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意识论文_王晓静,孙发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习者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意识,学习者,听力,日本语,元认知,标记,词汇。

学习者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静,孙发利[1](2019)在《延安时期社会教育中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延安时期,边区政府根据战时需要对群众进行社会教育。社会底层的群众在一场大规模的扫盲识字教育中把隐性的思想意识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外显,文字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媒介,连接着群众内心与外部世界。学习者逐渐挣扎着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求的过程。这是一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学习者能动的认识外部世界并尝试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有状态的一种积极求索。从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视角分析对延安时期群众的社会教育,都可体现共产党通过扫盲识字教育积极引导民众对自我意识觉醒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3期)

陈云珠[2](2019)在《初级翻译学习者修辞意识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内外翻译人才能力结构研究的发展,修辞能力在翻译能力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高级翻译能力的要求。陈小慰教授把译者修辞能力分为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修辞能力,从理论上对译者修辞能力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英语初级翻译学习者认识层面上的修辞能力进行了解和评估,以期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13期)

韩雯婧[3](2018)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话语标记语在话语建构和体现说话人或作家的元语用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英语写作要求作者用恰当的话语标记语构建一个连贯的文本来表达其元语用意识。话语标记在言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们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它们是语言使用者获得成功的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话语标记语是话语中起语用作用的词或结构。它们仅作为信息标记,既不传递命题意义,也不构成语篇的语义内容。本研究以元语用意识理论为指导,对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的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探讨了英语学习者写作中使用的语篇标记语的差异、类型和错误,并通过研究分析了语篇标记语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话语标记语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误用、过度使用和话语标记缺失。研究结果表明,母语负迁移、教材和方法不当、英语学习者缺乏语言输入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丰富教材,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思维习惯;增加语言知识输入,提高学生使用语篇标记语的意识;巩固英语。英语学习者通过话语标记练习话语标记语知识。虽然本研究的发现和建议对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本研究存在局限和不足。因此,本研究仍然需要改进和完善。(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20)

马力[4](2018)在《教师反馈与目标语言点类型制约的学习者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语言习得者对不同教师反馈方式(修复性重述和提示)及目标语言点类型(重意型和重形型)的注意程度有所差异。本文根据所选语言点类型设计一系列单边图画描述任务,在被试者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两个实验组(重述组和提示组)分别接受相应的错误反馈,控制组无任何形式的反馈。实验采用即时思想汇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全程录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能够注意到师生对话中的错误反馈语句并将其中一部分作为有用的负面语言输入进行习得,提示反馈较重述反馈的注意程度更高。此外,学习者对不同类型的目标语言点的注意程度和方式也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曲岩松,张岩[5](2018)在《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日语初级学习者听力意识及策略指导》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通过在听力初级阶段了解学生的听力意识和策略,就可以在听力课堂上对学生的听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利用听力元认知意识问卷(MALQ)对学生的听力元认知意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1项听力意识和策略中,7项与听力水平显着相关。其中,"计划与评价"占1项,"主体知识"3项,"心理翻译"1项,"解决问题"2项。根据上述结果,探讨了如何在日语初级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意识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本文来源于《成都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芮溪[6](2018)在《中国日语学习者非现场指示SO系列和A系列的习得难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中国学习者问卷中非现场指示词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了与以往指示词习得研究所不同的结果。就是对于学习者而言,最难习得的非现场指示词并非是以前迫田等研究者所提出的「ア」,而应该是「ソ」。在问卷调查中,不仅「ア」整体的正确率显着高出「ソ」一筹,同时,通过对研究生和本科叁年级学生的对比发现,「ソ」的使用随着学习者学习年限的增多习得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而「ア」却是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即就是研究生的使用习得情况已经显着的好于本科叁年级学生。这说明,「ソ」这个指示词对于学习者而言是一个较难理解和掌握的指示词。另外,学习者在回答正确答案是「ア」的问卷题目时,其语感基本上95%以上都是偏向于「ア」,而且这个语感来自于中文的“那”。这说明「ア」对于学习者而言,基本上是可以轻松习得的指示词。但是在做选择的时候有一部分学习者不敢依赖语感,反而选择了更加不确信的「ソ」。至于学习者为什么选「ソ」,她们的回答则十分一致,都认为「ソ」是用来照应前文的。但是,其实在教科书中,对「ソ」的用法的解释有好几种,学习者的认识却仅仅只停留在照应的层面上,至于具体的为什么选择了照应的「ソ」,学习者却只能回答因为是前文已经提及,可见学习者并不理解什么情形应该用「ソ」,基本上都是凭一时之感。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学习者在选择指示词时基本上通过自己的语感、先行文脉的存在与否、沿用现场指示的规则、说话人主观心理感受、指代内容偏向主观还是客观等这几个判断基准来选择。最后,由于指示词本身的使用并不会对日语的交流产生太大障碍,所以学习者在使用指示词时不够重视,教育当中也没有详尽的考察过学习者指示词的掌握情况,因此学习者总是凭感觉或者套用现场指示、汉语指示词的使用规则。总而言之本文认为对于学习者而言真正难以习得的是「ソ」,而非「ア」,此外本文还明确了学习者选择非现场指示词所使用的判断基准以及学习者对待非现场指示词本身的使用意识。(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01)

