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贫燃条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条件,氧化氮,丙烯,氧化碳,合成气,等离子体。
贫燃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李前程,苏亚欣,董士林,袁旻昊,周皞[1](2018)在《Fe-PILC在贫燃条件下催化丙烯选择性还原NO》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羟基铁离子柱撑Na-Mont制备了铁柱撑黏土催化剂(Fe-PILC),铁物种作为柱撑成分,同时充当活性组分,研究其在贫燃条件下催化丙烯选择性还原NO的特性。通过XRD、N_2吸附-脱附、H_2-TPR、UV-vis、Py-FTI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进一步研究其反应机理。研究表明,1.0Fe-PILC在450-600℃时NO的转化率超过98%,N_2的选择性可达97%以上,且抗水蒸气和SO_2的能力较强。XRD和N_2吸附-脱附研究表明,Fe-PILC中铁物种柱撑进入Na-Mont层间,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H_2-TPR研究表明,Fe-PILC在400℃左右还原能力较强,主要体现为Fe~(3+)→Fe~(2+)的还原。UVvis研究表明,Fe-PILC的脱硝活性与铁氧低聚物种FexOy呈正相关。Py-FTIR研究表明,Fe-PILC表面同时含有Lewis酸和Br■nsted酸性位,Lew is酸性位是C_3H_6与NO进行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周思引,聂万胜,车学科,陈庆亚,李金龙[2](2017)在《贫燃条件下当量比对等离子体辅助起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贫燃条件下当量比对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起爆的影响,采用松耦合方法仿真求解了当量比分别为1.0,0.8及0.6叁种条件下氢氧预混气体起爆过程,对比研究了放电产物时空分布特性、不同阶段爆震管内流场参数分布、起爆时间和距离以及推力壁动态历程。结果表明放电产物在同一周期内的时空分布形态不随当量比改变而变化,但随着当量比下降,各主要活性粒子的密度增大,增幅则降低。随着管内流速上升,等离子体对流场结构的改变更加明显,加速了形成稳定爆震波的各个子过程;不同工况下等离子体都缩短了起爆时间和距离,但当量比越低,缩短程度越小。对推力壁受力的动态分析也显示等离子体对流场演化的加速效果随当量比减小而减弱,不过其受力大小与等离子体无关。在本文贫燃条件下出现低当量比不利于等离子体发挥作用的原因包含两点,一是燃料占比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大于等离子体助燃的效果,二是放电区域尺寸有限。(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吴爽,李学兵,方向晨,孙媛媛,孙京[3](2016)在《贫燃条件In-Ag/TiO_2-γ-Al_2O_3催化CO选择性还原NO(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成分CO和NO_x可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空洞效应,对生物、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危害.污染源中CO是性能优良的还原剂,如能不添加还原剂实现CO催化还原NO_x,将成为最具经济技术优势的NO_x脱除技术.在富氧、低温条件下,利用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为N_2,是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催化CO还原NO_x常用的贵金属Ir,Rh,Pt和Pd矿藏稀少,价格昂贵,有氧条件下活性急降,而分子筛催化剂和一些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普遍存在反应温度高,尤其对N_2选择性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寻找新的适合我国矿产资源的催化体系.研究发现,稀散金属基催化剂对氮氧化物的净化具有一定效果,因而可将我国的稀散金属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本文以TiO_2-γ-Al_2O_3(TA)为载体,In/Ag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InAg/TA以及In/TA,Ag/TA和InAg/Al(γ-Al_2O_3为载体)催化剂,考察了贫燃条件下CO选择性还原NO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双金属催化剂InAg/Al和InAg/TA的活性比单金属催化剂In/TA和Ag/TA高,In/TA催化剂中引入Ag物种能降低起燃温度;另外,相比于InAg/Al催化剂,InAg/TA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550-600°C时N_2产率超过60%,说明载体中引入TiO_2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为了深入研究InAg/TA催化剂中Ag物种和TiO_2对In物种的作用,通过比表面测定、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等方法分析了催化剂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果表明,Ag物种可以提高In物种的分散性,In和Ag物种在TA载体表面可以很好地分散,从而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In和Ag物种在TA载体表面以氧化态形式存在,并且Ag物种可以提高In物种表面含量,表面In和Ag物种含量越高,吸附活性位越多,催化活性越高;同时,TiO_2也可以促进NO吸附,从而提高InAg/TA催化剂活性.InAg/TA催化剂在450°C连续反应72 