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种鉴定论文-武娅歌,赵建华,宋晓飞,李晓丽,孙成振

新种鉴定论文-武娅歌,赵建华,宋晓飞,李晓丽,孙成振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种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欧洲温室型黄瓜,秋水仙素,多倍体,二倍体

新种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武娅歌,赵建华,宋晓飞,李晓丽,孙成振[1](2019)在《欧洲温室型黄瓜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黄瓜同源四倍体诱导技术体系,创制新种质,以3个秋水仙素浓度(0.1、0.2、0.3 g/L)3个处理次数(3、5、7次)对二倍体欧洲温室型黄瓜(2n=2x=14)幼苗生长点进行处理,通过植株形态鉴定与气孔鉴定、DNA相对含量鉴定和细胞学鉴定等方法,筛选诱变植株并鉴定倍性。研究发现,以2、3 g/L秋水仙素处理5次诱导效果较好,获得了欧洲温室型黄瓜同源四倍体(2n=4x=28)和非整倍体(2n=4x=26)。与二倍体亲本相比,同源四倍体黄瓜子叶大小、叶片大小、主茎粗、雌雄花大小、保卫细胞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单位面积绿体数目等均呈极显着增加,但气孔密度极显着减少。本研究获得了欧洲温室型黄瓜同源多倍体新种质,为黄瓜种质创新与欧洲温室型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李心,杨柳燕,张栋梁,陈敏敏,王桢[2](2019)在《低温胁迫下2个红掌新种质的耐寒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个红掌品种‘阿拉巴马’‘、轰动’‘、粉冠军’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红掌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片冷害指数(LCI)、叶柄冷害指数(PCI)、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呈下降趋势,且‘阿拉巴马’变化较慢,‘轰动’变速中等,‘粉冠军’变化较快,这表明低温下‘阿拉巴马’受害较轻,‘轰动’受害程度中等,‘粉冠军’受害最重。以这3个品种和2个红掌新种质‘C1’、‘C2’为试材进行低温胁迫,并以胁迫后的LCI、PCI、REC变化率、Fv/Fm变化率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耐寒性鉴定。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为‘C2’>‘C1’>‘阿拉巴马’>‘轰动’>‘粉冠军’。聚类结果将5个红掌种质分为3类‘:C2’‘、C1’‘、阿拉巴马’耐寒性最高‘,轰动’耐寒性中等,‘粉冠军’耐寒性最低,这一结果与各种质低温胁迫后的冷害症状比较一致,并鉴定了‘C1’‘、C2’为高耐寒种质,从而为进一步选育红掌耐寒性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6期)

