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缩病毒论文_王前进,方琦,叶恭银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稻矮缩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病毒,蛋白,帽子,顺反子,卵黄,核糖体。

水稻矮缩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王前进,方琦,叶恭银[1](2019)在《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水稻普通矮缩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是该病害的病原物,主要依赖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探明水稻矮缩病毒对介体昆虫黑尾叶蝉的影响,可为黑尾叶蝉的种群治理和水稻普通矮缩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健康与感病2个水稻处理,在室内27℃条件下,观测黑尾叶蝉的生长发育、种群增长情况,组建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介体昆虫黑尾叶蝉在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上取食后,若虫期存活率、成虫鲜重无显着差异,雌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略有延长/增加,但雌雄虫若虫发育历期和雄成虫寿命显着缩短,种群数量显着增多,5个生命表参数中净生殖率显着提高。【结论】感染水稻矮缩病毒的水稻对介体黑尾叶蝉存在有利的间接影响,水稻矮缩病毒有利于黑尾叶蝉种群的增长。(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吴维[2](2019)在《黑尾叶蝉卵黄原蛋白-共生菌-水稻矮缩病毒叁者互作介导的经卵传播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矮缩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其病原物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由介体昆虫黑尾叶蝉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并可经卵传播。病毒的经卵传播不仅有利于病毒在严寒等不利环境下的保存,同时也会增加子代昆虫的带毒比例,加重病害的流行和发生。病毒在介体昆虫中的垂直传播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围绕RDV在其介体昆虫黑尾叶蝉中的经卵传播机制,探讨介体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共生菌和RDV叁者在病毒经卵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旨在揭示昆虫因子、内共生菌及植物病毒在经卵传播过程中的多元互作关系。本研究首先明确Sulcia和Nasuia在黑尾叶蝉雌性成虫中大量增殖,电镜和共聚焦观察发现Sulcia和Nasuia在入卵过程中首先粘附在黑尾叶蝉卵巢上皮鞘区域,随后通过类似膜融合的方式侵入上皮鞘区域,且在同一个上皮鞘滤泡细胞中可同时观察到Sulcia和Nasuia;最后Sulcia和Nasuia在上皮鞘中大量积累并逐步入卵,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一个“菌球”。该研究结果明确了黑尾叶蝉中两种初级共生菌Sulcia和Nasuia在体内的分布、入卵时间及入卵路径均一致。已知Sulcia可以携带RDV经卵传播,根据Sulcia和Nasuia垂直传播路径一致,推测Nasuia可能也参与了RDV的经卵传播。随后通过共聚焦和电镜观察发现RDV会伴随两种共生菌Sulcia和Nasuia共同入卵,但RDV在两种共生菌的分布存在差异。RDV主要是粘附在Sulcia外膜上,而RDV则可分布在Nasuia内外膜的周质空间中,表明RDV同Sulcia和Nasuia的互作机制可能存在不同。通过酵母双杂交和GST Pull-down实验,发现RDV通过次要外壳蛋白P2与Sulcia OMP(Outermembraneprotein)互作粘附在Sulcia外膜上,通过主要外壳蛋白P8与Nasuia孔蛋白(Porin)互作。通过注射Nasuia Porin特异性抗体阻碍RDV与Nasuia的结合,可以明显降低RDV的经卵传播效率,但对Nasuia入卵的效率没有影响。由此表明RDV可以利用不同的机制同时借助Sulcia和Nalcia入卵,说明RDV、Nasuia和Sulcia已经进化出了复杂的叁者互作方式。Vg是卵巢发育过程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雌性昆虫羽化后特异性诱导表达的蛋白。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表明:在黑尾叶蝉卵巢发育的早期,主要通过生殖区滋养细胞从血腔中摄取Vg,并通过营养丝输送至发育中的卵母细胞中。但在初级卵母细胞发育至绒毛膜发生期时,我们发现Vg 一条新的入卵途径-通过卵巢的上皮鞘区域输送入卵。推测可能是Vg入卵的一个辅助途径,有利于卵母细胞的成熟。有趣的是,Vg通过上皮鞘入卵的途径与共生菌入卵的途径非常相似。通过共聚焦和电镜同时对Sulcia、Nasuia和Vg叁者入卵的过程进行观察,发现Vg上皮鞘区域输送入卵的过程中一直和Nasuia共定位,表明Vg入卵仅仅与Nasuia有关。进一步通过酵母双杂交和GST-Pull down实验证明Vg与Nasuia Porin存在特异性互作,而与Sulcia不存在互作。