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土高原南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春玉米,硝态氮淋溶,阻控措施,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南部论文文献综述
董强[1](2018)在《黄土高原南部春玉米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阻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氮肥施用量迅速增长。有关研究表明,施肥量对旱地土壤NO_3~--N的累积影响非常大,对0~2 m土层NO_3~--N累积的影响尤为突出。为研究黄土高原南部旱作雨养农业区的硝态氮淋溶阻控机制,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通过对施氮量梯度、减量施氮、秸秆深埋、硝化抑制剂添加浓度、尿素与缓释肥掺混比例的研究,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及春玉米生长状况,探讨旱作春玉米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累积的阻控措施。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合理施用氮肥可以防止硝态氮的淋溶累积。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春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氮肥施用达到一定量后,春玉米的产量趋稳。本试验中,氮肥用量超过200kg N/hm~2时,春玉米产量不再增加。说明施氮量达到200kg N/hm~2时,氮肥已经接近最大的增产效果。收获期土壤剖面0~200 cm范围内的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大于160 kg/hm~2时,土壤中0~200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就会产生跃变,施氮160 kg/hm~2处理的土壤剖面0~200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较不施氮肥处理仅增加了10.69 kg/hm~2,而施氮200 kg N/hm~2处理和施氮250 kg N/hm~2处理的土壤剖面0~200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较不施氮肥处理分别增加了66.26 kg/hm~2和96.55 kg/hm~2。2.减量施氮和秸秆深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春玉米的产量,减少硝态氮向土壤深层的淋溶累积。常规栽培条件下,减量施氮(CR1)处理的产量较传统施氮(CON1)处理增加了1259.62 kg/hm~2,且CR1处理的剖面0~200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较CON1处理减少了25.73%;秸秆深埋条件下,减量施氮(CR2)处理的产量较传统施氮(CON2)处理增加了2523.04 kg/hm~2,且CR2处理土壤剖面0~200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较CON2处理减少了25.24%;此外,CR2处理的产量较CON1处理增加了2878.04 kg/hm~2,CR2处理的剖面0~200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较CON1处理减少了30.17%。说明减量施氮及秸秆深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硝态氮的淋溶累积。3.添加不同浓度的硝化抑制剂(DCD)对春玉米的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溶累积的影响不同。4个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CRN_(1%)、CRN_(5%)、CRN_(10%)、CRN_(15%))的DCD添加量分别为施氮量的1%、5%、10%、15%。与不添加硝化抑制剂(CRN_(0%))处理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产量有一定下降,但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四个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0~200cm范围内的硝态氮剖面累积量均低于不添加硝化抑制剂(CRN_(0%))处理的累积量,分别减少了55.85%、43.24%、22.78%和18.54%,说明硝化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尿素的分解,减少硝态氮的淋溶累积。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态氮深层累积的阻控效果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大而减弱。在本试验中,硝化抑制剂的添加浓度为1%时,其对硝态氮深层累积的阻控效果最为显着。4.在同等施氮量条件下,尿素中掺混缓释肥处理在不减产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少土壤剖面的硝态氮淋溶累积。与全尿素处理(CRS4)相比,CRS1处理(尿素占35%)、CRS2处理(尿素占50%)及CRS3处理(尿素占65%)的产量低于CRS4处理,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CRS4处理相比,CRS1、CRS2、CRS3处理0~200 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均低于CRS4处理,其中100~200 cm范围内的硝态氮累积量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60.81%、64.97%和39.92%。说明尿素中掺混缓释肥能够减缓硝态氮向深层的淋溶累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8-06-01)