李寄仟,李俊,徐伟江,范丽仙[3](2019)在《云南黄颡鱼寄生东肌属(Orientocreadium)复殖吸虫一新种形态学及分子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澜沧江水系南腊河支流段(N 21°37'26'',E 101°35'13'',海拔:744 m)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消化道末检获复殖吸虫东肌科(Orientocreadiidae Skrjabin et Koval,1960)东肌属(Orientocreadium Tubangui,1931)1新种:黄颡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fulvidraconis sp.nov.。该新种自然感染率为16.7%(1/6),感染强度为1~45枚虫体。其与寄生于Clarius batrachus(印度)消化道内的O.lucknowensis Nigam,2015和寄生于Pseudobagrus surantiacus(日本)消化道内的O.pseudobagri Yamaguti,1934相似,但O.fulvidraconis sp.nov.虫体伸长呈柱状,体表无体棘,口吸盘小于腹吸盘,前咽较长,阴茎光滑无棘,子宫末端内部光滑无棘,后体两侧的卵黄腺自卵巢水平延伸至后睾丸后部水平,卵黄管不呈晶格状。上述特征明显区别于近似种O.lucknowensis和O.pseudobagri。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该种吸虫与Genbank中目前仅有的3种东肌吸虫属复殖吸虫的同源性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序列相似度在96.58%~99.53%之间,其中与O.pseudobagri的相似度最高(99.53%)。基于28S r DNA部分序列双参数模型计算的遗传距离(Kimura-two-parameter)范围为0.002~0.029,与O.pseudobagri的遗传距离最近(0.002)。序列采用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东肌科为斜睾总科(Plagiorchioidea Lühe,1901)中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并支持与Leptophallidae Dayal,1938并列为姊妹群聚为一大支,O.fulvidraco sp.nov.与O.pseudobagri合为姐妹群聚为一小支。综合上述形态学和基于28S r DNA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分析,认为该虫为科学上一新种,以宿主名命名为黄颡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fulvidraconis sp.nov.。(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穆珊[4](2019)在《抗番茄黄萎病功能放线菌Streptomyces lycopersici RGN-GS-3的筛选及新种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黄萎病一种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和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引起的土传病害,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对番茄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对番茄黄萎病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选用高产品种和施加农药菌剂成为人们日常的防治手段,但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极大威胁,而且加重了农作物的抗药性。生物防治安全可靠,不仅能减轻对环境的危害,还能保障农作物的品质。因此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控制番茄黄萎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放线菌种类多,基数大,植物内生放线菌具有防病、杀虫、除草及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多样性。本研究对分离自健康及染有番茄黄萎病的感病植株的内生放线菌进行抗番茄黄萎病功能放线菌的筛选,获得活性较好的拮抗菌株,并对拮抗菌株进行广谱活性及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测定,以及通过番茄苗期防效、定殖和促生机制的初探验证活性菌株的拮抗能力,为番茄黄萎病的防治及商品化微生物菌剂提供菌种资源。同时,本研究中还对一株球孢囊菌属的放线菌新种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旨在发掘和寻找新的稀有放线菌,丰富放线菌的菌种资源库。主要结果如下:(1)分离自健康和感病番茄植株的内生放线菌共512株,经重排后得到140株放线菌。只分离自健康植株的放线菌有42株,只分离自感病植株的放线菌有73株,二者共存的放线菌有25株,感病植株在菌种类别上有较明显的优势。(2)对放线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中得到16株放线菌具有广谱抗性,抑菌率范围为6.15±0.02%-67.86±0.01%,其中9株分离自染病植株,7株分离自健康植株。菌株RGN-GS-3分离自染病植株,其孢子和发酵液对番茄黄萎病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真菌抑菌率范围为42.50±0.02%-67.86±0.01%,细菌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0±0.01-27±0.02 mm。(3)活性菌株RGN-GS-3(10~7 CFU/g)的孢子悬液能减轻番茄黄萎病的发生,发病率从83.56±0.91%降低至23.73±0.98%,病情指数从45.53±0.73降低至15.28±0.65,且对番茄幼苗的株高、茎长、鲜重、干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对促生机制初探发现该菌株能产生多种胞外水解酶,而且该菌株能够长期稳定定殖于番茄根表,定殖量为4.4×10~5±0.03CFU/g。