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精神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论文

张静:精神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在日常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原由后并提出改良对策,以减少精神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增加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择选自我院精神科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18 例、我科护理人员10 例、医疗器械6 例以及患者的陪同人员6 例,将此40 例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主体,观察我科在日常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障我科室日常护理的正常运营,比较采用对策前后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结果统计本科室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后进行改革,一定时期后减少本科室的安全隐患。对策分为人和物两方面结合展开,应用改良对策后,显著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通过对于科室中现有安全隐患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改良措施,能够使本科室安全事故直线降低,通过措施,能够减少患者难控性,增加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减少医疗仪器的损耗,为患者和护理人员都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基础。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对策

0 引言

精神类疾病属于脑部功能活动出现紊乱的状况,一般根据患者不同状况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精神类疾病出现的原由较多,有时候由多种因素造成:(1)遗传:具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相较普通人患病几率高出40%;(2)个性特征:部分患者由于性格相对比较极端,容易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3)体质因素:部分患者体质较差,能够出现些许影响因素;(4)社会环境:患者长期处在扭曲的环境中,对患者具有一定刺激意义,据有关报道记载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都受到过某环境和事件的影响刺激。近年来患精神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人群中每100 人就有3 人存在精神疾病的风险。常见的精神疾病有: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症、狂躁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会表现出过度激烈的反常状态,对于自身以及外界都具有一定威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经常会对自身、护理人员、陪同人员以及周边物品造成障碍。因此我科展开了日常护理中对于安全隐患的分析,并开展了有关对策改良,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我院精神科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18 例、我科护理人员10 例、医疗器械6 例以及患者的陪同人员6 例,将此40 例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主体。

在85户调查者中,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占26.2%,其余为初中及以下学历。经营面积在1.33 hm2以上的竹农均为临安农民技术带头人,还有一位获得了省级农技大师的称号。由此说明,只有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知识、管理能力等素质,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益才能得到保证。

话不能这么说,牛皮糖虽还强行装出个笑,却是早已脸红脖子粗了。你也是一级政府啦。赵书记说过,有事找政府。不找你找谁。

1.2 隐患分析

1.2.1 护理人员

1.3.1 增加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增加职业素养

“相机诱导”贵在“诱导”,即不在全盘授予,而在巧妙的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催动学生睿智的醒悟,激发学生激情的燃烧,调动学生思维的千军万马,让学生走进作品。

由双向DC/DC变换器的效率分析可知DC/DC变换器两侧的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压差越小,DC /DC变换器的效率越高。为了有效利用变换器的效率,所以在进行复合电源参数匹配分析时,应该让超级电容组的电压和蓄电池组的电压接近。按照分析,超级电容容量应该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1.3.2 患者

1.2.2 患者

一些患者家属或朋友常出现陪同治疗情况,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的安全隐患:(1)陪同人员片面的理解容易造成治疗中不遵医治疗的情况出现,或是给予患者接触危险物品的机会。(2)部分陪同人员不能接受医院治疗中的些许治疗方式,例如全封闭式管理等,对护理人员不理解,产生医患纠纷[2]。

1.3 方法对策

护理人员和患者作为科室中两大主体,其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如下:(1)工作责任感的缺失:由于患者因病出现一些抗拒行为,导致护理难度相对较大,但某些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不尊重和忽视,减少了护理流程,以至于治疗效果欠佳。或是某些患者不能够有效表达自我意识,护理人员并不能有效理解患者内心诉求,导致病情加重。(2)业务能力低下:患者在出现一些癔症或是反常情绪、行为时,部分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记录,或是由于患者出现极为抗拒行为时,护理人员会出现放弃遵医护理,容易出现漏用药、错用药的情况。(3)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意识:由于患者病症影响,可能出现丧失自主行为,但部分护理人员,漠视患者人格,对患者精神产生更加剧烈的刺激。

1.3.3 陪同人员

1.2.3 陪同人员

患者因素在科室中安全隐患中占较大成分,但由于患者因病造成的行为障碍是难以避免的,在此过程中,医疗人员与护理人员应当:(1)加强对于患者行为和心理的关注,避免造成患者的刺激;(2)了解患者病史以及特殊刺激原由;(3)增加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病症,结合护理减少留院治疗时长[4]。

精神疾病患者因病会出现许多不可控制因素,导致科室内安全隐患的增加:(1)自残行为:一些患者在思维中会有严重的自责感、罪恶感,加之病症中出现幻听、幻视的症状,极其容易出现患者采用对身体伤害的方式以减轻内心的病症的情况,或是部分患者担心家庭或是工作,惧怕精神疾病对后期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开始对医院和治疗产生抵触,出现逃跑或自杀行为。(2)伤害人、物行为:此类症状常出现在狂躁症和精神分裂患者身上,此类患者容易出现逃跑、砸打物品或是伤人的情况,更加容易增加安全隐患,此类患者病症难以控制,对护理人员和其他病人都具有生命威胁。(3)基本功能退化:一些患者可能因为疾病出现疼痛、便秘、饮食障碍等并发症,容易出现生理病症严重或是部分老年患者出现自理能力丧失,影响日常进食、活动以及排便等问题,护理人员一旦出现护理不全面,可能导致患者基本功能退化的加深,引起多种并发症[1]。

