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治思想论文_冀君姣

导读:本文包含了礼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思想,荀子,孔子,德治,论语,礼制,价值。

礼治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冀君姣[1](2019)在《儒家“礼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传统儒家思想更是将"礼"奉为圭臬。"礼治"是儒家思想中的精髓,虽然其中亦有繁文缛节、等级观念等消极因素束缚甚至阻碍了社会进步,但瑕不掩瑜,其中精华仍可为今天所发掘和借鉴。把握礼治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功能、助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参与当代政治文化建设的启示与检省等几个方面,有助于探索礼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及当代价值。(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张鑫[2](2019)在《礼治思想指导下的晏婴改革探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晏婴历仕齐国灵公、庄公、景公叁代君主,叁代之英,功勋卓越,与管仲齐名,史称管婴。礼治思想是晏婴改革的指导思想,将礼升华与天地秩序共存,以礼融贯政统治国御天下。在"以礼治国"思想指导下,晏婴内安社稷、外靖邦邻,对齐国内政、外交进行针对性改革。在内政方面:重社稷、薄赋敛;匡公室而抑私门;举贤而任能,行节俭而抑私欲;外交方面,以"诸侯相见礼为先"为外交原则推行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的外归其义的外交政策。改革初见成效,抑制了陈氏等权卿私门的壮大,保证了姜齐政权的稳定,维持了齐国的大国地位,进而为齐国谋求霸权提供了可能。但由于种种局限性,改革未取得彻底的成功。(本文来源于《临沂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鑫[3](2019)在《晏婴改革中礼治思想的政治实践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晏婴是齐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亦是出色的改革家。在"以礼治国"思想的指导下,晏婴对齐国内政外交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改革。重视社稷,薄敛赋税;匡正公室,抑制私门;推举贤良,重用贤能,厉行节俭,压抑私欲。改革成效显着,保证了姜齐政权的稳定,抑制了陈氏等权卿私门的扩张,维持了齐国的大国地位,进而为齐国谋求霸权提供了可能。但由于种种局限性,改革未取得彻底的成功。(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东晨[4](2019)在《论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文化对我国上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影响非常深重,也对促进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学者都专注于研究孔孟之道对儒家文化的发展,但是作者认为,荀子的礼治思想既继承了部分孔孟的德治思想,又对孔孟德治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完善,更适合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官方正统的学说铺垫了坚实的根基,具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比较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找出荀子继承的孔孟德治思想的部分,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两者的不同点,从而找出荀子思想的领先所在,最后得出荀子发展了的孔孟思想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孔孟德治思想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通过阐述孔孟德治思想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为对比荀子礼治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作者认为孔孟德治思想的内容主要是“为政以德”、“仁”和“礼”以及“德主刑辅”的思想,并提出孔孟德治思想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统治要求的时代局限性,进而引出荀子礼治思想。然后本文通过两个章节叙述了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孟德治思想和荀子礼治思想都坚持以民为本、追寻“礼”的内在精神、重视统治阶级人才培养。而荀子礼治思想发展孔孟德治思想有四个方面,人性论由“性善论”发展为“性恶论”、礼的内在精神由“仁义”发展为“礼义”、治国之道由“为政以德”发展为“隆礼重法”、人才培养目标由有德君子发展为礼法君子。最后一章,本文通过论述传统文化的弊端和荀子礼治思想的现代启示论述了荀子礼治思想的现实意义,以达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的。孔孟德治思想和荀子礼治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要用逻辑的方法去分析对比出荀子礼治思想和孔孟德治思想,找出荀子礼治思想中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我们要吸收其合理的成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而提供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向云,周先进[5](2019)在《荀子“明分使群”与“礼治”思想的辩证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佐藤将之关于荀子"礼治论"的思想特质暨历史定位论述,立足于社会儒学参考框架诠释荀子"明分使群"与"礼治"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发现荀子"明分使群"与"礼治"思想二者之间具有双向性、制约性、辩证统一性等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周兴[6](2018)在《宋明儒者的礼教思想及其礼治实践:以宗族思想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儒者推行社会礼教是在以复兴宗法的形式下组织宗族进行的。宋儒对经书记载的宗法进行改造,使西周时仅通行于贵族的宗法向庶民推行。就宋明儒家的礼教实践而言,理学家注重宗法的礼制秩序,倾向于"齐之以礼";心学家则突出宗法的道德价值,倾向于"道之以德"。这反映出,理学与心学对以礼治国的理解有着不同侧重,理学家主要将国家治理寄托于稳定的社会秩序,心学家则将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在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来源于《安徽史学》期刊2018年06期)

黎千驹[7](2018)在《孔子的礼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语》中蕴涵着孔子的礼治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礼是发展变化的、以礼治国、以礼修身等叁方面。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当借鉴孔子的礼治思想,汲取其精华而剔除其糟粕,结合时代的特征来探寻符合公民特点的礼治教育途径。譬如:可以通过礼的秩序精神教育来培养公民敬上尊老爱幼的品德,通过礼的礼貌精神教育来培养公民的君子风范和君子人格,通过礼的礼仪教育来培养公民的文明素质,通过礼的自律精神教育来培养公民自律的品德,从而使广大公民养成学礼、知礼和守礼的道德风尚,重塑我中华礼仪之邦的文明形象。(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欣妮[8](2018)在《浅析孔子的礼治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礼治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治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可取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19期)

