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涉及日用品消毒领域。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盖体内侧设置第一紫外反射层;所述下盖通过内壳体分隔出位于上方的内腔体和位于下方的模块腔,所述内腔体的侧壁内侧和底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紫外反射层;所述内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的出光口,所述紫外光源以及紫外光源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模块腔中;所述模块腔中还设置有用于给电路供电的电池。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可以对待消毒用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杀菌,确保入口用品以及与人体皮肤接触用品的无菌健康使用,同时通过小巧紧凑型设计以实现便携式,满足随身携带及使用的便捷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盖体内侧设置第一紫外反射层;所述下盖通过内壳体分隔出位于上方的内腔体和位于下方的模块腔,所述内腔体的侧壁内侧和底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紫外反射层;所述内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的出光口,所述紫外光源以及紫外光源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模块腔中;所述模块腔中还设置有用于给电路供电的电池和供电电路。
设计方案
1.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盖体内侧设置第一紫外反射层;
所述下盖通过内壳体分隔出位于上方的内腔体和位于下方的模块腔,所述内腔体的侧壁内侧和底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紫外反射层;
所述内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的出光口,所述紫外光源以及紫外光源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模块腔中;
所述模块腔中还设置有用于给电路供电的电池和供电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的底面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模块,所述除湿模块设置在所述模块腔中,所述内腔体的侧壁或者底面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除湿模块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加热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模块包括风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中设置有固定支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反射层和第二紫外反射层为镜面铝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源为紫外LED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下盖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上盖卡和在所述下盖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消毒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频繁接触筷、勺、刀、叉等餐具,以及牙刷等洗漱用品,还有化妆工具等个人护理产品,上述日用品又是直接入口或触碰皮肤的生活工具,而大多数疾病如肠道类疾病、皮肤性疾病、口腔疾病等的致病因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有关,最常见的有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型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因人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等微生物,并且其致病不能够立刻出现明显症状,导致人们对有害微生物的防护不及时不到位,而恰恰这些潜在的致病因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强,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生活用品增加杀菌消毒功能,将逐渐成为标配类的生活必需品,如增加了杀菌消毒功能的餐具盒、牙刷盒、化妆品盒等,将整体提升人们健康生活品质,防止有害微生物对人们的健康威胁。
现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杀菌消毒盒方案均存在一些弊端,效果不佳,存在易造成二次污染、安全隐患大、杀菌不全面不彻底、成本高等缺点,实用性不强,因此推广应用受限并且使用者满意度差,如常用的传统紫外汞灯管或冷阴极管含有害重金属水银,易产生危害人体及环境的臭氧,安全隐患大;臭氧杀菌对人体有危害,并且强氧化性易照成周围部件老化;光触媒杀菌不易集成且效果不佳;杀菌试剂操作不够便捷,抑菌持久性差,需频繁人为操作,且易造成腐蚀及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通过紫外光源发出紫外线的照射,以及紫外反射腔体的设置,全方位无死角的杀灭待消毒物品上附着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确保用户安全卫生使用,同时通过小型化设计,提高随身携带的便携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的盖体内侧设置第一紫外反射层;所述下盖通过内壳体分隔出位于位于上方的内腔体和位于下方的模块腔,所述内腔体的侧壁内侧和底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紫外反射层;所述内腔体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的出光口,所述紫外光源以及紫外光源的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模块腔中;所述模块腔中还设置有用于给电路供电的电池和供电电路。
可选地,所述内腔体的底面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
可选地,所述消毒盒还包括除湿模块,所述除湿模块设置在所述模块腔中,所述内腔体的侧壁或者底面还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除湿模块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除湿模块包括加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除湿模块包括风机。
可选地,所述内腔体中设置有固定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紫外反射层和第二紫外反射层为镜面铝层。
可选地,所述紫外光源为紫外LED灯。
可选地,所述上盖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在下盖上。
可选地,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上盖卡和在所述下盖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体积小易集成,功耗低,简单便捷地实现餐具、牙刷、化妆工具等物品的全方位杀菌;
(2)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增加除湿烘干功能、双供电模式、多种软性支架可选择;
(3)除湿模块提供干燥功能以消除细菌滋生环境;
(4)紫外反射层对待消毒用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杀菌,确保入口用品以及与人体皮肤接触用品的无菌健康使用,减少有害微生物传播对人体的危害,从根源上杜绝因有害微生物传播带来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提升人们健康生活品质;
