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德建设的他律与自律(论文文献综述)
王蕊[1](2021)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内蕴无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要求党的年轻干部必须始终践行并传承下去。青年公职人员是党的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后备军和人才储备力量,是年轻一代国家行政的主体,是未来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年轻干部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修政德、强政德,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虽不完全等同于年轻干部政德,但其内涵价值也自然蕴蓄其中。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状况不仅代表着整个职业群体的道德总水平,还对全社会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关乎整个民族的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程度,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因此,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在新时代尤为重要,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作尤为紧迫。新时代强调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对规范青年公职人员自身行政行为以确保正确履职尽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新时代为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铸魂补钙”所必须施行的关键举措。强化青年公职人员的道德有利于在国家行政人员群体中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信仰之钙、把稳思想灵魂之舵、秉承民族精神之脉。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应以政治品德建设作为中心和统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为基本准则,深度融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中的总体要求和四个基本着力点,同时注意结合青年公职人员的特质和优势,为促进并形成更高水平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而不懈努力探索。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建设目标的最终达成需要将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与扎实可行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以尽快在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内外布局中形成强大合力获取最优效果。为此,本文特采取理论研宄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将全文共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论证与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目前关于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行文思路、逻辑架构、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奠定了本论题的研究基础和起点。第二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分别对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青年公职人员道德三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对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各方要素包括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主要内容等进行具体解析,以此明确本研究的主体和价值。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本章节分别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做法与经验借鉴等四个层面出发,作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之基,为后续章节相关结论的得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对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状加以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突出我国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具体包括:青年公职人员的个人素养多维提升、道德认同显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先进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等几个方面。紧接着,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在于:理想信念面临挑战、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等,并针对现存问题着重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可能导致上述现存问题出现的原因。本部分内容的论述为下一篇章部分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优化路径明确了方向。第五部分为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这是本论文的又一重点部分。本篇章中认为,为了更好的解决和优化上一部分中指出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首先要把握两个基本前提,即注重顶层设计和抓牢“关键少数”。紧接着重点从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以实现“以心修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以实现“以教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以实现“以制固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以实现“以境养德”等几个具体层面着力展开相关论述。通过编织全面、系统、安全的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网络,形成科学、有效、灵活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发展模式,加快提升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水平,有效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于瑶[2](2020)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可谓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党之所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观及其培育问题,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只有切实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本文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在思想基础研究、历史经验反思和现实境遇关照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系统勾勒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理路,给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问题以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回应。第一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政德及政德观的涵义,政德观培育的要素及特征,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等。本文认为,对政德的涵义,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从主体维度看,政德是“从政之德”;从内容维度看,政德是“为政之德”;从功能维度看,政德是“用权之德”。政德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政德观是对政德的态度和看法,它由一定的政治信仰统摄,通过从政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定政德规范认同、遵循和践履的自觉性。从应然层面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政德观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将应然层面的、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实然的政德观的实践活动。政德观培育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和培育环境等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人民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助于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第二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思想基础分为“灵魂”、“根基”和“源流”三个层次。新时代培育政德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民族风格和发展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新时代培育政德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灵魂。