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民族文化“和而不同”论(论文文献综述)
黄秋红[1](2021)在《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素有“歌海之乡”之称,歌圩是壮族歌圩文化的载体,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家庭长辈在行为、思想、态度等对晚辈的影响,以及家族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进行歌圩文化传承的过程。本研究基于教育视角,紧扣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来阐述歌圩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与传承价值。本研究选择广西武鸣区内不同村屯的10户家庭作为研究点,采用文献法、深入访谈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家庭中传承主客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路径等方面来分析家庭中的歌圩传承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家庭中存在传承主体老龄化、文化传承意识淡薄、传承方式简单化、家庭传承政策引导不足、缺乏与学校、社区联系等传承困境。以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从社会环境变迁、人们对歌圩需求的改变、家庭与学校社区的合作、传承模式来分析歌圩文化传承逐渐衰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传承建议,为其他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也为其他民族通过家庭场域传承民歌提供参考,丰富现有壮族歌圩与传承教育的相关研究。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前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等,从传承目的、内容、方式、场域梳理了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相关理论,并结合歌圩文化的传承构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歌圩文化对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以及歌圩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和壮族人民的认同价值来进一步阐述传承的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调研点武鸣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当前的传承现状。第四部分针对歌圩文化传承现状,基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对家庭中开展歌圩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所提的内容也是基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从迁移圩场、提高文化传承意识、发挥家庭与学校、社区的联合作用以及保护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的传承人这几个方面入手。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群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信仰等产生共同的认识,是适应社会而产生的,是教育的基础。笔者希望能通过此次论文研究,深入了解不同家庭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态度,说明歌圩文化的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唤起人们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及将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歌圩文化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校教育打好基础。
刘天明[2](2021)在《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江洞经音乐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传统音乐。它大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域,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道教音乐逐步向纯粹的审美形态变迁,并逐步成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标志。丽江洞经音乐并非丽江纳西族的本土艺术,其大致在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了云南丽江。早期它是道教音乐,融合谈、诵等道教仪式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宗教信仰价值的艺术形式。随着云南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和科举制的发展,丽江洞经音乐逐步成为吸引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逐步得到丽江地区高雅艺术审美群体的认同,使它从宗教性传播语境向现实语境变迁。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社会表达和主体表达方式,它用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的方式诠释了历史发展进程、时代信仰和社会性审美。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以音乐形态承载丽江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存在,其对丽江地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架构的流变具有高度的诠释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深度推进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对道教信仰的表达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佛教的外在表达形态,兼具高度道教信仰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及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下,丽江洞经音乐进一步成为当下时代语境的艺术性表达,也成为具有高度民族审美性与民俗审美性、高度整合时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本文在写作中运用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田野调查分析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等,进行了基于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部分描述了丽江洞经音乐总体状况及特征,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丽江洞经声乐器乐类型、群众基础、格律音韵、宗教属性及传播媒介等进行论述,分别从其对传统经腔及曲式的传承性、对“调音曲”的传承与保留、对传统工尺谱的保留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特征概述。本体研究中也探索了丽江洞经音乐民俗学的源流,针对它从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明嘉靖年间传入等不同的缘起说法进行基于史料的辩证分析,并针对道教科仪的起源传统、中原仪式音乐的形式、古代中原的传承方式等进行归纳和辨析,同时结合《丽江府志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永保平安》等文本论着进行源流分析。第二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部分。通过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代表人物走访和组织表演观摩,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等各类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概括和探索。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丽江洞经音乐表演者在对工尺谱的传承上所呈现的高度历史延续性和传统保留性,使得丽江洞经音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的衍生特征,所以笔者与丽江博物馆洞经音乐研究员木琛老师将调研搜集到的所有古籍工尺谱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抄写与整理,并融合其即兴特征性美学、演奏融合性美学、节拍、韵律美学以及经腔和曲式美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笔者对丽江洞经音乐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形态和表演形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该部分也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生态刻画,对丽江洞经音乐当代的传承状况和艺术表达状况形成了深刻认识。第三部分研究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的嬗变。