李周侠,齐玉杰,王鸿喆[2](2018)在《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培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适宜黄土高原中、南部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油松沙棘混交林、沙棘侧柏混交林、油松白榆沙棘混交林、油松侧柏黄松混交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核桃油松沙棘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文冠果沙棘混交林、短梗胡枝子林和火炬树灌木林共10种高效水土保持乔灌木植被类型及其适宜的立地环境,以期为黄土高原中、南部的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董强,吴得峰,党廷辉,郭胜利[3](2017)在《黄土高原南部不同减氮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了不同减量施氮模式对黄土高原南部春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提出科学施肥模式,旨在指导当地玉米施肥、保护环境安全。【方法】在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农田连续进行了3年的田间试验,供试作物为春玉米,一年一熟,采用半覆膜种植方式。试验设不施氮(CK);传统施肥模式(Con,施尿素N200 kg/hm~2);减氮模式Ⅰ(ModⅠ,施尿素N 160 kg/hm~2);减氮模式Ⅱ(ModⅡ,施尿素N 160 kg/hm~2和加一定量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减氮模式Ⅲ(ModⅢ,施脲甲醛N 160 kg/hm~2)5种处理。调查了玉米产量、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和氮素利用率。【结果】叁种减量施氮模式较传统施氮模式施氮量减少20%的情况下,玉米产量连续叁年无显着变化(P>0.05),相差0.1~0.5 t/hm~2。与Con相比,ModⅠ、ModⅡ、ModⅢ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20.2%~23.2%和21.9%~23.7%,0—200 cm土层NO3–-N的残留量分别减少了90.7、97.3、100.7 kg/hm~2,其降幅依次为44.7%、47.9%、49.6%。【结论】连续叁年减少20%的施氮量不影响春玉米产量及吸氮量,可提高氮肥的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显着减少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在同一施氮量下,添加硝化抑制剂或施用缓控释肥对硝态氮残留量减少作用不甚明显。(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唐长燕[4](2017)在《黄土高原南部35万年以来的古温度变化和极端干旱事件:微生物脂类的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黄土作为一种分布广泛、厚度大的准连续沉积,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是研究第四纪北半球陆地气候变化的优良载体。运用可靠的指标恢复黄土高原的古温度,不仅可以为当今气候模型提供更为准确的边界条件,还能帮助了解地质历史时期温度变化规律,为预测全球和区域温度走势提供重要的参考。微生物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aycerol Tetrethers)是古菌和某些细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物质。其中类异戊二烯GDGTs(isoprenoid GDGTs,简称iGDGTs)被认为是由古菌合成,而支链GDGTs(branched GDGTs,简称brGDGTs)被认为是兼性厌氧异养细菌产生的,且在各类地质体中均广泛存在,作为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生物标志物受到广泛关注。其中brGDGTs化合物可用于定量重建古温度,而基于古菌iGDGTs和细菌brGDGTs相对比值的指标Ri/b和BIT可用于指示干旱化事件。本文在已有中国表层土壤GDGTs现代过程研究的基础上,以黄土高原南部渭南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DGTs的温度和古水文指标重建了黄土高原350 ka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对渭南黄土剖面S0-S3阶段,350 ka以来的198个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了类脂物的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出了含量较丰富的微生物GDGTs化合物。对GDGTs化合物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液相色谱分离方法进行测试:一种是传统的氰基柱法,能够将brGDGTs分为9个化合物;另一种是新的硅胶柱串联方式,能够分离brGDGTs的5-甲基和6-甲基异构体,将前面的9个化合物进一步分离成15个brGDGTs化合物。通过对两种方法得到的指标进行评估,然后将其用于重建渭南地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得到主要认识如下:(1)5-、6-甲基brGDGTs的分离提供了新的古气候代用指标。前人对新方法的运用主要集中于brGDGTs相关指标,而忽略了新方法对含iGDGTs相关指标的影响,本文集中对比了新老方法对iGDGTs和brGDGTs及其相应指标的影响。对渭南剖面中运用两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方法测出的iGDGT化合物中,iGDGT-1–3均在左侧出现“肩峰”。在iGDGTs相关指标的计算中,需将“肩峰”一并纳入积分,在计算时将“肩峰”及其对应的本峰当做一个化合物。对比新老方法对指标的计算结果,发现新方法对只基于iGDGTs的指标TEX86产生了较小的偏差,对BIT几乎无影响。(2)渭南剖面中,6-甲基brGDGTs平均占整个brGDGTs化合物含量的34.6%。其中GDGT-Ia,-Ib,-IIa’叁种化合物平均占总brGDGTs的70%。brGDGTs-Ia含量最丰富,在所有样品中占总含量的17.8%–46.5%。