并且通过注射Nasuia、Sulcia和Vg抗体抑制Vg和共生菌间的互作,仅注射Nasuia和Vg抗体会显着降低Nasuia和Vg在血淋巴中的共定位。根据日本学者对叶蝉共生菌的研究,通过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抑制叶蝉Ncprp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的抑制Nasuia的增殖,而对Sulcia增殖没有影响。因此通过dsNcprp特异性抑制Nasuia增殖时发现卵巢内Vg的含量也显着降低;同时利用RNAi抑制Vg受体(Vitellogeninreceptor,VgR)的表达,可以显着抑制VgR的表达和减少Vg在卵内的含量,但对Sulcia和Nasuia入卵数量没有影响。由此我们推测:Nasuia和Vg在共同入卵过程中是由Nasuia携带Vg入卵,而非Vg帮助Nasuia入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RDV、Nasuia和Vg在入卵时的定位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无论是在卵巢外粘附的血淋巴细胞还是在卵巢的上皮鞘区域,RDV、Nasuia和Vg叁者都完全共定位,推测Nasuia可以同时携带RDV和Vg入卵。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阐明了在黑尾叶蝉中卵黄原蛋白-共生菌-水稻矮缩病毒叁者在经卵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明确了RDV通过两种外壳蛋白分别与共生菌Sulcia和Nasuia的互作,伴随共生菌入卵;另一方面发现了Vg由Nasuia携带从上皮鞘入卵的新通道;同时阐明了RDV、Nasuia和Vg叁者相互作用共同入卵的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经卵传播过程中病毒-共生细菌-Vg间的叁者互作关系,为探索昆虫体内寄主因子、内共生菌及植物病毒在经卵传播过程中的多元互作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朱立飞[3](2019)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蛋白P9-1调控病毒在灰飞虱中增殖扩散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病毒病是对水稻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其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和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是对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两种病毒,两者均通过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植物病毒与介体昆虫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分析介体传毒机制,控制病毒传播的主要手段。RBSDV的非结构蛋白P9-1在病毒侵染过程中形成病毒原质结构(毒质,viroplasm),可能对病毒的复制和侵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灰飞虱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为实验材料,以RBSDV的P9-1为诱饵蛋白筛选灰飞虱的cD NA文库,并对筛选到的可能参与介体传毒的26S蛋白蛋白酶体亚基Rpn8进行功能验证,对Rpn8发挥作用的分子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P9-1定位于细胞质。通过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P9-1定位于细胞质,且呈毒质形式存在。(2)RBSDV的病毒蛋白P9-1与灰飞虱26S蛋白酶体亚基Rpn8互作。病毒与介体昆虫蛋白的互作研究是了解介体传毒机制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以P9-1为诱饵蛋白钓取灰飞虱的cD NA文库,并获得了包括Rpn8在内的11个可能与P9-1互作的蛋白。有研究表明,26S蛋白酶体参与调控病毒在介体灰飞虱中的传播,而Rpn8是26S蛋白酶体的一个亚基,所以,我们以Rpn8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以及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证明了Rpn8确实与P9-1互作。(3)Rpn8负调控灰飞虱中RBSDV的积累。为检测Rpn8是否参与调控病毒传播,体外合成ds Rpn8并饲喂带毒灰飞虱以下调Rpn8的表达。发现灰飞虱体内RBSD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CP的表达水平升高,说明灰飞虱体内的病毒积累量增加。将Rpn8 RNAi转基因水稻接种带RBSDV的灰飞虱,发现转基因水稻的感病率高于野生型。表明Rpn8下调表达有利于灰飞虱中RBSDV的积累与传播。(4)RBSDV抑制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qRT-PCR实验结果表明带RBSDV的灰飞虱中Rpn8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无毒灰飞虱;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带毒灰飞虱中泛素化蛋白积累量高于无毒灰飞虱,说明RBSDV可能通过降低Rpn8的表达从而影响灰飞虱26S蛋白酶体的功能。