医护人员工作的压力相对较大,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善:(1)开展各类精神疾病相关学习会,增加外出学习机会,增加患者业务能力,避免护理中一些基础医疗问题发生。(2)建立健全完善的岗位责任规定,增加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心、同情心。(3)了解护理人员的内心诉求,开展娱乐活动或外出聚餐等,由于精神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护理人员的压力和责任更加严峻,长期累积下来可能造成护理人员的心理疾病[3]。

在患者入院后:(1)护理人员应当增加陪同人员对于患者疾病的理解。(2)开展相关学习会,下发相关疾病以及并发症的宣传单。(3)对陪同人员介绍医院的特殊护理方式,例如:全封闭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并得到陪同人员的理解[5]。

1.4 效果判定

统计科室内安全隐患改革前后的不同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采用软件SPSS 16.0 处理数据,发生情况采用(n)表示,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黄金粟成白玉花。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市面上有一种名曰“孛娄”的风味小吃,这便是中国最早的膨化食品——爆米花!

2 结果

通过比较科室整改前后安全隐患的发生情况,得出对策使用后总隐患数量仅有6 例,远低于对策使用前15 例的发生率,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对策使用前后科室中不同安全隐患因素发生情况(n)

?

3 讨论

精神科疾病对于患者及家属身心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对患者可能出现知、感、意以及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的可能造成患者出现伤害他人或者自身的情况。因此在精神科的护理中对于护理人员具有更加严峻的要求,需要对患者具有更加全面的控制能力。在日常护理行为中护理工作冗杂、细碎并且精神病患者自控能力低下,尤其是出现心理障碍、幻听以及幻视的情况中容易对自身、外界都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增加[6]。安全隐患增加会对患者和陪同人员造成难以弥灭的损失,降低社会公信力,促使医院全体的名誉和社会形象的损失。因此,检查我科室安全隐患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开展改革,是必须的要求和客观的需要[7]。护理作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控制安全隐患发生,不仅仅能够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8]。

参考文献

[1] 程俊,张瑜,李彦,等.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3(4):80-81.

[2] 赵静华.精神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7(4):47-49.

[3] 顾益萍.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4(16):20141-20143.

[4] 再娜甫,葛丽,丁辉燕,等.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5(11):58-61.

[5] 张波.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其护理对象[J]. 系统医学,2017,7(s1):257-259.

[6] 王雪芹.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44):256.

[7] 赵艳,臧宇家.精神科醒脉通治疗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7(13):47-49.

[8] 郭三琴.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分析[J]. 心理月刊,2018,9(5):86-87.

[9] 牛桂霞.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218.

[10] 靳芳.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名医,2018,64(z9):168.

[11] 裴聆宇.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 中国社区医师,2018,z4(7):197-200.

[12] 李欢欢,刘慧慧.精神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47(6):121-123.

[13] 任正丽.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264.

[14] 肖桂玉.精神科夜班护士自身安全隐患分析及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5(21):45-47.

[15] 方海娟.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48):252-253.

[16] 王晓萍.浅谈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与解决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283-284.

[17] Beeber LS, Shandor Miles M. Turning danger into opportunity: teaching psychiatric nursing in the aftermath of a disaster[J].Issues in Mental Health Nursing,2001,22(5):533-548.

[18] Fujimoto H, Hirota M, Kodama T, et al. Violence exposure and resulting psychological effects suffered by psychiatric visiting nurses in Japan[J].Journal of Psychiatric &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7,24(8):638.

Analysis of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n Psychiatric Nursing and Related Nursing Strategies

ZHANG Jing, FENG Li
(Urumq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Urumqi, Xinjia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f psychiatric department in daily nursing, analyze the original reason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e reduction of adverse events 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in psychiatric nursing.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18 psychiatric patients, 10 nursing staff, 6 medical devices and 6 accompanying persons were selected. Taking these 40 pati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this experiment, we observed the hidden danger of our department in daily nurs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our department's daily nursing. Compare the probability of safety accidents before and after adopting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Statistics on the hidden dangers of the undergraduate room, and proposed strategies to reform,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o reduce the security risks of the department.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human and material. After applying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safety hazards in the department an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afety accidents in the undergraduate department in a straight line. Through measures, it can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patient control and increas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 Reduce the wear and tear of medical instruments, providing a good and safety environmental basis for both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KEY WORDS: Psychiatric nursing; Safety hazards;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7.002

本文引用格式:张静,冯丽.精神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4-5.

标签:;  ;  ;  ;  ;  ;  ;  ;  ;  ;  ;  ;  

张静:精神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