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淀粉含量论文_章燕柳,穆海蓉,邵在胜,王云霞,景立权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链淀粉含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直链,淀粉,稻米,品质,含量,大米,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章燕柳,穆海蓉,邵在胜,王云霞,景立权[1](2019)在《臭氧胁迫对稻穗不同部位糙米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使水稻产量下降,但臭氧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强弱势粒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8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设置对照(9 nL·L~(-1))和高浓度臭氧(约100 nL·L~(-1))处理,研究臭氧胁迫对稻穗不同部位糙米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臭氧处理使糙米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和冷胶粘度分别下降5.9%、7.6%、5.9%、11.6%、2.9%,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分别增加24.9%和1.0%,均达显着水平.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所有RVA特征参数的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稻穗不同部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冷胶粘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强势粒>中势粒>弱势粒,消减值则表现相反.绝大多数情形下,臭氧与年度或臭氧与品种间的互作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尽管稻米RVA特征值对臭氧胁迫的响应多表现为稻穗上部略小于中部和下部,但臭氧与部位间的互作均未达显着水平.表明中等强度的臭氧胁迫使水稻食味品质明显变劣,变劣的程度因生长季和供试品种而异,籽粒着生位置受臭氧胁迫的影响较弱.(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昌泉,朱霁晖,陈盛杰,顾铭洪,刘巧泉[2](2019)在《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结构变异的遗传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栽培水稻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分化,形成的品种类型极为丰富,它们在品质性状上所表现出的变异也极为复杂。胚乳淀粉组成和结构(尤其是直链淀粉的含量和结构),是衡量稻米品质特别是蒸煮与食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水稻胚乳中的直链淀粉是由Waxy(Wx)基因编码的淀粉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I)催化合成的,该基因的复等位变异是直链淀粉含量变异和米饭食味多样化表现的最重要原因。但是有关直链淀粉结构变异的报道及其遗传机制研究极少。【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利用一个具有高直链、低淀粉黏滞性性状的地方籼稻品种与粳稻日本晴构建的F2群体及系列近等基因系开展了控制低淀粉黏滞性(Low Viscosity,LV)位点的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详细的遗传分析和图位克隆技术,克隆了控制稻米高直链淀粉、低粘滞性的主效基因qLV,证明该基因为Wx的一个特异等位基因,命名为Wx~(lv)。与控制高直链淀粉含量的Wxa等位基因相比,Wx~(lv)第10外显子一个单碱基差异造成其编码的GBSSI第415残基由丝氨酸变为脯氨酸,改变了该酶的磷酸化,使酶活性明显增强,从而使胚乳中合成更多中短分子量的直链淀粉。这是导致含Wx~(lv)稻米在蒸煮过程中难以彻底糊化而造成低淀粉粘滞性、米饭口感变差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具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Wx等位基因中引入该功能位点,可用于优良食味稻米的培育。通过对近千份野生稻和栽培稻种质资源中Wx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序列进化分析,证明Wx~(lv)与野生稻中Wx基因序列及功能基本一致,在进化中属于祖先基因。携带来自野生稻Wx~(lv-w)单倍型的稻米表现为高直链淀粉含量和低淀粉粘滞特性,米饭口感和食味较差。【结论】成功克隆了控制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最重要基因——Wx的祖先等位基因Wx~(lv),明确了其调控高直链、低淀粉黏滞性的分子机制和淀粉结构基础,为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陈瑞英,周黎忠,祝华明,潘奕成[3](2019)在《米粉干直链淀粉含量与产品感官品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米粉干原料特性对米粉干加工品质的影响,改迚生产工艺水平。方法采集制作米粉干的主要原料及市场占有率较高品牌的米粉干,分析其直链淀粉的含量,幵测定煮熟米粉干的耗时、断条率,评价软硬度、撑盘性、泡发性、糊汤度和黏性感官品质指标。结果米粉干原料中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干的品质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同煮熟耗时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同断条率呈显着线性负相关,幵同评价指标也呈显着正相关。结论米粉干原料中的直链淀粉含量直接影响米粉干的感官品质,生产企业可通过合理搭配产品原料,实现按需生产。(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杨柳,郭长婕,梁斌[4](2019)在《基于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食味品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大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品质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其食味评分显着负相关。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首先对米饭的软硬性产生影响,其次是黏性、色泽、弹性与香味等。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构建基于直链淀粉含量的米饭食味品质预测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所选粳米、籼米进行评价。通过感官评价法的食味值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该评价模型可以准确客观的评价大米食味品质。(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9年19期)

