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稳定性论文_郭雷岗,孙帅,张瑜

导读:本文包含了飞行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无人机,稳定性,动力学,参数,稳定,评价,风洞。

飞行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郭雷岗,孙帅,张瑜[1](2019)在《电力巡线无人机稳定性飞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巡线检查方式工作量巨大,而且条件困难,特别是山区、江河等输电线路的巡检更加困难,有些检查项目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使用柔翼无人机巡线可以降低巡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使高压线路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柔性翼无人机机身较轻,配备了先进的航空勘测系统,并且受多云多雾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较小。本文主要对点电力巡航无人机稳定飞行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9期)

孟雪广,孙茂[2](2019)在《非对称翅膀残缺对昆虫飞行稳定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飞行中翅膀非对称残缺是一个普遍现象,研究翅膀非对称残缺对昆虫飞行稳定性的影响对生物学研究和微型飞行器的设计都有重要意义。由于翅膀的非对称性,纵向的小扰动将引起昆虫横向运动。这种情况下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非对称翅膀的昆虫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是否仍然可以解耦;二是翅膀非对称残缺是否会改变昆虫飞行的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首先确定了非对称翅膀达到平衡飞行时的新运动参数;其次计算了新的平衡状态下的气动导数并且结合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方法求解了昆虫的运动方程(包括横向和纵向解耦情况下的昆虫运动方程以及不解耦下的昆虫运动方程)。结果表明:非对称翅膀残缺的昆虫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可以解耦求解,翅膀的非对称残缺并未改变昆虫飞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宋威,艾邦成,蒋增辉,鲁伟[3](2019)在《返回舱跨声速自由飞行的静动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运动自由度不受约束的风洞自由飞试验技术,研究大钝头、小升阻比的类"联盟号"返回舱在跨声速区自由飞行时的运动特性与气动特性规律。以单平面光路拍摄返回舱模型在风洞中自由飞动态运动过程图像,经图像自动判读获取其运动轨迹与姿态角,并以参数微分法对模型运动姿态角进行线性与非线性气动参数辨识,得到模型俯仰方向的静、动稳定导数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性与非线性气动参数辨识所获得的静稳定导数系数Cmα均小于零,在数值上差距不大;从非线性气动参数辨识结果看,返回舱静稳定导数系数的数值主要由线性项Cmα0决定,非线性项Cmα2α2所占比例较小;类"联盟号"返回舱静稳定导数系数的非线性较弱,可近似用线性气动模型进行辨识。在试验迎角范围内,返回舱的动稳定导数系数呈现出非线性性质,且在小迎角范围内由线性项(Cmq+Cmα·)0决定,在大迎角范围内主要由非线性项(Cmq+Cmα·)2α2主导。(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朵[4](2019)在《提高飞行专业学生前庭功能稳定性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飞行专业学生前庭功能稳定性,创新教学方法,本研究采取实验法选取20名飞行学员进行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通过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组被试的前庭功能稳定性叁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相比传统的固定滚轮练习教学方法,瑞士球上摇头操教学方法能更加显着地提高飞行学员的前庭功能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8期)

高飞,杜亮,杜志伟,蒙文巩[5](2019)在《考虑完好性监测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天地大回路控制系统为对象,用马尔科夫过程分别描述导航系统故障过程和完好性监测过程,在保持闭环系统随机稳定性的前提下,讨论了系统噪声与完好性监测延迟时间的关系,给出了一种确定完好性检测延迟时间范围的搜索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13期)

崔小杰[6](2019)在《低速非旋战斗部飞行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战争中,保证弹丸对目标的高效作用的其中一条途径就是保证弹丸的外弹道飞行稳定性。本文以二维弹道中某分离式低速非旋干扰弹弹丸的叁级战斗部(上战斗部)为研究目标,设计了一种稳定伞,并运用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进行建模计算及结果分析,得出了该稳定装置对上战斗部飞行稳定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弹丸飞行稳定性的发展情况和一些弹道修正稳定装置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结合弹丸的实际情况,引出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目标。以外弹道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了弹丸的整体特性和作用原理,对弹丸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建立了其外弹道计算模型。在弹丸整体外弹道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分析弹丸的上战斗部,针对上战斗部进行了单独的数学模型建立和分析。然后,对用来调整弹丸分离时上战斗部飞行姿态的稳定装置(稳定伞)进行了结构设计,对其气动力特性进行相关的分析计算,并对比分析了相关的理论计算结果、仿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接着对其作用效果进行了预期,得出了拟采用的方案。此方案预计可以解决上战斗部的飞行稳定性问题,保证其分离时候飞行方向的正确性。最后,在基于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上战斗部的外弹道计算模型转化成仿真计算语言,借助MATLAB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稳定伞可以及时有效的调整分离时上战斗部的飞行姿态,保证其飞行稳定性,并且具有某一阻力值的稳定伞对上战斗部飞行姿态的调整效果最好。本文基于外弹道理论,设计了用来调整上战斗部飞行姿态的稳定装置:稳定伞,并对其作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结果分析得出稳定伞能有效的调整分离时上战斗部的飞行姿态,保证其后续的作用效果。本文的研究对类似的稳定伞在战斗部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彭蕴博[7](2019)在《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稳定性飞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四旋翼无人机应用广泛,除了应用在军事领域外,也应用于农业、建筑业、探索、矿产、地产以及其他很多行业,而无人机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无人机功能的多元化,各行各业也对无人机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因此提高无人机的性能是今后无人机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和姿态解算是保证无人机稳定飞行的核心条件。因此,有必要研究无人机的控制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四旋翼无人机的机械结构和四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定义了惯性坐标系和机体坐标系,分析了坐标转换矩阵,对无人机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并推导出四旋翼无人机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控制系统,采用鲁棒滑模算法和自适应鲁棒滑模算法实现对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并对系统中的扩张观测器和位置、姿态子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证明。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重构的小波滤波算法和用于姿态融合的互补滤波算法,滤除噪声干扰,提高无人机的精度。最后进行了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算法对比实验和基于小波滤波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算法仿真实验,并详细分析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四旋翼无人机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快的响应速度,提出的基于小波滤波的姿态解算方法对滤除噪声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8)