(5)灰飞虱26S蛋白酶体亚基Rpn8与Rpn7互作。酵母双杂交(Y2H)实验、荧光素酶互补实验(LCI)以及体外免疫共沉淀(pull-down)实验表明Rpn8与灰飞虱中26S蛋白酶体另一个亚基Rpn7互作,且P9-1与Rpn7不互作。(6)Rpn8亦与RSV的P2蛋白互作。qRT-PCR结果显示,带RSV的灰飞虱中Rpn8的表达量亦低于无毒灰飞虱,说明RSV可能通过降低Rpn8的表达调控26S蛋白酶体功能。Rpn8的下调促进灰飞虱中RSV的积累并且Rpn8 RNAi转基因水稻对RSV的感病率增加,说明Rpn8负调控灰飞虱中RSV的积累与传播。之后我们通过Y2H实验发现Rpn8与RSV的P2蛋白互作,LCI和Co-IP实验进一步证明两者互作。以上结果表明RSV通过干扰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促进病毒积累的作用机制与RBSDV相类似。综上所述,RBSDV可能通过降低Rpn8的表达从而调控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促进病毒在灰飞虱中的积累。已知26S蛋白酶体各组分间的互作决定其功能发挥,而本研究证明灰飞虱中Rpn8与Rpn7互作、病毒蛋白P9-1与Rpn8互作,而P9-1与Rpn7不互作。因此我们推测RBSDV还可能通过P9-1影响Rpn8与Rpn7的互作抑制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从而促进其在灰飞虱体内的积累,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冬梅[4](2019)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6的体外表达及其与抗病毒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病毒。SRBSDV形态为球状,共含有10条RNA基因,其中S6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6被预测为沉默抑制子。病毒的沉默抑制子蛋白在病毒侵染循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病毒沉默抑制子蛋白被广泛用作筛选寄主互作因子的诱饵。在田间,毒氟磷是一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效果比较好的药剂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病的大面积暴发。本研究通过分子克隆和蛋白纯化的方法研究了P6蛋白在体外表达纯化,采用等温滴定量热法和微量热涌动法研究了抗病毒剂毒氟磷与SRBSDV P6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体外,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研究了毒氟磷对SRBSDV P6蛋白在本氏烟草中表达的影响,在体内研究了毒氟磷对SRBSDV P6蛋白在水稻体内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SRBSDV P6蛋白的体外表达成功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SRBSDV P6蛋白,利用MST和ITC技术初步研究了毒氟磷与P6有强相互作用,通过活体验证发现随着毒氟磷喷施浓度的提高,SRBSDV P6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揭示了毒氟磷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P6蛋白的表达来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致病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洁,宛柏杰,尚鹏祥,丁新伦,杜振国[5](2019)在《水稻矮缩病毒Pns6和P8蛋白在病毒侵染水稻原生质体后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明确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 RDV) Pns6和P8蛋白在病毒侵染水稻原生质体后的表达动态,【方法】利用PEG介导的病毒侵染原生质体体系,通过免疫荧光和电镜技术分析Pns6、P8蛋白以及病毒粒体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定位;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ns6和P8蛋白及其RNA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积累量。【结果】病毒接种水稻原生质体48h后,Pns6蛋白在细胞质中可以形成类似于病毒原质(viroplasm)的点状内含体,P8蛋白也大量的表达。同时,病毒粒体在水稻原生质体中也形成内含体状的结构。病毒接种水稻原生质体12 h后,均可检测到Pns6和P8蛋白的表达,并且在36 h后达到最高值。病毒接种水稻原生质体后,Pns6 RNA在24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P8 RNA在36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结论】RDV侵染水稻原生质体后,Pns6和P8蛋白均有表达,并且病毒也可能通过形成病毒原质来完成病毒在寄主细胞的复制和装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袁婷[6](2019)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多层次翻译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二组成员,引起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等。