刘红梅,肖正午,申涛,蒋鹏,单双吕[5](2019)在《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7份南方籼稻品种或组合的稻米为供试材料,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不同波长和不同预处方式建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全谱段(950~1 650 nm)建模效果最好,其相关系数(R)、预测标准差(SEP)、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947 7,1.162 3、0.700 2;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法(MSC)法对全谱图进行预处理的效果较好,优化后的模型相关系数(R)、预测标准差(SEP)、校准标准差(SEC)分别为0.981 9、0.100 9、0.6831,其相对分析误差(PRD)为3.6;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值与化学值进行配对T检验,P=0.356>0.05(置信区间为95%),表明近红外光谱法与化学分析法得到的检测结果无显着差异,即应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卞华伟,刘誉繁,郑波,朱惠莲,陈玲[6](2018)在《湿热处理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大米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体外模拟法和现代化分析技术测定及考察了不同直链含量的大米淀粉经湿热处理后其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的变化情况,明晰了湿热处理后大米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湿热处理体系中热能和水分子的协同作用,一方面对大米淀粉颗粒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使得其平均相对分子量降低、双螺旋含量降低、相对结晶度降低、半结晶片层的有序化程度降低,M_w>2×10~7的高分子量片段区域逐渐向M_w<1×10~6拓宽,且直链含量较低的大米淀粉破坏程度更为显着。另一方面,湿热处理促进了降解后的大米淀粉分子链自由运动,使淀粉分子发生重排和取向,形成新的单螺旋结构,有利于大米淀粉慢消化和抗消化性能的提高,且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大米淀粉提高的越明显。研究结果为加工淀粉及淀粉基营养健康食品提供了基础数据及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张华,周丽慧,张昌泉,王才林,刘巧泉[7](2018)在《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作用位点qSAC3的遗传鉴定和育种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直链淀粉含量(AC)是评价稻米品质重要指标之一,分离AC遗传作用位点是有效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的必经途径。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影响稻米AC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可是除Wx外,目前绝大部分位点仍未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由于AC对环境因素、尤其是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同一位点在不同环境下对AC的不同影响作用可能是大多数QTL难以被育种应用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多环境、尤其是不同温度下的重复验证,分离获得稳定影响AC的QTL位点十分重要。【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期以一套染色体片段替换系(CSSLs)为研究材料。该CSSLs以籼稻9311为供体亲本、以粳稻日本晴为受体亲本构建完成。本研究将CSSLs种植于4个环境:人工气候室高温环境、人工气候室常温环境、实验田正季和晚季。待种子成熟后进行稻米品质测定和遗传分析。后期通过杂交和多轮回交将研究获得的1个QTL导入优质水稻品种南粳9108(AC较低),通过品质测定选育AC适中的改良型品系。【结果与分析】以替换系和背景亲本AC之间的差值为表型,通过QTL分析,我们发现在9311基因组中可能存在1个在多种环境下均能稳定提高日本晴AC的作用位点。该位点位于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我们将其暂时命名为qSAC3。全基因组重测序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该位点处于6.9至8.2Mb之间;同时QTL分析结果显示qSAC3的LOD值为3.144(p<0.0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将籼稻9311的qSAC3导入粳稻日本晴后,我们发现稻米AC在多个环境下均出现显着性升高,因此我们推测籼型qSAC3具有提高粳稻AC的作用。后期,通过杂交和高代回交将9311的qSAC3导入南粳9108,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我们获得了多个含有籼型qSAC3的近等基因系。抽取其中4个系的纯合种子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4个近等基因系的AC均显着(p<0.01)高于受体亲本南粳9108,由此表明qSAC3在Wx~(mq)背景下也可提高稻米AC。另外,我们发现将qSAC3导入南粳9108后,近等基因系的外观品质也有所改善,稻米的透光性显着提高,暗胚乳表型得到抑制。由于南粳9108暗胚乳表型由等位基因Wx~(mq)的低AC所致,因此我们推测qSAC3可能是通过适当提高AC而改良稻米外观品质。【结论】水稻基因组中存在1个能在不同环境下能稳定影响稻米AC的QTL位点qSAC3,将籼稻9311的qSAC3导入粳稻日本晴或南粳9108后能显着提高稻米AC,同时籼型qSAC3可改善Wx~(mq)所致的暗胚乳表型,因此qSAC3对于改良稻米品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刘芸,王小平[8](2018)在《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的应用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是大米蒸煮品质的重要指标。对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的试样制备、抽提脱脂、水分平衡、水浴糊化、转移定容、显色测定、仪器调试等操作过程和技术要领进行阐述;开展检验质量控制和技术核查验证,确保了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的准确应用。(本文来源于《粮食加工》期刊2018年03期)