着眼于历史与民俗文化审美变迁思路,结合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元代戏剧文化及音乐曲牌等阶段性审美融合代表进行分析,并结合民族聚居与杂居、宗教信仰与宗教融合、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对丽江洞经音乐在历史与民俗文化、美学符号功能等方面的嬗变线索进行了梳理。最后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该部分对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东巴文化、传播丽江纳西民族精髓、弘扬传统宗教文化、诠释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明等功能进行传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归纳,进而结合丽江洞经音乐助力云南丽江民族文化传承,来对丽江洞经音乐在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保留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传统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概括。最后,提出丽江洞经音乐在保护和发展中融合政府力量、社会性主体力量、传媒力量等多方力量进行发展的路径和逻辑,形成了系统性的丽江纳西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脉络,这是丽江洞经音乐获得长久发展活力的关键。本文在宏观研究意义方面从文化融合、宗教融合、文化迁徙等角度探究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对丽江洞经音乐系统性的理解和审美认识,梳理了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文化发展框架,对丽江洞经音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基于美学和民俗学的高度确认。本文在微观研究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则表现为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本体刻画,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经典文化景观进行了全方位描述,整合了历史线索及时代线索,进行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全面剖析。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性在于结合民俗学和美学的分析范式,以全新视角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在学科交互的论域下针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形式、宗教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衍生性进行刻画;本文的实践创新则体现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城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宣传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协同保护作为提高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水平的探索,探索经典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行路径。
崔明德,温欣[3](2021)在《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文中认为七十余年来,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1980年到2000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是民族文化研究的繁荣阶段。目前,学术界已在民族文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地位、传承、创新以及和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军事文化、礼仪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工艺、胡化与汉化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二是研究着力不够均衡,三是对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四是研究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是太强。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发展趋势,深化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主要应从五个方面持续努力。
曹伟强[4](2020)在《历史地理视野下的大研古城空间营造智慧研究》文中认为大研古城作为边地少数民族城市,在我国城市发展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从诞生之初一直延续至今天还得以相对完整的保存,使其成为了研究传统城市营造经验的优秀案例。在城市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古城、古村等传统聚落的保护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保持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传统特色与文化的生存与延续,也是我们需要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本论文以大研古城为研究对象,以历史地理视角对其城市历史发展脉络与营建经验进行解析研究。首先对古城发展背景进行剖析,分析大研古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并对大研古城的产生机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以及城市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然后对大研古城所处的区域宏观空间、城市内部空间以及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及经验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其城市空间发展中的人地和谐、城村关联、兼收并蓄等经验。最后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大研古城的空间营建智慧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大研古城在现代的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的主要矛盾及问题,对古城的保护发展道路进行思考。
罗贤宇[5](2019)在《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为此,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提出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观层面指明了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方向,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通过研究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可以为解决现实的生态危机提供思想指南,以及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因此,培育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显着的现实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不仅拓展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涵和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为此,论文首先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进行阐述,清晰界定了研究的系统框架。接着在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梳理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包括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基本原则、具体目标、主要方法等,并针对当前培育的现实困境,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分别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环境方面提出培育路径,包括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等。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比较新颖,研究遵循着“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现状梳理——问题剖析——体系构建——路径探讨”相结合的逻辑思路展开,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论文的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出发,将一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内容、原则、目标、方法、机制和路径等层面探讨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问题,最终使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让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从而为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提供建议和参考。
