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木材碎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木材,工艺,无机,秸秆,树脂,玉米,刨花。
木材碎料论文文献综述
潘亚鸽[1](2017)在《麦秸/木材复合无机碎料板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为了解决我国秸秆资源丰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秸秆人造板作为农作物秸秆高值化综合利用新技术得到广泛研究。然而目前秸秆人造板存在胶合性能差、甲醛污染、易引发火灾等缺陷。本文以麦秸、木材碎料和无机胶黏剂为主要材料制备麦秸/木材复合无机碎料板,通过单因素试验法,采用热压工艺,以麦秸与木材碎料均匀混合和分层复合两种组坯方式,分别制备了均质结构板和叁层结构板,研究了麦秸和木材配比、施胶量、板密度、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养护时间等因子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两种板材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探究了两种板材的阻燃性能;然后将相同制备条件下的均质结构板和叁层结构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获得强度高、成本低、防火、抑烟、无人工甲醛释放的优良秸秆板材。(1)施胶量优选预实验,选取木材施胶量分别为51%、55%、59%、63%,制备木材无机碎料板,选取麦秸施胶量分别为62%、66%、70%、74%,制备麦秸无机碎料板,通过力学性能检测,确定最佳木材碎料施胶量为59%,最佳麦秸碎料施胶量为70%。(2)探究麦秸/木材均质复合无机碎料板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随着麦秸与木材配比的减小,板材MOR、MOE和IB逐渐增大,TS逐渐减小,优选配比为4:6;随着施胶量从57%增加至66%,板材MOR和MOE先增大后减小,IB逐渐增大,TS逐渐减小,施胶量为63%时,MOR和MOE达到最大;随着密度从0.9g/cm3增加到1.2g/cm3,板材MOR、MOE、IB逐渐增大,TS逐渐减小;随着热压时间15min延长至30 min,MOR、MOE和IB先大幅增大后缓慢增加,TS先大幅减小后缓慢减小;随着热压温度从70℃升高到110℃,板材MOR、MOE和IB先增大后减小,TS先减小后增大,热压温度为100 ℃ 时,板材 MOR、MOE 和 IB 分别达到最大值 16.8 MPa、3350 MPa 和 0.56 MPa,TS达到最小值3.5%;随着养护时间从7天延长至16天,板材MOR、MOE、IB逐渐增加至趋于平稳,TS逐渐减小至趋于平稳;麦秸/木材均质复合无机碎料板优化制板工艺为m(麦秸):m(木材)=4:6,施胶量63%,密度1.2g/cm3,热压时间30min,热压温度100℃,养护时间13天。(3)探究麦秸/木材分层复合无机碎料板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随着麦秸与木材配比的增加,板材MOR和MOE逐渐减小,IB逐渐增大,TS逐渐减小,为了提高叁层结构板的内结合强度,优选配比为5:5;随着板材密度从0.9g/cm3增加到1.2g/cm3,板材MOR、MOE、1B逐渐增大,TS逐渐减小;随着热压时间从15min延长至30 min,板材MOR、MOE、IB先大幅增加然后趋于平衡,TS与IB趋势相反,热压时间为30 min时,板材 MOR、MOE、IB 分别趋于最大值 16.5 MPa、3280 MPa、0.48 MPa,TS 趋于最小值4.4%;随着热压温度从70 ℃升高至110℃,板材MOR、MOE、IB先逐渐增大后减小,TS先逐渐减小后增大;热压温度为100℃时,板材MOR、MOE、IB分别达到最大值17.1 MPa、3400 MPa和0.5MPa,TS达到最小值4%;随着养护时间从7天延长至16天,板材MOR、MOE、IB先大幅增加后缓慢增加,TS先大幅减小后缓慢减小;叁层结构板的优化制板工艺为,m(麦秸):所(木材)=5:5,密度1.2g/cm3,热压时间30min,热压温度100℃,养护时间13天。(4)通过与麦秸无机碎料板,木材无机碎料板,普通有机胶粘剂胶合麦秸板的对比探究麦秸/木材均质复合无机碎料板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有机胶粘剂胶合麦秸板相比,无机胶粘剂能显着降低板材的热释放和烟释放,麦秸/木材均质复合无机碎料板的阻燃抑烟性能优于木材无机碎料板,低于麦秸无机碎料板;通过与麦秸无机碎料板,木材无机碎料板,普通有机胶粘剂胶合麦秸板的对比探究麦秸/木材分层复合无机碎料板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叁层结构板的热释放和烟释放都大大低于普通有机胶粘剂胶合麦秸板,叁层结构板的阻燃抑烟性能优于木材无机碎料板,低于麦秸无机碎料板。麦秸/木材复合无机碎料板在防火抑烟方面是一种理想的室内外装修、家具及建筑墙体材料。(5)按照相同制备工艺制备均质结构板和以麦秸为表层、木材为芯层的叁层结构板,对比分析两种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叁层结构板的MOR、MOE高于均质结构板,叁层结构板的IB低于均质结构板,TS高于均质结构板;叁层结构板的HRR、THR、SPR、TSP、MLR低于均质结构板,点燃时间延长了 25s,表明叁层结构板的阻燃性能优于均质结构板。综合来看,较优的板坯结构为以麦秸为表层、木材为芯层的叁层结构板,但叁层结构板内结合强度较低的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闫承琳[2](2014)在《国外木材碎料搭拱特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国外搭拱理论、木材碎料等生物质材料搭拱特性测试方法及实验装置的研究及开发进展,对木材碎料搭拱原因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木材加工机械》期刊2014年05期)
