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春大豆论文_郑庆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北春大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豆,高产,助剂,鉴定,品种,阈值,除草剂。

东北春大豆论文文献综述

郑庆伟[1](2019)在《3种喷雾助剂对东北春大豆除草剂减量增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除草剂使用量,提高东北春大豆杂草防除效果,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垦九叁管理局植保植检管理站合作于5月2日至6月20日在常用土壤封闭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减量25%的基础上,分别添加3种喷雾助剂(有机硅类助剂施倍丰、表面活(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7期)

李文博,崔娟,徐伟,史树森[2](2019)在《野黍对东北春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东北大豆田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防治方法。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密度系列试验和拟合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竞争关系,计算其经济阀值。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和产量随野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对数函数模型拟合大豆产量损失率与野黍密度之间关系最好y=22.102Ln(x)-42.592(R~2=0.977 2;F=171.338 4;P=0.000 2)。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对数函数模型,野黍人工防除的经济阈值为15.05株·m~(-2),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24%烯草酮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化学防除野黍的经济阈值分别为8.19,7.59和7.67株·m~(-2)。野黍与大豆争夺田间光照和土壤水肥,导致大豆严重减产,采取化学防除野黍具有明显经济优势。(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陈宇飞,胡新,高世杰,于涵,文景芝[3](2019)在《3种喷雾助剂对东北春大豆除草剂减量增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除草剂使用量,提高东北春大豆杂草防除效果,在常用土壤封闭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减量25%的基础上,分别添加3种喷雾助剂(有机硅类助剂施倍丰、表面活性剂类助剂激健、植物油类助剂速捷),比较杂草防除效果和大豆生物学性状、产量、收益等指标,探明3种助剂对除草剂减量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3种喷雾助剂对杂草总防效优异,鲜重防效、株防效均高达90%,添加3种喷雾助剂的减药处理与常规不减药处理比较没有显着差异。施倍丰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的防效最好,对2类杂草的最高鲜重防效和最高株防效均达到90%以上;速捷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最高,达94.2%,但株防效最低,为86.7%,对阔叶类杂草的鲜重防效和株防效约为86%;激健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与施倍丰相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约为90%,激健对阔叶类杂草的鲜重防效和株防效比速捷略低,防效约85%。3种喷雾助剂对大豆株高、荚数、百粒重等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收益与常规不减药处理比较没有显着差异。激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能增产4.47%,增效3.43%,其次是施倍丰,增产1.6%,增效2.12%,速捷没有增产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除草剂使用中添加喷雾助剂能达到减量增效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推广除草剂减施技术提供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韩新华,马淑梅,付雪,肖洋[4](2019)在《东北春大豆抗旱品种根系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展黑龙江省大豆抗旱育种,进行现有大豆种植区域布局,本研究选用以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春大豆40份为材料,利用溶液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芽期抗旱鉴定和苗期抗旱鉴定,对筛选出的抗旱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对抗旱品种苗期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冠比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芽期抗旱鉴定,绥字号、黑农号、合丰号及小粒型大豆品种抗旱性较强,耐旱和较耐旱型品种为‘绥农22’、‘合丰48’、‘绥农30’、‘龙小粒2号’、‘黑河52’、‘绥农28’、‘垦豆26’、‘黑农65’、‘龙小粒1号’、‘垦丰17’、‘垦豆25’、‘绥农10’、‘抗线12’、‘黑农61’、‘黑农64’、‘龙豆2号’;苗期抗旱鉴定,合丰号、绥农号及黑农号品种抗旱性较强,包括‘合丰50’、‘黑农60’、‘绥农28’、‘合丰48’、‘合丰51’、‘黑农61’、‘龙小粒豆2号’、‘黑河51’、‘黑河50’、‘合丰56’、‘黑农65’、‘黑农64’。结合春大豆芽期和苗期抗旱鉴定结果共筛出抗旱品种‘合丰48’,‘绥农28’、‘龙小粒2号’,‘黑农65’,‘黑农61’,‘黑农64’;随着抗旱胁迫增强,品种总根长、根总面积、根体积、及根冠比总体表现增加趋势,特别是从中度干旱到严重干旱时增加幅度最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2期)

薛永国,刘鑫磊,曹旦,栾晓燕[5](2018)在《东北春大豆品种的适应性鉴定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东北春大豆品种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方法]采用东北主栽18个品种在12个试验点进行鉴定试验,利用绝对产量和相对排名系数进行分析,并利用GGE Biplot对品种与地点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鉴定各品种的适应性。[结果]黑河43、绥农35、吉育406、东农52为适应性较强的品种。[结论]该方法能准确地鉴定出适应性更强的品种,为大豆品种推广和亲本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33期)