孙志强[9](2018)在《荀子礼治思想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礼治”是荀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从问题意识上来看,“礼治”思想面对的是战国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现实政治问题,以及法、儒、墨等诸子学派所提出的理论挑战。从内容结构上来看,“礼治”可分为“礼制论”、“礼法论”、“礼义论”叁个部分,分别回应墨家否定名分等级的主张、法家“法治主义”的政治主张以及思孟之学“礼义”建构的心性论倾向。本文第一章旨在论述荀子礼治论的社会文化背景。其中,社会政治背景指在战国社会由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贵族政治向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官僚制帝国转向的历史趋势中,宗法社会结构与宗法政权体制遭到瓦解。而社会文化背景,则指法、儒、墨从“宗法名分等级的合理性”、“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的冲突”、“礼制的伦理价值体系”叁个方面提出理论挑战。第二章探究荀子的礼制论及其对墨、宋学派的回应。面对墨家否定名分等级的主张,荀子一方面对礼制“名分”作哲学辩护,论证等差秩序的必要性以及职官分工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提出关于政权体制与职官制度的政治构想,在政权体制方面,主张采取君相为主体的政治模式,促成典范政治与贤人政治的结合。在职官制度方面,提出了“士君子——官人百吏”的政治角色设计。第叁章主要探究荀子礼法思想的构建及其对法治主义的回应。荀子指出,“法治秩序”的积弊,在于“官僚制的功利理性主义”与“亲亲尚恩”、“贵贵尊贤”之间冲突。对此,荀子强调只有“师道”、“君道”、“吏道”的协调统一,政治文化秩序才能得以维系。此外,荀子提出“隆礼重法”思想,阐释自己的用刑理念与原则,主要表现为“先德后刑”、“慎刑勿滥”以及“刑称罪”。第四章主要探究荀子的礼义论及其对思孟学派的回应。面对思孟之学“礼义”建构的心性论倾向,荀子着力推动“礼义”向政治伦理本位回归。在此基础上,荀子进一步论述“礼义”的双重内涵:其一,“礼义”作为经国定分的依据,即所谓“分义”的内涵。其二,“礼义”作为伦理秩序下的道德观念,体现为孝悌辞让的伦理规范。结语部分主要对荀子“礼治”思想进行总结,并突出其礼治思想的特质。同时,将荀子礼治思想置于战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加以考察,对其思想的不足予以简要评析。(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戴雨江[10](2017)在《论述《资治通鉴》中的礼治与德治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司马光所撰写的《资治通鉴》当中,礼治和德治是贯穿整部书的两个重要的思想,礼治思想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最高准则,而德治思想则是封建社会进行执政的一个基本的执政纲领。对于封建的君主制来说,"立政以礼"是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为政以德"则是对基本原则进行贯彻的思想路线,教化则是礼治和德治具体实施的一个工具。从历史的角度可以证明,礼治和德治的思想是有生命力的,并且对当代的社会也有着一定的启示。本文主要对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礼治和德治的思想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7年11期)

礼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晏婴历仕齐国灵公、庄公、景公叁代君主,叁代之英,功勋卓越,与管仲齐名,史称管婴。礼治思想是晏婴改革的指导思想,将礼升华与天地秩序共存,以礼融贯政统治国御天下。在"以礼治国"思想指导下,晏婴内安社稷、外靖邦邻,对齐国内政、外交进行针对性改革。在内政方面:重社稷、薄赋敛;匡公室而抑私门;举贤而任能,行节俭而抑私欲;外交方面,以"诸侯相见礼为先"为外交原则推行睦邻友好、和平相处的外归其义的外交政策。改革初见成效,抑制了陈氏等权卿私门的壮大,保证了姜齐政权的稳定,维持了齐国的大国地位,进而为齐国谋求霸权提供了可能。但由于种种局限性,改革未取得彻底的成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礼治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冀君姣.儒家“礼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黑河学刊.2019

[2].张鑫.礼治思想指导下的晏婴改革探论[J].临沂大学学报.2019

[3].张鑫.晏婴改革中礼治思想的政治实践探析[J].济宁学院学报.2019

[4].王东晨.论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9

[5].向云,周先进.荀子“明分使群”与“礼治”思想的辩证统一[J].现代职业教育.2019

[6].周兴.宋明儒者的礼教思想及其礼治实践:以宗族思想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8

[7].黎千驹.孔子的礼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湘南学院学报.2018

[8].李欣妮.浅析孔子的礼治思想[J].法制博览.2018

[9].孙志强.荀子礼治思想新探[D].武汉大学.2018

[10].戴雨江.论述《资治通鉴》中的礼治与德治思想[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

论文知识图

)(二)室内功能布局设计进明间板壁后...周天子十二毓冕冠探究绵亘五千年的汉代皇帝冕衣附录叁、着作与论文目录(1)附录叁、着作与论文目录(2)

标签:;  ;  ;  ;  ;  ;  ;  

礼治思想论文_冀君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