h进行稳定性测试,测试前后分别在50-600°C进行活性测试,并用XRD和TEM对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InAg/TA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反应前后催化剂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测可能由于在有CO和O_2存在的体系中,Ag物种利用自身Ag~+与Ag~0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抑制了活性组分In_2O_3的还原和聚集,稳定了In物种乃至催化剂活性.InAg/TA催化剂用于贫燃条件下CO还原NO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主要归因于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散性好,稳定性高,对NO吸附能力强.Ag物种可以稳定In物种并提高其分散性,TiO_2可以改善In物种和Ag物种的分散性并促进NO吸附.(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张扬,张海[4](2016)在《H_2/CO/空气贫燃预混火焰的临界熄灭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详细数值计算在较宽H_2/CO比范围内研究了H_2/CO/空气贫燃层流预混对冲火焰的熄灭极限。结果表明:H_2/CO/空气预混火焰的熄灭拉伸率随当量比和燃料H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分析发现主要分支反应和主要终止反应的平衡和竞争是火焰熄灭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组分确定的合成气,引入火焰面上主要分支反应的反应速率ω_B与主要终止反应的反应速率ω_T的对数比值β=ln(ω_T)/ln(ω_B)作为火焰熄灭指数,熄灭时刻所有当量比火焰的β趋近一个常数β_(ext),β_(ext)为临界熄灭指数。β随着拉伸率的增加而增加,当β=β_(ext)时,火焰熄灭。β_(ext)略大于1,随着H_2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并趋近于1。(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马承飚[5](2015)在《贫燃条件下甲烷着火的动力学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是煤层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高浓度煤层气和天然气作为优质燃料,在锅炉、燃气轮机等各种燃烧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甲烷也是很强的温室气体,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为控制井下甲烷浓度,常常通过大量通风将甲烷直接排入大气中。煤矿安全事故,常常是低浓度甲烷的爆炸所引起的,控制甲烷浓度可有效防止矿难的发生。为了控制燃烧温度,燃气轮机常常运行于贫燃状态。废气处理等场合,存在大量的低浓度甲烷氧化过程。对于贫燃甲烷着火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作者建立了一套包含激波管及对应的配气、压力控制、光学测量系统的实验平台。利用激波与反射激波的压缩效应,将甲烷/空气混合物瞬间加热至高温工况,对其着火过程的OH发射谱进行了测量。在甲烷浓度10%-0.5%,温度1500K-2000K,压力约0.9atm的工况范围内以OH发射谱峰值为着火标志测量了甲烷/空气混合物的着火延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达到缝合条件来延长有效的测量时间。对于激波管内的缝合条件运行工况,采用层流模型、k-ω模型、k-ε模型、RSM模型,Spalart-Allmaras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k-ω模型以外的模拟结果都比较符合理想激波关系。考察了不同模型对网格的适应性,结果发现,S-A模型对网格的适应性最强,其次为RSM模型,k-ε模型的适应性比较差。在考虑边界层网格后发现:只有对网格适应性强的湍流模型,进行边界层网格局部加密后,得到的计算结果会比较接近密网格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完美的缝合条件很难达到,但是在靠近激波管低压段端面的实验测量区域,可以在甲烷着火的时间尺度内保持反射激波形成的温度压力工况的稳定,足以满足实验需要。对甲烷/空气混合物着火延迟的测量和与GRIMECH 3.0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模拟值的对比表明:低温时着火延迟会随甲烷浓度的降低而缩短,但是在1900K以上的高温工况,各种浓度工况的甲烷着火延迟差距非常小,GRIMECH3.0预测的着火延迟普遍比实验测量值短。实验数据显示本文研究的工况全部为弱点燃工况,甲烷的着火延迟在同一温度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变化,用阿累尼乌斯关系式,即温度倒数项与着火延迟对数项的线性关系拟合后,实验测量的着火延迟体现出来的随甲烷浓度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与详细机理模拟值基本一致。