过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的这种所谓与思维对立的外在本质,恰恰“是自然界的缺陷;就自然界不同于抽象而言,自然界是一个有缺陷的存在物。”〔55〕而弥补缺陷的唯一办法就是自然界必须扬弃自身,回归意识本体。由此可见,黑格尔颠倒现实与非现实的主谓关系,割裂和扭曲人与自然关系,其根源在于他的唯心主义自然观。这正是在《手稿》中马克思不惜倾注较多的笔墨剖析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把对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最终归结为对他的自然观的批判的真实原因。与此同时,由于马克思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上理解和揭示了人的劳动本质,在揭露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的同时,批判性汲取了黑格尔劳动观中唯物辩证的合理因素,充分肯定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56〕“把劳动理解为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57〕的思想。当然,马克思也清楚看到,终究由于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本质,加之他混淆“外化”和“异化”的区别,明确指出,黑格尔不但“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而且他“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58〕

总之,人相对于自然的既内在又超越的辩证本性,在以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运动中,形塑和展示了人相对于自然的受动性与自身蕴含的能动性和自然相对于人的应然性与自身本有的实然性的“双重属性”,成就了共产主义的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重维度”。

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人和自然关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双重性”:自然方面的实然性与应然性和人的方面的受动性与能动性;自然的实然性规定了人的受动性、人的能动性则规定了自然的应然性。这种“双重性”便规定了作为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理论和实践形态的共产主义,具有现实性(实然性、受到性)实践和理想性(应然性、能动性)追求的“双重维度”。首先,共产主义具有现实性实践的维度。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即“自然的人化”(能动性、应然性)和“人的自然化”(受动性、实然性),是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劳动活动直接就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过程,其中的物质自然因素制约着劳动的方式、方法以及效率、效用和结果。这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生产活动及结果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无法摆脱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44〕,人的劳动活动天然具有的受动性。这意味着,共产主义的达成绝不是精神领域纯思辨的产物,它必定是一个现实的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所以马克思指出,“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它只有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45〕也即是说,“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不是“理论的人道主义的生成”,而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46〕。马克思同时告诫人们,“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47〕其次,共产主义具有理想性追求的维度。人对自然的关系是受动性、实然性(自然对人的限制)与能动性、应然性(人对自然限制的突破和超越)辩证统一。在人与自然这种辩证关系上理解的共产主义,它既是人的现实又是人的理想。作为人的理想的共产主义,体现着人类不同于动物生命活动性质的那种面对自然界限的突破和超越的意向和能力。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人作为自然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物而是“人的自然物”。在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中,外在和内在两种自然既是人的认识对象又是其劳动活动借以改变的对象。也就是说,在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辩证运动中,人既有依赖于自然的被动“需求”,同时又有意欲突破和超越自然既定界限的能动“要求”。人的能动的要求造就了自然的应然性同时敞开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未来指向和进程。这种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既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人的本质复归,又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所铺展开来的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未来图景和理想状态。其实,从马克思对“一门科学”思想的表述中也可看出,马克思说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这里的“将”就意味着,共产主义不是急功近利可及的当下或切近的现实,而是更美好的未来和高远的理想。

三、“一门科学”思想的辩证启示

综上所述,马克思“一门科学”思想的提出,及其在思维方式高度上的活用,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有极丰富、重要的证明和启示,本文简要指出以下各点:

1.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关系、以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为核心内容的“一门科学”思想,证明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所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最高层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问题,因而是哲学的最根本的、最高层次的问题。”〔59〕进而也是马克思哲学的最根本的、最高层次的问题。不止如此,在《手稿》中,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不仅被视为最根本的、最高层次的哲学问题,而且成为马克思理解事物、剖析问题、破解难题的方法论原则。而作为方法论原则和思维方式的“一门科学”思想,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劳动观、实践观的本质内涵。以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为基本内涵的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不仅是《手稿》的一条思想主线,同时贯穿于此后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乃至《资本论》的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全程。

综合规划助推太湖梦 太湖水利续写新华章——《太湖流域综合规划》解读 ………………… 叶建春(13.81)

2.“一门科学”思想与马克思人的解放终极目标具有实质性关联。“一门科学”思想及其在《手稿》中的活用表明,人的解放的本质是劳动解放,劳动解放的本质是对劳动异化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在此意义上,“一门科学”思想既是马克思终极价值追求——人的解放——的观念和理论根基,又是价值理想转变为生活现实的实践路径——人与自然由对立转向和谐、劳动由异化转向自由、人由片面发展转向全面自由发展。同时,“一门科学”思想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标识着马克思始终朝向并不断接近其为之付诸终生的价值目标而努力的心路历程——从哲学、意识形态批判进入政治批判,再推进到政治经学批判——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而作为重要“成果”和“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一门科学”思想蕴含并体现出来的实践的思维方式。

读者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一主要因素,其它一切工作都是徒劳的,即使我们付出的劳动再多,也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自身价值的体现。图书馆的工作做得好坏归根结底是读者工作做得怎么样,因此,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针对目前纸质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适应高校读者阅读多样化及阅读倾向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利用是每个图书馆馆员应思考的问题。