王准[6](2019)在《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两代是汉文化和汉文学在云南发展的重要阶段,明清时期的云南辞赋就是汉文学在云南取得新成就的标志之一。学术界有关明清云南辞赋和云南地域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多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明清云南辞赋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从整个中国文学和地方文学发展的轨迹来看,云南辞赋渊源于汉、晋,发轫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涵盖了包括骚体赋、散体赋、骈赋、律赋在内的多种赋体。明清云南辞赋之所以能够取得突出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共同造就了造成明清云南辞赋繁荣。其中,文化因素诸如兴儒学、开科举等对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云南地域文化,以史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明清云南辞赋是本文的特色,明清云南辞赋与云南地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现存众多的明清云南辞赋中,描写历史、地理、物产、宗教、民俗的辞赋比较突出的体现了云南辞赋与云南地方文化的关联,彰显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多样化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域文化中“汉文化滇化”与“滇文化汉化”这种中原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双向交流,相互依存的特点。凸显了内地文人和云南本土文人在创作云南题材赋时的不同创作心态。集中体现明清两代云南文人的巧妙构思,是对云南地方价值的体认与再发现,也扩大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版图。从整个辞赋发展史来看,明清时期云南辞赋的繁荣也同样是对整个中国古代辞赋表现领域的拓展。云南文人和流寓云南的中原文人以具体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赋体文学在明清两代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云南辞赋在明清时期的全国赋坛始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也是多方面的,集中表现为赋史价值,对清代边疆舆地赋的贡献和方志价值。集中体现了赋体文学苞扩宇宙总览人物的包容精神和恢弘气势,发挥了赋体文学的文体优势,在明清文学和云南地方文学领域都有其独特价值。
杨志芳[7](2019)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分布民族类别众多,全境范围内居住着含汉族在内26个民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多民族省份。清代及民国时期,大量产生和形成于云南地区的契约文书,承载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元素,表明契约文书已深深嵌入当时云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清代及民国云南契约文书,记录着云南少数民族百姓从买卖、典当财物的经济交往活动,到婚丧嫁娶和分家析产的婚姻家庭活动,再到投师学艺和人口买卖的身份活动,内容涵盖少数民族百姓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法律实践留下的最原始真实的痕迹材料,忠实记录清代、民国时期国家法律制度与云南民间习惯法,以独立姿态与国家主流意识并行,封存着云南少数民族法制史原貌。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借助清代及民国云南契约文书,挖掘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辅之以国家法典律令的规定作参照对比,呈现云南民间各族百姓日常生活如何在由国家法和云南民间习惯法构成的法律制度约束牵引下展开,分析总结多元结构的法律制度如何回应和表达云南民间日常生活的核心问题,如财产、婚姻、家庭、就业等问题。最终,理解国家法和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在云南各族百姓日常生活开展过程中的复杂互动关系,归纳总结出对当下中国法制建设具有启发意义的经验。因为契约文书记录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是零散的,不成系统。为了消除这一遗憾,本文在第一章对清代、民国时期云南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制结构这一宏观语境进行勾勒,希望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够将原本“零碎”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并且能够在局部和整体之间形成一种理解和解释上的互动。本文第二章对买卖契约、典当契约、租佃契约、借贷契约记录的云南各族百姓财产交易实践进行分析,梳理呈现财产交易实践中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为后面挖掘发现完整的云南民间财产交易法律制度做铺垫。在本文第三章中将第二章梳理总结出的云南民间财产交易习惯法与国家法结合对照,挖掘发现由契约文书承载,产生自清代、民国云南民间财产交易实践的主要法律制度,具体包括:财产制度、田宅契约制度和财产交易中的“第三方群体”制度。它们产生于民间各族百姓的财产交易实践,同时又反作用于民间各族百姓财产交易实践;它们与国家法不完全一致,是关于财产、财产交易、财产契约的国家法在实践中被照搬或改造后的产物,是民间财产交易实践中的“活”法;它们是国家法和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的复合体。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继续沿用相同研究思路,把国家法对婚姻家庭的规定与契约文书记录的清代、民国云南少数民族家族法律实践活动相结合对比,梳理总结出实践中的丧葬、分家、婚姻、继嗣活动真正遵循的法律制度;把国家法对手工业和商业的规定与契约文书记录的清代、民国云南民间投师学艺、入职就业、人口买卖、商业法律实践相结合对比,梳理总结出实践中真正调整规范投师学艺、入职就业、人口买卖、商业活动的法律制度。最终发现,它们是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与国家法互相渗透、彼此借鉴之后的复合体。在结语当中,指出规范和调整清代、民国云南民间日常生活的法律制度由国家法和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为重要组成的云南民间习惯法构成,当然并非两者简单相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冲突与共识并存。还对清代、民国云南日常法律生活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指出清代和民国时期,在云南民间日常生活中实际发挥调整与约束功能的法律制度的主体部分是同质的,都具有显着的封建法制属性,具体表现为:宗法家族色彩强烈;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契约行为依旧具有明显的“人格化”特征;封建土地所有制仍占据土地制度中的主导地位。到了民国时期,这种法律制度的非主体部分开始呈现微弱的近代化发展趋势,例如:契约自由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一定体现;平等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得到一定认可和落实;商事法律制度开始近代化演进。最后,将清代、民国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得到的有益启示总结为:第一,应当正确认识国家法的社会控制能力;第二,必须正确对待包括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内的民间习惯法;第三,现代中国法制建设应当适当吸纳包括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内的民间习惯法的合理因素。
武自青[8](2019)在《大理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研究》文中认为大理白族本主崇拜是在白族原始宗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以佛、道、儒为主的外来文化发展成熟起来的一种特有的民族宗教,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综合体,对白族社会各方面影响至深。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本主崇拜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本主崇拜与佛、道、儒文化融合的内容及其融合所发挥的功能,探索本主崇拜的发展规律,对于那些面临着生存危机或正在消亡的少数民族宗教如何发展和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被其他文化吞噬,形成自己民族宗教文化特色提供借鉴意义。本文研究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运用宗教学原理即构成宗教四要素对本主崇拜概况进行阐述;其次,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方面分析本主崇拜文化源流多元性的原因,并阐述本主崇拜多元文化融合所体现出的主要特征。