(5)通过小巧紧凑型设计以实现便携式,满足随身携带及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的电路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的低电量反馈控制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方位术语“上”、“下”和“内”、“外”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图2和图3示出了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包括:上盖100和下盖400。上盖100的盖体内侧设置第一紫外反射层101。下盖400通过内壳体203分隔出位于上方的内腔体200和位于下方的模块腔300,内腔体200的侧壁内侧和底面内侧设置有第二紫外反射层204。内腔体200的侧壁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的出光口,该可选实施例中,紫外光源的数量为两个,内腔体20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紫外光源出光口305和第二紫外光源出光口310。第一紫外光源314、第二紫外光源315以及控制电路设置在模块腔300中,模块腔300中还设置有用于给电路供电的电池302和供电电路。
可选地,内腔体200的底面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紫外光源。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高消毒盒对紫外光的反射,实现对待消毒物品全方位消毒。内腔体200中紫外光源的数量及具体位置,根据被消毒物品的形状、尺寸及杀菌率要求设置。
内腔体200的空间可以用于放置餐具、牙刷、化妆工具等日用品,通过设置在消毒盒中的紫外光源对上述物品进行消毒,由于上盖和下盖设置有紫外反射层,因此可以实现对消毒物品进行全方位消毒,保证消毒的彻底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盖100通过下盖400上的固定转轴202固定在下盖400上。
可选地,上盖100和下盖400为分体式结构,上盖100卡和在下盖400上。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消毒盒还包括除湿模块301,除湿模块301设置在模块腔300中,内腔体200的侧壁或者底面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出风口316,出风口316与除湿模块301相连通,用于对内腔体200进行除湿,保持消毒盒内部的干燥,防止细菌的滋生。
可选地,除湿模块包括加热装置,用于干燥消毒盒中的水分,使消毒盒保持干燥环境。
可选地,除湿模块还包括风机,用于加速消毒盒内部气体的流通,使消毒盒环境保持与外界畅通,防止细菌滋生。
可选地,内腔体200的侧壁或者底面还设置有固定支架201,固定支架201设置的位置以及形状根据放置的物品设计。例如,消毒盒用于放置餐具,内腔体的底面设置用于固定筷子和勺子的半开口的卡扣。可选地,固定支架为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支架。例如,固定支架的材质为食品级硅胶,与内腔体200通过预留的卡扣位卡紧固定。
图1、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固定支架201在形状上设置有三个凹槽,可用于放置一双筷子及一个勺子,勺子放置于两根筷子的中间位置,并均可通过半开口的卡扣卡紧固定。消毒盒即使携带甩动时,筷子及勺子不会在腔体内移动或攒动,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及实用性。
可选地,第一紫外反射层101和第二紫外反射层204为镜面铝层。镜面铝对紫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吸收率,或者,第一紫外反射层101和第二紫外反射层204也可以选用其他对紫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吸收率的材料。可选地,第一紫外反射层101和第二紫外反射层204可以采用喷涂、电镀或者镶嵌的方式设置在上盖和下盖的内腔体中。
可选地,紫外光源为紫外LED灯。可选地,紫外光源的出光口还设置有灯罩,用于对紫外光源进行防潮、防水以及防尘保护。图3所示实施例中,紫外光源的数量为两个,因此,紫外光源的出光口设置有灯罩304和灯罩311。可选地,灯罩选用对紫外光具有高透过率的石英玻璃。可选地,灯罩的固定方式可为胶粘结或者通过内腔体自带的卡扣位卡紧。
电池302用于给控制电路等用电电路或用电器件供电,根据使用频率,电池302可以选择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可选地,如图3所示,电池302为锂离子电池,下盖400的壳体顶端部位设置有USB接口307,外部适配器通过连接USB接口307向锂离子电池充电。可选地,电池302为干电池,干电池通过电池仓内的导电弹簧固定并导电。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的控制框图。
控制电路对各用电器件的工作进行控制,控制电路可以选用现有的控制电路实现。
可选地,开关电路用于检测消毒盒盖子的打开和关闭,盖子打开后,开关电路输出0V电压,此时控制电路为关闭状态,当盖子关闭时开关电路输出为电池电压,开关电路输出的电压反转,控制电路检测到开关电路电压反转后,即盖子打开再关闭,控制电路开始工作。供电电路用于向控制电路及用电器件提供工作电压。可选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紫外光源314、第二紫外光源315的恒流驱动电路,并向其提供正常稳定工作所需的驱动电流。
可选地,控制电路包括工作时间控制电路、低电量反馈控制电路,以及除湿模块301的加热装置及风机的工作控制电路、指示灯312工作控制电路。其中,工作时间控制电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计时时间,控制紫外光源、指示灯312及除湿模块301等用电器件的工作时间,控制上述各个电路模块或者器件间歇性的开启及关闭。其中,如图5所示,低电量反馈控制电路包括低电量反馈8位单片机,该单片机带电压检测功能,可选单片机型号HT46R002,当电池电量接近及降低到更换状态时,低电量反馈单片机向指示灯312发出信号,指示灯312进行闪烁指示,以提示使用者及时对电池302进行更换或充电,其中正常工作状态下指示灯是常亮状态,以区别于低电量的闪烁指示。
本实用新型并不涉及对现有的控制程序的改进,所述控制电路采用现有的已知程序实现上述控制。
可选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按钮306,开关按钮306进行机械式开关控制或磁感应式开关控制。可选地,开关按钮306设置在内壳体203上,上盖100的盖体内侧相应位置设置凸起结构317,当上盖与下盖闭合后,凸起结构317与开关按钮306相抵触,触发开关按钮306动作,电路系统开始工作。可选地,下盖400的盖体外侧设置有工作指示灯312。
可选地,紫外光源、控制电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内壳体203及下盖400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紫外全方位消毒盒,体积小易集成,功耗低,简单便捷地实现餐具、牙刷、化妆工具等物品的全方位杀菌,解决现有产品紫外杀菌不彻底、不便携的难题,同时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增加除湿烘干功能、双供电模式、多种软性支架可选择。除湿模块提供干燥功能以消除细菌滋生环境。紫外反射层,对待消毒用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杀菌,确保入口用品以及与人体皮肤接触用品的无菌健康使用,减少有害微生物传播对人体的危害,从根源上杜绝因有害微生物传播带来各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提升人们健康生活品质。同时通过小巧紧凑型设计以实现便携式,满足随身携带及使用的便捷性。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1499.4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662254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A61L 2/10
专利分类号:A61L2/10
范畴分类:16F;
申请人:青岛优威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姚波
第一申请人:青岛优威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山河路702号招商LAVIE公社40号楼2单元403
发明人:于成龙;鲁伟;姚波
第一发明人:于成龙
当前权利人:青岛优威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姚波
代理人:韩耀朋;曲志乾
代理机构:37277
代理机构编号: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优先权:CN201811548321X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紫外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