RBSDV基因组包括十条双链RNA(dsRNA),5'端具有帽子结构(m7GPPPN),3'末端没有poly(A)尾结构,共编码13种蛋白;其中S5、S7、S9各自编码两个蛋白,属于双顺反子RNA,其余链是单顺反子RNA,各编码一个蛋白。RBSDV基因组的10条双链RNA的5'和3'末端各自存在十分保守的序列,且紧邻5'和3'端的序列存在潜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本文研究RBSDV单顺反子RNA的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及机制;RBSDV双顺反子RNA的蛋白表达特性以及调控第二个蛋白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利用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报告基因载体和定点突变分析,探究RBSDV单顺反子RNA S3和S10的的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1)S3和S10的5'UTR在有无帽子时均可以正向调控报告基因Fluc的翻译,表现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RES)活性;且5'UTR的基因组间保守序列及邻近序列均参与IRES活性;(2)对应的3'UTR则抑制5'UTR对翻译的正调控效应,其分子基础是5'UTR和3'UTR之间的RNA-RNA互作;且该RNA-RNA互作也抑制帽子依赖型翻译的效率。利用~(35)S标记的体外翻译体系同步分析RBSDV基因组双顺反子S7与S9分别编码的两个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比例;然后利用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报告基因载体和定点突变分析初步定位第二个蛋白翻译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表明:(1)S7和S9各自编码的2个蛋白都可以从基因组表达,暗示这2个双顺反子RNA的第二个蛋白的表达模式是内部起始。S7编码的第二个蛋白P7b的表达量约为第一个蛋白P7a的4.7%;而S9编码的第二个蛋白P9b的表达量约为第一个蛋白P9a的18.8%;(2)S9编码的P9a与P9b的基因间隔区(IGR)中存在2个小的ORF;由于这2个小ORF消失时P9b的蛋白表达量提高约73.4%,表明2个小ORF的存在降低了P9b的蛋白表达效率;(3)S7和S9的IGR具备弱IRES活性;且相应的3'UTR可以协同提高IGR的IRES活性。综合两部分的研究结果,发现3'UTR在单顺反子RNA的翻译调控中起抑制作用,而在双顺反子的第二个蛋白的翻译调控中起促进作用。暗示3'UTR可能是双顺反子RNA调控2个蛋白表达比例的关键区段。(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袁婷,王增辉,于成明,耿国伟,苏陈禹[7](2019)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S3和S10基因组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基因组含有5'帽子,无3'poly(A)尾巴,且不同基因组片段的5'和3'末端序列均十分保守。本研究以RBSDV S3和S10为对象,分析其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S3和S10的5'UTR在有无帽子时均可以正向调控报告基因Fluc的翻译,具备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RES)活性,且5'末端的基因组保守序列及邻近序列与IRES活性密切相关;而对应的3'UTR则抑制5'UTR对翻译的正调控效应,其分子基础是5'UTR和3'UTR之间的RNA-RNA互作,且该互作也抑制帽子依赖型翻译的效率。这是首次关于有帽子植物RNA病毒中IRES元件的报道,研究结果对了解植物双链RNA病毒基因组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亚琴,姜军,黄德青,周雪平,洪健[8](2018)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LISA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性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制备的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单抗2C2为核心,建立了检测水稻叶片和白背飞虱虫中SRBSDV的dot-ELISA试剂盒。试剂盒的灵敏度分析表明,当SRBSDV感染病叶稀释到1∶10 240倍(w/v,g/m L)、单头携毒白背飞虱稀释到1∶51 200倍(头/μL)时仍能检测到SRBSDV。建立的试剂盒检测感染SRBSDV的水稻和携毒白背飞虱呈阳性反应,而检测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水稻矮缩病毒、水稻条纹病毒、水稻瘤矮病毒、水稻条纹花叶病毒、水稻锯齿矮缩病毒的病叶和健康水稻及非携毒白背飞虱呈阴性反应。试剂盒的田间样品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100%,核酸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发现RT-PCR检测阳性的样品确实感染SRBSDV。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试剂盒能准确、有效地检测田间白背飞虱及水稻样品中的SRBSDV,可为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检测和诊断、预测预警及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服务。(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8年07期)