第二个部分梳理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内容,分别从佛、道、儒文化与本主崇拜融合各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揭示本主崇拜与外来文化之间在神祗、观念思想、组织仪式等方面融合的具体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主崇拜与佛道儒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第三个部分阐述本主崇拜中多元文化融合的主要功能,从宗教神祗、组织和思想观念方面阐述外来文化佛、道、儒与民族宗教融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此来看外来文化对本主崇拜及白族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即扩大了本主崇拜的宗教表现形式和丰富思想内容体系。第四个部分通过探究本主崇拜的发展规律,运用和挖掘它有借鉴价值的方面:在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民族宗教文化,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的宗教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张伟文[9](2018)在《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牛是人类较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与牛生活在一起。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离不开牛。本文着重探讨牛在彝族社会生活关系的演变及其规律,以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依存,阐发个人的浅见,提供引玉之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田野考察、神话传说、对云南石林为中心的彝族牛崇拜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进行描述及阐释。本文首次将彝族与牛的关系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从远古到唐代,将牛做为神灵顶礼崇拜,彝族将牛作为保护神膜拜;唐代牛作为农业耕作的主要蓄力,与人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为求得农业生产的丰收,牛的饲养十分重要,形成农耕时代的牛崇拜;现代社会,随着现代化农耕的发展,耕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减弱,在社会上形成斗牛的风俗。斗牛在节日、旅游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消费活动。斗牛与赌博结缘,赌博成为斗牛发展的重要动力。斗牛将远古以来对牛的神灵崇拜蜕化为商业化世俗化的金钱崇拜。本文通过对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为主的滇池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中,牛的形象甚多,这反映了牛在滇人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滇人对牛的崇拜既有将牛视为保护神的象征,又有祈求生育繁衍的意义。自牛成为农耕的主要蓄力后,对牛的神灵崇拜与精心养护并重。牛崇拜逐渐趋向实用、务实。衍生出来的牛文化大多与精耕细作、踏实勤劳、坚忍不拔相关。人类牛崇拜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凡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或民族,该地区及民族的牛崇拜现象就越典型,其相应的牛文化亦越丰富。盖牛对于生活于这一地区的民族或族群而言,牛实乃维系该民族或族群生存及发展须臾不可或缺之极为重要之工具。当机器已替代牛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时,牛只有走下神坛,成为该地区民族的食物或玩物。这在当代云南彝族群体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体现。牛具有性情温顺、吃苦耐劳、健壮有力、坚忍不拔等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亦为人类所需要及推崇。在彝族对牛的崇拜中,也有自强不息,坚持不懈,英勇不屈的理念,成为重要的民族性格与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彝族牛崇拜,不仅仅只是对牛的单一崇拜,也是对整个大自然的崇拜,与“天人合一”及“道法自然”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牛的具象敬畏崇拜,衍生为对自然的敬畏崇拜。从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发展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价值取向,这是彝族牛崇拜的核心。本文研究认为:彝族先民的牛崇拜及牛文化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彼此作用及反作用,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或现象。作者考察后认为:从历史演变过程看,彝族牛崇拜及牛文化经历了如下一个历程:即由发生、发展到鼎盛,而后渐趋衰落,及至当下呈现再度复兴之态势。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干扰。本文并首次对这一演变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初步划分。本研究认为:在工业文明之后,人类不可避免地将进入生态文明阶段。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理念为当代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先哲深刻洞察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指出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同为一体,“天人合一”,故对自然的尊重,也就是对人的尊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道法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平等地对待世间万物,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容共生、互利共赢及共同发展。“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生产生活方式,不仅会造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严重毁坏,也会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发展造成严重伤害。这些闪耀着深邃智慧光芒的生态理念,充分反映出中国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对当代人类而言,实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容共生的和平世界的强大思想渊源和坚实基础。
于春滨[10](2018)在《云南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云南白族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依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理论,采用多学科结合的办法,从建构价值观研究的学理基础入手,通过对云南剑川白族的实证调研,对白族居民的经济、政治、法律、婚姻、信仰价值观等进行研究。从共时性的视角,研究当今白族价值观的实际状况,发现白族价值观的特点,寻找需要加强建设的方面;从历时性的视角,研究价值观的发展脉络,探索白族价值观的发展规律和传承机制,提出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建设的措施和建议。新中国成立后,白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白族群众的经济生活结构和特点发生了很多变化,价值观也随之变迁,既有原有传统价值观的传承问题,也有新价值观的建构问题。新价值观的建构,既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发挥,又关系民族地区团结和谐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分析现时白族价值观,并与白族传统价值观、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探讨当今白族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探讨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讨论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推进白族地区的价值观建设。本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绪论,阐明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缘由、要解决的问题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同时总结了研究的重点和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价值观思想的脉络。分别从西方价值观思想、我国价值观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三个方面来分析价值观研究的历史脉络。第二章,详细的梳理了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了其特点,对历史嬗变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章,调查了当代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主要是以云南剑川白族为案例,通过量表编制、施测、汇总、分析和实地访谈,对白族价值观进行实证分析,把握白族价值观的现实状况。重点结合文献搜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掌握的材料,从经济、政治、法律、婚姻、信仰、幸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分析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主要是提出云南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路径。