(4)活性菌株RGN-GS-3经16S rRNA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该菌株为一株生黑孢链霉菌,符合链霉菌属的基本特征。(5)对一株稀有放线菌NEAU-mq3~T进行多相分类学鉴定。经表型特征、分子水平、生理生化特征、化学分类及DNA的同源性分析,该菌株均符合球孢囊菌属的特征,而又区别于相似度最高的第一和第二相似菌,因此菌株NEAU-mq3~T为球孢囊菌属的一株新种,命名为Sphaerisporangium rhizosphaerae。(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椰[5](2019)在《拮抗酵母新种鉴定及其对柑橘果实采后主要病害的防治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霉病和青霉病是采后柑橘果实最常见的侵染性病害,分别由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侵染所致,在生产中常使用化学杀菌剂控制病害的发生。但由于大量使用化学杀菌剂会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环境并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生物防治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拮抗酵母菌控制果实采后病害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式,但已知能防控柑橘采后病害的拮抗酵母菌种类较少且效果不佳。通常,不同种属的拮抗酵母菌生防机理差异较大,因而寻找新的优良拮抗酵母菌种并明确其生防机理对促进高效生防菌制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活菌制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遭受的逆境条件往往致使细胞内大量积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而诱导产生氧化胁迫,造成细胞的氧化损伤以及生活力、生防效力的下降。防控病害的效果不稳定已成为拮抗酵母菌在商业化应用中的主要障碍,因而通过增强拮抗酵母菌的氧化胁迫耐受性来提高其生防效力也是必要的。故本研究将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系统学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分离得到的拮抗酵母新种菌株FL01和FL02进行分类学鉴定,同时通过测定其细胞和胞外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及其与果实的互作,探究新种菌株对柑橘青、绿霉病的生防机理,并与其他不同表型的优良拮抗酵母菌株进行对比。此外,采用脯氨酸处理提高新种菌株的抗氧化胁迫耐受性和生防效力,并对其可能涉及的机理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菌株FL01和FL02的基因组DNA进行DNA-DNA杂交分析,结果显示两菌株相似性为82.2%,表明它们是同种的不同菌株。细胞呈球形、卵形、椭圆形,不形成假菌丝,能产生栗色色素(pulcherrimin)。该种菌株产生的厚垣孢子样“pulcherrima”细胞能分化形成子囊,破裂后释放出光滑的球状子囊孢子,孢子随即相互融合。采用26S rDNA的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菌株FL01和FL02与其相似菌种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该种菌株与亲缘关系最接近的Metschnikowia koreensis存在1.5%的碱基差异率,且在ITS区存在>100个碱基差异。此外,该种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也与M.koreensis存在明显差异,包括发酵半乳糖,同化棉子糖、蜜二糖、L-鼠李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能力,在37℃和无维生素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以及水解尿素的能力。因此,菌株FL01和FL02是归属于Metschnikowia的新种菌株,命名为桔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citriensis sp.nov.),并且将与相似种距离更小的菌株FL01~T指定为该新种的模式菌株。(2)在离体条件下对拮抗酵母新种菌株M.citriensis sp.nov.(FL01~T和FL02)的致病潜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其相对安全。通过不同表型的优良拮抗酵母菌株的比较研究发现,M.citriensis sp.nov.(FL01~T和FL02)对柑橘青、绿霉病的生防机理与Candida oleophila FL14和Pseudozyma antarctica FL17差异较大。M.citriensis sp.nov.(FL01~T和FL02)的关键生防机制是对病原菌菌丝的附着并形成生物被膜,以及通过栗色色素的形成消耗病原菌生长所需铁离子。(3)脯氨酸可作为M.citriensis sp.nov.的细胞保护剂和生物被膜诱导剂。向M.citriensis sp.nov.(FL01~T)的培养基中添加1 mM脯氨酸能诱导菌株FL01~T形成更多栗色色素,该色素能直接减少胞内铁离子含量并间接降低胞内ROS水平,脯氨酸还能调节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有效地抑制ROS和铁离子积累引起的细胞凋亡。此外,栗色色素的产生能促进菌株FL01~T生物被膜的形成。脯氨酸通过清除ROS并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色素产生以及促进生物被膜形成,使M.citriensis sp.nov.的氧化胁迫耐受性和生防效力提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5-20)

