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髋关节发育不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节,不良,超声,股骨,筛查,月龄,骨盆。
髋关节发育不良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关于《Salter骨盆截骨和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稿件撤回声明》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刊2019年9月第25卷第9期781-785页由谢卫强等撰写的《Salter骨盆截骨和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一文,由于文章存在表达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为避免引起读者误解,作者提出撤稿申请。现编辑部决定将稿件从《实用骨科杂志》及相关数据库撤回,特此声明,并向广大读者致歉!(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郑文宾,齐岩松,吴海贺,刘张章,包呼日查[2](2019)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测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股骨髓腔的解剖参数和形态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DDH患者的病历资料,将55例DDH患者(男15例、女40例)中的65髋,根据Crowe分型分为4组,Ⅰ型(DDHⅠ组) 23髋、Ⅱ型(DDHⅡ组) 22髋、Ⅲ型(DDHⅢ组) 10髋、Ⅳ型(DDHⅣ组) 10髋,随机筛选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为全部55例患者拍摄双下肢全长等比例X线片及髋关节CT,并与对照组相关影像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DDHⅠ、Ⅱ、Ⅲ、Ⅳ组患者股骨近端形态异常,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明显小于对照组[(54±13)、(52±10)、(50±5)、(48±7) mm比(61±3) mm,F=7. 896,P <0. 001];前倾角明显大于对照组[(37. 2±2. 9)°、(44. 5±4. 1)°、(39. 1±4. 4)°、(41. 6±4. 7)°比(20. 1±3. 7)°,F=4. 691,P <0. 001];峡部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12. 5±4. 4)、(11. 9±3. 8)、(11. 7±2. 9)、(10. 3±3. 4) mm比(12. 6±3. 7) mm,F=5. 516,P=0. 005]。结论 DDH患者股骨髓腔发生较大程度变异,特别是CroweⅣ型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李张[3](2019)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经后外侧入路,观察组45例行直接前方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较后外侧入路相比,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更具效果。(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余京杭,李连永,张立军,李祁伟,王恩波[4](2019)在《股骨近端截骨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中的必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切开复位+Dega骨盆截骨,同时行股骨近端截骨或不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明确同时进行股骨近端截骨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切开复位+Dega骨盆截骨治疗的DDH患儿67例(80髋),以TnnisⅠ、Ⅱ、Ⅲ型DDH为研究对象,共58例67髋纳入研究。其中,股骨截骨组33例(38髋),中位手术年龄25(15~46)个月,包括男童2例,女童31例;左髋13例,右髋15例,双髋5例;股骨不截骨组25例(29髋),中位手术年龄19(6~32)个月,包括男童5例,女童20例;左髋10例,右髋11例,双髋4例。比较两组髋关节发育情况,测量指标包括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关节转子间距(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股骨头中心距离差(centre-head distance discrepancy,CHDD)、股骨头骨骺高宽指数(height-to-width index,HWI)等指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1(24~70)个月。针对髋臼侧的形态学参数,两组AI改善程度ΔAI(术后当时-末次随访)分别为(5. 3±9. 2)°、(5. 0±4. 7)°,t=-0. 183,P=0. 855;两组CEA改变程度ΔCEA(术后当时-末次随访)分别为(6. 2±7. 7)°、(9. 0±11. 7)°,t=1. 121,P=0. 268。针对股骨近端的形态学发育情况,两组NSA改变程度ΔNSA(末次随访-术前)分别为(3. 2±13. 0)°、(4. 7±10. 1)°,t=0. 518,P=0. 606;两组末次随访Alsberg角分别为(76. 9±7. 8)°和(76. 2±6. 9)°,t=-0. 359,P=0. 721;末次随访ATD值分别为(24. 0±5. 3) mm和(26. 8±6. 0) mm,Z=-1. 955,P=0. 051。针对头臼关系的变化,两组单侧DDH的CHDD改变程度ΔCHDD(末次随访-术后当时)分别为(6. 5±7. 9)%和(3. 0±7. 1)%,Z=-1. 594,P=0. 118。针对股骨头骨骺的形态学参数,两组末次随访HWI分别为(55. 7±6. 7)%和(52. 8±6. 1)%,t=-1. 855,P=0. 068;单侧DDH末次随访r值分别为(1. 12±0. 13)和(1. 19±0. 15),Z=-1. 790,P=0. 073。两组末次随访单侧DDH的双下肢骨性长度差异(limbs length discrepancy,LLD)分别为(5. 2±7. 1) mm和(9. 4±4. 6) mm,t=2. 331,P=0. 024。随访患儿均无再脱位发生。按Kalamchi-MacEwen分型方法,两组AVN发生率分别为28. 9%(11/38)和20. 7%(6/29),χ2=0. 592,P=0. 442。结论行走年龄TnnisⅢ型及以下脱位的DDH在行切开复位+Dega骨盆截骨术时,无需不同时行股骨近端截骨术。