袁平平,孙枫,倪海平,朱佳慧,周益军[9](2018)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1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在水稻中过量表达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P7-1基因,分析RBSDV P7-1是否是导致水稻不育的重要致病因子,并明确过量表达P7-1转基因植株对病毒的抗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感病植物中扩增获得RBSDV P7-1基因,构建p CAMBIA-1300-P7-1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水稻,观察水稻是否能够正常结实,并采用人工接种病毒方法分析转基因植株的抗性。【结果】过量表达RBSDV P7-1的转基因水稻生长、结实正常。在接种7 d和14 d时转基因植株中病毒积累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对照,但在28 d时部分转基因株系中病毒积累量高于对照,接种30 d时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水稻中过量表达RBSDV P7-1不影响水稻的结实;转基因水稻在RBSDV侵染早期可抑制病毒的积累,但在后期对病毒的抗性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沛[10](2018)在《寄主植物和介体共生菌对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近年来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病毒,对我国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白背飞虱(White-backed planthopper,WBPH,Sogatella furcifera)是传播SRBSDV的唯一介体,以持久增殖循环方式传播SRBSDV。研究寄主植物-病毒-介体叁者间的互作关系是理解植物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寄主植物种类、水稻的防御反应、介体内共生菌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白背飞虱在水稻和玉米植株上刺吸行为的差异导致传毒效率的不同通过比较白背飞虱在不同寄主植物水稻和玉米间的传毒率,发现白背飞虱能够从毒源水稻高效传毒给寄主玉米,但仅有少量白背飞虱能够从毒源玉米上获毒。同时我们发现白背飞虱在生育期早的植株上传毒效率高。结合白背飞虱成虫和若虫在不同寄主上蜜露分泌量以及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分析,发现白背飞虱(成虫和若虫)取食玉米的蜜露分泌量显着低于取食水稻,白背飞虱成虫取食水稻时N3(口针靠近韧皮部细胞)与N4a(口针刺入韧皮部细胞内,准备取食)波的出现频次以及N4a的持续时间显着低于取食玉米,N4b(取食韧皮部汁液)波的持续时间显着高于取食玉米;白背飞虱若虫取食水稻时N2(口针移动,分泌唾液)波持续时间、N3出现频次以及N4a出现频次显着低于取食玉米,而N4b持续时间显着高于取食玉米。在水稻和玉米上取食的行为的改变与白背飞虱在玉米上获毒率低和高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结果揭示了介体昆虫白背飞虱在不同寄主上取食行为的差异是导致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效率存在差异的原因。2.带SRBSDV白背飞虱取食抑制其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测定了不同带毒状况白背飞虱为害后稻株叶鞘中植物内源激素水杨酸及茉莉酸含量以及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带毒状况白背飞虱取食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研究发现,无论带毒与否,白背飞虱取食后水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茉莉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带毒白背飞虱取食稻株48 h和72 h时,其叶鞘中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比不带毒飞虱取食稻株显着降低。各处理时间段中,水杨酸途径相关基因ICS1和NPR1的表达量以及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AOS2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均与植物内源激素水杨酸及茉莉酸含量变化趋势相符。测定了不同带毒状况白背飞虱为害后对无毒白背飞虱雌虫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白背飞虱在不带毒飞虱为害过的稻株上雌虫产卵量及寿命略低于带毒白背飞虱为害过的稻株。