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突发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突发性,利多,网络,鼓室,内耳,半胱氨酸,舆情。
突发性论文文献综述
沈艳,刘茜[1](2019)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入舱前、舱内和出舱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耳部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2例中,显效25例,有效23例,治疗有效率达92.31%;而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治疗有效率为76.92%(P<0.05)。观察组发生耳痛4例、耳闷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发生耳痛7例,耳闷3例,耳胀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8.8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0.7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耳部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兰忠,白忠,张志茂,丛林海,汤勇[2](2019)在《社会心理因素与突发性聋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突发性聋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突聋的预防及临床心理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例突发性聋患者(突聋组)和6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突聋组精神质(P)、神经质(N)得分,患病前1年内的负性事件总刺激量得分、家庭负性事件刺激量得分及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突聋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影响;与正常人相比,突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临床上对这类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时需同时辅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尹自芳,寇镓乐,冰丹,王大勇,赵立东[3](2019)在《突发性聋住院患者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建立突发性聋患者安全评估系统,降低诊疗风险,为患者科学诊疗及康复提供个性化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资料回顾及专家咨询,构建突发性聋患者安全评估表,在此基础上实现评估系统软件化,并实施临床评估,观察应用效果。结果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评估体系包括5大风险指标,即用药安全、焦虑状态、跌倒、疼痛、营养不良,对每项风险明确了相关因子和判别标准;在对200余例患者的临床应用中,获取了有效患者安全评估数据。结论该评估体系实现了针对突发性聋住院患者的个体化安全风险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景玉敏,赵宇,王佳佳,刘冉冉,李青[4](2019)在《阅读“森田疗法”书籍对伴耳鸣的突发性耳聋病人焦虑和抑郁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突发性耳聋也称突聋,系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2d内从轻度听力减退发展至严重耳聋。其致病原因不清。约70%以上伴有耳鸣[1]。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工作、学业、住房、子女教育等压力的增大,突聋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笔者所在(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赵宁,祁顺来,王亚莉[5](2019)在《老年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BNP、Hcy、D-二聚体水平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老年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220例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00例(高血压组),伴突发性耳聋患者120例(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组),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100例为对照组,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血浆BNP、Hcy、DD水平,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检测叁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利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低切值(1 S~(-1))全血黏度(WBV)、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检测患者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结果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组DBP、SBP、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着升高,HDL-C水平显着降低,FIB、PV、1 S~(-1)WBV、PT、TT、TC、TG水平较对照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显着升高(P<0.05);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组血浆BNP、Hcy、DD水平显着升高,且随病情加重,其水平逐渐升高(P<0.05)。血浆BNP、Hcy、DD水平对老年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结局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0.889、0.715,联合检测对老年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结局预测的AUC为0.930,特异性为86.60%。结论老年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BNP、Hcy、DD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叁者联合检测对患者治疗结局预测具有较高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顾文菁,于红,任大伟,王宇声[6](2019)在《突发性耳聋病因及其与内耳免疫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突发性耳聋(突聋)是突然出现的原因尚未明确的听力损失,通常表现是在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内,听力至少连续3个频率下降超过20 dB,同时还伴随着眩晕及耳鸣。最常见的是单侧突聋,双耳突聋很少。突聋一般是通过听力学常规检查及一些临床症状来进行鉴别,根据听力损失程度、病程时间长短、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损失发病时间进行临床诊断,并必须排除已知内耳疾病。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耳聋,只要跟上面所描述的症状相符,那么都能够称作是突聋。突聋属于耳鼻喉科经(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刘丹,廖慨慨[7](2019)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抽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共计3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诊治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5月,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组原则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17/1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5.56%(10/1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经过对比分析得其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临床效果显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显着的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叶玉莹,吴国清,江里涛,吴晖[8](2019)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益耳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隔天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耳通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听阈变化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6.67%)高于对照组(63.33%),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同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总有效率(分别为82.76%、91.67%、92.3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29%、75.00%、66.67%),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益耳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耳闷胀感、眩晕等伴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王超[9](2019)在《我国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关联网络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对我国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要素进行内容归纳和关联分析,以发现网络舆情演化的结构特征,丰富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共性认识。[方法/过程]以人民网连续12年发布的《我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的115个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容分析和共词网络分析方法,从"主体—主题—风险—诱因"四大维度来透视我国网络舆情事件的关联网络结构特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要素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府际问责、政民互动与警民冲突构成我国舆情生态的基本主体关系;公众安全感和政府公信力在共词网络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经济利益、公平正义和道德诚信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永恒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9年12期)
廖芳[10](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45例临床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5例,给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长春西汀、灯盏花素;静推前列地尔;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甲钴胺片、银杏叶滴丸及中药方剂;另辅以针灸及耳穴埋豆治疗;7-10天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 45例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的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西医疗法治疗本疾病的缺憾,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突发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突发性聋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突聋的预防及临床心理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5例突发性聋患者(突聋组)和65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突聋组精神质(P)、神经质(N)得分,患病前1年内的负性事件总刺激量得分、家庭负性事件刺激量得分及焦虑、抑郁、躯体化、敌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突聋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影响;与正常人相比,突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较差,临床上对这类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时需同时辅以针对性心理干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突发性论文参考文献
[1].沈艳,刘茜.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兰忠,白忠,张志茂,丛林海,汤勇.社会心理因素与突发性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
[3].尹自芳,寇镓乐,冰丹,王大勇,赵立东.突发性聋住院患者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
[4].景玉敏,赵宇,王佳佳,刘冉冉,李青.阅读“森田疗法”书籍对伴耳鸣的突发性耳聋病人焦虑和抑郁的作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
[5].赵宁,祁顺来,王亚莉.老年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BNP、Hcy、D-二聚体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6].顾文菁,于红,任大伟,王宇声.突发性耳聋病因及其与内耳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7].刘丹,廖慨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利多卡因耳后筛区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临床应用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8].叶玉莹,吴国清,江里涛,吴晖.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联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9
[9].王超.我国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的关联网络结构分析[J].现代情报.2019
[10].廖芳.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45例临床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