明确提出,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才能不断增强白族的价值观自我调适能力,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促进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并在调适中实现国家认同。结语部分,分析白族价值观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白族人民对国家主导价值观的认同,使白族民众能充分融入到国家主导下的现代生活中,使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等能有一整套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进行指导。同时阐释改善白族地区群众生活对于白族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白族价值观建设的实质就是白族现代生活的建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对白族民众主观世界的改造,为边疆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创造条件。文末总结了探索和创新之处。
二、云南民族文化“和而不同”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民族文化“和而不同”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国家政策的重视 |
二、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研究 |
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的研究 |
三、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 |
四、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研究 |
(一)家庭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
(二)学校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
(三)社区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课程理论 |
二、结构功能理论 |
(一) “适应”功能 |
(二) “目标达成”功能 |
(三) “整合”功能 |
(四) “潜在模式维持”功能 |
三、文化自觉 |
(一)文化认同与适应 |
(二)文化的选择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一)身体化文化资本 |
(二)客观化文化资本 |
(三)制度化文化资本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庭教育 |
二、文化传承 |
三、壮族歌圩 |
第二章 歌圩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
第一节 歌圩文化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
一、德育 |
二、智育 |
三、体育 |
四、美育 |
五、劳育 |
第二节 歌圩文化的传承价值 |
一、歌圩文化的自身价值 |
二、壮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价值 |
三、歌圩文化的载体 |
(一)家庭场域 |
(二)传承人 |
(三)物质形式 |
(四)语言符号 |
第三章 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 |
第一节 武鸣环境背景 |
一、武鸣区自然环境背景 |
二、武鸣区人文环境背景 |
第二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 |
一、歌圩文化传承主客体 |
(一)歌圩文化主客体传承态度 |
(二)传承主体老龄化,传承主客体显现年龄断层现象 |
二、歌圩文化传承方式 |
(一)家庭传承方式使用情况 |
(二)家庭传承与学校、社区的联动情况 |
三、家庭传承内容 |
(一)歌圩文化家庭传承内容 |
(二)家庭教育政策缺乏对民族传承的引导 |
第四章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分析 |
一、社会环境的变迁冲散歌圩文化土壤 |
(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
(二)打工潮促进人口迁移 |
(三)寄宿制教育的发展 |
二、需求的变化削弱文化传承意识 |
(一)家庭目标追求现实化,文化认同低 |
(二)政府对文化传承官方化、商业化 |
三、家庭、学校、政府歌圩文化传承联动性差 |
(一)家庭成员的价值整合度低 |
(二)学校与家庭缺乏文化传承合作 |
(三)政府部门协作联动能力差 |
四、缺乏稳定的文化传承体系 |
(一)文化载体影响力下降 |
(二)个体潜在文化认同感低 |
第二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的对策建议 |
一、农村圩点转移城镇,顺应时代更新家庭传承方式 |
二、发挥家庭传承基础作用,提高文化意识 |
三、创建家庭与学校、政府传承联动机制 |
四、保护发展传承人,保障文化传承系统的运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国内研究综述 |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 |
六、创新点和难点 |
总结 |
第一章 丽江洞经音乐本体概述及源流探讨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丽江洞经音乐 |
二、纳西古乐 |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概况 |
一、声乐及器乐类型概况 |
二、群众基础概况 |
三、格律音韵概况 |
四、宗教及文化属性概况 |
五、传承与传播媒介概况 |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起源 |
一、三国时期传入说 |
二、宋代末期传入说 |
三、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说 |
四、明嘉靖年间传入说 |
五、清雍正年间传入说 |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史料文本追溯 |
一、《丽江府志略》 |
二、《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
三、《雪山诗选》 |
四、《清史稿》 |
五、《永保平安》 |
六、《玉龙旧话新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田野调查 |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概述 |
一、入户走访调查 |
二、代表人物走访 |
三、组织表演观摩 |
第二节 乐器使用及表现方式 |
一、管乐类型及表现方式 |
二、弹拨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
三、打击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属性特征 |
一、即兴演奏特征 |
二、演奏融合性特征 |
三、形式美及韵律美特征 |
四、经腔及乐曲审美表现 |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生态刻画 |
一、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形态 |
二、丽江洞经音乐表演形态 |
三、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嬗变 |
第一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总体嬗变脉络 |
一、道教科仪的时代流变 |
二、组织形式的演进流变 |
三、演奏传承方式的嬗变 |
四、经腔乐曲的流变进程 |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符号属性及功能嬗变 |
一、道教传统和民族文化载体 |
二、汉学的云南地区推广载体 |
三、儒释道三教礼乐融合载体 |
四、洞经音乐本土化发展力量 |
第三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历史线索 |
一、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 |
二、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 |
三、元代戏曲文化及曲牌影响 |
四、明清市民文化的交融影响 |
第四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社会线索 |
一、民族聚居与杂居的深刻影响 |
二、儒释道信仰与民族宗教融合 |
三、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 |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丽江洞经音乐当代价值与发展 |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当代价值 |
一、丽江洞经音乐艺术与文化价值 |
二、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传承意义 |
第二节 新时期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基础 |
一、市场及社会组织资金支持 |
二、专门文化组织扶持与认可 |
三、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推崇 |
四、民族多中心协同治理格局 |
五、媒介工具的升级与发展 |
第三节 当代丽江洞经音乐传承路径 |
一、政府有机保护丽江洞经音乐传承 |
二、社会主体助力丽江洞经音乐保护 |
三、市场主体促进丽江洞经音乐发展 |
四、媒体广泛参与丽江洞经音乐传播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民族文化的概念 |
三、民族文化的类型 |
四、民族文化的特征 |
