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透射光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谱,冷却液,番茄,家蚕,可溶性,可见光,锈蚀。
红外透射光谱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张瑜,谈黎虹,何勇[1](2019)在《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汽车用无水冷却液和制动液掺水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冷却液和制动液是车辆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油品,对车辆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冷却液和制动液中掺水是掺假的主要手段之一,掺水后的冷却液和制动液,其有效成分会减少,从而影响了冷却液和制动液本来的功能,对车辆造成危害,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实现对冷却液和制动液含水率的快速准确检测,是保证冷却液和制动液品质的关键。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不同品牌的掺水的汽车无水冷却液和制动液含水率检测进行了研究。分别采集了3个不同品牌无水冷却液和4个不同品牌制动液在掺入不同含水率(0%, 5%, 10%, 15%, 20%, 25%, 30%, 35%)下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并基于10 067~5 442 cm~(-1)范围内的光谱进行了研究。不同含水率的无水冷却液和制动液近红外透射光谱存在差异。单个品牌不同含水率的无水冷却液及制动液的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不同含水率样本之间存在差异。采用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对单个品牌以及包含有不同品牌的无水冷却液及制动液(不同含水率)的特征波数进行了选择,发现不同品牌之间选择的特征波数相近,且单个品牌与包含不同品牌之间选择的特征波数也相近,而经过特征波数选择后波数减少了至少98.67%。基于单个品牌样本的全谱以及包含有不同品牌样本的全谱和特征波数,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所有模型的建模集和预测集决定系数均高于0.9,剩余预测偏差(RPD)均高于3,含水率预测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基于全谱的模型预测效果与基于特征波数的模型预测效果相当,表明特征波数选择可用于无水冷却液和制动液中含水率的检测。基于单个品牌样本的模型预测效果与包含不同品牌样本的模型预测效果相近,表明包含品牌差异,建立基于多个品牌的无水冷却液和制动液掺水量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不同品牌汽车无水冷却液和制动液掺水量检测,为研究开发在线检测仪器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类型的车用液体制品中含水率的检测提供了技术和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07期)
韩小平,杨威,宋海燕,韩渊怀,郭锦龙[2](2019)在《叶酸溶液的二维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人体摄入叶酸普遍不足。探索叶酸的快速检测手段,对富含叶酸食品的检测及其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配置了20个浓度梯度的叶酸溶液,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仪获得了不同浓度下的透射光谱图。视浓度为外扰,应用二维相关光谱相关理论对叶酸溶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谱区内有3个较强的特征波,从强到弱依次为430、450和550 nm,并且在这些波段处的吸光度值与叶酸溶液的浓度呈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 98以上;在短波近红外光谱区内有6个较明显的特征波,从强到弱依次为1 410、1 440、1 490、1 540、1 520和1 510 nm。该研究明确了在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作用下,叶酸溶液的敏感波段和敏感程度,为叶酸的快速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董少华,杨军昌,束家平,周伟强,谭盼盼[3](2019)在《显微红外光谱透射法快速鉴别“粉状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护好馆藏或出土青铜文物,必须检查并去除青铜器的"粉状锈"。"粉状锈"主要由氯铜矿和副氯铜矿组成,此两种物质的红外光谱特征明显,因此,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透射法进行鉴别。与传统红外光谱压片法相比,这种透射红外光谱法无需压片、快速、灵敏、消耗样品量少。本研究以江苏扬州曹庄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中的青铜文物为例,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透射法对其青铜锈蚀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和准确地鉴别"粉状锈"。(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郭志明,陈全胜,欧阳琴,邹小波,赵杰文[4](2018)在《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定量评价苹果水心病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水心病从外部无法辨识,果实腐烂易造成面源扩散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尝试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无损定量评价苹果的水心病,为水心病的辨识和预警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以新疆阿克苏苹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搭建的农产品品质近红外透射光谱采集系统获取600~1 100 nm的光谱信息,然后沿赤道位剖开并由相机拍摄苹果的横剖面,利用围剿算法分割图像并计算水心病面积和苹果截面的面积,以病变面积比值为指标建立定量预测模型;研究有比较的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发现多元散射校正处理效果最好,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型的校正集与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是0.8946、0.8219,标准偏差分别是2.15,2.39;为提高定量预测的精度,进一步采用连续投影-偏最小二乘法和遗传-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优化,其中连续投影算法进行波长筛选后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量检测模型的检测效果最好,其中水心面积比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是0.9122,0.8733,标准偏差1.97,0.354。