将渭南黄土中brGDGTs的分布特征和已发表的全球土壤、中国北方土壤中的brGDGTs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发现叁者有明显不同。其中渭南黄土中brGDGTs的分布与全球土壤基本类似,主要的差异是IIIa’,IIa和IIa’叁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而中国北方土壤中brGDGTs在分布特征和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均与前两者有很大区别。对渭南剖面甲基化指数的分析显示,350 ka以来绝大多数时候MBT’5ME和MBT’6ME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在整个时间段中,大部分时候MBT’5ME超前于MBT’6ME的变化,最多可超前10 ka。这种明显的相位差说明该区域温度和季风降水是不同步的,很可能分别响应温度和pH(或土壤湿度)。(3)本文运用多个公式重建、对比得出了最近350 ka以来的渭南黄土剖面定量古温度曲线:运用了4个基于新方法的温度校正公式对渭南地区的古温度进行重建,并与2个基于传统方法的温度校正公式进行对比。这些公式分别基于全球土壤、中国区域土壤和中国北方土壤得到。采信基于新方法5-、6-甲基brGDGTs建立的MATmr公式恢复的结果为35万年以来渭南地区的古温度变化。温度变化范围为13.1–23.7°C。基于中国北方土壤建立的温度校正公式恢复的古温度变化范围值比其他公式大的多,甚至温度出现负值,需谨慎用于重建黄土高原南部的古温度变化历史。(4)本文首次利用微生物类脂物重建了黄土高原南部350 ka以来的极端干旱事件记录,在过去4个冰期终止期(Termination)时都发生了极端干旱事件:在绝大多数样品中,Ri/b值呈现稳定的低值(约0.2),但在过去的四个冰期终止期,Ri/b值急剧升高,据此判断在以上四个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发生了极端干旱事件。对比类脂物重建的干旱事件与粒度、北大西洋冰筏事件,发现其部分一致,说明说明通过增强的西风带和冬季风传输,北半球高纬度的气候变化导致了黄土高原南部的极端干旱事件。但是类脂物没有记录冰期时的干旱,而只记录了冰期终止期的极端干旱事件,说明一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低纬度地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深海沉积物δ13C和婆罗洲地区石笋中的δ18O记录了冰期终止期时的存在类El Ni?o变化。说明此时通过沃克环流向西太平洋上空输送的热量和水汽大幅度减少,导致了向亚洲季风区输送的热量和水汽匮乏,放大了冰期终止期黄土高原干旱事件的程度。因此,黄土高原地区在冰期终止期时发生的极端干旱事件,可能受到来自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热带大洋气候信号的共同驱动,而不仅仅受高纬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7-05-01)
颜永豪[5](2016)在《黄土高原南部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侵蚀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是关系黄河中下游安全以及黄土高原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问题。过去学者们在黄土高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植被水土保持效应、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现代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问题的防治起到了积极关键的作用。但学术界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问题的由来、地质历史时期的发展规律以及土壤侵蚀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还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下游的地质沉积记录证据。本文通过科学钻探对黄土高原南部关中盆地卤阳湖区进行了岩芯采样分析,通过古地磁、光释光等定年手段,对卤阳湖1号钻岩芯400 m以上的沉积速率,2号钻50 m岩芯沉积速率,卤阳湖东滩的天骄湖人工剖面2.8 m沉积速率进行了计算,并通过碳酸盐、粒度、磁化率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对2号钻和天骄湖人工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气候环境变化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项重要结果:(1)卤阳湖1号钻岩芯400 m(5.23 Ma)沉积速率计算结果表明,湖区沉积速率在2.58 Ma后有明显上升,与黄土古土壤剖面底界年龄一致。卤阳湖区5.23 Ma以来的沉积速率在4.18-3.58 Ma、2.5-1.7 Ma、1.07-0.78 Ma、0.78-0.12 Ma、0.12-0.09Ma、67-63 ka、13-9.8 ka,这7个时期有明显加快,其中后6个时期与青藏高原自青藏运动(2.58 Ma开始)以来的抬升活动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说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周期在长时间尺度上受控于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作用。第四纪以来卤阳湖区沉积速率以0.12 Ma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2.58-0.12 Ma期间,卤阳湖沉积速率变化微弱增加,变化范围在3-10 cm/ka,0.12 Ma后,沉积速率明显加大,0.12-0.09Ma间的平均沉积速率是前段时间的近10倍,说明0.12 Ma左右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环境演变的重要转折期。(2)卤阳湖2号钻50 m岩芯将近15万年的沉积序列表明,12万年前后构造强烈抬升的同时,也恰好对应黄土-古土壤S1阶段,属温湿气候期,该阶段在卤阳湖上游地区侵蚀面分布广泛,在下游叁门峡地区则发生了黄河彻底贯通的重大环境事件。