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商业银行外部监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流动性,会计,稳健,货币政策,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论文文献综述
吕思聪[1](2018)在《外部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商业银行利润函数中引入惩罚函数,分析外部监管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并利用Bankscope数据库中2010—2016年112家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利率市场化带来存款分流的金融环境下,资本监管和存贷比监管压力迫使中国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减少信贷投放,流动性创造能力下降,但是并未发现流动性覆盖率监管影响流动性创造的证据;第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监管压力大的银行仍难以增加信贷投放,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第叁,考虑到商业银行的异质性,相较于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和外资银行对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约束更加敏感。(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赵汝林,贝文嬿,王维,黄永哲[2](2018)在《外部监管—内部审计联动与商业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机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出现,很多时候与内部审计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有关。此次危机后,国际监管组织与各主要国家,均强调监管机构应与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强化监审双方工作成果的应用,以及加强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监管评估来提升银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促进监管机构与内审部门形成风险管控合力。本文结合广西银行业监管实践,探索提出了商业银行外部监管与内部审计联动制度和具体机制,以实现监管部门与银行内审部门的有机结合,切实形成内外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提升内外联动的监管效能,以推动辖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内控管理能力和约束力的不断提升。未来,加强监审联动提升监管质效,要指导商业银行改进内审工作、健全和完善内审机制,提升内审人员素质和内审技巧,构建与内审的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机制,有序实施定期的外部监管评估,并在现场检查监审联动工作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本文来源于《金融监管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孙华[3](2016)在《绿色金融占商业银行资产比例不足2%》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6年中国绿色金融论坛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表示,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的设计,还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推广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应当看到(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6-04-26)
柴静[4](2013)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不断加深对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行业积极引进外资应对挑战。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而银行是金融行业的核心。一些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增强自身的实力并完善自身公司治理结构来应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挑战和竞争。上市商业银行不生产和制造产品,而是经营货币。鉴于它的特殊性,上市商业银行一般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风险性。商业银行在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与社会经济中的所有领域都有密切关系。可见,商业银行的位置多么重要,可以被认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状况不仅使商业银行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且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下,我国要加强对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披露还存在不及时、不充分、不真实以及不规范等问题。我们不能让虚假的或者不充分的会计信息蔓延在证券市场中,否则会严重损害投资者、存款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甚至还会对整个金融市场失望,进而降低整个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有效性,使证券市场不能有效运转,最终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综上所述,如何完善和加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是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更详细的说也用到了规范分析法中的比较分析方法,并结合相关的案例来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规范分析方法:按研究问题的一般逻辑顺序展开,即提出问题(结合了现实中的相关案例)、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对策。比较分析方法: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进行比较。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之下撰写了本论文。本文总共有六个部分,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展开撰写。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然后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介绍,勾画出一个详细的论文基本结构。第二部分是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理论概述,论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有关概念,然后对外部监管的主体、对象和原则分别进行诠释,最后对相关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和有效资本市场理论进行阐述。第叁部分提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案例分别介绍司法监管、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剖析外部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叁个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借鉴美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经验,得出叁点启示,即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行政监管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的作用、健全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制度。第六部分是完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加强市场约束,使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更透明地披露,并且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水平,这些都是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的基础,也是我国银行业监管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研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和完善监管的对策,并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本人主要提出以下创新的治理对策:第一,健全司法监管所需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司法机关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并且提高司法监管人员的会计素质;第二,明确行政监管部门职责、建立协调机制,并改进行政监管的方式,构建行政监管主体的再监督体系;第叁,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制度,强化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并且加强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监督。(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3-06-01)
王敏,戴应亭[5](2011)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管理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利益相关者理论"应成为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指导思想与评价依据。在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构建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银行效率与稳健运营的统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外资》期刊2011年22期)
胡宇吉,薛雷[6](2010)在《浅淡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监管方式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这场危机带给我们许多银行监管方面的启发。我们要在加强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的同时,建立一个信息更加完备的银行电子监管网络来强化对银行业的外部控制。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与自身监管的强化,有助于银行自身经营的扩张,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更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商界(下半月)》期刊2010年11期)
张逸兴[7](2010)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则当之无愧的是金融行业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加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金融行业保护期也已过去了叁年,为了应对挑战,积极地引入国外投资,一些有条件的商业银行都通过上市来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奠定坚实基础来面对激烈的国际资本市场竞争。上市商业银行是经营资金的特殊公司,它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风险性高、敏感性高的特点。而商业银不但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它还与社会经济中的各个领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特点又决定了商业银行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遭到挤兑,最终影响到正常的国民经济运转,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披露信息不真实、不充分、披露形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对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加强外部监管,让不充分、虚假的信息肆无忌惮的蔓延在整个证券市场,那就必然会严重损害信息使用者的根本利益,使得无论是信息使用者或者是各个大小股东都怀疑信息的真实性,不再相信金融市场,进而最终降低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影响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甚至于损害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完善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外部监管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本文主要采取规范研究的方法,并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给出了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基本概念,并以信息不对称论、法律不完备性论、有效资本市场论、公共利益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目前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整体有待提高的实际情况,来论证我国现在迫切的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体系。其次,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叁个方面对我国上市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再次,研究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及指导意义并结合美国的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地方。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对策。(本文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期刊2010-04-01)
