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人民医院2766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是目前糖尿病还仍然只是一种可控制但不能根治的疾病,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对于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关于糖尿病护理体会与保健指导的方法,指出了当前人们对于糖尿病的一些错误认识,希望能给人们提供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体会;指导进展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大非传染性疾病。被认为是当前损害人类健康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的概率越来越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至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数将达3亿。据调查,我国现今高血糖症总体控制情况甚差,慢性并发症也较多较重。因此怎样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病概率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重点。IDF也号召和组织各国联合起来,对糖尿病进行全方位的科研,希望能控制其“蔓延”速度,减少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更希望治愈糖尿病的理想能够得以实现。促进了近几年有关糖尿病的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管理方法也不断翻新。从理论到实践,基础到临床不断取得进步,美国糖尿病协会通过对糖尿病诊断专家委员会的报告诊断,对患者进行了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加强输入糖尿病经济学观点等。更是有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的研究重大成果。
二、护理体会
(一)饮食护理方面
作为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健康的饮食不仅能减轻身体胰岛素的负荷,还能矫正患者自身絮乱的新陈代谢,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情控制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让患者明白健康饮食对于糖尿病的重要性,首先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来进行精确的测量,然后按照数据来控制总热量和糖类食物的摄入。
(二)心理护理方面
作为目前还只能控制,不能完全治愈的一种身心疾病。在治疗期间也可能会出现众多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在食品控制或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众多的担忧,容易出现忧郁、焦虑、烦躁等众多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因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
(三)用药护理方面
对于高血糖形成的糖尿病患者,除了基本的饮食控制外,要想真正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升高,就必须要通过医师的指导,合理用药,可以避免许多不良反应的出现。在服用药物之前要了解配伍禁忌,控制不良反应的产生。
(四)运动护理方面
研究表明,人体在进行运动时可以促进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剂量的使用。因此适当的运动对于轻度和中度的糖尿病人降低自身血糖有着重要作用。
(五)生活护理方面
作为一个需要综合护理的疾病,糖尿病患者除了做到医院的基本要求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糖监测,是近年来用得相对普遍的护理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使医院进一步了解病情、控制和治疗效果。并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控制和治疗。但在进行血糖监测时要注意监测的频率:据科学依据,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在开始阶段可监测6~8次/d,治疗后可减少到2~4次/d。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在治疗达标前每周监测3d空腹血糖,每2周复诊1次,达标后每周也还是监测3次,可是不需要空腹,而且复诊时间也提高到了每月复诊1次。
三、保健指导
(一)在饮食方面,要在营养平衡的基础上要减少对油腻食物的食用,如油炸煎烤、动物内脏等。应多食用有助于减低胆固醇等清淡、低热量的食品。如蔬菜水果及粗粮杂粮等均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尽量做到:(1)每天按照一定量摄取;(2)规律进餐,不宜暴饮暴食;(3)饮食以清淡为主;(4)要保持碳水化合物和纤维含量的高比率等。饮食的摄入要遵循:控制总热量,营养匀衡、食物多样化、规律合理进餐等基本原则。
(二)在心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多对患者进行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宣传工作,强调饮食护理的重要性,让病人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患者信心,为患者排忧解难,维持健康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三)在药物护理方面,医生要向病人讲明该药品在服用过程中或者服用过后会出现的反应,如恶心干呕、厌食、腹泻等,避免患者出现惊慌。而在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要精确按照患者的血糖和尿糖值进行用量,在注射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患者身体和精神反应,以防发生意外。
(四)在运动方面,患者作为特殊的运动主体,要注意许多问题,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运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要在饮食均衡的前提下进行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水分的补充、注意保暖。另外患者运动时可以适当带些糖果,以备运动过程中低血糖的出现。而对于老年患者更要分外细心照料,提醒其注意携带信息卡片、防止意外。如有严重糖尿病、严重冠心病等患者不宜运用运动疗法。
(五)在生活方面,要养成按时作息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糖尿病患者属于疾病体制,任何小小的病体都能引起众多的病变,因此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卫生,以防细菌的传染;培养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通过适当运动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要禁烟酒等带有刺激血糖升高的物品,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去除病情诱因。血糖检测除了患者要做好包括每次的检测时间、血糖数值、进餐时间、用药时间等自身的血糖监测日记外,医院的糖尿病教育者也要定期检查血糖监测仪器的性能以及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不懈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服务糖尿病患者。
结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和多发病,虽然经过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仍无解决之法。因此糖尿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而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和预防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护理人员除了具备熟练的护理技术以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明确糖尿病的变化规律和药物使用,还要加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也要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从而使患者达到有效控制病情,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车艳虹.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8(5)352-353.
[2]王丽.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8(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