由于我们采用OH生成速率达到峰值作为着火标志时,反应机理模拟难以体现从着火启动到测量信号达到峰值的过程所需的时间,所以模拟值的计算结果要比实验测量值更小。以实验测量值为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修正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后的着火延迟经验公式。以GRIMECH 3.0详细反应动力学机理为基础,计算了各个基元反应对关键中间组分的生产与消耗贡献,并利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甲烷氧化过程中各基元反应对整体反应速率的贡献程度。分析表明,贫燃条件下甲烷氧化速率主要取决于CH3的转化,CH3+O2<=>CH3O+O主导了整体反应速率,CH3转化为CH2(s)与两个CH3复合为C2H5、C2H6为主反应路径之外的主要CH3转化分支反应路径。H+O2<=>O+OH为主要的活性氧化剂产生反应。在确定主反应路径的前提下,构建了包含16种组分,31步反应的贫燃甲烷氧化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机理。该简化机理主要适用于当量比0.2以下的极端贫燃工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5-01)
张栖[6](2013)在《贫燃条件下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贫燃发动机由于燃烧充分具有比燃料利用率高、动力输出高、HC和CO排放量少等优点,但在燃烧过程中却产生了大量的NOx。目前,研究新型贫燃条件下NOx的净化催化剂成为当前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脱除贫燃条件下NOx净化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3年10期)
刘洁,李新勇,袁德玲,陈国华[7](2011)在《贫燃条件下Cu/Ti_(1-x)CexO_2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O_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危害。近年来,以碳氢化物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技术(HC-SCR)得到了广泛研究,以期解决贫燃条件下移动污染源排放的NO_x消除问题。本文通过尿素共沉淀一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的5wt.%Cu/Ti_(1-x)Ce_xO_2(x=0.0,0.1,0.2,0.3,0.5,1.0)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贫燃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C_3H_6-SCR)。研究发现,催化剂活性与载体成分密切相关。其中,Cu/Ti_(0.9)Ce_(0.1)O_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低温催化(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期刊2011-09-21)
张栖,刘有发,钟标城,付名利,吴军良[8](2010)在《贫燃条件Ag-Rh/CeO_2-ZrO_2-Al_2O_3协同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原位红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Ag-Rh浸渍到共沉淀法合成的Ce-Zr-Al上,制备出Ag(0.04)-Rh(x)/Ce0.5Zr0.5O2-75%Al2O3系列催化剂,采用BET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探讨催化剂在贫燃条件下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g-Rh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较单组分Ag、Rh催化剂的高.Rh负载量为0.7%(质量分数)时,NO转化率达最佳(90.3%),且反应的起燃温度低、活性温度范围宽(300~500℃).DRIFTS结果显示,Rh的添加不仅有利于催化剂表面NO的吸附,而且能促进Ag催化生成关键反应中间体—CO—NH—,进而显着提高NO的转化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张栖[9](2010)在《贫燃条件下Ag-Rh/CZA催化剂上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燃油经济性的考虑,贫燃发动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贫燃发动机尾气中富含大量的氮氧化物(其中90%以上是NO)和氧,使得传统的汽车尾气净化叁效催化剂在贫燃工况下失去了催化活性,因此,开发出新型的适合贫燃条件下机动车尾气净化的催化剂势在必行。Ag/AlB2BOB3B催化剂是目前烃类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中研究最广泛的,它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及良好的水热稳定性,但该催化剂的低温反应活性低、反应温度范围窄。