冉兰[7](2018)在《元认知策略教学法对学习者听力元认知意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探讨元认知策略教学法在汉语听力课堂上操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根据Vandergrift&Goh(2012)的听力元认知教学法及步骤,改编设计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训练活动,检验其是否能达到提升汉语学习者听力元认知意识的目的,为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做出有意义的探索。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前后测)、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元认知策略教学从2017年9月开始,到2017年12月结束,共进行元认知干预训练11次。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教学法能够与汉语听力课堂教学相结合;元认知策略教学法能够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听力元认知意识(P=0.004);元认知策略教学法训练后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有显着性提高(P=0.012);实验结束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听力元认知意识具有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5-05)

龚茜茜[8](2018)在《初中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直接与间接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语中,语素意识被定义为有意识地考虑和操纵最小意义语言单位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基本词汇和词缀。它深刻地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词汇学习和阅读理解。因此,词汇在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众多研究已经证实语素意识对阅读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词汇量的增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相关研究少有涉及词汇学习和词汇推断能力在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二者关系中产生的影响,特别针对母语为非拼音文字的中国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研究较少。基于这一背景,在该领域投入更多研究,担当更多责任,争取更多丰硕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调查了中国一所普通中学初叁学生的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具体而言,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叁个问题:(1)初中学生英语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词汇推断、阅读理解的显着关系程度如何?(2)在控制英语词汇知识和词汇推断能力后,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贡献的直接效应程度如何?(3)英语语素意识通过词汇知识和词汇推断对阅读理解贡献的间接效应程度如何?本研究的被试来自某中学初叁年级叁个自然班的152名学生,所有被试都是义务教育阶段期间规范的学习对象。研究采用的测试均评估英语学习者的语素、词汇和阅读。语素意识测试包括语素的识别、区分、解释和操纵。而词汇测试则评价学习者词汇知识和词汇推断能力。其中,先导测试的10名学生不包含在后期数据处理中。所得的数据首先被输入SPSS17.0,描述分析和相关分析主要是探索语素意识和词汇知识、词汇推断、阅读理解的关系密切程度。在相关分析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英语语素意识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初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词汇推断、阅读理解显着相关。具体而言,语素意识和词汇知识联系非常紧密,而与词汇推断和阅读理解相关性达到中等水平。其次,初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产生直接效应。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是正向独立的贡献作用。简而言之,本研究中的初中英语学习者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是显着相关。而且,与词汇知识和词汇推断一样,语素意识也对阅读理解有独立贡献作用。最后,初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产生显着性的间接效应。在控制相关影响变量后,词汇知识的中介效应比词汇推断强。换言之,语素意识通过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产生强烈的间接效应。而词汇推断在促进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二者关系连接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研究反应语素意识和阅读理解对英语二语学习者的动态影响。该研究最后提出并探讨了相关启示,对初中英语语素意识的教学提供可能的借鉴意义。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其研究的局限性,希望未来研究能有更多的突破。(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朱丽[9](2018)在《教师语言意识研究:英语教师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困难的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语言意识是语言教师所应具备的一项专业特征,一位合格的二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语言意识。教师的学习者意识作为教师语言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鉴于中国大陆地区针对英语教师的学习者意识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将继续探究此话题。