(本文来源于《临床小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焕杰,杨洪泉[5](2019)在《髋臼内壁穿透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髋臼内壁穿透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至2016年3月采用髋臼内壁穿透法行THA治疗DDH患者23例(23髋),其中男6例,女17例;年龄30~66岁,平均51.2岁。术后评估双下肢长度差异、髋关节中心内移距离、髋关节中心高度、臼杯覆盖率、臼杯内突率、臼杯松动、骨长入、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等。末次随访时所有假体均获得骨长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7年,平均4.4年。HHS由术前(55.3±14.6)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92.3±15.7)分(P<0.001),双下肢长度差异由术前(2.1±1.9)cm下降到术后(0.6±0.5)cm(P<0.001),髋关节中心高度(2.3±0.7)cm,髋关节中心内移(2.4±0.8)cm,臼杯内突率(40.4±11.5)%,髋臼覆盖率(95.2±7.8)%。结论采用髋臼内壁穿透法治疗DDH,临床疗效满意,髋关节旋转中心可在解剖位置或接近解剖位置重建。(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孙思媛,高雪婷,黄哲[6](2019)在《0~6月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筛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儿童保健门诊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3年7月至2019年1月至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0~6月婴儿,经由儿童保健科主治医生体检进行DDH初步筛查,发现儿童存在可疑或者阳性体征者16 023人,行双侧髋关节B超检查。B超筛查结果异常者转诊至骨科,由骨科医生检查及X线片确诊,后对患儿进行定期复查,直到恢复正常。结果经由儿童保健科门诊初筛体征阳性患者中确诊DDH的发生率是4.7‰(152髋/32 046髋),其中有146例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髋关节半脱位,3例髋关节全脱位。随访治疗显示,Ⅱa型101例,其中3例失访,95例外展训练2~4周后正常,3例Pavlik挽具治疗12周内转为正常。Ⅱb型42例,1例失访,39例Pavlik挽具治疗转正常,2例经固定外展支具治疗转正常。Ⅱc至Ⅳ型共9例,4例患者Pavlik挽具治疗转正常,5例患者经固定外展支具治愈。初步筛查的外展受限、关节弹响阳性体征与确诊结果存在一致性(κ值为0.525、0.405,均P<0.01);高危因素臀位与确诊结果存在一致性(κ值为0.502,P<0.01)。结论产前健康宣教、儿童保健门诊手法检查及高危因素筛查相结合,配合超声检查联合的筛查流程,可早期发现DDH并早期治愈,符合本地新生儿DDH筛查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裴蕾[7](2019)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超声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及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DDH的相关因素,以便开展早期诊断治疗、降低DDH的发病率。方法:对2014年3月—2019年4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筛查可疑1218例婴儿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分析DDH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髋关节超声阳性者随访至婴儿月龄达180天。结果:1218例可疑婴儿中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共288例,占体检阳性婴儿的23.6%。其中女婴、左侧髋关节、大腿皮纹和臀纹不对称,外展实验阳性,臀位产,合并肌性斜颈,有DDH家族史以及存在错误的襁褓方式的婴儿DDH超声检出率较高。226例Ⅱa型和Ⅱb型发育不成熟髋关节婴儿,经随访干预后均转为Ⅰ型。结论:对婴儿髋关节早期超声筛查,可对DDH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从而降低DDH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熊燃,张鹏杰,易文鸿,刘红梅[8](2019)在《叁维超声在评价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出生前后髋臼和股骨头在发育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所导致的髋关节病变的统称。二维超声Graf法测量已成为诊断DDH最常用的诊断方法,然而Graf法较为依赖检查者的经验,缺乏经验的检查者可能会导致误诊。本研究通过两位不同经验水平的检查者分别独立采集二维及叁维超声检查数据,评价其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旨在说明叁维超声检查在Graf法评价DDH的应用中具有与二维超声相同的一致性,且能降低Graf法对检查者经验的依赖,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方法:本研究收集了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共48例婴儿的96个髋关节进行二维和叁维超声评估。每个髋关节均由两名经验不同的检查者进行二维和叁维超声检查。其中有经验的检查者接受过正式的DDH超声检查课程并有8年的临床应用经验,缺乏经验的检查者仅接受了Graf法操作的理论课。两位检查者均独立完成二维和叁维超声检查,保存Graf法的标准切面图并记录α及β角的测值结果,并记录检查耗时。结果:对于有经验的检查者,使用二维超声及叁维超声获得α、β角测值的一致性均较好(ICCα=0.91,β=0.81),而缺乏经验的检查者获得的角度测值一致性较差(ICCα=0.52,ICCβ=0.45);判断Graf分型的一致性Kappa值在二维和叁维超声上分别为:k_(2D)=0.92,k_(3D)=0.98;此外,不同经验水平的检查者在叁维超声下获得标准图像的耗时均短于二维超声。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检查者而言,叁维超声的一致性与二维超声没有明显差异,但缺乏经验的检查者通过叁维超声,可以得到与有经验检查者相一致的检查结果,这说明叁维超声评价DDH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检查者的经验依赖性,有利于缺乏经验的检查者做出正确的诊断,而且叁维超声检查耗时更短,对受检婴儿的配合度要求也更低。本研究也表明无论是二维或叁维超声检查,β角的一致性均较差(ICCβ_(2D)=0.36,ICCβ_(3D)=0.54),这与之前的研究有相似之处。