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和官德培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贤政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积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从政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中国话语体系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第三章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主要梳理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政德观培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德观培育逐渐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验主要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第四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进入新时代,政德观培育在一系列积极举措下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其二,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其三,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其四,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其五,培育环境在调适中得以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负责部门,存在整体合力不足问题。其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尚未对政德教育或者政德观培育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其三,培育方式存在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性弊端问题,单向教条式的灌输难以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口号式”的提要求往往让政德教育流于形式。其四,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选择执行、片面执行、变通执行,甚至不执行等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依然突出。其五,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四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新形式主义问题仍旧存在,各种社会思潮错杂交织,滋生出不少干扰性、对抗性、破坏性因素。第五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本文认为,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其内在的逻辑遵循,这种逻辑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向度展开,表现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三个方面,三者分别构成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明确指导思想,现实逻辑定位目标方向,实践逻辑解锁原则要求,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应当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目标,遵循主体维度的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维度的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方式维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保障维度的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环境维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等原则,以实现政德观培育的高质量发展。第六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政德观培育进行加强和优化。第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党组织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德观要求嵌入干部教育、选任、监督、考核、惩处等各个环节,引导各要素协同向政德观培育聚集。另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调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修养政德的积极性。第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培育内容要兼顾“政”和“德”两方面的个性,既要讲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人文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观、权力观和修身观三个维度构建政德观培育内容体系,分别契合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培育目标。其中,政治观反映了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导性内容;权力观反映了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体性内容;修身观反映了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基础性内容。培育政治观,要重点抓好政治理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担当教育、政治纪律教育。培育权力观,重点要抓好宗旨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实干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培育修身观,应当重点抓好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传统修身文化教育、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第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丰富理论教育形式以充分透彻说理,二是强化政德实践锻炼以力促知行合一,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发展线上教育,四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以消解情感困惑。第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通过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将“以德为先”的干部评价标准贯穿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形成政德观培育制度保障的闭环,实现政德观培育与赏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通过淬炼端正严明的党风政风,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政德文化,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观共识,提高全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防范、过滤、削减政德观培育环境中的干扰性、破坏性、对抗性因素,以持续净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政德观培育注入场域动力支持。总之,本文认为,政德观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赖于各环节的整体推进和诸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培育环境等各要素的同向而行。
孟凡昊[3](2020)在《儒家官德思想评析》文中研究指明儒家思想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典文化,不仅有效指导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实践,更是传统中国人意识形态的集合。因此,对儒家官德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以史为镜,以明民族之得失,更可以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以资今用。儒家官德思想主要来源于自西周开始确立的德治思想,以及后世形成的儒家修身思想,同时儒家又通过道义性的入仕筹划将修身与德治政治相连接,将个人之修养与家国之命运相关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儒家官德思想是随着中央集权国家和文官官僚体系的发展而逐渐趋于系统,形成了以“仁民、忠信、中庸、奉公、勤政、慎廉”为主要内容的官德纲要。而官德思想养成方面,儒家高度个人道德修养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立志于道、学思行并重,克己正心,内省自讼,知行合一,仕学相济”的官德修养方式。同时也对官德思想践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德才、义利”等问题进行了辩证阐述。在官德外在养成方面,儒家主要依靠科举制度、官箴文化以及凸显儒家道德精神的官德管理办法来进行推动。而对儒家官德思想的内容、历史流变以及养成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传统官德修养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我国当代官德文化建设获得历史性启示。