这些证据说明卤阳湖区在12万年前后的高沉积速率是构造强烈抬升、温湿气候环境以及叁门峡的彻底贯通叁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卤阳湖东滩2.8 m的人工剖面研究结果表明近叁万年来,卤阳湖区湖泊水位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过程,与该区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干-湿-干的气候变化序列一致,表明卤阳湖区水位变化主要受控于东亚夏季风影响。全新世后期4.6 ka后的干旱气候造成了卤阳湖的大面积萎缩,为卤阳湖的快速消亡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2 ka后围湖造田,捞硝晒盐等湖区周边人为活动的快速增加,是导致卤阳湖沉积速率快速上升,退化为盐碱滩,并逐渐消亡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6-05-01)
李柏桥[6](2016)在《黄土高原南部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退耕还林年限为6年(FL06)、15年(FL15)、29年(FL29)、40年(FL40)和56年(FL56)的刺槐林地,退耕还草年限为6年(GL06)和15年(GL15)紫花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以临近长期耕作坡耕地(CK)作为对照。分析了退耕年限与方式对土壤干筛、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土壤团聚体及其内部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差异,探讨其稳定性和对有机碳的贡献率。主要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还草能显着增加0-20cm土层中>2mm粒径的干筛团聚体含量;该土层中,退耕还林条件下,团聚体含量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再增加,最后再降低的趋势;退耕还草时,团聚体含量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20-40cm土层>2mm粒径,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退耕还林干筛团聚体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最后再增加的趋势,而退耕还草干筛团聚体含量表现出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水稳性团聚体中,在0-20cm土层,退耕还林还草后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趋势,>2mm和<0.25mm两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占主导地位。>2mmm粒径中,退耕6年和15年后,还草比还林团聚体含量分别显着增加16.87%和104.45%。>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大小表现为FL4O>FL29>FL56>GL15>FL06> GL06>FL15>CK。在20-40cm土层,团聚体含量均值呈现出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的变化趋势。(2)退耕还林还草后干筛条件下0-20cm土层中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与坡耕地相比均增加,退耕还草后MWD值和GMD值均有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相同退耕年限,不同退耕方式下还草6年和15年MWD值比还林分别降低4.73%和0.42%。20-40cm层,退耕还林还草后MWD值和GMD值与坡耕地相比均增加,增幅分别为31.15%-17.63%和30.66%-57.18%。水稳性团聚体中,0-20cm层各退耕还林还草的MWD和GMD值均大于20-40cm层。总体上看,0-20cmm层退耕还林还草后MWD值和GMD值与坡耕地相比均增加,20-40cm土层,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MWD和GMD值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各样地0-20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均大于20-40cm土层,退耕还林后,两个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均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均呈现出先降低,再增加,之后再降低的趋势,且均在FL40值达到最大,分别为18.19g/Kg和6.12g/Kg。退耕还草后,0-20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均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20-40cm土层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各粒径土壤干筛团聚体有机碳均值在0-20cm土层表现为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的趋势,>2mm、1-2mm、0.5-1mm、0.25-0.5mm和<0.25mm粒径中均在退耕还林40年有最大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20-40cm土层中,各粒径土壤干筛团聚体有机碳均值表现出随粒径的减小而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各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均值在0-20cm土层表现为随粒径的减小而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总体来看,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在1-2mm粒径中含量最高,<0.25mm粒径中最低。