这些结果表明,带毒白背飞虱取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稻的防御反应,从而有利于提高后续白背飞虱的雌虫产卵量及寿命。3.介体和非介体为害对带SRBSDV稻株防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介体昆虫白背飞虱或(和)非介体昆虫褐飞虱取食SRBSDV不同带毒状况稻株引起的内源激素水杨酸和茉莉酸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无论是否受到虫害,带毒稻株叶鞘中水杨酸含量以及茉莉酸含量显着高于不带毒稻株。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共同取食的带毒稻株,其水杨酸含量显着高于被取食的不带毒植株。褐飞虱为害后的带毒稻株和不带毒稻株,叶鞘中水杨酸含量无显着差异。从基因层面来看,水杨酸途径相关基因ICS1和茉莉酸途径相关基因AOS2的表达量均表现出与激素水平相一致的变化。综上所述,SRBSDV侵染稻株能够同时激发水稻的诱导性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以及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相比于非介体昆虫褐飞虱,介体昆虫白背飞虱在带毒稻株上能更大程度激活水杨酸途径,但介体和非介体为害对茉莉酸途径无显着影响。4.共生菌影响白背飞虱获毒率及SRBSDV在其体内的增殖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鉴定实验室白背飞虱种群Wolbachia菌株为B超组wStri株系。采用抗生素处理实验室白背飞虱种群,获得青霉素G和利福平处理的Wolbachia和Cardinium双不感种群各1个。上述2种群和对照种群3-4龄白背飞虱取食SRBSDV带毒稻株,在病毒循回期后检测,发现各种群间雄虫的获毒率无显着差异;而利福平处理种群雌虫的获毒率显着低于对照种群(即实验室种群)。将各种群白背飞虱取食带毒稻株48h后转移到不带毒稻株饲养0、3、6、9 d,测定飞虱体内病毒滴度,发现对照种群在取食后(即饲养0 d)的病毒滴度显着高于青霉素G处理种群,取食后饲养6d时病毒滴度显着高于利福平处理种群。各种群白背飞虱体内病毒的增殖随时间动态变化,取食后饲养9 d各种群间病毒滴度无显着差异。因此,共生菌增强白背飞虱的获毒能力,但在性别间存在差异,而且随着获毒后时间的推迟介体中的病毒量趋于一致。(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水稻矮缩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矮缩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其病原物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由介体昆虫黑尾叶蝉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并可经卵传播。病毒的经卵传播不仅有利于病毒在严寒等不利环境下的保存,同时也会增加子代昆虫的带毒比例,加重病害的流行和发生。病毒在介体昆虫中的垂直传播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围绕RDV在其介体昆虫黑尾叶蝉中的经卵传播机制,探讨介体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共生菌和RDV叁者在病毒经卵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旨在揭示昆虫因子、内共生菌及植物病毒在经卵传播过程中的多元互作关系。本研究首先明确Sulcia和Nasuia在黑尾叶蝉雌性成虫中大量增殖,电镜和共聚焦观察发现Sulcia和Nasuia在入卵过程中首先粘附在黑尾叶蝉卵巢上皮鞘区域,随后通过类似膜融合的方式侵入上皮鞘区域,且在同一个上皮鞘滤泡细胞中可同时观察到Sulcia和Nasuia;最后Sulcia和Nasuia在上皮鞘中大量积累并逐步入卵,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一个“菌球”。该研究结果明确了黑尾叶蝉中两种初级共生菌Sulcia和Nasuia在体内的分布、入卵时间及入卵路径均一致。已知Sulcia可以携带RDV经卵传播,根据Sulcia和Nasuia垂直传播路径一致,推测Nasuia可能也参与了RDV的经卵传播。随后通过共聚焦和电镜观察发现RDV会伴随两种共生菌Sulcia和Nasuia共同入卵,但RDV在两种共生菌的分布存在差异。RDV主要是粘附在Sulcia外膜上,而RDV则可分布在Nasuia内外膜的周质空间中,表明RDV同Sulcia和Nasuia的互作机制可能存在不同。通过酵母双杂交和GST Pull-down实验,发现RDV通过次要外壳蛋白P2与Sulcia OMP(Outermembraneprotein)互作粘附在Sulcia外膜上,通过主要外壳蛋白P8与Nasuia孔蛋白(Porin)互作。通过注射Nasuia Porin特异性抗体阻碍RDV与Nasuia的结合,可以明显降低RDV的经卵传播效率,但对Nasuia入卵的效率没有影响。由此表明RDV可以利用不同的机制同时借助Sulcia和Nalcia入卵,说明RDV、Nasuia和Sulcia已经进化出了复杂的叁者互作方式。Vg是卵巢发育过程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雌性昆虫羽化后特异性诱导表达的蛋白。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表明:在黑尾叶蝉卵巢发育的早期,主要通过生殖区滋养细胞从血腔中摄取Vg,并通过营养丝输送至发育中的卵母细胞中。