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洪涛(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38000)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227-01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治疗特点和转归。方法分析我院2006~2011年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6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1)胸腔积液的原因:首先是晚期尿毒症毒素的侵害和水份的潴留;其次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结核性胸膜炎、低白蛋白血症﹑恶性及特发性。(2)治疗特点:胸部穿刺抽液和胸腔闭式引流术以及抗炎治疗;抗结核治疗;充分透析基础上下调体重,除恶性和特发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较差外,其余原因导致的胸腔积液均有缓解。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病因常常很多,需要定期检查,及早发现综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胸腔积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尿毒症患者晚期生命的治疗方法。随着各种疾病的逐年增多的趋势,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也逐年递增。目前进行维持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不仅包括由慢性肾炎发展而至的尿毒症,也有其他疾病引发的如糖尿病、高血压而导致的尿毒症也是患者进行维持性透析的常见原因。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1年8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405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66例并发胸腔积液,发生率16.3%,66例中男性40例,女26例,年龄32~68岁,平均45.6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气憋66例,发烧12例,咳嗽咳痰者28例,胸痛伴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者26例,发病的原因: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炎32例,多囊肾4例,不明原因肾衰竭6例。
1.2实验室检查66例患者均经胸部X线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胸腔积液的。双侧胸膜腔积液38例,(其中11例合并心包积液)单侧胸膜腔积液28例。胸膜腔穿刺见血型胸水8例,病理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细胞;25例结核杆菌涂片均阴性,但血清结核抗体阳性;33例细菌培养均阴性。
2治疗结果
66例患者均加强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h,透析时加强超滤,下调干体重,选择合适的除水模式[1],有计划地除水,设置个体化透析处方。采用钠梯度透析[2],即透析开始时透析钠浓度调至155mmol/L,快到透析结束前半小时将钠浓度调至135mml/L,同时低温透析并加强超过滤。对于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应用序贯透析,透析时段严格控制盐及水的进入,控制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并增强营养,给予强心,抗感染治疗33例,诊断性抗结核治疗25例,并输白蛋白或血浆的5例,8例患者诊断性的给予化疗有效。
66例患者进过综合治疗后,33例胸膜腔积液完全吸收,25例经抗结核治疗胸膜腔积液明显吸收好转,血型胸水8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58/66)87.9%。
3讨论
维持性透析治疗可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普遍应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尽管它能够改善部分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透析不能完全替代正常肾脏所有复杂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且因为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各种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所以需要长期反复血液透析的患者会发生一系列维持性透析并发症。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可以使渗出液、漏出液及血性液,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胸腔积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血液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心力衰竭并各种感染、胸腔转运功能[3]下降、长期使用肝素[4]等多种因素造成。选择动静脉内瘘成型术的时机及瘘口的口径也会影响心功能[5]出现胸腔积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改善透析方法、加强营养、防治慢性感染、个体化治疗、寻找并有效防治引发疾病进展的可逆因素等,大部分患者胸腔积液可明显吸收或好转。本组66例患者除8例血性胸水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58/66)87.9%。
本组资料显示肺部感染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胸腔积液重要原因,长期透析病人机体免疫力减退,从而导致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及肿瘤的发生,所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要强调支持疗法的重要性,增强病人免疫力,监督患者充分透析,并且对已经合并感染的患者要及早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由于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本身的特殊性,其生活质量仍存在许多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临床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改进透析方法,提高透析质量会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梅.可调钠透析对维持血容量的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3(4):370-372.
[2]马立萍,罗春玲,任子云,等.单超充分透析治疗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合并心力衰竭.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22.
[3]郭红,于仲元.血液透析虑过对SDS-PAGB检出的尿毒症相关物质的清除作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553-554.
[4]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36.
[5]何长民,张训,主编.肾脏替代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