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定量构效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定量,关系,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受体,分子。
定量构效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康家雄,朱江,李爱秀,肖泽云,李凯[1](2019)在《MKC-442及其类似物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影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6-苄基-1-乙氧甲基-5-异丙基尿嘧啶[6-benzyl-1-(ethoxymethyl)-5-isopropyluracil,MKC-442]及其类似物抗病毒活性的主要分子微观结构因素。方法:针对45个MKC-442及其类似物,利用遗传函数逼近法(genetic function approximation,GFA)构建10个抗HIV-1活性与优选的分子结构描述符之间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2D-QSAR)模型,从中挑选出最优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据此阐明影响MKC-442及其类似物抗HIV-1活性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结果:最优2D-QSAR模型的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为0.784 5,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695 8,预测验证相关系数r~2_(pred)为0.841 5,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结论:研究表明,MKC-442及其类似物抗HIV-1活性主要与描述符Jurs_FNSA_2,Shadow_YZ,Dipole_X,Kappa_3_AM和CHI_V_3_P相关,为MKC-442及其类似物的进一步结构修饰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李曼玉,杨梅芳,刘美香,姚旭,彭俊梅[2](2019)在《基于Topomer CoMFA法的类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采用Topomer CoMFA法研究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建立了可靠、合理的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Topomer CoMFA模型(q~2=0.812,r~2=0.921,r■=0.531)。建立的Topomer CoMFA模型揭示了类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与其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合理设计具有更好活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吕利平,李兵,何树华,李航,徐建华[3](2019)在《基于定量-构效关系预测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以102种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为研究样本,从分子角度出发,基于定量-构效关系原理对共沸温度与其分子结构信息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多个共沸温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拟合能力、显着性及标准误差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到最佳的共沸温度预测模型是由6个分子描述符所构建的模型;再利用留一交叉验证法、测试集及Williams图对该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外部验证及应用域分析,并将本文所建的模型与文献报道的同类模型及UNIFAC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共沸温度预测模型具有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及泛化推广能力强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白雅婷,南楠,尹婕[4](2019)在《探讨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在药物及其杂质毒性预测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从二维至多维的不断发展,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也为药品的监管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QSAR模型对于杂质的毒性预测可应用于药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过程,有利于控制药品的安全风险,缩减企业的研发成本。QSAR模型的应用程序也在不断优化,以确保QSAR模型可以不断地适用于新药及未知杂质的毒性研究。本文从QSAR模型的建模基础及发展历程出发,对近年来该模型在药物及其杂质毒性预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报道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事》期刊2019年10期)
曾巧玲,刘鹰翔,李耿,马玉卓[5](2019)在《二氢嘧啶并[4,5-d]嘧啶类衍生物作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激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激酶(CSF-1R)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其在调控单核巨噬细胞系中发挥重要作用。CSF-1R及其配体异常表达与肿瘤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此,CSF-1R信号传导可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吸引力的靶标。本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 MSIA)研究了54个二氢嘧啶并[4,5-d]嘧啶类CSF-1R激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基于配体迭合,Co MFA和Co 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分别为0. 725和0. 636,拟合验证系数(r~2)分别为0. 960和0. 958,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所建模型的等势图能直观反映分子不同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其中立体场和疏水场对活性的贡献较大。通过分子对接研究显示,氨基酸残基Cys666、Asp796在配体和受体结合过程中产生作用,分子对接的结合模式与3D-QSAR得到的结果一致。这些信息为进一步优化CSF-1R激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冠群,许文琪,赵倩[6](2019)在《预测肝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因药物而导致肝损伤的机制众多且复杂,且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通常是药物撤市和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将根据结构与毒性的定量关系构建可预测化合物肝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评价其用于筛选肝毒性化合物的能力。方法首先,从文献和公共数据库中收集含有9个生物描述符的48种无肝毒性以及90种有肝毒性的化合物,通过OpenBable2.4.0软件转换化合物分子结构文件,使用Mold2软件计算所有化合物的777个化学描述符。其次,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25种无肝毒性以及45种有肝毒性)进行单变量分析,得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生物描述符4个(分别为HumanCmax、TMRM Intensity、GSH Content和GSH Area)和化学描述符82个。然后,对训练集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模型,通过五折交叉验证进行调参得到各模型的最优参数,最后对测试集(23种无肝毒性以及45种有肝毒性)进行预测,比较混合使用4个生物描述符和82个化学描述符与仅使用82个化学描述符所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就描述符而言,混合描述符所构建的模型预测性能优于仅使用化学描述符的;就算法而言,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效果略优于随机森林模型。