王晓霞[6](2019)在《青藏高原藏羚羊粪便中两个细菌新种的分类鉴定和基因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许多野生动物是重要人类传染病病原体的自然宿主,尤其是分布在高原和热带等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和传播已知和未知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一旦接触并感染人类,可能引起新发传染病,造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青藏高原藏羚羊粪便标本中含有大量的细菌新种和未培养的细菌类群,本课题利用培养组学的思路设计培养方案,对藏羚羊粪便标本中含有的未知细菌和病原体进行分离和鉴定,这有助于扩宽我们对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粪便(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还为应对、预防控制未来可能发生的新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借鉴培养组学的方法,通过多组合方式设计72种培养条件对2014年5月13至15日采集于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04份藏羚羊粪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多样性原则(菌落颜色,大小,质地,边缘状况等)进行单菌落的挑取和传代纯化。细菌分离株基因组核酸制备后,扩增16S rRNA基因和进行序列测定。通过GeneBank和EzTaxon数据库对获得的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完成菌株初步鉴定。根据以上结果,按照菌株多样性原则进行菌株甘油管的长期保存。(2)根据菌株初步鉴定结果,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菌群多样性分析。(3)对于疑似细菌新种,完成分类学鉴定和基因组分析,包括:针对不同菌属特点开展的表型、生理生化和细胞壁化学分类特征实验、系统进化分析、毒力基因等基因组分析。并完成细菌新种的命名和模式菌株在中国和德国两个国际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结果(1)本研究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粪便样本中成功鉴定976株菌,分布于3个细菌门,5个细菌纲,16个细菌目,30个细菌科,60个菌属和117个菌种。优势菌属为节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其中67株菌为疑似细菌新种,可分为21个菌种,14个菌属,有28株菌为可能具有医学意义的菌株,可分为6个菌种,4个菌属,包括链球菌属,分枝杆菌属,红球菌属和玫瑰单胞菌属。目前已完成类诺卡氏菌属和副芽孢杆菌属两个细菌新种鉴定和命名研究。(2)综合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基因组分析结果,支持将菌株78~T和601划分为类诺卡氏菌属的一个细菌新种,命名为侯云德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houyundeii sp.nov.),模式菌株为78~T(=CGMCC 4.7461~T=DSM 106424~T)。两株革兰氏阳性,不规则杆状菌株78~T和601,在BHI-5%脱纤维羊血培养基上,菌落呈奶油色,圆形,光滑和凸起。基于全长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78~T和601的分类学地位属于类诺卡氏菌属,与Nocardioides solisilvae JCM 31492~T(98.3%),Nocardioides gilvus XZ17~T(97.4%)和Nocardioides daejeonensis JCM 16922~T(97.4%)具有最高的相似性,菌株78~T和601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7%。菌株78~T和601间,基因组的平均核苷酸相似性为98.9%(远高于原核生物物种界限值划分阈值),与邻近参考菌株之间的平均核苷酸相似性低于95-96%原核生物物种界限值划分阈值。菌株78~T和601染色体的DNA G+C含量分别为71.2 mol%和71.3mol%。MK-8(H4)是主要的呼吸醌;左旋2,6二氨基庚二酸是其细胞壁肽聚糖中的诊断性氨基酸;极性脂质含有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一个未知的磷脂和和一个未知的脂质;主要脂肪酸(>10%)是C_(17:1)ω8c,iso-C_(16:0)和C_(18:1)ω9c。(3)综合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基因组分析结果,支持将菌株X-1125~T和X-1174划分为副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曾毅副芽孢杆菌(Paraliobacillus zengyii sp.nov.),模式菌株为X-1125~T(=DSM 107811~T=CGMCC 1.16464~T)。菌株X-1125~T和X-1174是革兰氏阳性杆状菌,具有轻微嗜盐和极度耐盐特点。兼性厌氧,以周围鞭毛运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X-1125~T和X-1174的分类学地位属于副芽孢杆菌属,与Paraliobacillus sediminis KCTC 33762~T(98.4%),Paraliobacillus quinghaiensis CGMCC 1.6333~T(96.9%)和Paraliobacillus ryukyuensis NBRC 100001~T(95.9%)具有较高相似性,菌株X-1125~T和X-1174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7%。菌株X-1125~T和X-1174间的DNA-DNA杂交值为97.8%(远高于原核生物物种界限值划分阈值),与邻近参考菌株之间的DNA-DNA杂交值低于70%原核生物物种界限值划分阈值。菌株X-1125~T和X-1174的染色体DNA G+C含量分别为35.2 mol%和35.1mol%。极性脂质包括二磷脂酰甘油,两个未知的磷脂和和四个未知的脂质;MK-7是主要的呼吸醌;细胞壁含有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和内消旋2,6-二氨基庚二酸;主要脂肪酸(>9%)是anteiso-C_(15:0),anteiso-C_(17:0)和C_(16:1)ω11c。