张佳龙,闫建国,吕茂隆[8](2019)在《鲁棒PI控制方法在无人机编队飞行稳定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人机编队执行空战任务中因发动机运转产生的振动影响命中率问题,将稳定性研究转化为动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分析。采用鲁棒控制和PI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实现无人机编队在高速近距情况下对目标精确打击的目的。通过加入PI控制,使得无人机机体振动和闭环系统稳态误差减小,稳定性整体增强,同时对鲁棒控制进行完善,使鲁棒性更好。通过仿真对复合控制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复合控制方法整合了鲁棒控制和PI控制的优点,提高了无人机编队的响应速度、收敛时间和稳定性,为无人机协同打击目标控制律的设计开拓了思路。(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刘云平,周玉康,张永宏,黄希杰,杨健康[9](2018)在《基于滑模PID的飞行机械臂稳定性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臂与旋翼飞行器之间的耦合运动、系统自身的欠驱动特性以及外界的不确定干扰,都会影响旋翼飞行器的稳定性控制。为提高整个系统的飞行稳定性,考虑到波动输入信号和外界扰动的影响,该文建立了飞行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PID控制方法的指数趋近率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够减弱外界不确定干扰的影响,准确快速地对飞行器进行姿态稳定,而且缩短了调节时间,增强了飞行器的自身稳定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绍宇[10](2018)在《飞行试验评定横向不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发某型飞机的一次飞行试验过程中,当进行跨音速机动时飞机遇到了非指令滚转运动。该急剧大幅度横向不稳定现象被称为"翼下冲",它削弱了飞行员在此飞行条件下有效执行空-空跟踪任务的能力。对前缘襟翼的一系列修改和在机翼折缝处增加透气量解决了该问题。目前已经开发了一种利用试飞数据评估横向不稳定性的方法。横向不稳定性评估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评价。飞行员进行定性评价,而定量评价是基于对滚转速度、滚转加速度、横向驾驶杆位置和倾斜角的综合分析技术。这项技术工作提供一种根据飞行试验可靠评估横向不稳定性程度的途径。在飞行员定性评价和定量的试飞数据评估之间取得了极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飞行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昆虫飞行中翅膀非对称残缺是一个普遍现象,研究翅膀非对称残缺对昆虫飞行稳定性的影响对生物学研究和微型飞行器的设计都有重要意义。由于翅膀的非对称性,纵向的小扰动将引起昆虫横向运动。这种情况下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非对称翅膀的昆虫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是否仍然可以解耦;二是翅膀非对称残缺是否会改变昆虫飞行的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首先确定了非对称翅膀达到平衡飞行时的新运动参数;其次计算了新的平衡状态下的气动导数并且结合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方法求解了昆虫的运动方程(包括横向和纵向解耦情况下的昆虫运动方程以及不解耦下的昆虫运动方程)。结果表明:非对称翅膀残缺的昆虫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可以解耦求解,翅膀的非对称残缺并未改变昆虫飞行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行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郭雷岗,孙帅,张瑜.电力巡线无人机稳定性飞行研究[J].科技视界.2019

[2].孟雪广,孙茂.非对称翅膀残缺对昆虫飞行稳定性影响[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3].宋威,艾邦成,蒋增辉,鲁伟.返回舱跨声速自由飞行的静动稳定性[J].实验流体力学.2019

[4].张朵.提高飞行专业学生前庭功能稳定性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休闲.2019

[5].高飞,杜亮,杜志伟,蒙文巩.考虑完好性监测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J].科技导报.2019

[6].崔小杰.低速非旋战斗部飞行稳定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9

[7].彭蕴博.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稳定性飞行研究[D].新疆大学.2019

[8].张佳龙,闫建国,吕茂隆.鲁棒PI控制方法在无人机编队飞行稳定性中的应用[J].飞行力学.2019

[9].刘云平,周玉康,张永宏,黄希杰,杨健康.基于滑模PID的飞行机械臂稳定性控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

[10].陈绍宇.飞行试验评定横向不稳定性[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论文知识图

熔渣积累过程飞行稳定性与次口径比的关系发射线框的铺设最终本次发射源选定为...表明原设计方案与增加静稳定度下姿态...1.13美国“斯特赖克”装甲车的栅栏屏...飞行稳定性纸靶穿孔情况

标签:;  ;  ;  ;  ;  ;  ;  

飞行稳定性论文_郭雷岗,孙帅,张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