仅82个化学描述符所构建的模型中,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均为0.7794;混合4个生物描述符和82个化学描述符所构建的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为0.808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33、0.5652,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为0.794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67、0.6522。结论由于肝毒性机制众多且复杂,仅使用表征分子结构特性的化学描述符来预测药物的肝毒性可能尚有不足,而加入通过实验所得的生物描述符可能有助于提高肝毒性模型的预测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梁佳龙,张悦弘,吴永新,张鑫磊,张东旭[7](2019)在《噻唑类葡萄糖激酶激动药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与理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噻唑类葡萄糖激酶(GK)激动药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并进行理性设计。方法: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 MFA)的方法,构建噻唑类GK激动药的3D-QSAR模型,通过晶体复合物结构对模型进行验证。对复合物中配体激动剂进行基于片段生长的理性设计,预测所设计分子的活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及毒性。结果:高精度的GK激动剂的3DQSAR模型为Co MFA:q~2=0.673,r~2=0.908;其中q~2为交叉验证系数,r~2为非交叉验证系数,激动药与受体蛋白之间的作用模式结果与构建的模型表现一致,18号化合物为全新化合物。结论:GK激动药的3D-QSAR模型可为GK激动药提供理性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得到的分子口服吸收良好、生物预测活性较高,有望成为新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分子。(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09期)
童静,郑艳侠,孟歌,李鹏飞[8](2019)在《磺胺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索研究磺胺类化合物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作用模式,建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方法:通过分子对接(Surflex-Dock)研究阐明磺胺类化合物与PTP1B的结合模式,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 MSIA)进行3D-QSAR研究。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可以与PTP1B酶的Site A位点很好地结合。建立的Co MFA模型交叉验证系数(q~2)为0.516,Co MSIA模型q~2为0.503。结论:该类化合物可与PTP1B酶很好地结合,建立的Co MFA模型和Co MSIA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为该类化合物的下一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09期)
李金华[9](2019)在《新型饮水消毒副产物卤代苯醌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科技沙龙论文集》期刊2019-06-13)
李蕊[10](2019)在《ERRγ反向激动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及新型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一大类体内出现异常细胞并可能入侵或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2018年的最新报道数据显示,全球960万新增癌症死亡病例中亚洲约占70%,其中,严重危害到人类身体健康及生命的肿瘤类型当属肺癌和乳腺癌。目前,癌症治疗仍是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放疗,手术和化疗。化疗多是采用细胞毒性的抗肿瘤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为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近来年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热点。与乳腺癌相关的雌激素相关γ受体(ERRγ)和与肺癌相关的布鲁顿的酪氨酸激酶(BTK)已被证实为非常重要的癌症相关生物靶点。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雌激素相关γ受体反向激动剂。首先将已报道的结构明确且有活性的ERRγ反向激动剂分子收集成库;然后查阅并下载ERRγ受体的PDB蛋白结晶,借助SYBYL软件中的对接技术,将作用于ERRγ受体的反向激动剂对接到活性口袋,发现小分子与蛋白的作用规律,其中的重要氨基酸残基有谷氨酸275(Glu275)、精氨酸316(Arg316)和酪氨酸326(Tyr326)等;之后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ERRγ小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根据得到的规律设计出新型骨架的双苯磺酰胺结构的ERRγ小分子;最后选取其中打分较高的6个化合物进行合成实验,将合成出的产品进行分子水平的体外活性筛选,通过反馈的活性数据来进一步优化和修饰分子结构,从而有望最终合成高活性和高安全性的药物前体分子。本论文部分对于设计与合成新型ERRγ受体反向激动剂提供了可用线索和经验基础。第二部分是针对BTK抑制剂展开的研究工作。此部分又进行了两个系列的母核结构的研究,分别是咔唑母核和噌啉母核。研究内容首先均是将具有相应母核结构的所有分子分别收集成数据库,查阅并下载相关PDB蛋白结晶复合物;然后进行分子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3D-QSAR),将得到的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下一步小分子结构优化的信息。我们后续又将两个系列结构进行比对分析,从而设计出13个打分更高、构象合理的新型BTK抑制剂。(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2)
定量构效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采用Topomer CoMFA法研究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建立了可靠、合理的类黄酮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Topomer CoMFA模型(q~2=0.812,r~2=0.921,r■=0.531)。建立的Topomer CoMFA模型揭示了类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与其体外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合理设计具有更好活性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量构效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康家雄,朱江,李爱秀,肖泽云,李凯.MKC-442及其类似物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J].中国新药杂志.2019
[2].李曼玉,杨梅芳,刘美香,姚旭,彭俊梅.基于TopomerCoMFA法的类黄酮类化合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化学世界.2019
[3].吕利平,李兵,何树华,李航,徐建华.基于定量-构效关系预测含低碳酯二元共沸物的共沸温度[J].化学工程.2019
[4].白雅婷,南楠,尹婕.探讨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在药物及其杂质毒性预测方面的应用[J].中国药事.2019
[5].曾巧玲,刘鹰翔,李耿,马玉卓.二氢嘧啶并[4,5-d]嘧啶类衍生物作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激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化学通报.2019
[6].周冠群,许文琪,赵倩.预测肝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7].梁佳龙,张悦弘,吴永新,张鑫磊,张东旭.噻唑类葡萄糖激酶激动药的叁维定量构效关系与理性设计[J].中国药师.2019
[8].童静,郑艳侠,孟歌,李鹏飞.磺胺类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和叁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中国药师.2019
[9].李金华.新型饮水消毒副产物卤代苯醌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英文)[C].中国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科技沙龙论文集.2019
[10].李蕊.ERRγ反向激动剂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及新型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齐鲁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