五、民族文化的传承 |
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七、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及深化建议 |
(4)历史地理视野下的大研古城空间营造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对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历史地理学 |
1.5.2 营造智慧 |
1.6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1.6.1 历史地理学及其在城市和聚落的相关研究概述 |
1.6.2 国内外对丽江古城的历史地理研究概述 |
1.6.3 对丽江古城空间营造发展的研究概述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研古城的历史发展背景与演变 |
2.1 大研古城历史地理背景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历史人文环境 |
2.2 大研古城历史发展概述 |
2.2.1 城市发前期——雏形 |
2.2.2 城市发展中期——崛起 |
2.2.3 城市发展后期——近现代的发展 |
2.3 大研古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1 经济因素 |
2.3.2 行政因素 |
2.3.3 文化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研古城聚落空间层面的营造智慧解析 |
3.1 古城选址分析 |
3.1.1 治所变迁的历史考证 |
3.1.2 选址背景 |
3.2 古城空间的历史发展分析 |
3.2.1 方位与轴线意识建构 |
3.2.2 山水格局 |
3.2.3 城市空间扩张 |
3.2.4 古城空间营造 |
3.3 古城空间的营造特征 |
3.3.1 选址特征 |
3.3.2 区域空间特征 |
3.3.3 城市空间特征 |
3.3.4 城村相依的发展 |
3.3.5 无围之城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研古城建筑层面的营造智慧解析 |
4.1 建筑形式的历史变迁 |
4.1.1 远古时期 |
4.1.2 隋唐至元代时期 |
4.1.3 明清时期 |
4.1.4 近代建筑文化的繁荣 |
4.2 民居建筑营造的特点 |
4.2.1 民居功能结构演变 |
4.2.2 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点 |
4.2.3 构架特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大研古城空间营造智慧总结 |
5.1.1 大研城建演变阶段及要素特征 |
5.1.2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 |
5.1.3 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与秩序性 |
5.1.4 城、村关联的发展方式 |
5.1.5 政权及文化影响下的城建演变 |
5.1.6 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城市发展文化 |
5.2 古城保护发展的思考 |
5.2.1 加强城市传统风貌与格局的延续 |
5.2.2 拓展区域旅游资源,缓解古城旅游压力 |
5.2.3 以人为本的现代规划思想同传统自然观的对比思考 |
5.2.4 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思考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丽江历史地图 |
(5)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1.2 价值观与生态文明价值观 |
2.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2.3 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思想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 |
2.3.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 |
2.3.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客体 |
2.3.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
2.3.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
2.3.5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环境 |
2.3.6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 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 |
3.1 萌芽阶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
3.1.1 提倡“绿化祖国”的环保工作 |
3.1.2 确立环境保护为一项基本国策 |
3.1.3 初步构建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 |
3.2 奠基阶段: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育 |
3.2.1 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
3.2.2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3.2.3 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
3.3 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培育 |
3.3.1 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
3.3.2 实施建设“两型社会”的任务 |
3.3.3 健全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 |
3.4 成熟阶段: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 |
3.4.1 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
3.4.2 提倡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
3.4.3 逐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4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
4.1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1 国家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 |
4.1.2 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已取得一定成效 |
4.2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
4.2.1 培育主体生态责任的缺位 |
4.2.2 培育客体的认识不够到位 |
4.2.3 培育的内容尚不清晰统一 |
4.2.4 培育的实践载体相对单一 |
4.2.5 培育的环境亟待优化改善 |
4.3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现实困境的原因剖析 |
4.3.1 尚未明确各主体责任的划分 |
4.3.2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性 |
4.3.3 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冲击 |
4.3.4 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育方式 |
4.3.5 培育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5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 |
5.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 |
5.1.1 和谐: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核心理念 |
5.1.2 公正: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理念 |
5.1.3 绿色: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本质理念 |
5.1.4 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念 |
5.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5.2.1 坚持以人为本 |
5.2.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5.2.3 坚持知行合一 |
5.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具体目标 |
5.3.1 培育思维方式的绿色化 |
5.3.2 培育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
5.3.3 培育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5.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法 |
5.4.1 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
5.4.2 榜样示范与自我塑造相结合 |
6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
6.1 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 |
6.1.1 政府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保障 |