但在初级卵母细胞发育至绒毛膜发生期时,我们发现Vg 一条新的入卵途径-通过卵巢的上皮鞘区域输送入卵。推测可能是Vg入卵的一个辅助途径,有利于卵母细胞的成熟。有趣的是,Vg通过上皮鞘入卵的途径与共生菌入卵的途径非常相似。通过共聚焦和电镜同时对Sulcia、Nasuia和Vg叁者入卵的过程进行观察,发现Vg上皮鞘区域输送入卵的过程中一直和Nasuia共定位,表明Vg入卵仅仅与Nasuia有关。进一步通过酵母双杂交和GST-Pull down实验证明Vg与Nasuia Porin存在特异性互作,而与Sulcia不存在互作。并且通过注射Nasuia、Sulcia和Vg抗体抑制Vg和共生菌间的互作,仅注射Nasuia和Vg抗体会显着降低Nasuia和Vg在血淋巴中的共定位。根据日本学者对叶蝉共生菌的研究,通过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抑制叶蝉Ncprp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的抑制Nasuia的增殖,而对Sulcia增殖没有影响。因此通过dsNcprp特异性抑制Nasuia增殖时发现卵巢内Vg的含量也显着降低;同时利用RNAi抑制Vg受体(Vitellogeninreceptor,VgR)的表达,可以显着抑制VgR的表达和减少Vg在卵内的含量,但对Sulcia和Nasuia入卵数量没有影响。由此我们推测:Nasuia和Vg在共同入卵过程中是由Nasuia携带Vg入卵,而非Vg帮助Nasuia入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RDV、Nasuia和Vg在入卵时的定位情况进行了观察,发现无论是在卵巢外粘附的血淋巴细胞还是在卵巢的上皮鞘区域,RDV、Nasuia和Vg叁者都完全共定位,推测Nasuia可以同时携带RDV和Vg入卵。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阐明了在黑尾叶蝉中卵黄原蛋白-共生菌-水稻矮缩病毒叁者在经卵传播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明确了RDV通过两种外壳蛋白分别与共生菌Sulcia和Nasuia的互作,伴随共生菌入卵;另一方面发现了Vg由Nasuia携带从上皮鞘入卵的新通道;同时阐明了RDV、Nasuia和Vg叁者相互作用共同入卵的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经卵传播过程中病毒-共生细菌-Vg间的叁者互作关系,为探索昆虫体内寄主因子、内共生菌及植物病毒在经卵传播过程中的多元互作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稻矮缩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王前进,方琦,叶恭银.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9

[2].吴维.黑尾叶蝉卵黄原蛋白-共生菌-水稻矮缩病毒叁者互作介导的经卵传播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3].朱立飞.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蛋白P9-1调控病毒在灰飞虱中增殖扩散的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4].王冬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6的体外表达及其与抗病毒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研究[D].贵州大学.2019

[5].张洁,宛柏杰,尚鹏祥,丁新伦,杜振国.水稻矮缩病毒Pns6和P8蛋白在病毒侵染水稻原生质体后的表达[J].中国水稻科学.2019

[6].袁婷.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多层次翻译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19

[7].袁婷,王增辉,于成明,耿国伟,苏陈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S3和S10基因组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J].植物病理学报.2019

[8].王亚琴,姜军,黄德青,周雪平,洪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LISA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性能验证[J].中国植保导刊.2018

[9].袁平平,孙枫,倪海平,朱佳慧,周益军.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1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8

[10].李沛.寄主植物和介体共生菌对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影响及机制[D].湖南农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水稻矮缩病毒基因组数据库的主页水稻矮缩病毒病害症状及其传毒...依据水稻矮缩病毒S10片段编码的1-7水稻矮缩病毒的传播介体...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Age-…Ag...水稻矮缩病毒对黑尾叶蝉若虫期存...

标签:;  ;  ;  ;  ;  ;  ;  

水稻矮缩病毒论文_王前进,方琦,叶恭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