(4)对模式菌株78~T和X-1125~T进行基因组组分和功能分析,菌株78~T和X-1125~T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840,802 bp,3,728,451 bp,分别有3,437个和3,470个编码基因。通过与COG和KEGG数据库比对进行功能聚类分析,发现菌株78~T和X-1125~T大多基因与菌株代谢相关(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核苷酸和脂类的转运和代谢等)。NR数据库注释结果支持菌株78~T和X-1125~T分别划分为类诺卡氏菌属和副芽孢杆菌属。基于副芽孢杆菌属的轻微嗜盐和极度耐盐特点,通过基因组分析发现mrp基因簇,可能编码Na~+/H~+逆向转运蛋白,并在盐耐受性和pH稳态中起主要作用。此外通过PHI和VFDB数据库对基因组致病性分析,发现菌株78~T基因组中有12个基因与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相关,对细菌的毒力和生长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发现25个毒力相关基因;菌株X-1125~T基因组中也发现24个毒力相关基因。相关毒力因子功能和该菌株致病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1.本研究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粪便样本中成功鉴定976株菌,隶属于3个细菌门,5个细菌纲,16个细菌目,30个细菌科,60个菌属和117个菌种。有67株菌为疑似细菌新种,其中有28株菌可能具有医学意义。2.完成四株疑似新种鉴定工作,菌株78~T和601鉴定为类诺卡氏菌属的一个细菌新种,命名为侯云德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 houyundeii sp.nov.),模式菌株为78~T(=CGMCC 4.7461~T=DSM 106424~T)。菌株X-1125~T和X-1174鉴定为副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曾毅副芽孢杆菌(Paraliobacillus zengyii sp.nov.),模式菌株为X-1125~T(=DSM 107811~T=CGMCC 1.16464~T)。菌株78~T和X-1125~T基因组分析发现多个基因与宿主间相互作用相关和毒力相关基因,相关毒力因子功能和该菌株致病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万映秀,曹文昕,张琪琪,李炎,李耀[7](2019)在《抗穗发芽小麦新种质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白粒、半冬性抗性新种质。[方法]利用田间延迟收获自然鉴定的方法对最新育成的65份新品系开展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同一区组内不同品种间发芽率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即不同品种间田间抗穗发芽能力存在显着差异。经鉴定白粒穗发芽抗性显着优于对照品种济麦22的品种(系)有12个,平均发芽率为3.0%~9.2%,占所有参试品种数的16.9%,主要来源于7个不同组合。[结论]抗性种质的鉴定为下一步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木其尔[8](2019)在《一株土壤新种Rhodopseudomonas albus SK50-23~T的分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厌氧光照条件下生长的原核生物。光合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稻田、沼池、土壤、极地和温泉等处。光合细菌依据所含光合色素和电子供体的不同分为产氧光合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而紫色非硫细菌是不产氧光合细菌中的重要分支,其中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主要存在于沟渠的表层水、淡水、微咸水、海洋栖息地及稻田和缺氧的潮汐池。之前,铊耐性细菌菌株SK50-23~T是从铊胁迫土壤悬浮液中作为优势菌被分离出,其16S rRNA部分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模式菌株的相似度达96%。为此本论文对菌株SK50-23~T从形态结构、遗传学、生理生化学、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新菌的分类鉴定。菌株SK50-23~T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其最亲缘的非光合营养的“Rhodopseudomonas boonkerdii”NS23,具有97.9%的相似性,而与Rhodopseudomonas属其他菌株的相似性为95.5-96.7%。菌株SK50-23~T适合生长温度为15-32℃,最适生长pH和NaCl浓度分别为6-7和0%。碳源利用实验显示只能利用葡萄糖酸盐。酶活性检测试验中碱性磷酸酶,酯酶(C4),酯酶脂肪酶(C8),亮氨酸芳基酰胺酶和酸性磷酸酶呈阳性,萘酚磷酸水解酶呈弱阳性。存在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吲哚产量为阴性。硝酸盐被还原为N_2。主要脂肪酸(>10%)是C18:1ω7c(54.9%)和C18:0(14.8%),C16:1ω7c(13.5%)和C16:0(12.6%),次要脂肪酸是C17:0环(2.6%),C17:0(0.9%)和未鉴定的脂肪酸(0.7%)。主要的泛醌是Q-10。菌株的DNA G+C含量为61.9mol%。此外,该菌株既没有检测出光合功能基因,也不能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基于形态学、化学分类学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上表现出来的特征,认定菌株SK 50-23~T为红假单胞菌属的一个细菌新种。在本文章中我们建议修正的Rhodopseudomonas属包括非光合生物。因此,提出菌株SK50-23~T被分类为红假单胞菌属的新种,命名为Rhodopseudomonas albus sp.nov.模式菌株为SK50-23~T,菌种保藏号分别为NBRC 108825~T和CGMCC No.1.12037~T。菌株SK50-23属于α-变形菌纲紫色非硫细菌类群中的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丰富菌种资源的同时为光合细菌物种进化角度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对深入研究紫色非硫细菌类群的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4-15)