徐瑞[4](2020)在《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德观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为官者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弘扬了这一优秀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和报告中提到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并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德内涵进行了阐述。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是加强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自身的素质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也有利于推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此,本文研究的对象确定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政治学、党建学等学科的理论及方法为依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实践调查法阐明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必要性,论述了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特点、要求及经验,主要研究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在政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自身政德修养不足、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工作上的缺失以及存在不利于政德建设的社会环境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折射了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理念薄弱、体制机制不完善、载体和方式方法不够丰富以及社会环境不佳等现象。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从重塑基层党政干部政德理念,完善政德建设监督、考评和问责机制,打造载体和改进方式方法以及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探寻当前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路径,为此,构架起一个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运行范式。从理论上看,这有利于丰富中国共产党的政德建设理论、加强对新时代干部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从实践上看,有利于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反腐败斗争、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石莹[5](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孙丽颖[6](2019)在《新时代官德建设的理论思维与策略思考》文中认为官德建设自古以来就是为政者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也是民众关心的热门话题。中西方传统官德建设的智慧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官德建设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为新时代官德建设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新时代官德建设既要继承,更要创新,要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官德建设之路。
顾佳雁[7](2019)在《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四个方面的内容。从古至今,人们对官德的研究从未停止,一方面是基于官员身份的特殊性,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道德相比于一般社会成员更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他的道德水平能够反映某个时期或某个地区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上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下到民德民风都与官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官员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是公共资源的分配者,手中握有强大的公共权力,而权力具有易腐蚀性,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很可能贪欲膨胀,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选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官德也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量。当前的中国,虽然在社会的各项事业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官员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和时代的发展相脱节,长期以往,必然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产生阻碍,因此官德建设刻不容缓。本文以官德建设为主要研究视角,聚焦官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从分析官德的基本概念入手,指明官德的特性和构成要素,并阐明现代官德的主体。接着紧扣论文题目,从中国传统官德思想的扬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西方官德建设理论的经验这三个维度整合官德的理论资源。然后阐述当前官德的实践现状,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官德建设的实践尝试入手分析当前官德建设的成就、出现的问题,以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成因。至此所做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出当前官德建设的可行性方案。所以在明确当前官德建设的基本理路基础上,作者尝试性地提出了当前官德建设的实践路径,即通过内外兼修,加强内部约束和外部保障,共同完善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何旭,秦成方[8](2017)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官德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社会道德规范具有示范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形势面临更大的变数,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为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打下良好的铺垫,必须对当前领导干部官德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官德建设措施,如建立有效的官德教育机制、建立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加强官德制度化建设等。
杜扬[9](2017)在《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同时也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新精神新要求新举措。这些新精神新要求新举措不但对广大公务员的政治修养、职业精神、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且也为广大公务员从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一次集中的“补钙”和“加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认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关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兴衰成败,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社会的安定有序,关乎人民的安居乐业。因此,研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积极探寻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运用史论结合法、文献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明晰研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对我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历史考察,借鉴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践经验,分析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提出加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策略。以期对全面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科学化水平和治国理政能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应对策略。论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交代研究内容和方法,明确创新点;依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及公务员职业道德进行概念界定,然后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公仆理论、列宁的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理论和毛泽东的党员干部建设思想,梳理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历史考察,审视我国传统官德建设,挖掘其对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考察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总结对我国当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这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新加坡近邻这些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经验,探寻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益启示;从建设规范、教育培训、监督机制和考评工作几个方面,认真总结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就,从法制建设、教育培训、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几个方面查找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从制度、环境、教育和自身四个方面进行相关原因分析;最终依据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应该明确理论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和方法合理化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目标,确立以德为先、政治约束、科学管理、法律保障和与时俱进的建设原则,形成制度完善、环境优化、教育培训和自我修养“四位一体”的建设路径。