在本研究中,β角在三维超声检查中的一致性较二维超声稍好,这可能与叁维超声可以快速获取图像以减少患儿髋关节活动有关。此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叁维超声可以更清晰显示髂骨下缘,从而可以对较大月龄的婴幼儿进行Graf法超声检查。(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邹文,宋嫣[9](2019)在《高频超声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Graf测量方法对于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间100例小儿(0-3.5个月)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症状体征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率:本组共检查100例小儿,200侧髓关节,诊断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例6例(6/100,6%),误诊1例(1/100,1%),Graf法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高频超声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杨辉,段佳庆,许家辉,于湖,刘玫[10](2019)在《高频超声在0~6个月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中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0~6个月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实验开展时间、数据样本:2017年8月—2019年8月150例患儿,随机自5~6个月患儿中抽取10例,7~12个月岁患儿中抽取25例,1~2岁患儿中抽取3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X线检查,观察组则由0~1个月患儿5例,1~2月患儿10例,2~3个月患儿15例,3~4个月患儿20例,4~5个月患儿25例,5~6个月患儿35例组成,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比X线组与高频超声组检查的准确率。结果:超声组在疾病不同分型以及整体准确率方面均高于X线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中使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对于0~6个月龄婴幼儿来讲整体准确率较高,是进行疾病筛查的首选方法,安全、无损伤、易操作、费用低,临床应用价值理想。(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髋关节发育不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股骨髓腔的解剖参数和形态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DDH患者的病历资料,将55例DDH患者(男15例、女40例)中的65髋,根据Crowe分型分为4组,Ⅰ型(DDHⅠ组) 23髋、Ⅱ型(DDHⅡ组) 22髋、Ⅲ型(DDHⅢ组) 10髋、Ⅳ型(DDHⅣ组) 10髋,随机筛选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为全部55例患者拍摄双下肢全长等比例X线片及髋关节CT,并与对照组相关影像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DDHⅠ、Ⅱ、Ⅲ、Ⅳ组患者股骨近端形态异常,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明显小于对照组[(54±13)、(52±10)、(50±5)、(48±7) mm比(61±3) mm,F=7. 896,P <0. 001];前倾角明显大于对照组[(37. 2±2. 9)°、(44. 5±4. 1)°、(39. 1±4. 4)°、(41. 6±4. 7)°比(20. 1±3. 7)°,F=4. 691,P <0. 001];峡部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12. 5±4. 4)、(11. 9±3. 8)、(11. 7±2. 9)、(10. 3±3. 4) mm比(12. 6±3. 7) mm,F=5. 516,P=0. 005]。结论 DDH患者股骨髓腔发生较大程度变异,特别是CroweⅣ型更为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髋关节发育不良论文参考文献
[1]..关于《Salter骨盆截骨和股骨旋转截骨治疗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稿件撤回声明[J].实用骨科杂志.2019
[2].郑文宾,齐岩松,吴海贺,刘张章,包呼日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学测量分析[J].中国医药.2019
[3].李张.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Ⅰ、Ⅱ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对比[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4].余京杭,李连永,张立军,李祁伟,王恩波.股骨近端截骨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中的必要性研究[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9
[5].陈焕杰,杨洪泉.髋臼内壁穿透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疗效[J].实用骨科杂志.2019
[6].孙思媛,高雪婷,黄哲.0~6月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筛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
[7].裴蕾.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超声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8].熊燃,张鹏杰,易文鸿,刘红梅.叁维超声在评价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9].邹文,宋嫣.高频超声对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10].杨辉,段佳庆,许家辉,于湖,刘玫.高频超声在0~6个月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中的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