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胡海(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3035)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010-02
【摘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因此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预防控制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系RNA病毒。病毒内部的核心由单链核糖核酸及核蛋白组成,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C三型,每型又可区分为不同亚型。A型变异较快,每2~3年可发生一次,B型变异较慢。当抗原发生较大的变异时,与前次流行株完全不同,是抗原的质变,称为抗原株变,此时产生了新的亚型。由于人群对新的亚型缺乏抗体,因此常可引起大的流行。
【流行病学】
流感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5~20岁的发病率较高,但新亚型大流行则无显著年龄差别。本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经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除散发外,易发生暴发流行、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本世纪以来已发生5次世界性大流行。A型流感可导致世界性流行。B型流感可局部流行,而C型流感未见变异,常呈散发流行。流感的流行常沿交通线迅速蔓延,先集体后散居,先城市后农村。
【发病原理及病理变化】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2周后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流感病毒偶可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1~2天。短者仅数小时。
【临床表现】
急性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有显著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全身毒血症状;同时有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一般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少数病人可有腹泻、水样便。
1.单纯型流感最常见。骤起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39~40℃。热程一般为3~4日,退热后全身症状好转,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l~2周后逐渐消失,体力恢复较慢。轻症者类似普通感冒。
2.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轻者发病时类似单纯型流感,但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咳嗽、胸痛较剧,咳片块状淡灰色黏痰,肺部体征较少。胸部调线检查可见两肺炎性阴影。一般在l~2周内症状逐渐消失,肺部炎症消散。重者高热持续,剧咳血痰,气急、紫绀,并可伴发心功能障碍;X线检查两肺散在云絮状和片状炎性阴影,由肺门向四周扩展;病程长达3~4周。
3.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中毒型极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症候,病死率高。胃肠型则以吐泻为特征。
体征见眼结膜轻度充血,咽部充血,肺部有干啰音。
【实验室检查】
l.细胞学检查鼻咽部吸取物沉渣或鼻咽拭子涂片,采用姬姆萨或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检查可发现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坏变(简称CCP)及细胞浆或胞核内包涵体(嗜酸性或嗜碱性)。
2.血象在急性期,一般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有减少,分类比例正常或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少数病人在病初1~2日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比例增高,数日内迅速降至正常或偏低。
3.血清学检查采用血凝抑制或ELISA等方法,检测急性期和病后第3~4周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提示近期感染,可作为回顾性诊断。采用捕获法ELlSA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单份血清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采用酶、荧光或其他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可检出感染细胞内相应的病毒抗原,可作为早期特异性诊断。
4.病毒分离取病程早期含漱液或鼻咽拭子,经处理后接种于敏感细胞管内培养,分离病毒。
【诊断】
流感流行期间,根据接触史和群体发病史、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散发病例,因与许多急性病初期症状相似,诊断较为困难。只要全面掌握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咽拭子培养、胸部X线检查等),临床诊断也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
1.流感和感冒的鉴别
(1)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流感流行快,在短期内有很多人发病。
(2)流感一般全身症状重。感冒全身症状轻,鼻部症状重。
(3)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诊断。
2.流感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春温(瘟):好发于冬春季节,发热、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项强、易见发斑、神昏、惊厥等,脑脊液压力增高、混浊。
(2)肺热病:以骤起发热、咳嗽、烦渴、头痛为主要表现,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呈斑点状、片状、网织状或均匀阴影。
(3)麻疹:有麻疹流行,流泪、畏光、流涕明显,有“麻疹斑”及皮肤出疹。
【治疗】
1.治疗原则病情轻者,选用1、2种中成药或中西药复合制剂或以简易验方治疗。病情重者,按辨证分型服用汤剂,同时加用抗病毒药物;高热惊厥者加用解热镇静剂;咽喉炎症较重者,予以雾化吸入。合并细菌性咽炎或肺炎者,应针对病原选用抗菌药物。
现代医学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解热止痛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可阻断病毒复制,对A型流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后者不良反应较小。剂量为每日成人200mg(2.5mg/kg),可缩短病程并减少病毒的释放。须在发病后第1天开始应用,疗程3~5天。在A型流感暴发流行后对易感者可考虑预防应用,不良反应有头痛、兴奋、眩晕、共济失调等。
【预防】
加强全球性的流感监测系统,及时了解世界各地流感的发病动态及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具体的预防方法包括:
1.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疫苗包括流感灭活疫苗和流感减毒活疫苗,前者主要用于婴幼儿、老年人和有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者,一般秋季进行接种,皮下注射;后者接种对象为健康成人及儿童,经鼻腔喷雾接种以产生较多的呼吸道局部抗体,一般在当地流行季节前1~3个月内接种。
2.隔离患者。早期患者予以呼吸道隔离,减少传播。患者外出就医或到其他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并应尽量避免集中就诊。
3.流感流行期间,应暂停集会和集体娱乐活动,不到病家串门。对婴幼儿、原有心或肺慢性疾病患者、孕妇和老年人,应重点保护。
4.急性期患者用过的餐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曝晒2小时,患者住过的房间则以过氧乙酸0.75g/m3熏蒸消毒。
5.在已有流感流行趋势的群体中,重点保护人群可服用病毒唑或金刚烷胺,或以病毒唑滴鼻,连续l~2周。
【预后】
单纯型流感预后良好。流感病毒性肺炎或(和)继发细菌性肺炎,多发生在婴幼儿、孕妇。原有慢性心肺疾患和老年患者予面后较差,可能因心衰和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与流感相关的Reye综合征,病死率高。
此外,流感病毒亦可引起脑膜炎和脑炎,Reye综合征也与流感有关;亦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急性肌炎、出血性膀胱炎、肾炎等。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2001
[2]王钊.王克安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