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法论文_李媛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计时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时计,时间,知识,情境,公式,周期,课堂。

计时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媛[1](2019)在《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将半夜看成是一日的开始,叫作某日零时。一天里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简称24时计时法。另一种计时法是将一天的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半夜0时起到中午12时为一段,再从中午12时起到半夜12时为一段,这种计时法叫作分段计时法,也叫12小时计时法,在生活中通常采用这种计时法。(本文来源于《小学生学习指导》期刊2019年30期)

郭丹娜[2](2019)在《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提升24时计时法教学效果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24时计时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场景应用,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联播、手机、笔记本等途径,已经频繁接触。只是他们没有意识把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建立起某种联系。对于小学叁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水平还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具体的形象,而"24时计时法"还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习效果,让他们的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75期)

孙思[3](2019)在《拓展“计时法”求经过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24时计时法"常常要求经过时间,通常使用"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的公式计算,例如:例1张青妈妈在学校工作,每天早晨7:50到校,下午4:30离校,她每天在校工作多长时间?"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4:30是16:30,列式计算:16:30-7:50=8小时40分。这是求一日内的经过时间,再看一道求二日内的(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数学(小学版)》期刊2019年Z2期)

李丽,程昌生[4](2019)在《真实,让学生遇见更美的数学——以“24时计时法”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是学生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天地,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学生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4时计时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1天、1小时、1分钟等时间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如何让学生对熟悉的时间感兴趣、愿意学、喜欢学?如何让学生真实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如何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的价值?如何通过直观的载体让学生真(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9年Z3期)

杨诗姝[5](2019)在《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初探——以24时计时法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微课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基于微课的教学环境更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问题探讨,从而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但是微课设计需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微课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制作时,要使用生(本文来源于《教育文汇》期刊2019年06期)

郭艳梅[6](2019)在《思维课堂 让学习真正发生——《24时计时法》教学案例与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让学生真正发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读写算》期刊2019年13期)

申洪刚,苏遗华[7](2019)在《创设有效情境 演绎让学课堂——“24时计时法”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叁年级下册第82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了解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能正确进行转换。2.能用两种计时方法表示时间,解决现实生活中时间表示与转换的相关问题。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时间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时间的宝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借助钟面认识两种计时法(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宋冰[8](2018)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4时计时法看似简单,学生理解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24时计时法采用的是十二进制计算方法。基于此,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了教学思考和尝试,希望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并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名师在线》期刊2018年34期)

黄晓君[9](2018)在《巧用“分段计时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合叁年级)我们都知道,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但当题目出现上午、下午、晚上等词语表示不同时段的时间信息时,我们就不能简单地运用这个公式计算。那该怎么办?"分段计时法"可以解决。【例1】小志约几个朋友在周日上午10时一起去公园玩耍,下午3时回家。请问他们一共玩了多长时间?【错解】10-3=7(时)【错因】求"经过时间"用"减法"并没有错,但是直接用大的数减小的数在本题并不适用。结束时间是下午3时,开始时间是上午10时,不可能用开始时间减去结束时间。(本文来源于《学苑创造(3-6年级阅读)》期刊2018年09期)

孙国永[10](2018)在《《24时计时法》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内容】人教版叁年级上册第53页内容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在读电视节目预报表的活动中,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2.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3.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设计》期刊2018年26期)

计时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24时计时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场景应用,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联播、手机、笔记本等途径,已经频繁接触。只是他们没有意识把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建立起某种联系。对于小学叁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水平还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具体的形象,而"24时计时法"还是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习效果,让他们的思维方式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顺利过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时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媛媛.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J].小学生学习指导.2019

[2].郭丹娜.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提升24时计时法教学效果评析[J].考试周刊.2019

[3].孙思.拓展“计时法”求经过时间[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9

[4].李丽,程昌生.真实,让学生遇见更美的数学——以“24时计时法”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9

[5].杨诗姝.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初探——以24时计时法教学为例[J].教育文汇.2019

[6].郭艳梅.思维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24时计时法》教学案例与评析[J].读写算.2019

[7].申洪刚,苏遗华.创设有效情境演绎让学课堂——“24时计时法”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9

[8].宋冰.《24时计时法》的教学思考[J].名师在线.2018

[9].黄晓君.巧用“分段计时法”[J].学苑创造(3-6年级阅读).2018

[10].孙国永.《24时计时法》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8

论文知识图

条件如图3.23;转向电位为0.60V,参...金微电极上,pH=13.6,对0.9mmol/L二...计时电位的给定信号图(a)和响应信号图...–Sb二元金属相图)Pt-Mo2C/GC的XRD谱图,b)TEM照片无酶葡萄传感器研究路线

标签:;  ;  ;  ;  ;  ;  ;  

计时法论文_李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