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建构论文_蔡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体性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体性,中国,亚洲,思想,鲁迅,国难,诗学。

主体性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蔡洁[1](2019)在《国难下的儿童修学旅行与儿童主体性身份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1933—1936年间,为践行知行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了解国难形势,江苏淮安新安小学、浙江西湖翁家山小学先后组织了新安儿童旅行团、新安旅行团和西湖儿童旅行团赴上海游历,开创了近代中国儿童自主修学旅行的先河,既切身体验到摩登都市的繁华,也见证了帝国主义入侵的国耻印迹。绥远抗战爆发后,新安旅行团借助慰劳绥远前线的契机,领略了塞北自然风光与少数民族风俗,并辗转华中、西南各地,观察记录了抗战前线与大后方的社会生态,探索出有益于军民合作和民族团结的动员策略,并由此萌生了关于抗战中儿童角色的思考。从自主出行了解国情,到深入边疆宣传国难,再到推动儿童群体从区域团结走向全国联合,儿童团员逐步摸索出了民族复兴语境下儿童主体性身份建构的独特路径。(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婧妍[2](2019)在《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余华与鲁迅小说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从人作为生存主体和发展主体两个层面构筑起了其独特的主体性体系,并在作品中主要清算了两个影响其独立性的因素:群体对个体存在的压制以及旧道德对个体思想的压制。而作为当代先锋派的余华在对个体存在的指认上呈现着某种对主体消解的倾向,这种消解的过程同样是基于以上两个层面展开的,由此可见鲁迅对其的影响。从鲁迅和余华对主体存在的指认、主体发展的展望的不同解读,来对比鲁迅与余华小说的异同,到以主体性的视域来分析这种差异让人感到,首先,余华作为对鲁迅作品的接受者,何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对鲁迅思想的超越,以及自身的再创造。其次,余华作为创作者,是如何实现超常性、超前性以及超我性的。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呈现出余华对鲁迅的接受,以及其自身思想的独特性和局限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龙其林[3](2019)在《中国现代诗学如何建构主体性——读陈希《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诗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借鉴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化资源来表达自我的尴尬处境。究其根本,则是西方中心论、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还在潜在地制约中国学者的观念,使许多受西方文学理论滋养成长起来的学人难以摆脱思维的桎梏,从而导致中国现代诗学因袭西方话语、套用西方理论。着名文艺理论家张江用"强制阐释"这个概念来形容西方文学理论的霸权,即背离(本文来源于《星星》期刊2019年32期)

石嵩,丁明瑾[4](2019)在《海外亚洲电影研究的方法: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作为方法的思考方式为理解亚洲电影在国际舞台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开启了全新的路径。海外学术界围绕亚洲电影所进行的研究,对于亚洲电影主体性的建构起到了参照系与外部催化的重要作用。亚洲电影是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多元主体组成的集合,具有其内在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以超越和多元异质的研究视角,考察亚洲电影与民族电影、第叁电影、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开放、动态的批判性亚洲电影研究话语,推进亚洲电影的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6期)

苏聪聪[5](2019)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治理的主体性分析与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长参与教育治理是学校建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但在实践中,受制度缺乏、意识淡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家校合作中家长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性不够突出。为了建构家长教育治理的主体性,需要在学校教育治理体系中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形成相应的制度规定予以保障,同时,还需要家长组织本身优化建设、增加自身的可靠性。只有结构、制度、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推进,家长在学校教育治理中的主体性才能得以有效建构。(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9期)

张现洪[6](2019)在《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斗争意志,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建(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17)

崔燕[7](2019)在《论交互主体性德育观视域下亲历性课程范式的建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就德育观而言,对"主体-客体论"理论预设、"双主体论"理论预设和"互为主客体论"理论预设进行学术反思,使得具有"理解网络"、"视界融合"和"共生意识"性质的交互主体性德育观成为可欲的课程范式。在交互主体性德育观的视域下,经由"对话"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视界融合"、知识探究者角色定位及其体验教学情境的创设、合作学习者角色叁种建构路径,亲历性课程范式得以确立。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得以强化。(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9年10期)