3.“一门科学”思想不仅反映马克思思想演进的逻辑和精髓,而且也契合哲学及人类知识、思想演进的规律。人类在生存发展中,必然要面对复杂多样的事物、需要解决诸多疑难问题;但从根本上看,无非是属“人”或属“物”(自然)两大类。在此意义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实际上就是对人、自然及其关系的认识与改变。从认识的角度回顾哲学及人类知识的历史可以发现:从对象上看,“哲学认识的重心经历了由自然到人由实体到主体的迁移”〔60〕。在哲学史上表现为从古代本体论(自然、客体)转向近代的认识论(人、主体)、现代生存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实践哲学的逻辑和历史过程。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61〕。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看,实体思维是一种“物化”思维,关系思维则是“人化”思维。前者是一种否定人与自然关系的“非对象性”思维,后者则是以人为主体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对象性”思维。“关系思维”意味着人对世界的思考,从“是什么”转向“怎样是”;如关于人、自然是什么的问题,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以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为核心的对象性关系思维,是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一门科学”思想,就体现这种立足于主体(人)的关系(人与自然)思维,是上述人类对世界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的逻辑必然和思想结晶。

4.“一门科学”思想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把钥匙。从国内学界来看,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标志,已成为基本共识;分歧表现在对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功能定位的理解上,如实践本体论(基于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突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方法论意义)、实践哲学(彰显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本质属性)等不同表述。本文认为,《手稿》中“一门科学”思想,标志着马克思的劳动观极其成熟的哲学实践概念的诞生:哲学实践概念是“一门科学”思想的辩证思维抽象,“一门科学”思想则是哲学实践概念的理论内涵揭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新唯物主义”诞生)表现为在千年的哲学历史中,人与自然关系首次获得科学理解和唯物辩证地阐释及实践运用。近年学界关于马克思哲学是“哲学”还是“科学”以及“哲学”(人文)与“科学”关系问题的争辩,实际上是“一门科学”思想已经解决了的关于什么是人、自然及其关系的问题。从“一门科学”思想出发(或者说在“一门科学”思想的视域中)理解马克思哲学性质及其革命的实质:马克思哲学是以“人文”(哲学)价值旨向(共产主义、人的解放)为范导的“科学”(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与“”人文(人的本质实现)辩证统一的理论体系。因此,如果把马克思哲学中原本是辩证统一关系的“人文”与“科学”两大基本要素,或“断裂”开来,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存在着“哲学”和“科学”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阶段,即经历了从“哲学共产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蜕变过程〔62〕;或“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哲学中源于“马克思思想中人本主义与科学理性的张力”而存在“科学”(自然规律、科学逻辑)与“人文”(人本主义、思辨逻辑)两种逻辑〔63〕,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性质及其革命实质的误读。

总之,“一门科学”思想是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既唯物又辩证的新理解,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的成熟,及以此为基地和标志的“新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并以哲学、人类认识史上伟大变革者的姿态闪亮出场。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2000.90、90、90、105、90、56、90、88、88、89、89、89、90、92、81、50、51、59、51、51、52、61、63、81、82、76、133、125、125-126、82、57、57、57、56、56、57、58、58、58、58、92、90、81、105、128、112、128、101、102-103、113-114、118、115、118、115、118、101、113、101.

〔59〕薛德震.论马克思的“物我一体”哲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

〔60〕侯才.哲学化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J〕.北京大学学报,2015(5).

〔61〕李德顺:当代哲学思维的变革和挑战〔J〕.岭南学刊,2017(1).

〔62〕王金福、庄友刚.从“哲学共产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与共产主义学说的转变〔J〕.哲学研究,2006(11).

〔63〕王南湜.马克思哲学中两种逻辑间的张力及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J〕.学习与探索,2013(11).

Marxist Dialectics of Practical Thinking:Thought of“A Science”in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ZHANG Xingguo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School of Marxism,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Abstract:The thought of“a science”in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hereafter,Manuscript)is generally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man-nature harmony or environmental ethics.Indeed,“a science”,with the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its core,is actively embodied in such issues as Marx’s attitude to private property,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the nature of man,the interpretation of Communism,the sublation of Hegel’s philosophy,etc.The thought of “a science”marks the generation of Marxist views on the world,history and values.In particular,Marx’s concept of labor involving the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as well as the derived important views and thoughts,manifests the maturity of Marxist practical philosophy.As a way of thinking,it highlights the logical power of dialectical practical thinking unique to Marxist philosophy.

Key Words:man-nature relation;“a science”;practical thinking;dialectics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19)01-0026-08

收稿日期:2018-12-01 修改日期:2018-12-10

作者简介:张兴国,男,辽宁喀左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10049)。

【责任编辑 潘照新】

标签:;  ;  ;  ;  ;  ;  ;  ;  ;  ;  ;  ;  ;  ;  ;  ;  

张兴国:马克思的实践思维辩证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门科学”的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