本研究集中在英语教师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困难的意识,着重探究教师能否准确判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难点以及识别造成学习者语言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有意识地处理这些语言难点,以期呈现出英语教师总体的语言意识水平。本研究以Andrews的‘教师语言意识’(2007)以及Mc Neill的‘二语教师语言意识模型’(2005)为基本理论框架。整个研究的设计遵循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准备以及课堂教学阶段),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纠错任务,教案设计任务以及微格教学任务收集相关数据,以期能够全方位地探究英语教师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困难的意识。本研究的被试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50名英语教学论及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的一年级研究生,其中有17人在接受研究生教育之前已成为在职教师,并具有至少3年的英语教学经历,其余33人则为不具备专业教学经验的职前英语教师。研究发现:1)英语教师能够准确判断学习者的语言难点,而且职前英语教师相比有一定教学经历的英语教师更能做出准确判断。2)英语教师从语言结构自身特征(如该语言结构使用的复杂程度,凸显度以及输入频率),教师的教学安排,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环境,学习者自身以及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等因素探究了造成学习者语言学习困难的原因,这表明英语教师对于学习者语言学习难点的判断是有依据的。3)能够准确判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难点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有意识、有能力处理这些难点内容。本研究中,英语教师在其教案中会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但是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缺少对难点内容的教学处理。继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少部分教师会尝试使用一些常见的教学策略来处理学习者的语言难点(如采用泛化的方式予以详细的语法讲解,以‘控制练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难点内容的巩固,通过优先讲解或是安排大量的教学时间对难点内容予以讲解,采用‘输入加强’策略以引起学生注意,通过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记忆等)。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包括职前与在职教师)对于学习者语言学习困难的意识及其语言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却是在职英语教师在处理学习者的语言难点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更加多样化。此结果进一步也反映了教学经历会影响英语教师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困难的意识,但并非是决定性因素。(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黄莹颖[10](2018)在《浅谈汉英双语学习者的语音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意识是个体对语音的识别操纵能力,在语音加工中占据关键的地位,与英语读写及听力能力发展的关系在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语音意识对英语读写及听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并以此提出对提升英语教学的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8年07期)

学习者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内外翻译人才能力结构研究的发展,修辞能力在翻译能力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高级翻译能力的要求。陈小慰教授把译者修辞能力分为意识层面和实践层面上的修辞能力,从理论上对译者修辞能力进行了研究。本项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英语初级翻译学习者认识层面上的修辞能力进行了解和评估,以期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习者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静,孙发利.延安时期社会教育中学习者主体意识的觉醒[J].长江丛刊.2019

[2].陈云珠.初级翻译学习者修辞意识调查研究[J].海外英语.2019

[3].韩雯婧.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话语标记语的元语用意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4].马力.教师反馈与目标语言点类型制约的学习者意识[J].外语研究.2018

[5].曲岩松,张岩.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日语初级学习者听力意识及策略指导[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8

[6].张芮溪.中国日语学习者非现场指示SO系列和A系列的习得难易度[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7].冉兰.元认知策略教学法对学习者听力元认知意识的影响研究[C].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8

[8].龚茜茜.初中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直接与间接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8

[9].朱丽.教师语言意识研究:英语教师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困难的意识[D].西北师范大学.2018

[10].黄莹颖.浅谈汉英双语学习者的语音意识[J].现代交际.2018

论文知识图

教学案例的模拟案例展示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学习模式-2009年国际二语习得研究热点的分...页面布局示意图

标签:;  ;  ;  ;  ;  ;  ;  

学习者意识论文_王晓静,孙发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