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板堆叠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板堆叠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滑轮滑轨副(5)、第一电推杆(4)、第二电推杆(2)和电控箱(6),装置本体为长方体框架,在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第一支杆(9)和第二支杆(11),在第一支杆上架接一组滑轮滑轨副(5)构成置物台,滑轮滑轨副之间安装第一电推杆可向上伸出且对称分布,第二支杆上安装第二电推杆可水平伸出且对称分布,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与电控箱连接。车厢板(8)在置物台上且之间设置垫块(7)。第一电推杆在初始位置高度低于置物台,第二电推杆上有支撑架(10)且初始位置在第二支杆外侧。本实用新型无需移走上层车厢板即可取出下层车厢板,快速实现车厢板先进先出,节省空间和人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厢板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滑轮滑轨副(5)、第一电推杆(4)、第二电推杆(2)和电控箱(6),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框架并在一侧面设有开口;在正对开口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第一支杆(9),在第一支杆(9)上架接一组滑轮滑轨副(5)构成置物台,滑轮滑轨副(5)之间对称安装第一电推杆(4)且可向上伸出;在开口两侧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第二支杆(11),第二支杆(11)上对称安装第二电推杆(2)且可向装置本体(1)内侧水平伸出;第一电推杆(4)和第二电推杆(2)与电控箱(6)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车厢板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滑轮滑轨副(5)、第一电推杆(4)、第二电推杆(2)和电控箱(6),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框架并在一侧面设有开口;在正对开口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第一支杆(9),在第一支杆(9)上架接一组滑轮滑轨副(5)构成置物台,滑轮滑轨副(5)之间对称安装第一电推杆(4)且可向上伸出;在开口两侧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第二支杆(11),第二支杆(11)上对称安装第二电推杆(2)且可向装置本体(1)内侧水平伸出;第一电推杆(4)和第二电推杆(2)与电控箱(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板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板(8)放置在置物台上且每块车厢板(8)之间设置垫块(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板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推杆(4)的推杆在初始位置时的高度低于置物台,所述第二电推杆(2)的推杆上固接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初始位置在第二支杆(11)外侧,支撑架(10)厚度小于垫块(7)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厢板堆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底角处安装万向滚轮(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厢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厢板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车厢板生产制造中,在压力机压好的车厢板未能达到100%粘接力时,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粘接效果。一般情况下,先将压制好的车厢板放在堆叠装置的下层,后压制好的车厢板放在上面;先压好的车厢板在下层先到达粘接强度,可用于制造房车;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将下层车厢板取出要将上层车厢板移开,存在搬运浪费和划伤厢板表面的风险;另外,移出的车厢板需要放置在旁边,而且也不能很多车厢板摞放在一起,导致占用很多空间来存放同一种车厢板材,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厢板堆叠装置。该装置无需移走上层车厢板即可取出下层车厢板,快速实现车厢板先进先出,节省放置空间和人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厢板堆叠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滑轮滑轨副、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和电控箱,装置本体为长方体框架并在一侧面设有开口;在正对开口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第一支杆,在第一支杆上架接一组滑轮滑轨副构成置物台,滑轮滑轨副之间对称安装第一电推杆且可向上伸出;在开口两侧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上对称安装第二电推杆且可向装置本体内侧水平伸出;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与电控箱连接。

所述车厢板放置在置物台上且每块车厢板之间设置垫块。

所述第一电推杆的推杆在初始位置时的高度低于置物台且向上推送,所述第二电推杆的推杆上固接支撑架,支撑架的初始位置在第二支杆外侧且向内推送,支撑架厚度小于垫块厚度。

所述装置本体底角处安装万向滚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车厢板叠放在置物台上,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无需先将上层车厢板移走,即可方便快速地取出下层车厢板,且不占用额外的存放空间,并节省人力投入和搬运时间,也避免了损害车厢板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本体上增加第一电推杆和第二电推杆,使用第一电推杆升起车厢板,再使用第二电推杆将无需取出的上层车厢板托住,第一电推杆复位下降使下层车厢板回位到滑轮滑轨副上,即可将下层车厢板滑动取出,既不用先将上层车厢板移走并占用更多的放置空间,节省人力和空间,提高效率,也降低了车厢板表面质量在搬运过程中被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厢板堆叠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空置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载置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第二电推杆,3万向滚轮,4第一电推杆,5滑轮滑轨副,6电控箱,7垫块,8车厢板,9第一支杆,10支撑架,11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车厢板堆叠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滑轮滑轨副5、第一电推杆4、第二电推杆2和电控箱6,装置本体1为长方体框架并在一侧面设有开口。

在正对开口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一个第一支杆9,在这一对第一支杆9上架接一组滑轮滑轨副5,滑轮滑轨副5与第一支杆9垂直相交构成置物台,滑轮滑轨副5之间布设第一电推杆4且可向上伸出,多个第一电推杆4对称分布在置物台平面上。

在开口两侧的一对底边上方分别水平架设一个第二支杆11,在每个第二支杆11上安装第二电推杆2且可向装置本体1内侧水平伸出,多个第二电推杆2对称分布在装置本体1两侧。

第一电推杆4和第二电推杆2与电控箱6连接。

车厢板8放置在置物台上且每块车厢板8之间设置垫块7。

第一电推杆4的推杆在初始位置时的高度低于置物台,使得车厢板8放置在滑轮滑轨副5上且可被滑动移出;第二电推杆2的推杆上固接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初始位置在第二支杆11外侧,使得车厢板8在被第一电推杆4带动升降时不受影响;支撑架10在第二电推杆2的推动下可向装置本体1内侧伸出,且支撑架10厚度小于垫块7厚度,支撑架10可伸进夹有垫块堆叠放置的车厢板8之间。

装置本体1底角处安装万向滚轮3。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推杆4的数量为4个,对称分布在置物台平面上;第二电推杆2的数量为4个,对称分布在置物台两侧;垫块7的数量为4个,对称分布在车厢板8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压制好的第一块车厢板放置在置物台上,车厢板上面放置垫块,再将压制好的车厢板依次堆叠,车厢板与车厢板之间都有垫块间隔。

需要取车厢板时,触按电控箱按钮,动力总成控制第一电推杆升起,待第一电推杆升起到设定位置后,第二电推杆伸出,第二电推杆带动支撑架伸到第一块车厢板与第二块车厢板之间停止并锁止,而后第一电推杆复位降下,第一块车厢板(即最下层的车厢板)落在置物台上,通过滑轮滑轨副可以将第一块车厢板滑动取出。

触按电控箱按钮,动力总成控制第一电推杆升起直至第二块车厢板并将堆叠的车厢板托起离开第二电推杆的支撑架,然后第一电推杆停止上升并锁止,第二电推杆收回复位后,第一电推杆也下降复位,带着车厢板全部落在置物台上。

如需整体移动本实用新型,将万向滚轮锁止踩下,可推动该装置及堆叠其上的车厢板移动,推至指定位置后踩下万向滚轮锁止,该装置即被锁定。

本实用新型在满足车厢板先进先出的原则下,无需移走上层车厢板即可取出下层车厢板,方便快速,节省了人力搬运并不占用额外的防止空间,同时也降低了车厢板在多次搬运过程中被损坏的可能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车厢板堆叠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8493.9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82152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25H3/04

专利分类号:B25H3/04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上汽大通房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汽大通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昆仑街道中关村大道200号

发明人:李光;缪竞辉;耿盛

第一发明人:李光

当前权利人:上汽大通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郑明辉;朱丽琴

代理机构:31117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车厢板堆叠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