李佳美[9](2018)在《寒地水稻种质RVA特征及直链淀粉含量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寒地水稻品质性状优良,适口性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水稻蒸煮食味品质是衡量水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客观的评价水稻的蒸煮食味品质对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意义。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是衡量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收集166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对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为培育出蒸煮食味品质优良的寒地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使用分布于水稻全部12条染色体上的267对SSR位点对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关联分析,以获得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SSR位点,为改良寒地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分子辅助育种工作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本研究对166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的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为0.103;RVA谱特征值中,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为1.130,其余各特征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回复值、崩解值、冷浆粘度、热浆粘度、最高粘度、峰值时间以及起浆温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257、0.245、0.222、0.220、0.204、0.163和0.066。(2)对166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VA谱各个特征值及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消减值和崩解值之间相关性极显着,为负相关,起浆温度与崩解值和最高粘度以及消减值与最高粘度相关性不显着,崩解值与直链淀粉含量无显着相关性,其余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3)对166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66份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分为5类。第1类包括龙花07-211、新月光、一见钟情等90个品种,其中回复值、热浆粘度、峰值时间以及冷浆粘度的平均值都最高;第2类包括空育139、绥粳14号、藤系137等38个品种,具有消减值、起浆温度和回复值较大的特点;第3类包括上育427、黑粳8、牡丹江28等23个品种,具有崩解值和最高粘度最大的特点;第4类包括合江19、龙粳18、龙粳9等8个品种,其消减值和起浆温度最大,崩解值最小;第5类包括藤系147、龙稻8号、龙粳44等7个品种,除崩解值外,其余特征值的平均值均最小。(4)使用267对SSR分子标记与寒地水稻种质资源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其结果显示,有8个与最高粘度显着相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1、2、3、5、7、9、10和12染色体上,解释6.700%~10.565%的表型变异;共有9个与热浆粘度显着相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1、5、6、7、10、11、和12染色体上,解释6.226%~13.277%的表型变异;共有10个与冷浆粘度显着相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1、2、5、6、7、11和12染色体上,解释6.488%~16.141%的表型变异;共有8个与崩解值显着相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1、2、3、7和8染色体上,解释5.321%~11.204%的表型变异;共有7个与消减值显着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3、4、6、7、8和10染色体上,解释3.779%~15.127%的表型变异;共有9个与回复值显着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2、5、6、7、8和12染色体上,解释7.059%~20.327%的表型变异;共有5个与起浆温度显着相关的SSR分子标记位点,分布于第5、6、7和12染色体上,解释5.329%~15.616%的表型变异;共有13个与峰值时间显着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1、2、3、4、5、6、7、8和12染色体上,解释6.781%~33.898%的表型变异;共有10个与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关联的SSR标记位点,分布于第1、3、6、7、8、和12染色体上,解释4.184%~27.594%的表型变异。(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期刊2018-06-01)