6.1.2 学校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 |
6.1.3 社会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补充 |
6.1.4 家庭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础 |
6.2 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 |
6.2.1 提高公民对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视程度 |
6.2.2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引领 |
6.2.3 规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 |
6.3 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 |
6.3.1 建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 |
6.3.2 树立公平正义的生态法治观 |
6.3.3 践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
6.3.4 构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生产观 |
6.4 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
6.4.1 管理载体: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 |
6.4.2 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
6.4.3 文化载体: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
6.4.4 传媒载体:正确利用新媒体平台 |
6.5 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 |
6.5.1 优化培育的经济环境 |
6.5.2 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
6.5.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5.4 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四)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明清云南辞赋的繁荣与成因 |
第一节、云南辞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具体表现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繁荣的成因 |
第二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历史 |
第一节、云南历史和云南历史题材赋 |
第二节、《征南赋》与《黔宁昭靖王庙赋》 |
第三节、《八表荡平赋》《平滇赋》与《哀滇南赋》 |
第三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地理 |
第一节、云南地理和云南地理赋创作 |
第二节、云南疆域的整体描写 |
第三节、山岳 |
第四节、江河 |
第五节、湖泽 |
第六节、温泉 |
第七节、都邑 |
第四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物产 |
第一节、云南物产和云南物产赋创作 |
第二节、动物 |
第三节、植物 |
第四节、井盐 |
第五节、其他物产 |
第五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佛教 |
第一节、云南佛教和佛教题材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高僧事迹 |
第三节、佛教名山与佛教名胜 |
第四节、赋体文学与佛教关系的再发现 |
第六章、明清云南辞赋中的云南民俗 |
第一节、云南民俗和云南民俗赋创作概况 |
第二节、云南火把节 |
第三节、云南民间歌舞 |
第四节、云南槟榔及有关民俗 |
第五节、云南民间信仰 |
第六节、云南民间神话、传说 |
第七节、辞赋与民俗关系的动态呈现 |
第七章、明清云南辞赋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一节、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明清云南辞赋 |
第二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文化多样性特征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与文人创作心态 |
第八章、明清云南辞赋的价值 |
第一节、明清云南辞赋的赋史价值 |
第二节、清代云南地理赋对清代边疆舆地赋创作之贡献 |
第三节、明清云南辞赋的方志价值 |
结语 |
附录 云南历代辞赋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7)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价值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价值 |
二、概念辨析 |
(一) 关于“契约文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二) 对“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的理解 |
(三) 对法制的理解 |
三、学术回顾 |
(一) 契约文书与中国法制史研究 |
(二) 契约文书与地方法制史研究 |
(三) 契约文书与云南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
四、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 |
(一)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概况 |
(二)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特征 |
五、研究方法与核心观点 |
(一) 研究资料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核心观点 |
六、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及对策 |
第一章 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契约文书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清代云南社会概况(1681-1911年) |
一、政治概况 |
二、经济概况 |
三、法制概况 |
第二节 民国云南社会概况(1911-1949年) |
一、政治概况 |
二、经济概况 |
三、法制概况 |
第二章 契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云南财产交易契约概况 |
一、概念界定 |
二、少数民族元素 |
三、交易财产种类 |
四、交易类型 |
五、契约形式与结构 |
第二节 买卖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契约名称与交易本质 |
二、买卖标的以田宅为主 |
三、“多变”的卖价 |
四、众多的买卖参与者 |
五、真假难辨的立契原因 |
六、买卖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
七、必不可少的违约责任 |
八、含蓄的“契约自由”精神 |
九、少数民族特殊的财产买卖实践 |
第三节 典当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契约名称与“典”“当”本质 |
二、“典当”中流转的田宅权利 |
三、典当交易的参与者 |
四、被典当的田宅 |
五、赋役负担问题 |
六、回赎与加找 |
七、少数民族特殊的财产典当实践 |
第四节 租佃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土地租佃 |
二、房屋租赁 |
三、少数民族特殊的财产租佃实践 |
第五节 借贷契约中的民间财产交易实践 |
一、债务人与债权人 |
二、借贷标的和利息 |
三、债权担保 |
四、少数民族特殊的借贷实践 |
第三章 契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财产交易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契约文书中的财产法律制度 |
一、财产权概念 |
二、财产构成 |
三、不断分化的土地权利 |
四、财产交易主体 |
五、少数民族参与的财产交易 |
第二节 契约文书中的田宅契约法律制度 |
一、不确定的“田宅四至” |
二、必不可少的立契原因 |
三、“私契”的法律效力 |
四、契约形式所体现的“利”“义”观 |
五、“先问亲邻”与契约自由 |
第三节 契约文书中的“第三方群体”制度 |
一、“第三方群体”界定 |
二、“第三方群体”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宗族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家族生活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清代民国云南宗族文书概况 |
一、宗族文书的性质 |
二、宗族文书的主要种类 |
第二节 丧事账单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丧事活动与法律制度 |
一、丧事账单记录的少数民族丧葬活动 |
二、丧事账单中的家族丧葬活动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分家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分家析产与法律制度 |
一、分家书记录的少数民族分家析产 |
二、分家书中的分家析产法律制度 |
第四节 婚姻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婚姻与法律制度 |
一、婚姻文书记录的少数民族婚姻 |
二、婚姻文书中的婚姻法律制度 |
第五节 继嗣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收养继承与法律制度 |
一、继嗣文书记录的少数民族继嗣 |
二、继嗣文书中的继嗣法律制度 |