刘延超,高宇,李颖姣,潘新龙,崔娟[6](2018)在《东北春大豆田间黄蓟马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大豆田黄蓟马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指导田间取样,采用6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黄蓟马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成虫和若虫)在大豆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并且进行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检验,确定所属空间分布型,对聚集因素作出分析,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最适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黄蓟马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在大豆不同生育期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Iwao回归分析法显示黄蓟马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黄蓟马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聚集度依赖密度,且随着平均密度的升高聚集程度越强。卡方检验的结果也为聚集分布。黄蓟马的种群集数λ均大于2,说明黄蓟马种群的聚集原因可能由其生活习性或其本身的聚集行为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黄蓟马成虫的理论抽样方程N=(2.219 9/+0.117 6)/D~2,若虫的理论抽样方程N=(1.554 9/+0.072 8)/D~2,黄蓟马整个种群的理论抽样方程N=(1.928 4/+0.003 5)/D~2。本文结果为黄蓟马田间取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广生[7](2016)在《东北春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从东北春大豆的栽培准备、具体栽培过程以及收获过程叁方面入手,对东北春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强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重要性,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东北春大豆的质量与产量。(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6年11期)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8](2016)在《东北春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东北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采用东北地区代表性品种361份,于2012-2014年在东北地区北安、扎兰屯、克山、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长春、白城、铁岭9个代表性地点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将品种在所有环境下的平均值作为该品种在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获得的常规值,常规值的大小代表了品种的基因型值,用以作为与生态区值比较的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东北地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蛋脂总量为40.47%、21.35%和61.82%,百粒重总平均值为19.06 g。不同试点间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蛋脂总量最大相差约2~3个百分点,百粒重最大相差约3 g;而品种间相对应性状则分别相差约8,4,6个百分点和20 g,品种间差异远大于试点间表达的平均差异。(2)品种按育成年代归类,不同育成年代品种平均值呈现一定的变异趋势,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随育成年代呈现下降趋势、油脂含量和百粒重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蛋白质含量从41.23%降至40.28%,蛋脂总量从62.16%降至61.74%,油脂含量从20.92%升至21.46%,百粒重从18.70 g升至19.29 g。但同一育成年代内品种的差异大于不同育成年代间平均值间的差异。(3)品种按熟期组归类,平均值呈现一定的变异趋势,蛋白质含量(39.97%~41.31%)呈现以MGⅠ组为底端,向早向晚均上升;油脂含量(20.42%~21.83%)与蛋脂总量(61.23%~62.92%)随熟期组变晚呈下降的趋势;百粒重在MGⅢ组(20.32 g)达到最大,在其它熟期组间(18.86~19.18 g)差异不显着。熟期组内品种籽粒性状的差异远大于熟期组间育成品种籽粒性状平均值间的差异。(4)各熟期组品种在各生态区籽粒性状的差异虽达到显着水平,但差异并不大。第Ⅰ亚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北部地区,各熟期组在该地的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蛋脂含量、百粒重平均值分别低于相应的全试验平均值约0.1~0.4、0.6~1.3和1~1.5个百分点。第Ⅱ亚区主要包括黑龙江中南部至吉林省长春地区,MG000-MGⅠ油脂含量在该地比相应的全试验平均约高0.1~0.2个百分点,百粒重高约0.45~1.1 g。第Ⅲ亚区包括黑龙江西南至吉林省东北部缺水地区,MG000-MGⅡ的蛋白质含量在该亚区比相对应的常规值高约0.3~0.5个百分点,MG000-MGⅠ的蛋脂总量在该亚区均高于相应的常规值,其中MG000高约0.5个百分点,其余各组高0.1~0.2个百分点。第Ⅳ亚区主要包括辽宁省大部地区,MG000-MGⅡ的蛋白质含量在该亚区比相应的常规值高约0.2~0.6个百分点,油脂含量比相应的常规值高约0.7~1.64个百分点,蛋脂总量则比相应的常规值高约1个百分点。第Ⅰ亚区综合生态条件并不利于大豆高品质的表达,第Ⅱ亚区综合生态条件有利于油脂含量、百粒重的表达,第Ⅲ亚区综合生态条件有利于蛋白质含量、蛋脂总量的表达,第Ⅳ亚区综合生态条件有利于各品质性状的表达。东北各亚区生态环境对籽粒品质性状的表达有一定作用,但各亚区内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更大。根据品种在各生态亚区的表现筛选出一批籽粒性状有特色的品种供育种利用。(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李红梅[9](2016)在《东北春大豆产量空间分布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豆的栽培生产中如何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积温带确定密度和不同的空间分布是决定大豆高产的一项关键技术,多年来我们在大豆栽培生产中产生65cm、45cm、30cm的不同垄距栽培方法,但是还不能确认为那种方法最合理,通过不同垄距的密度变化初步找出了最佳垄距的最佳播量获得最高产量。(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6年04期)