>2mm和1-2mm粒径中,退耕还林后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出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先增加,之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FL40时值最大。干筛条件下,0-20cm土层中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表现出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2mm粒径下贡献率大小分别表现为FL06>FL40>FL56>FL29>GLl15>GL06 >CK>FL56。20-40cm层中,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均值表现出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湿筛条件下,0-20cm土层中>2mm和<0.25mm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随着粒径的减小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表现出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20-40cm层中,<0.25mm粒径有机碳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且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彭小瑜[7](2016)在《黄土高原南部两种循环农业模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循环农业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社会可持续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是减少化肥的使用,将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对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循环农业模式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本研究以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分析循环农业模式的能量流动效率、经济效益和物质的输入输出特征,以黄土高原南部的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猪-沼-苹果”模式)和多层复合循环模式(山地立体种养模式)两种循环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能量流、价值流和物质流特征进行评价。数据来自对循环农业模式的实地调研采样、实验分析和文献资料,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循环农业模式和传统种植模式的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循环农业模式有机能投入为主,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乾县“猪-沼-苹果”模式和宜君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能流循环指数分别为0.637和0.979,分别是传统模式的5.01倍和3.15倍,有较强的自我稳定性;两种循环农业模式的系统内依存度分别为6.80%和37.39%,有较强自我维持能力。循环农业模式包含多个子系统,结构复杂,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投入的能量即能流密度是传统模式的2.65~2.75倍,是一种高能量投入高能量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模式的有机能/无机能、能流循环指数、系统内依存度和光能利用率四个指标优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但能流密度、能量产投比两个指标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并无优势。沼气子系统的能量产投比较低,也需要改良沼气子系统的性能来提高整个模式的能量利用效率。(2)两种循环农业模式的总成本、总收入和累计净现值高于传统种植模式,但“猪-沼-苹果”模式的经济产投比、成本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低于后者,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经济指标全部优于传统模式,循环农业模式在财务上具有可行性,但模式有待优化,获得利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乾县“猪-沼-苹果”模式和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从第7年开始出现正值,投资回收期为6.52年,晚于传统苹果种植模式,循环农业模式收回本金时间较长,投资风险较高;宜君山地立体种养模式从第4年开始出现正值,投资回收期为3.87年,投资风险较低。(3)循环农业模式能够将系统内产生部分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猪-沼-苹果”模式和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作为反馈重新被利用的有机碳分别为0.88 t和11.67 t,高于传统种植模式。通过分析发现循环农业模式反馈输出的比例更高,自给能力强,能够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乾县“猪-沼-苹果”模式和宜君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废弃物有机碳占总输出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0.209和0.258。循环农业模式有机碳的商品输出/总输出和输出/输入低于传统农业模式,模式有待完善。