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该磨床包括依次直线排列的上料组件、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各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夹持组件、进给组件和检测探针,倒角组件的后方还设置有下料组件,倒角组件和下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对中机构和夹紧机构由气缸或电机驱动,上料组件、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倒角组件、下料组件、夹持组件和进给机构均由电机驱动,各电机、气缸和检测探针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该磨床将上料、磨削、下料组件依次合理平铺排布,使上料、磨削、下料同步进行,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的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直线排列的上料组件、至少两个粗磨组件、至少两个精磨组件和至少两个倒角组件,各组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抓取并翻转棒料的夹持组件、进给组件和检测探针,倒角组件的后方还设置有下料组件,倒角组件和下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均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垂直于粗磨组件设置,进给组件包括进给机构、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的对中机构和设置于进给机构上并垂直粗磨组件的夹紧机构,进给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轨上;对中机构和夹紧机构由气缸或电机驱动,上料组件、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倒角组件、下料组件、夹持组件和进给机构均由电机驱动,各电机、气缸和检测探针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直线排列的上料组件、至少两个粗磨组件、至少两个精磨组件和至少两个倒角组件,各组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抓取并翻转棒料的夹持组件、进给组件和检测探针,倒角组件的后方还设置有下料组件,倒角组件和下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
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均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垂直于粗磨组件设置,进给组件包括进给机构、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的对中机构和设置于进给机构上并垂直粗磨组件的夹紧机构,进给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轨上;
对中机构和夹紧机构由气缸或电机驱动,上料组件、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倒角组件、下料组件、夹持组件和进给机构均由电机驱动,各电机、气缸和检测探针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包括支架和滑板,支架设置为框形结构,支架的上端沿棒料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滑板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滑轨上,所述滑板上垂直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用于抓取并翻转棒料的机械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的下部各自设置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为“十”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两个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翻转棒料的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底板、多个“L”形结构的翻转爪,翻转爪均匀的连接于旋转轴上,旋转轴由电机驱动,电机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第二滑轨设置为两条,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对中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安装板、置于安装板上的气缸和连接于气缸输出端上的对中标块,对中标块设置为“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块,另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夹紧部,凸起块与夹紧部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于棒料输送方向的条形块,两个条形块之间形成“V”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7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针设置于夹持组件与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之间的底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其特征在于,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均包括输送带和底架,输送带设置于底架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用的磨床都是单机形式,包含上料、装夹、磨削、下料等功能组件合成为一台整机,上下料单独工作,粗磨需要单趟磨削多次,精磨也需要单趟磨削多次,并且每次只能有一个工位在工作,例如精磨的时候,粗磨闲置,这样导致了物料加工中浪费工位,产能低,总加工时间比较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磨床流水线形式,使每个磨削工位不空闲,上料、磨削、下料都同步进行,形成流水线的模式,缩短棒料的加工时间,提高磨床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该磨床将上料、磨削、下料组件依次合理平铺排布,使上料、磨削、下料同步进行,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的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包括依次直线排列的上料组件、至少两个粗磨组件、至少两个精磨组件和至少两个倒角组件,各组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抓取并翻转棒料的夹持组件、进给组件和检测探针,倒角组件的后方还设置有下料组件,倒角组件和下料组件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
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均置于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垂直于粗磨组件设置,进给组件包括进给机构、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的对中机构和设置于进给机构上并垂直粗磨组件的夹紧机构,进给机构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轨上;
对中机构和夹紧机构由气缸或电机驱动,上料组件、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倒角组件、下料组件、夹持组件和进给机构均由电机驱动,各电机、气缸和检测探针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夹持组件包括支架和滑板,支架设置为框形结构,支架的上端沿棒料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滑板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滑轨上,所述滑板上垂直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用于抓取并翻转棒料的机械手。
优选的,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的下部各自设置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为“十”形结构。