李伟[8](2009)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经营业绩优良的商业银行纷纷选择上市,积极地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这为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性质决定其具有高敏感度、高风险的特点;而它在一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广泛联系又使其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外部效应容易引起银行遭受挤兑,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和社会安定。现阶段,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形式不规范、缺乏可比性等等。Samuel Johnson曾说过:“秘密或神秘开始的地方,堕落或欺诈就已经离我们不远了。”也就是说,在信息不能披露的地方,秘密助长了不信任。如果不对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加强外部监管,任凭虚假、不充分的信息充斥证券市场,势必会严重损害信息使用者的根本利益,使得信息使用者失去对证券市场的信心,进而最终降低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影响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甚至于损害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完善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外部监管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本文主要采取规范研究的方法,并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对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信息不对称论、法律不完备性论、有效资本市场论、公共利益论为理论基础,以当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为切入点,论证了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健全、有效的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对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第一,司法监管所需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所需的金融法律人才素质不高;第二,行政监管效率不高,缺乏对其的再监督机制;第叁,以注册会计师为首的社会监督力量不足等等。再次,由于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体系是在借鉴美英等国的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对美英国家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作为国际银行业监管协调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完善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以及监管工作,并发布了一系列的规范文件。因而,本文通过研究巴塞尔委员会以及美英国家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先进经验,从中得出启示,并以此作为完善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体系的借鉴。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治理对策:第一,推进和完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司法监管所需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第二,转换政府行政监管理念,健全行政监管之间的协调机制,构建行政监管的再监督体系;第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监督的重要作用,完善由证券业协会、银行业协会等组成的自律监管体系。(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09-06-01)
散歆[9](2009)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的法律制度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两家也因形势所迫寻求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昔日的华尔街投资银行神话由此破灭。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而且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也在急剧的扩张,商业银行的业务也在日新月异的创新,所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又由于商业银行在一国的金融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稳健运行对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监管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及完善。近年来,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基本上已由合规性转向了风险的外部监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我国商业银行与各国银行交往日益密切,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监管尤为重要。笔者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应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以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其风险种类可归纳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风险、交易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或事件风险,然后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的危害性,来阐述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分别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模式,并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美国双线多元的监管模式不仅容易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并且也易降低监管的效率;日本的监管模式为腐败、寻租行为提供了温床;英国的监管模式过多的强调人为因素、制度性不强,其随意性和弹性都易滋生腐败。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外部监管吸取宝贵的经验,总结教训。第叁部分论述了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的原则及目标,监管原则包括公正、公开原则,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适度监管原则以及效率原则;监管目标包括促进商业银行的合法、稳健运行和维护公众对商业银行业的信心,同时还应当保护商业银行业的公平竞争,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第四部分论述了商业银行市场外部监管法制及其完善,阐述了当前我国对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商业银行经营业务风险的监管以及商业银行退出市场的监管。通过分析它们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之处,如法律、法规滞后性、执法力度不够、监管的重点放在市场准入而很少注意到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风险等。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法律制度建议,比如,建立信用、存款保险制度。另外还阐述了商业其他外部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包括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依法披露相关信息等。具体分析了不足,如监管重复、监管真空、监管效率低下等弊端,从而提出完善的建议,如并表监管的完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袁昌菊[10](2005)在《浅议健全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行政垄断的特征,影响了金融领域的效率和公平,需要对其实施外部监管,具体措施包括:(1)中央银行应改革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谨慎使用“最后贷款人”功能;(2)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3)制定科学的监管流程,加强银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4)健全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本文来源于《经济体制改革》期刊2005年05期)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银行机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出现,很多时候与内部审计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有关。此次危机后,国际监管组织与各主要国家,均强调监管机构应与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强化监审双方工作成果的应用,以及加强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监管评估来提升银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促进监管机构与内审部门形成风险管控合力。本文结合广西银行业监管实践,探索提出了商业银行外部监管与内部审计联动制度和具体机制,以实现监管部门与银行内审部门的有机结合,切实形成内外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提升内外联动的监管效能,以推动辖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内控管理能力和约束力的不断提升。未来,加强监审联动提升监管质效,要指导商业银行改进内审工作、健全和完善内审机制,提升内审人员素质和内审技巧,构建与内审的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机制,有序实施定期的外部监管评估,并在现场检查监审联动工作方面积极进行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论文参考文献
[1].吕思聪.外部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8
[2].赵汝林,贝文嬿,王维,黄永哲.外部监管—内部审计联动与商业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8
[3].孙华.绿色金融占商业银行资产比例不足2%[N].证券日报.2016
[4].柴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13
[5].王敏,戴应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与外部监管理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中国外资.2011
[6].胡宇吉,薛雷.浅淡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监管方式改革[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
[7].张逸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D].吉林财经大学.2010
[8].李伟.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D].江西财经大学.2009
[9].散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外部监管的法律制度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9
[10].袁昌菊.浅议健全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体系[J].经济体制改革.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