(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王凡,彭彦昆,汤修映,李龙,李永玉[5](2018)在《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见/近红外透射原理,针对樱桃番茄内部品质不均,果径不同等特点,建立樱桃番茄透射检测系统,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归一化处理对樱桃番茄的果径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对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做快速无损检测。将80个样品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校正集与预测集,选取波长范围600~960 nm内的光谱曲线先SG卷积平滑后进行一阶导数、二阶导数预处理,再对二者于波长903 nm和826 nm处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预处理后,其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与原始光谱相比均有明显提高。二阶微分光谱的预测模型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8和0.833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625°Brix和0.5793°Brix。果径归一化处理后,其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进一步提高。果径归一化处理后的二阶微分光谱预测模型,其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83和0.936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796°Brix和0.3955°Brix。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果径归一化处理能有效预测樱桃番茄的内部品质,消除果径不同带来的误差,该检测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较为理想,可预测樱桃番茄内部品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凡,李永玉,彭彦昆,孙宏伟,李龙[6](2018)在《基于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的番茄红素含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番茄内外部结构特征,搭建了可见/近红外透射检测系统,利用完整番茄透射光谱信息,对番茄红素含量进行无损伤快速检测研究。采集的原始光谱曲线经去趋势(DT)、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归一化(NOR)、一阶导数(FD)预处理后分别用偏最小二乘(PLS)进行建模分析。其中SNV预处理后的模型效果最好,校正集和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1和0.9504,校正集和验证集均方根误差为0.9711和1.0496 mg/kg。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3种方法单独或联合处理(UVE-SPA,UVE-CARS),对全光谱进行变量优选。经UVE-CARS处理后番茄红素预测模型效果最好,其校正集和验证集相关系数分别提高至0.9830和0.9741,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至0.6919和0.7680 mg/kg。最后,选用25个番茄样品对所建立模型进行了外部验证,UVE-CARS-PLS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812,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7071 mg/kg,平均相对误差为4.3%。而作为比较的PLS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51,均方根误差为1.0610 mg/kg,平均相对误差6.0%,相比于全光谱PLS模型,UVE-CARS可以很大程度地简化模型,提高模型精度,降低检测的误差限。结果表明,基于自行搭建的番茄可见/近红外透射检测系统结合光谱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对生鲜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为番茄红素定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8年09期)
刘燕德,徐海,孙旭东,饶宇[7](2019)在《西红柿成熟度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无损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证实以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有效实现西红柿成熟度的检测,采用美国海洋光学公司的QE65000光谱仪取得了西红柿的漫透射光谱数据,采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CR-10反射式色差计取得了亮度、红绿色相、黄蓝色相和总色差颜色数据;通过标准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颜色模型,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校正算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模型。结果表明,两组模型都是以红绿色相指标建模时效果最佳,在99个未知样品数据中,预测模型的颜色模型误判情况分别为未成熟0%、半成熟33.33%、成熟0%;而近红外预测模型的误判情况分别为未成熟32.14%、半成熟50%、成熟0%。该研究验证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西红柿成熟度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这对实现西红柿的快速、批量分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陟颖[8](2018)在《人工微纳结构的红外光谱选择与非对称透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工微纳结构,本论文介绍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3部分:超像元焦平面分光器件的研制、非对称透射光栅研制和辐射制冷器件膜系研制。实时精确信号探测已在军、民、商等各个方面都展现了强烈的应用需求。在此背景下,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微纳结构在实时精确探测方面的应用,工作内容为:超像元焦平面分光器件设计及制备。通过面阵多通道设计,该器件可以实现一次性分光,避免扫描过程,大大加快成像速度;同时,该器件可以实现信息获取的多样性。论文详细阐述了中波红外320×256单元焦平面超像元器件4通道分光器件的工作和制作原理,验证了此器件的面阵分光功能。另外,我们还实现了32×4单元的4通道分光器件。通过将4个通道的窄带峰位设计在3.89μm、4.07μm、4.26μm、4.4μm,拟将实现对CO_2的实时探测。光隔离器是重要的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光通讯中。目前,应用法拉第旋光或双折射原理制作的光隔离器具有体积大、不易集成等缺点。本文第二部分工作研究微纳结构在光通讯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非亚波长介质光栅非对称透射性的光隔离器。通过理论模拟、设计和制备得到对线偏振光的单向导通功能的新型光功能器件。电力制冷耗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5%,随着经济发展,这一占比仍在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论文第叁部分研究微纳结构在节能领域的应用。