优选的,两个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翻转棒料的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底板、多个“L”形结构的翻转爪,翻转爪均匀的连接于旋转轴上,旋转轴由电机驱动,电机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第二滑轨设置为两条,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
优选的,对中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安装板、置于安装板上的气缸和连接于气缸输出端上的对中标块,对中标块设置为“凹”形结构。
优选的,夹紧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块,另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夹紧部,凸起块与夹紧部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于棒料输送方向的条形块,两个条形块之间形成“V”形槽。
优选的,所述检测探针设置于夹持组件与粗磨组件、精磨组件和倒角组件之间的底座上。
优选的,上料组件和下料组件均包括输送带和底架,输送带设置于底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该磨床将上料、磨削、下料组件依次合理平铺排布,每个组件单独动作,互不干扰,将整机加工棒料的时间分解为各组件的加工时间,按照各组件工艺时间的不同做适当匹配,达到产能最大化,使每个磨削工位不空闲,使上料、磨削、下料同步进行,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的产能;其次,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资源的投入,直线式的排布,每个组件单独动作,互不干扰,设备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线组合式磨床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线组合式磨床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线组合式磨床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线组合式磨床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组件,11—输送带,12—底架,21—夹持组件,211—机械手,212—支架,213—滑板,214—第一滑轨,22—进给组件,221—对中机构,222—进给机构,223—夹紧机构,224—夹紧部,3—粗磨组件,4—精磨组件,5—倒角组件,6—下料组件,7—检测探针,8—棒料,9—底座,91—第二滑轨,10—翻转组件,101—翻转爪。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该磨床将上料、磨削、下料组件依次合理平铺排布,使上料、磨削、下料同步进行,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的产能。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直线组合式磨床包括依次直线排列的上料组件1、两个粗磨组件3、两个精磨组件4和两个倒角组件5,各组件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抓取并翻转棒料8的夹持组件21、进给组件22和检测探针7,检测探针7用于检测需要加工的棒料8的两侧面需要磨削的尺寸,倒角组件5的后方还设置有下料组件6,倒角组件5和下料组件6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21。
夹持组件21包括支架212和滑板213,支架212设置为框形结构,支架212的上端沿棒料8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轨214,滑板213可滑动的安装于第一滑轨214上,滑板213上垂直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用于抓取并翻转棒料8的机械手211,机械手211在滑板213的带动下可左右滑动,机械手211还可以上下滑动,机械手211的水平、竖直灵活滑动将上一组件上的棒料8夹持运转到下一组件上,完成棒料9的转运工作。
粗磨组件3、精磨组件4和倒角组件5均置于底座9上,底座9上设置有第二滑轨91和丝杠,第二滑轨91垂直于粗磨组件3设置,第二滑轨91设置为两条,分别设置于底座9的两侧,进给组件22包括进给机构222、对称设置于底座9两侧的对中机构221和设置于进给机构222上并垂直粗磨组件3的夹紧机构223,进给机构222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轨91和丝杠上,丝杠的端部与电机连接。对中机构221包括固定于底座9上的安装板、置于安装板上的气缸和连接于气缸输出端上的对中标块,对中标块设置为“凹”形结构,当棒料8需要对中时,两侧的对中标块在气缸的作用下同时同步动作,对置于夹紧机构223上的棒料8对中。夹紧机构223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起块,凸起块固定不动,另一端设置有可滑动的夹紧部224,夹紧部224由气缸驱动夹紧或松开棒料8,凸起块与夹紧部224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于棒料输送方向的条形块,条形块用于放置夹持机构21转移来的棒料8,两个条形块之间形成“V”形槽,“V”形槽的夹角设置为90°,“V”形槽用于放置倒角时,翻转45°的棒料8。
进一步的,检测探针7设置于夹持组件21与粗磨组件3、精磨组件4和倒角组件5之间的底座9上,粗磨组件3、精磨组件4和倒角组件5的下部各自设置有一个底座9,底座9设置为“十”形结构,这种设置方式节省材料的同时也方便更换维修各组件。粗磨组件3、精磨组件4和倒角组件5得砂轮相对平行设置,棒料8在进给机构222的带动下沿着第二滑轨91穿过粗磨组件3、精磨组件4或倒角组件5。
上料组件1和下料组件6均包括输送带11和底架12,输送带11设置于底架12上,底架12设置为框架结构。
对中机构221和夹紧机构223由气缸或电机驱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为气缸,上料组件1、粗磨组件3、精磨组件4、倒角组件5、下料组件6、夹持组件21和进给机构222均由电机驱动,各电机、气缸和检测探针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经开方后的棒料8置于上料组件1上,经上料组件1运输,棒料8被机械手211夹持转移至夹紧机构223上,机械手211移走准备被夹持下一棒料8,置于夹紧机构223上的棒料8首先经两侧对中机构221同时动作对棒料8摆正与粗磨组件3垂直,棒料8校正位置后,对中机构221松开,夹紧部224动作夹紧棒料8,棒料8经检测探针7检测,确定棒料8两侧面需要磨削的尺寸,棒料8在进给机构222的带动下穿过粗磨组件3完成粗磨,粗磨完成后,再由机械手211夹持棒料8并将棒料8翻转90°后放置到下一夹紧机构223上,由此往复,对棒料8依次进行粗磨、精磨和倒角,在倒角前,机械手211将棒料8旋转45°,倒角完成后,棒料8经机械手211夹持转到下料组件6上。
为满足一次性完成对棒料8的加工的生产需求,粗磨组件3、精磨组件4和倒角组件5均可以设置为多组,如3组或4组。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直线组合式磨床,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磨床与实施例一的磨床大体相同,不同的是:两个底座9之间设置有用于翻转棒料8的翻转组件10,翻转组件10包括底板、多个“L”形结构的翻转爪101,翻转爪101均匀的连接于旋转轴上,旋转轴由电机驱动,电机与PLC控制系统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21仅夹持住棒料8,将棒料8转移至翻转组件10上,由翻转组件10完成棒料8的翻转工作,翻转组件10完成对棒料8的翻转后,夹持组件21将翻转的棒料8夹持转移至夹紧机构223上,其他工作步骤与实施例一均相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955.9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408175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B24B 27/00
专利分类号:B24B27/00;B24B41/00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支路66号
发明人:段景波;解培玉;戴鑫辉;徐公志;郭世峰;张毅;吴广忠
第一发明人:段景波
当前权利人: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明利
代理机构:1135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