唐清杰,严小微,唐力琼,陈健晓,岑新杰[9](2019)在《海南地方稻新种质抗病虫鉴定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叁化螟是海南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为选育多抗水稻品种,本研究对选育的7个地方稻新种质进行了自然诱发病圃鉴定及田间喷雾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恢复系海恢1558抗稻瘟病和叁化螟,中抗白叶枯病;恢复系海恢227抗白叶枯病和叁化螟;红米海农红1号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海丰黑糯2号中抗白叶枯病和叁化螟。(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19年02期)

俞法明,杨曙东,王晓峰,严文潮,朱国富[10](2019)在《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理想的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本研究以ZC1、中嘉早17、中佳早10号、嘉兴06-6、温814、温922、台早10-02、辐017、Z10-08、中佳早06和NZ07-51为亲本材料,利用顶小穗3粒簇生型常规中籼稻突变体与常规早籼稻有性杂交、后代复交,并经世代选育,育成了12份性状稳定、顶小穗2~5粒簇生的常规早籼稻新种质,再通过叶瘟抗性、生育期、产量、农艺及穗部簇生性状和稻米品质的鉴定,明确各种质的性状特征表现。结果表明,育成的12份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簇生粒率高,生育期和结实率较为理想,其中C1、C8、C9、C10和C11为粘稻,其余为糯稻,C3、C12叶瘟抗性较好,C1、C2、C4、C8、C9和C11千粒重在26. 0 g以上,C1、C5、C6、C7、C9、C10、C11和C12产量较对照增加,其中C10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本研究结果为顶小穗簇生穗性状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种质资源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新种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3个红掌品种‘阿拉巴马’‘、轰动’‘、粉冠军’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红掌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片冷害指数(LCI)、叶柄冷害指数(PCI)、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呈下降趋势,且‘阿拉巴马’变化较慢,‘轰动’变速中等,‘粉冠军’变化较快,这表明低温下‘阿拉巴马’受害较轻,‘轰动’受害程度中等,‘粉冠军’受害最重。以这3个品种和2个红掌新种质‘C1’、‘C2’为试材进行低温胁迫,并以胁迫后的LCI、PCI、REC变化率、Fv/Fm变化率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耐寒性鉴定。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为‘C2’>‘C1’>‘阿拉巴马’>‘轰动’>‘粉冠军’。聚类结果将5个红掌种质分为3类‘:C2’‘、C1’‘、阿拉巴马’耐寒性最高‘,轰动’耐寒性中等,‘粉冠军’耐寒性最低,这一结果与各种质低温胁迫后的冷害症状比较一致,并鉴定了‘C1’‘、C2’为高耐寒种质,从而为进一步选育红掌耐寒性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种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武娅歌,赵建华,宋晓飞,李晓丽,孙成振.欧洲温室型黄瓜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李心,杨柳燕,张栋梁,陈敏敏,王桢.低温胁迫下2个红掌新种质的耐寒性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19

[3].李寄仟,李俊,徐伟江,范丽仙.云南黄颡鱼寄生东肌属(Orientocreadium)复殖吸虫一新种形态学及分子鉴定[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4].穆珊.抗番茄黄萎病功能放线菌StreptomyceslycopersiciRGN-GS-3的筛选及新种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19

[5].刘椰.拮抗酵母新种鉴定及其对柑橘果实采后主要病害的防治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9

[6].王晓霞.青藏高原藏羚羊粪便中两个细菌新种的分类鉴定和基因组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

[7].万映秀,曹文昕,张琪琪,李炎,李耀.抗穗发芽小麦新种质的筛选与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9

[8].木其尔.一株土壤新种RhodopseudomonasalbusSK50-23~T的分类鉴定[D].内蒙古大学.2019

[9].唐清杰,严小微,唐力琼,陈健晓,岑新杰.海南地方稻新种质抗病虫鉴定与评价[J].中国稻米.2019

[10].俞法明,杨曙东,王晓峰,严文潮,朱国富.顶小穗簇生型早籼稻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J].核农学报.2019

标签:;  ;  ;  ;  

新种鉴定论文-武娅歌,赵建华,宋晓飞,李晓丽,孙成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