为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及拓宽反应温度范围,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储氧性能佳、比表面积大的CeOB2B-ZrOB2B-AlB2BOB3B复合氧化物为载体,Ag,Rh为活性金属的单组分及双组分催化剂。通过多种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Ce/Zr比CZA载体的结构、热稳定性及储氧量等性能;通过活性评价和其他表征手段考察和研究了各催化剂体系的吸附性能、反应活性、反应条件对活性的影响及催化反应机理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铈锆固溶体中加入氧化铝使得复合氧化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及高的储氧性能,更适于用作贫燃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载体材料。以CZA(0.5)为载体的催化剂反应活性高于CZA(0.75)担载的催化活性,其中,双组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又高于单组分催化剂的活性,Ag(0.04)-Rh(0.007)/CZA(0.5)是反应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它催化作用下的NO转化率可达到90.3%,且该反应的起燃温度低,活性温度范围宽(300℃~500℃)。原位红外结果显示,在Ag-Rh/CZA催化剂作用下的丙烯还原NO反应过程如下:丙烯首先被部分氧化成羧酸盐类,NO被氧化成硝酸盐类,丙烯氧化产物与硝酸盐类反应生成反应中间体酰胺基,反应中间体再进一步与NO等反应生成目的产物。在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Rh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催化剂表面NO及CB3BHB6B等反应物的吸附,而且能促进Ag催化生成关键反应中间体-CO-NH-,进而显着提高NO的转化率。(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0-05-15)
尤隽,王晔[10](2007)在《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能源的日益紧张,既经济又环保的汽车必将得到青睐。贫燃发动机可能成为一种选择,但是如何去除贫燃条件下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就成为汽车尾气催化剂研究的新热点。在此主要分析了目前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江苏环境科技》期刊2007年06期)
贫燃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贫燃条件下当量比对交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起爆的影响,采用松耦合方法仿真求解了当量比分别为1.0,0.8及0.6叁种条件下氢氧预混气体起爆过程,对比研究了放电产物时空分布特性、不同阶段爆震管内流场参数分布、起爆时间和距离以及推力壁动态历程。结果表明放电产物在同一周期内的时空分布形态不随当量比改变而变化,但随着当量比下降,各主要活性粒子的密度增大,增幅则降低。随着管内流速上升,等离子体对流场结构的改变更加明显,加速了形成稳定爆震波的各个子过程;不同工况下等离子体都缩短了起爆时间和距离,但当量比越低,缩短程度越小。对推力壁受力的动态分析也显示等离子体对流场演化的加速效果随当量比减小而减弱,不过其受力大小与等离子体无关。在本文贫燃条件下出现低当量比不利于等离子体发挥作用的原因包含两点,一是燃料占比降低带来的不利影响大于等离子体助燃的效果,二是放电区域尺寸有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贫燃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1].李前程,苏亚欣,董士林,袁旻昊,周皞.Fe-PILC在贫燃条件下催化丙烯选择性还原NO[J].燃料化学学报.2018
[2].周思引,聂万胜,车学科,陈庆亚,李金龙.贫燃条件下当量比对等离子体辅助起爆的影响[J].推进技术.2017
[3].吴爽,李学兵,方向晨,孙媛媛,孙京.贫燃条件In-Ag/TiO_2-γ-Al_2O_3催化CO选择性还原NO(英文)[J].催化学报.2016
[4].张扬,张海.H_2/CO/空气贫燃预混火焰的临界熄灭条件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
[5].马承飚.贫燃条件下甲烷着火的动力学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6].张栖.贫燃条件下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
[7].刘洁,李新勇,袁德玲,陈国华.贫燃条件下Cu/Ti_(1-x)CexO_2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研究[C].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2011
[8].张栖,刘有发,钟标城,付名利,吴军良.贫燃条件Ag-Rh/CeO_2-ZrO_2-Al_2O_3协同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原位红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
[9].张栖.贫燃条件下Ag-Rh/CZA催化剂上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0].尤隽,王晔.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