谭鑫[10](2017)在《新时期加强官德建设的路径探析》文中指出随着当前反腐力度的逐渐加大,我国官员必须加强自身的官德建设,规避行政过程中的失范问题。本文从官德建设的两个方面出发,认为应该通过官员自律与他律两种形式加强官德的建设。在官德的自律方面,应该全面加强党性修养、倡导自觉践行官职道德;而从官德的他律角度出发,应该推进官德法制建设、健全官德监督体系等。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进新时期的官德建设。
二、官德建设的他律与自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官德建设的他律与自律(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问题概述 |
2.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的核心概念 |
2.1.1 公职人员 |
2.1.2 青年公职人员 |
2.1.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 |
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要素解析 |
2.2.1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2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指导原则 |
2.2.3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思想 |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仆思想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相关论述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干部道德建设相关论述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内修”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2 以“大道”和“不争”为核心的道家官德建设思想 |
3.3.3 以“信义”和“法治”为核心的法家官德建设思想 |
3.4 国外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做法借鉴 |
3.4.1 英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2 美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3 日本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3.4.4 韩国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相关思想及主要做法 |
第4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问题及成因 |
4.1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成绩 |
4.1.1 个人素养多维提升 |
4.1.2 道德认同显着强化 |
4.1.3 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
4.1.4 道德模范层出不穷 |
4.2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主要问题 |
4.2.1 理想信念面临挑战 |
4.2.2 教育培训效果欠佳 |
4.2.3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4.3 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思想观念原因 |
4.3.2 制度机制原因 |
4.3.3 社会环境原因 |
第5章 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 |
5.1 以心修德:深化青年公职人员自身道德修养 |
5.1.1 提升道德认知,坚定道德信仰 |
5.1.2 培养道德情感,构建道德良心 |
5.1.3 磨砺道德意志,修炼道德品格 |
5.1.4 鼓励道德实践,争当道德模范 |
5.2 以教强德: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培训 |
5.2.1 创新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原则方法 |
5.2.2 丰富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核心内容 |
5.2.3 整合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各方资源 |
5.3 以制固德:完善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制度设计 |
5.3.1 加快青年公职人员道德法制建设 |
5.3.2 深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培训机制 |
5.3.3 健全青年公职人员道德监管机制 |
5.3.4 强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考评机制 |
5.4 以境养德:优化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环境 |
5.4.1 培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5.4.2 打造绿色健康经济新常态环境 |
5.4.3 培育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环境 |
5.4.4 营造文明和谐舒心的社会环境 |
5.4.5 构建清朗明净网络空间新秩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 |
一、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
(一) 党员领导干部 |
(二) 政德与政德观 |
(三) 政德观培育 |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要素 |
(一) 培育主体 |
(二) 培育内容 |
(三) 培育方式 |
(四) 培育保障 |
(五) 培育环境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特征 |
(一) 意识形态性 |
(二) 人民性 |
(三) 时代性 |
(四) 系统性 |
四、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
(一) 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
(二) 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 |
(三) 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灵魂 |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
(二) 列宁的相关思想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 |
(一) 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
(二)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方法 |
(三)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保障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 |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
第三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1949-2012) |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
(三) “左”倾思想影响下的迂回波折 |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的恢复发展 |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的积极推进 |
(三)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的继续发展 |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
(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 |
(三)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 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
(五) 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 |
(一) 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 |
(二) 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 |
(三) 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 |
(四) 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 |
(五) 培育环境在调适中改善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挑战 |
(一) 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 |
(二) 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 |
(三) 培育方式存在低效性弊端 |
(四) 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
(五) 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 |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 |
(一) 理论逻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
(二) 现实逻辑: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 |
(三) 实践逻辑: 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 |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目标 |
(一) 国家层面的目标——明大德 |
(二) 社会层面的目标——守公德 |
(三) 个体层面的目标——严私德 |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原则 |
(一) 主体维度: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
(二) 内容维度: 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 |