通过多层介质膜结构对0.4-14μm波段光实现有效调控:在0.4-2.5μm波段有接近100%的反射率,基本不吸收太阳能量;在8-14μm器件有强辐射,可以实现无能耗的被动式制冷。通过数值优化方法,我们得到性价比最佳膜系结构为Ag/SiO_2/TiO_2/SiO_2/TiO_2/SiO_2/Al_2O_3/SiO_2,结果为实现高效辐射制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代芬,车欣欣,彭斯冉,杨晓帆,钟杨生[9](2018)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快速无损鉴别家蚕种茧茧壳内蚕蛹雌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快速无损鉴别家蚕Bombyx mori种茧茧壳内蚕蛹的雌雄,以提高育种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方法】以芙9、9芙、湘7和7湘4个蚕品种为研究对象,采集比较了样本在可见和近红外区间的漫透射光谱,建立比较了各品种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以及支持向量机分类(SVM)判别模型,通过分类器特性(ROC)曲线研究了各模型的鲁棒性,采用差值法和遗传算法提取了特征波长。【结果】芙9、9芙、湘7和7湘品种利用450~900 nm光谱建模的雌雄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5.20%、95.65%、88.80%和87.50%,利用900~1 700 nm光谱建模的准确率分别为100%、96.00%、92.22%和94.21%;采用PLSDA、BPNN和SVM模型都能够对蚕蛹雌雄做出较好的无损鉴别,3种模型真雌性率分别为95.96%、95.83%和100%,真雄性率分别为98.98%、96.04%和82.18%,准确率分别为97.46%、95.94%和90.86%,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分析,PLSDA模型效果最优,BPNN模型次之;手动提取20个波段建立PLSDA模型,鉴别真雌性率为93.75%,真雄性率为95.45%,准确率为94.57%。【结论】近红外波段900~1 700 nm的漫透射光谱比可见–近红外波段450~950 nm含有更丰富的蚕蛹雌雄分类信息;3种鉴别模型中,PLSDA模型效果最优;提取特征波段后,准确率能达到生产需要。(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圣浩,刘世杰,王微微,张志刚[10](2018)在《快速、高精度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测量技术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传统分光光度测量方法的构架,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测量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新方法,在该方法的测量过程中,光栅单色器的出射波长保持匀速的连续变化,同时参考光探测器和测试光探测器保持连续的光强采集。初步实验研究表明,新方法可把测量耗时降低到传统分光光度法所需时间的50%以下,测量得到的透射光谱与传统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0.070%,叁次重复性测量的统计误差为0.042%。与现有常见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测量方法(分光光度法、CCD光谱仪法、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法)相比,新方法同时具有以下优点:(1)有望显着提高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测量速度,从而应用于透射光谱的动态测量环境中;(2)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0.1%~0.3%);(3)在测量过程中,系统的机械部件始终保持匀速的运动状态,测试系统因而具有较高的机械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01期)
红外透射光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人体摄入叶酸普遍不足。探索叶酸的快速检测手段,对富含叶酸食品的检测及其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配置了20个浓度梯度的叶酸溶液,采用可见-近红外光谱仪获得了不同浓度下的透射光谱图。视浓度为外扰,应用二维相关光谱相关理论对叶酸溶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谱区内有3个较强的特征波,从强到弱依次为430、450和550 nm,并且在这些波段处的吸光度值与叶酸溶液的浓度呈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 98以上;在短波近红外光谱区内有6个较明显的特征波,从强到弱依次为1 410、1 440、1 490、1 540、1 520和1 510 nm。该研究明确了在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作用下,叶酸溶液的敏感波段和敏感程度,为叶酸的快速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透射光谱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瑜,谈黎虹,何勇.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汽车用无水冷却液和制动液掺水检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2].韩小平,杨威,宋海燕,韩渊怀,郭锦龙.叶酸溶液的二维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响应研究[J].农业工程.2019
[3].董少华,杨军昌,束家平,周伟强,谭盼盼.显微红外光谱透射法快速鉴别“粉状锈”[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
[4].郭志明,陈全胜,欧阳琴,邹小波,赵杰文.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定量评价苹果水心病程度[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5].王凡,彭彦昆,汤修映,李龙,李永玉.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检测[J].中国食品学报.2018
[6].王凡,李永玉,彭彦昆,孙宏伟,李龙.基于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的番茄红素含量无损检测方法研究[J].分析化学.2018
[7].刘燕德,徐海,孙旭东,饶宇.西红柿成熟度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无损检测[J].激光技术.2019
[8].陟颖.人工微纳结构的红外光谱选择与非对称透射特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9].代芬,车欣欣,彭斯冉,杨晓帆,钟杨生.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快速无损鉴别家蚕种茧茧壳内蚕蛹雌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
[10].王圣浩,刘世杰,王微微,张志刚.快速、高精度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测量技术研究(英文)[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