第五章 其他契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日常活动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师约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学艺就业与法律制度 |
一、师约文书记录的民间投师学艺及入职就业 |
二、师约文书中的投师学艺及入职就业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卖身契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人口买卖与法律制度 |
一、契约文书记录的少数民族人口买卖 |
二、契约文书中的人口买卖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商业企业文书中的清代及民国云南民间商业活动与法律制度 |
一、契约文书记录的民间商业活动 |
二、契约文书中的商业活动法律制度 |
结语 |
一、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的总体分析 |
二、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发展趋势 |
三、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的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大理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大理白族本主崇拜概述 |
(一)白族本主崇拜概况 |
(二)白族本主崇拜的特征及文化源流多元性成因 |
二、大理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内容 |
(一)佛教文化与本主崇拜的融合 |
(二)道教文化与本主崇拜的融合 |
(三)儒学思想与本主崇拜的融合 |
(四)本主崇拜与佛道儒文化相互联系、促进的统一关系 |
三、大理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功能分析 |
(一)佛道宗教神祗、组织与本主崇拜融合的功能分析 |
(二)佛教、儒家思想与本主崇拜融合的功能分析 |
四、大理白族本主崇拜发展规律探析及对少数民族宗教发展的启示 |
(一)本主崇拜发展规律探析 |
(二)对少数民族宗教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意义 |
(三) 现实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国内有关云南彝族牛文化的研究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彝族牛崇拜的历史渊源及演变历程 |
第一节 云南石林县概况 |
第二节 远古时期彝族的牛崇拜 |
第三节 历史时期彝族牛崇拜的演变 |
第二章 走向世俗的彝族牛崇拜 |
第一节 当代石林彝族牛崇拜活动 |
第二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背后的“财神” |
第三节 当代彝族牛文化活动背后的“手” |
第三章 彝族牛文化的再解析 |
第一节 政治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经济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三节 文化与彝族牛崇拜之关系 |
第四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彝族牛文化之关系 |
第四章 彝族文化及其他 |
第一节 彝族民间信仰的变迁 |
第二节 对彝族文化的再认识 |
一. “相匹配”的万物观 |
二. “均衡“的世界观 |
第三节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的现代价值 |
一.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森林的存在与发展 |
二.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
三. 彝族传统生态理念与现代经济发展 |
四. 彝族传统农业生产的现代价值 |
五. 彝族聚居地区未来发展之展望 |
第五章 彝族文明、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
第一节 对人类文明历程的回顾 |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生态文明的萌发 |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构建 |
第五节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再认识 |
结语 |
一. 中国古代先贤的生态文明意识 |
二. 中国古代先贤生态理念的当代意义 |
三. 本次研究的基本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云南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观 |
三、白族价值观 |
四、当代适应性 |
第四节 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价值观思想的脉络 |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思想的脉络 |
一、西方古代价值观思想 |
二、西方近现代价值观思想 |
第二节 我国价值观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一、我国古代价值观思想 |
二、我国近现代价值观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的脉络 |
一、国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 |
二、我国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 |
第二章 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特点 |
第二节 云南白族传统价值观的嬗变 |
一、社会转型中的白族价值观 |
二、传统与现代交互中的白族价值观 |
三、复杂嬗变中的白族价值观 |
第三章 当代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调查 |
第一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调查的方式 |
一、样本选择 |
二、量表编制 |
三、实地访谈 |
第二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现状调查结果 |
一、白族政治价值观 |
二、白族经济价值观 |
三、白族法律价值观 |
四、白族婚姻价值观 |
五、白族信仰价值观 |
六、白族幸福价值观 |
第四章 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白族价值观民族特性存在弱化趋向 |
二、白族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摩擦 |
三、白族民众价值观变迁速率的不平衡性 |
第二节 云南白族价值观在当代适应性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白族传统文化传承乏力 |
二、白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
三、多重差异导致的不平衡 |
第五章 云南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路径 |
第一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白族价值观调适 |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白族价值观的关系 |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白族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第二节 增强白族价值观的自我调适能力 |
一、增强自我意识,提升白族价值观的自我调适能力 |
二、引导个体或群体需要,提升白族价值观自我调适能力 |
三、加大宣传教育,提升白族价值观的自我调适能力 |
第三节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白族价值观的当代调适 |
一、在社会实践中调适价值观 |
二、在法律规范中调适价值观 |
第四节 在价值观调适中实现国家认同 |
一、价值观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
二、政策调控对促进国家认同发挥重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民族文化“和而不同”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D]. 黄秋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D]. 刘天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J]. 崔明德,温欣.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历史地理视野下的大研古城空间营造智慧研究[D]. 曹伟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D]. 罗贤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6]明清云南辞赋与地域文化研究[D]. 王准. 云南大学, 2019(09)
- [7]清代及民国时期云南民间日常法律生活研究 ——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契约文书为中心[D]. 杨志芳. 云南大学, 2019(09)
- [8]大理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多元文化融合研究[D]. 武自青.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从神明到世俗—云南石林彝族牛崇拜研究[D]. 张伟文. 云南大学, 2018(04)
- [10]云南白族价值观当代适应性研究[D]. 于春滨.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