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10](2016)在《东北春大豆熟期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春大豆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特性是最主要的生态特性。美国建立的大豆熟期组制度已为全世界采纳。熟期组归类表述了品种最主要的地理生态特性,有利于全世界不同地区间的引种、交流和育种方案设计。本研究搜集了我国东北地区数十年来育种或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地方和育成的共计361份品种,于2012-2014年在东北大豆不同气候生态区的9个试验点,以美国和国内已明确MG000~MGⅢ熟期组的品种为标准,进行东北地区品种熟期划分的研究。鉴定方法为先根据标准品种相邻熟期组生育日数平均值的1/2为界,划定不同熟期组在该环境的范围,初步划定各品种的熟期组归属,然后统计各品种在不同环境的熟期组归属次数,结合考虑该品种适应的生态条件,最终确定其熟期组归属。本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早春土壤墒情较好,播种后种子开始吸水萌动,而完全成熟则在完熟期(R8时期),大豆的全生育期应为从播种到R8时期的生育日数。获得结果如下:(1)确定了不同试验点/生态亚区各熟期组划分的生育期天数范围和各熟期组鉴定的最佳试验点/生态亚区,具体的说以北安和扎兰屯作为MG000和MG00熟期租适宜的鉴定地点,克山和牡丹江作为MG0和MGⅠ适宜的鉴定地点,铁岭作为MGⅡ和MGⅢ适宜的鉴定地点;(2)361份东北春大豆归入MG000~MGⅢ共6个熟期组;(3)揭示了不同熟期组在东北地区的地域分布,大致上MG000和MG00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北部,MG 0和MG I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中南部,MGⅡ主要分布在吉林省,MGⅢ主要分布在辽宁省;(4)提出了一批东北地区各熟期组鉴定的本地区标准品种;(5)提出我国东北地区熟期组鉴定的方法,即先在当地将待鉴定的品种生育期天数与标准品种的表现或者本文所给出的各熟期组在当地的表现进行初步划分,然后按照其熟期组划分结果安排在适宜的鉴定点进行统一鉴定,经比对后确定其熟期组的归属。(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东北春大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东北大豆田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寻防治方法。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密度系列试验和拟合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同期杂草野黍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竞争关系,计算其经济阀值。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和产量随野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对数函数模型拟合大豆产量损失率与野黍密度之间关系最好y=22.102Ln(x)-42.592(R~2=0.977 2;F=171.338 4;P=0.000 2)。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对数函数模型,野黍人工防除的经济阈值为15.05株·m~(-2),95%精异丙甲草胺乳油、24%烯草酮EC、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化学防除野黍的经济阈值分别为8.19,7.59和7.67株·m~(-2)。野黍与大豆争夺田间光照和土壤水肥,导致大豆严重减产,采取化学防除野黍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北春大豆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庆伟.3种喷雾助剂对东北春大豆除草剂减量增效的影响[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李文博,崔娟,徐伟,史树森.野黍对东北春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J].大豆科学.2019

[3].陈宇飞,胡新,高世杰,于涵,文景芝.3种喷雾助剂对东北春大豆除草剂减量增效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9

[4].韩新华,马淑梅,付雪,肖洋.东北春大豆抗旱品种根系特征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5].薛永国,刘鑫磊,曹旦,栾晓燕.东北春大豆品种的适应性鉴定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8

[6].刘延超,高宇,李颖姣,潘新龙,崔娟.东北春大豆田间黄蓟马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

[7].王广生.东北春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机.2016

[8].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东北春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分析[J].大豆科学.2016

[9].李红梅.东北春大豆产量空间分布关系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

[10].傅蒙蒙,王燕平,任海祥,王德亮,包荣军.东北春大豆熟期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J].大豆科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大豆蚜在世界部分地区的分布(斜线阴...浓度检测部分SSR引物多态性Fig.3-8SSRprimers...标记在部分群体中的多态性表现...在部分群体中的多态性表现Fi...基于SSR标记的大豆遗传连锁图谱

标签:;  ;  ;  ;  ;  ;  ;  

东北春大豆论文_郑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