从氮循环的指标特征来看,两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反馈输入/总输入、反馈输出/总输入、商品输出/总输出、商品输出/总输入、输出/输入这五个正向指标都大于传统种植模式,说明循环农业模式有更大比例的氮素重新返回系统被再次利用,输出市场的氮素比例也大于后者,逆向指标废弃物/总输出循环农业模式小于单一种植模式,即被作为废弃物排放的氮较少。循环农业模式能够减少无机能的输入,节约资源,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利用系统废弃物的能力较强,并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但是,研究对象仍存在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徐黎丽,李姝睿[8](2016)在《黄土高原南部山区村庄60年土地流转研究——以HL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黄土高原南部山区的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GC乡WCS行政村HL庄自然村为主要田野调查点,调查60年来村庄土地流转的过程,分析该地区土地流转的特点,研究讨论农村土地流转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效用。(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杨阳,李娜,王林权,赵玉霞,李雪芳[9](2015)在《垄作对降低黄土高原南部冬小麦田氨挥发风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黄土高原南部冬小麦田NH3挥发对垄作的响应,揭示其释放机制及污染风险,于2011—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按照随机裂区试验设计布置田间试验,采用通气式田间原位酸吸收方法测定NH3挥发.主区为常规栽培及3种垄作,副区为2种施N(氮)处理——未施N(0 kg/hm2,以N计)和施N(180 kg/hm2).结果表明:不同施N处理下,各耕作模式NH3挥发通量在施肥后10 d均达到峰值,在施肥后30 d稳定在较低水平.垄作单季NH3累积挥发量(以N计)平均值为5.748 kg/hm2,比常规栽培降低4.9%;施N处理下NH3累积挥发量平均值为6.512 kg/hm2,比未施N处理提高26.8%.氮肥NH3挥发损失率为0.47%~1.38%,其中垄作平均损失率比常规栽培降低60.1%.不同施N处理下,各耕作模式NH3挥发通量与土壤w(NH4+)、含水量呈正相关;与25 cm深度处土壤温度、p H在冬前(施肥播种至土壤结冰阶段)呈正相关,而在冬后(土壤解冻至小麦收获阶段)则呈负相关.土壤w(NH4+)和土壤温度是控制NH3挥发的两大主要因素.冬前垄作降低NH3挥发通量主要是由于垄作集中深施肥会增加NH3挥发扩散阻力所致.可见,旱作冬小麦种植区采用垄作可降低NH3挥发风险.(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郭斌,张莉,文雯,任志远[10](2014)在《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预测将来土地利用情景,该文利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A-Markov)模型,对2030年土地景观格局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1980-2005年间,草地、建设用地增加,林地小幅度增加,水域、未利用地少量减少,耕地变化剧烈。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为87.28%,说明利用其进行模拟是可靠的。将来研究区土地利用仍会发生较大变化。该方法为相关区域开展土地预测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结果可为土地优化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4年12期)
黄土高原南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介绍了适宜黄土高原中、南部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的油松沙棘混交林、沙棘侧柏混交林、油松白榆沙棘混交林、油松侧柏黄松混交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核桃油松沙棘混交林、侧柏刺槐混交林、文冠果沙棘混交林、短梗胡枝子林和火炬树灌木林共10种高效水土保持乔灌木植被类型及其适宜的立地环境,以期为黄土高原中、南部的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土高原南部论文参考文献
[1].董强.黄土高原南部春玉米地土壤硝态氮淋溶的阻控措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
[2].李周侠,齐玉杰,王鸿喆.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培育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18
[3].董强,吴得峰,党廷辉,郭胜利.黄土高原南部不同减氮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
[4].唐长燕.黄土高原南部35万年以来的古温度变化和极端干旱事件:微生物脂类的记录[D].中国地质大学.2017
[5].颜永豪.黄土高原南部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侵蚀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
[6].李柏桥.黄土高原南部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7].彭小瑜.黄土高原南部两种循环农业模式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8].徐黎丽,李姝睿.黄土高原南部山区村庄60年土地流转研究——以HL庄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6
[9].杨阳,李娜,王林权,赵玉霞,李雪芳.垄作对降低黄土高原南部冬小麦田氨挥发风险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15
[10].郭斌,张莉,文雯,任志远.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