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所述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依次设置的上管箱、壳程筒体与下管箱,上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上管板隔离,下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下管板隔离,在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固定有多根换热管,所述多根换热管将上管箱与下管箱连通起来;在壳程筒体的筒壁上距离上管板下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开孔并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壳程筒体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接近上管板下表面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排尽,而且不损伤上管板,无论上管板是厚管板还是薄管板均可适用,而且壳程筒体的筒壁上的开孔位置距离上管板下表面较远,使得排气管的焊接加工操作距离上管板有足够距离,该焊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所述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依次设置的上管箱、壳程筒体与下管箱,上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上管板隔离,下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下管板隔离,在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固定有多根换热管,所述多根换热管将上管箱与下管箱连通起来;其特征在于:在壳程筒体的筒壁上距离上管板下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开孔并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壳程筒体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接近上管板下表面的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所述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依次设置的上管箱、壳程筒体与下管箱,上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上管板隔离,下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下管板隔离,在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固定有多根换热管,所述多根换热管将上管箱与下管箱连通起来;其特征在于:
在壳程筒体的筒壁上距离上管板下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开孔并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壳程筒体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接近上管板下表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板的周边以具有挠性的过渡段与所述壳程筒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材质相同于所述换热管的材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装置中的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排气。
背景技术
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依次设置的上管箱1、壳程筒体2与下管箱3,上管箱1与壳程筒体2之间以上管板4隔离,下管箱3与壳程筒体2之间以下管板5隔离,在上管板4与下管板5之间固定有多根换热管6,所述多根换热管6将上管箱1与下管箱3连通起来,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在壳程筒体2中还流经有第二流体,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能够在壳程筒体2中完成换热。
第二流体中若有气体,则容易堆积在壳程筒体2的上部,形成“气垫”,阻碍壳程筒体2内的第二流体与上管箱1之间的换热效率,因此,需要将壳程筒体2顶部的气体及时排放掉。
为了实现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筒体2顶部的气体排放,需要设置排气结构,一般情况下,其排气结构可通过三种方式实现:
(1)如图1、图1A所示,是在上管板4上钻孔,这种实现方法简易,可以不安装其他装置,仅在上管板4上钻孔即可。
(2)如图2、图2A所示,是在壳程筒体2接近上管板4下表面的筒壁上开孔再接管,这种实现方法简易,而且对上管板4无损伤。
(3)如图3、图3A所示,是在壳程筒体2的筒壁上开半孔再接管,这种实现方法可实现完全排尽,并且对上管板4无损伤。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
(1)对于厚度较薄的管板,钻孔对管板强度削弱严重,不允许钻孔,或者需要引出时无法安装接管,导致第(1)种排气结构不适用。
(2)对于厚管板结构,如果不允许钻孔,上述第(1)种排气结构不适用。
(3)在靠近上管板的筒壁上开孔再接管的排气结构,由于接管与筒体焊接需要距离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无法实现液体完全排净,因此在排气要求较高时,不能使用第(2)种排气结构
(4)要求承受高压、腐蚀等操作条件及采用低温钢,铬钼钢材质的换热器,其管板与壳程筒体连接位置的特殊结构要求,不允许在贴近管板的位置开半孔,第(3)种排气结构不适合该类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使其既可适用于薄管板也可适用于厚管板,而且对其他各种操作条件都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所述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依次设置的上管箱、壳程筒体与下管箱,上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上管板隔离,下管箱与壳程筒体之间以下管板隔离,在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固定有多根换热管,所述多根换热管将上管箱与下管箱连通起来;其特征在于:
在壳程筒体的筒壁上距离上管板下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开孔并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壳程筒体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接近上管板下表面的位置,在该端部的接管侧壁开槽,以利于气体排出,开槽面积可根据壳程介质和排放量要求确定。
所述的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其中:所述上管板的周边以具有挠性的过渡段与所述壳程筒体相连。
所述的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其中:所述排气管的材质相同于所述换热管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排尽,而且不损伤上管板,无论上管板是厚管板还是薄管板均可适用,而且壳程筒体的筒壁上的开孔位置距离上管板下表面较远,使得排气管的焊接加工操作距离上管板有足够距离,该焊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图1A是第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2、图2A是第二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3、图3A是第三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4、图4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管箱1;壳程筒体2;下管箱3;上管板4;过渡段41;下管板5;换热管6;排气管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4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管壳式换热器的排气结构,所述立式管壳式换热器具有依次设置的上管箱1、壳程筒体2与下管箱3,上管箱1与壳程筒体2之间以上管板4隔离,下管箱3与壳程筒体2之间以下管板5隔离,在上管板4与下管板5之间固定有多根换热管6,所述多根换热管6将上管箱1与下管箱3连通起来,用于供第一流体通过,在壳程筒体2中还流经有第二流体,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能够在壳程筒体2中完成换热;
为了实现壳程筒体2顶部的气体排放,本实用新型在壳程筒体2的筒壁上距离上管板4下表面一定高度的位置开孔并接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伸入所述壳程筒体2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到接近上管板4下表面的位置,在该端部的接管侧壁开槽,以利于气体排出,开槽面积可根据壳程介质和排放量要求确定。
一旦气体聚集在壳程筒体2的上部,就会与所述排气管7的上端和侧壁开槽相连通,然后在壳程筒体2内液体的压力作用下,沿着所述排气管7向下向外排出壳程筒体2之外,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排尽。
本实用新型不损伤上管板4,无论上管板4是厚管板还是薄管板均可适用,而且壳程筒体2的筒壁上的开孔位置距离上管板4下表面较远,使得排气管7的焊接加工操作距离上管板4有足够距离,该焊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管板4优选采用薄管板结构,即,所述上管板4的周边以具有挠性的过渡段41与所述壳程筒体相连,所述过渡段41具有较高的柔性(即挠性),相当于在壳程筒体2中设置了膨胀节,可以补偿换热管6与壳体之间的热膨胀差值、压力导致的位移差值,减小上管板4、下管板5边缘由变形协调引起的二次应力。
而且,所述排气管7的材质优选采用相同于所述换热管6的材质。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0729.0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72918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F28F 9/00
专利分类号:F28F9/00
范畴分类:35F;27H;
申请人: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高科技产业园创达二路1号
发明人:高欢;杨桂春;唐辉永;徐儒庸;岳国印;赵栓柱;朱为明;黄佳平;刘建国;杨庆兰
第一发明人:高欢
当前权利人: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皓晨;李林
代理机构:1113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管壳式换热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