黄今[8](2019)在《近年亚洲青春励志片的青年主体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亚洲地区产生了一批票房与口碑俱佳的青春励志片,这批影片既具有类型化的共性特征又带有民族区域性的文化差异,体现出亚洲新的历史语境下,成年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基本矛盾的想象性解决。以"亚洲作为方法"的理论视点考察这批影片,得以在亚洲内部丰富的差异性中探讨青春励志片的类型特征与价值内涵。近年,亚洲青春励志片主要通过塑造革命青年、好孩子(学生)、颠覆及创造者叁种身份角色进行青年主体性建构,通过对其叙事策略的分析,能够对中国青春片创作形成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18期)

冯涛,顾明栋[9](2019)在《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中西思想和文学中的老年主体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生命周期的延长,老龄化成了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最新的文论也把年龄研究列为"生命政治学"的课题。古往今来,老年一直是人类哲学思考和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主题,从公元前的轴心时代起,西方和中国都产生了丰富的有关老年的思想,但对老年主体意识的研究迄今为止并不多见,老年主体性建构的探索更几乎是一个空白。老年主体性是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了由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和社会评价等外在因素所形成的老年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身份等。通过梳理、归纳、分析中西传统中有关老年的概念性表述和文学再现,不仅可以发现中西传统对老年和老年主体意识的不同看法和做法,而且可以获得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下建构现代社会老年主体性的启示:现代人类欲面对老龄化问题,必须建构积极的、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老年主体性,而健康的主体性需要解决自我和主体间的冲突,通过放弃自我中心,以道德规范自我,用智慧认清自我,将自我融入自然和社会,才能使老年人获得肉体的解放和精神的自由。(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赵艺阳[10](2019)在《主体性话语权对新文学史建构的影响——以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来说,文学史的叙述在撰写者所处的社会语境与撰写者本身所具有的主体性观念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话语范式。主体性话语权作为撰写者意识或潜意识层的写作倾向,对一部新文学史建构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这就导致被建构的文学史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或模糊其当下历史的真实情势,按照自身的价值取向撰写出具有"侧重还原"笔锋的历史片段,产生与真实历史具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化阅读效果。本文以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为例,从其作为文学家、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叁个身份的思维特征和审美取向等方向出发,初步探究其主体性话语权与撰写《纲要》之间所产生多样式联系。(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主体性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鲁迅从人作为生存主体和发展主体两个层面构筑起了其独特的主体性体系,并在作品中主要清算了两个影响其独立性的因素:群体对个体存在的压制以及旧道德对个体思想的压制。而作为当代先锋派的余华在对个体存在的指认上呈现着某种对主体消解的倾向,这种消解的过程同样是基于以上两个层面展开的,由此可见鲁迅对其的影响。从鲁迅和余华对主体存在的指认、主体发展的展望的不同解读,来对比鲁迅与余华小说的异同,到以主体性的视域来分析这种差异让人感到,首先,余华作为对鲁迅作品的接受者,何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对鲁迅思想的超越,以及自身的再创造。其次,余华作为创作者,是如何实现超常性、超前性以及超我性的。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呈现出余华对鲁迅的接受,以及其自身思想的独特性和局限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体性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蔡洁.国难下的儿童修学旅行与儿童主体性身份的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9

[2].李婧妍.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余华与鲁迅小说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龙其林.中国现代诗学如何建构主体性——读陈希《西方象征主义的中国化》[J].星星.2019

[4].石嵩,丁明瑾.海外亚洲电影研究的方法:主体性建构与多元转化[J].电影艺术.2019

[5].苏聪聪.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治理的主体性分析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6].张现洪.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7].崔燕.论交互主体性德育观视域下亲历性课程范式的建构路径[J].社科纵横.2019

[8].黄今.近年亚洲青春励志片的青年主体性建构[J].电影文学.2019

[9].冯涛,顾明栋.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情——中西思想和文学中的老年主体性建构[J].学术研究.2019

[10].赵艺阳.主体性话语权对新文学史建构的影响——以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主体性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共词知识图谱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共词知识图谱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共词知识图谱

标签:;  ;  ;  ;  ;  ;  ;  

主体性建构论文_蔡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