范玉艳,于双双,马成业[10](2018)在《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的酶解力与糊化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挤压机的系统参数(挤压机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入料水分含量),研究了系统参数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与糊化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挤压机螺杆转速对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及糊化度的影响较小;套筒温度对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及糊化度的影响较明显,套筒温度为60℃时挤出物酶解力最高,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叁种挤出物的酶解力分别为1.102、0.948、0.926;喂入料水分含量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及糊化度的影响最明显,随着水分含量升高,酶解力先增大后减小,喂入料水分含量为25.0%时不同直链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酶解力最大,普通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挤出物的最大酶解力分别为0.862、0.948、0.861,同时糊化度呈下降趋势。这为研究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直链淀粉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栽培水稻在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分化,形成的品种类型极为丰富,它们在品质性状上所表现出的变异也极为复杂。胚乳淀粉组成和结构(尤其是直链淀粉的含量和结构),是衡量稻米品质特别是蒸煮与食味品质的最重要指标。水稻胚乳中的直链淀粉是由Waxy(Wx)基因编码的淀粉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I)催化合成的,该基因的复等位变异是直链淀粉含量变异和米饭食味多样化表现的最重要原因。但是有关直链淀粉结构变异的报道及其遗传机制研究极少。【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利用一个具有高直链、低淀粉黏滞性性状的地方籼稻品种与粳稻日本晴构建的F2群体及系列近等基因系开展了控制低淀粉黏滞性(Low Viscosity,LV)位点的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详细的遗传分析和图位克隆技术,克隆了控制稻米高直链淀粉、低粘滞性的主效基因qLV,证明该基因为Wx的一个特异等位基因,命名为Wx~(lv)。与控制高直链淀粉含量的Wxa等位基因相比,Wx~(lv)第10外显子一个单碱基差异造成其编码的GBSSI第415残基由丝氨酸变为脯氨酸,改变了该酶的磷酸化,使酶活性明显增强,从而使胚乳中合成更多中短分子量的直链淀粉。这是导致含Wx~(lv)稻米在蒸煮过程中难以彻底糊化而造成低淀粉粘滞性、米饭口感变差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具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Wx等位基因中引入该功能位点,可用于优良食味稻米的培育。通过对近千份野生稻和栽培稻种质资源中Wx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序列进化分析,证明Wx~(lv)与野生稻中Wx基因序列及功能基本一致,在进化中属于祖先基因。携带来自野生稻Wx~(lv-w)单倍型的稻米表现为高直链淀粉含量和低淀粉粘滞特性,米饭口感和食味较差。【结论】成功克隆了控制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最重要基因——Wx的祖先等位基因Wx~(lv),明确了其调控高直链、低淀粉黏滞性的分子机制和淀粉结构基础,为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链淀粉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1].章燕柳,穆海蓉,邵在胜,王云霞,景立权.臭氧胁迫对稻穗不同部位糙米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张昌泉,朱霁晖,陈盛杰,顾铭洪,刘巧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结构变异的遗传基础[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陈瑞英,周黎忠,祝华明,潘奕成.米粉干直链淀粉含量与产品感官品质的关系[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4].杨柳,郭长婕,梁斌.基于直链淀粉含量的大米食味品质评价[J].现代食品.2019

[5].刘红梅,肖正午,申涛,蒋鹏,单双吕.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建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卞华伟,刘誉繁,郑波,朱惠莲,陈玲.湿热处理对不同直链淀粉含量大米淀粉多尺度结构和消化性能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8

[7].张华,周丽慧,张昌泉,王才林,刘巧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作用位点qSAC3的遗传鉴定和育种应用[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刘芸,王小平.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法的应用与分析[J].粮食加工.2018

[9].李佳美.寒地水稻种质RVA特征及直链淀粉含量关联分析[D].佳木斯大学.2018

[10].范玉艳,于双双,马成业.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玉米淀粉挤出物的酶解力与糊化度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8

论文知识图

原壳聚糖及球磨制得纳米壳聚糖的电镜...不同直链/支链比例淀粉膜的显微镜图直链淀粉(A)与支链淀粉(B)膜的显...直链淀粉标准曲线不同来源水稻种质的直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稻米品种的广...

标签:;  ;  ;  ;  ;  ;  ;  

直链淀粉含量论文_章燕柳,穆海蓉,邵在胜,王云霞,景立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