(三) 方式维度: 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 |
(四) 保障维度: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 |
(五) 环境维度: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 |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
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 |
(一)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
(二) 重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 |
(三) 建立政德观培育的联动协作机制 |
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 |
(一) 培育政治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 |
(二) 培育权力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公德” |
(三) 培育修身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私德” |
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 |
(一) 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充分透彻说理 |
(二) 强化政德实践锻炼,力促知行合一 |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线上教育 |
(四)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消解情感困惑 |
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 |
(一) 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 |
(二) 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 |
(三) 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 |
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 |
(一)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当前S省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问卷调查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儒家官德思想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儒家官德思想的理论资源 |
第一节 以德为本:儒家为官治政之价值引领 |
一、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渊源 |
二、为政以德:儒家为官责任所在 |
三、德主刑辅:儒家为官治政之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修身与入仕:儒家官德养成的内在路径 |
一、官德:儒家修身思想的主体指向 |
二、入仕:儒家为官的道义性筹划 |
三、内圣与外王:儒家官德修养之价值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家官德思想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儒家官德思想之历史流变 |
一、先秦至两汉:儒家官德思想之奠基 |
二、魏晋隋唐:儒家官德思想之整合 |
三、两宋:儒家官德思想之成熟 |
四、明清:儒家官德思想之繁荣与解构 |
第二节 儒家官德思想纲要 |
一、仁民之德 |
二、忠信之德 |
三、中庸之德 |
四、奉公勤政之德 |
五、慎廉之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儒家官德思想内在养成及外在推动 |
第一节 儒家话语体系下的官德内在养成方式 |
一、立志于道,学思行并重 |
二、克己正心,内省自诉 |
三、知行合一,仕学相济 |
第二节 儒家官德养成之内在规范 |
一、德才之辩的实践抉择 |
二、义利之辨的道义考量 |
第三节 儒家官德养成之外在推动 |
一、科举入仕:儒家为政先学论的具体实践 |
二、儒家思想与官箴文化 |
三、以礼入法的官德管理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儒家官德思想之评价及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儒家官德思想之评价 |
一、儒家官德思想积极意义 |
二、儒家官德思想的历史局限 |
第二节 儒家官德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转变官德修养观念,丰富官德建设内容 |
二、优化官德教育体系,发挥柔性自律效应 |
三、优化官德管理体系,实现刚性他律约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政德 |
2.1.2 政德观 |
2.1.3 基层党政干部 |
2.2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
2.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官德养成的主张 |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政德修养的论述 |
2.2.3 中国共产党人有关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思想 |
2.3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
2.3.1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2.3.2 有利于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
2.3.3 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形成 |
第3章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特点、要求、经验 |
3.1 新时代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特点 |
3.1.1 价值的人民性 |
3.1.2 政治的方向性 |
3.1.3 作用的引领性 |
3.1.4 内涵的时代性 |
3.2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
3.2.1 目标要求: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
3.2.2 内容要求:为政以勤的基本要求 |
3.2.3 底线要求:廉洁是干部基本职业操守 |
3.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经验 |
3.3.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3.3.3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3.3.4 发挥“头雁效应” |
第4章 当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自身政德修养有差距 |
4.1.2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工作有缺失 |
4.1.3 基层党政干部政德建设的社会环境欠佳 |
4.2 原因分析 |
4.2.1 思维观念因素 |
4.2.2 培养管理因素 |
4.2.3 体制机制因素 |
第5章 推进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路径 |
5.1 强化初心与使命,重塑基层党政干部政德理念 |
5.1.1 着眼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强化大德观的树立 |
5.1.2 着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公德观的树立 |
5.1.3 着眼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强化私德观的树立 |
5.2 破解政德建设难点,完善政德建设三大机制 |
5.2.1 注重干部权力监管,完善监督机制 |
5.2.2 注重干部科学考评,完善考评机制 |
5.2.3 注重追责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 |
5.3 .优化政治建设节点,打造载体和改进方式方法 |
5.3.1 打造载体平台,激发干部活力 |
5.3.2 改进方式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
5.4 着眼外在力量的推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5.4.1 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引领 |
5.4.2 强化核心价值观认同,筑牢思想防线 |
5.4.3 发挥舆论作用,把握舆论导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论文和科研情况 |
(5)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新时代官德建设的理论思维与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官德”的新时代内涵 |
二、官德建设的传统思想渊源 |
三、新时代官德建设的策略思考 |
(一)以自律为基础,加强官德自律规范化 |
(二)以教育为先导,确保官德教育常态化 |
(三)以制度为载体,强化官德制度系统化 |
(四)以监督为关键,加大官德监督法制化 |
(7)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基本方法 |
第二章 官德的基本概念阐述 |
2.1 “官”与“德” |
2.1.1 “官”字的起源 |
2.1.2 “德”字的演变 |
2.2 官德概念的多视角界定 |
2.3 官德的特性及构成要素 |
2.3.1 官德的特性 |
2.3.2 官德的构成要素 |
2.4 现代官德主体 |
第三章 我国官德建设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官德思想 |
3.1.1 中国传统官德思想的产生条件 |
3.1.2 中国传统官德思想的内容 |
3.1.3 中国传统官德思想的局限性 |
3.1.4 中国传统官德思想的现实价值 |
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官德建设理论的发展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仆”理论 |
3.2.2 列宁的官德建设思想 |
3.3 西方官德建设理论 |
3.3.1 古希腊官德的萌芽 |
3.3.2 中世纪官德的发展 |
3.3.3 近现代西方官德的完善 |
第四章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实践现状 |
4.1 中国共产党官德建设的实践尝试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官德建设实践 |
4.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官德建设实践 |
4.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官德建设实践 |
4.2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取得的成就 |
4.2.1 官德规范制度化 |
4.2.2 官德教育专门化 |
4.2.3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
4.3 当前我国官德存在的问题 |
4.3.1 政治信仰缺失 |
4.3.2 宗旨意识淡薄 |
4.3.3 政绩观错位 |
4.3.4 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
4.4 官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1 经济上: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4.4.2 政治上:党长期执政的政治考验 |
4.4.3 文化上: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基本理路 |
5.1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主要目标 |
5.1.1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
5.1.2 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感 |
5.1.3 拥有坚强的道德意志 |
5.1.4 规范官员的道德行为 |
5.2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主要原则 |
5.2.1 指导思想 |
5.2.2 系统性原则 |
5.2.3 开放性原则 |
5.3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5.3.1 以政治道德为中心 |
5.3.2 以职业道德为重点 |
5.3.3 以社会公德为底线 |
5.3.4 以家庭美德为基点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
6.1 内部约束:强根铸魂立官德 |
6.1.1 强化官德教育 |
6.1.2 加强官德修养 |
6.2 外部保障:凝心聚力抓制度 |
6.2.1 健全考评机制 |
6.2.2 完善监督渠道 |
6.2.3 强化官德制度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意义 |
二、领导干部官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学习教育的持久性难以维持 |
(二) 官德考核体系不健全 |
(三) 官德监督难以操作 |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官德建设工作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
(二) 缺乏有效的官德养成载体和机制 |
(三) 教育监督机制不健全 |
四、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的对策 |
(一) 建立有效的官德教育机制 |
(二) 建立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 |
(三) 加强官德制度化建设 |
五、结语 |
(9)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务员 |
2.1.2 职业道德 |
2.1.3 公务员职业道德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公仆理论 |
2.2.2 列宁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理论 |
2.2.3 毛泽东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历史考察及启示 |
3.1 我国传统官德建设考察及启示 |
3.1.1 我国传统官德建设内容考察 |
3.1.2 我国传统官德建设途径考察 |
3.1.3 对我国当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考察及启示 |
3.2.1 邓小平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索 |
3.2.2 江泽民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 |
3.2.3 胡锦涛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丰富 |
3.2.4 习近平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化 |
3.2.5 对我国当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借鉴 |
4.1 主要发达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1 美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2 英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3 德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1.4 法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 近邻一些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1 日本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2 韩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3 俄罗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2.4 新加坡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 |
4.3 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 |
4.3.1 强化职业道德立法 |
4.3.2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
4.3.3 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
4.3.4 形成完备监督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
5.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就 |
5.1.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日趋完善 |
5.1.2 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逐步推进 |
5.1.3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初步形成 |
5.1.4 公务员职业道德考评工作力度提高 |
5.2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
5.2.1 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建设进程缓慢 |
5.2.2 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不够全面 |
5.2.3 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仍需完善 |
5.2.4 公务员职业道德考评机制还不完备 |
5.3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之原因 |
5.3.1 制度原因 |
5.3.2 环境原因 |
5.3.3 教育原因 |
5.3.4 自身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策略 |
6.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目标 |
6.1.1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理论科学化 |
6.1.2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内容规范化 |
6.1.3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方法合理化 |
6.2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原则 |
6.2.1 以德为先原则 |
6.2.2 政治约束原则 |
6.2.3 科学管理原则 |
6.2.4 法律保障原则 |
6.2.5 与时俱进原则 |
6.3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 |
6.3.1 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相关制度 |
6.3.2 优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环境 |
6.3.3 强化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建设 |
6.3.4 加强公务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新时期加强官德建设的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德润身:加强官德自律 |
1.1 全面加强党性修养 |
1.2 自觉践行官职道德 |
2 德法统一:加强官德他律 |
2.1 推进官德法制建设 |
2.2 健全官德监督体系 |
四、官德建设的他律与自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青年公职人员道德建设研究[D]. 王蕊.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D]. 于瑶. 山东大学, 2020(12)
- [3]儒家官德思想评析[D]. 孟凡昊.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徐瑞.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0)
- [5]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新时代官德建设的理论思维与策略思考[J]. 孙丽颖. 法制与社会, 2019(26)
- [7]当前我国官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顾佳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8]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官德建设研究[J]. 何旭,秦成方. 学理论, 2017(11)
- [9]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 杜扬.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10]新时期加强官德建设的路径探析[J]. 谭鑫. 赤子(上中旬),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