吕海翔[3](2014)在《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刨花复合板材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玉米秸秆皮碎料与木材刨花为原料,使用异氰酸酯改性脲醛树脂胶制备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刨花复合板材。论文研究了玉米秸秆皮碎料和木材刨花的混合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机械式铺装、气流式铺装及板坯在传送等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板坯均匀性及复合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刨花复合板材的热压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原料混合比、施胶量、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等工艺因子对复合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工艺条件的复合板材的断面并分析了其内部胶接特点,通过动态机械热分析DMA、热重分析TGA分析了复合板材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及热稳定件: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研究了原料混合比和施胶量这两个工艺因子对复合板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单因素影响,最终确定一个最佳制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模拟机械式铺装和气流式铺装的板坯,距离铺装头不同位置的原料混合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板坯在传送等过程中受到振动时,板坯厚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原料混合比也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对复合板材最终性能影响不大;在本实验范围内,原料混合比对复合板材2hTS和MOR有高度显着性影响,施胶量对2hTS、IB和MOE有高度显着性影响,对MOR有显着性影响,热压温度对MOR和MOE有高度显着性影响,对IB有显着性影响,热压时间对IB有显着性影响;相对于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刨花与胶黏剂形成的胶合界面更理想,且木材刨花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更好,随着原料中木材刨花所占比例和施胶量的提升,复合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不宜过大,否则板材表面会出现炭化现象,且部分性能会降低。综合上述分析,本论文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刨花混合比3:7,施胶量12%,热压温度150℃C、热压时间4.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以玉米秸秆皮碎料和木材刨花为原料,异氰酸酯改性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制备的复合板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均能达到A类刨花板国家标准及麦(稻)秸秆刨花板国家标准。(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周明[4](2014)在《杉木木材/树皮碎料板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造板行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从2007年后我国已经为世界上人造板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但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产品结构优化不足、资源严重短缺及技术支撑薄弱等问题。因此加强人造板结构调整、人造板生产原料供应及先进设备的研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人造板行业发展的重点。本论文以杉木木材和树皮碎料为原料,以原料配比、碎料形态、施胶量、热压时间、密度、热压温度等为因素,以脲醛树脂胶为胶黏剂,添加适量氯化铵固化剂,利用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试验方案,制备杉木木材/树皮碎料板。检测碎料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原料配比、施胶量、热压压力、热压温度各因素水平对碎料板性能的影响;利用体式显微镜、断面密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分析碎料板的结构、化学组分、碎料筛分值对碎料板的影响,探讨树皮碎料在热压过程中的作用。优化工艺参数,得出制备碎料板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杉木木材/树皮碎料板的高质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经过粉碎机粉碎后,木材和树皮碎料颗粒度分布差别不大,总体上两者筛分粒径在30~70目之间分布最多,分别占86.06%和78.33%;颗粒度在+10目的分别占0.86%和0.45%;颗粒度在-10+30目的分别占3.14%和4.23%。-70目后的颗粒度的占9.94%和16.96%,大于100目数所占比例较小,仅占6.02%和8.36%。(2)杉木木材碎料除综纤维素含量比树皮碎料的高外,其余化学组分均低于树皮碎料。其中树皮碎料的灰分含量、冷热水抽出物含量、热水抽出物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均是木材碎料的4-5倍。(3)杉木木材/树皮碎料板工艺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了解各因素对碎料板性能影响的显着性,密度对碎料板的含水率、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和24h吸水厚度膨胀率指标均有显着影响。施胶量与碎料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呈正相关,与24吸水厚度膨胀率、含水率呈负相关。热压温度对含水率的影响不大明显;热压时间对碎料板的24吸水厚度膨胀率和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弹性模量有显着性影响。对碎料板的含水率无显着性影响。(4)杉木木材和树皮碎料在热压过程中,由于压力的作用使木材碎料和树皮碎料紧密结合,随着热压温度的提高,木材和树皮内部多糖类物质降解,自身活性增加,形成胶接,木素由玻璃化转变为粘流态,表现出胶体性质,充当了胶粘剂的作用。在热压过程中碎料与脲醛树脂胶有机结合,提高了木材与树皮碎料的稳定性和均一性,使碎料间的有机结合,赋予板材强度。(5)杉木木材/树皮碎料板的较佳工艺参数为:密度0.75g·cm-3、热压温度190℃、施胶量10%、热压时间70s·rnm-1、热压压力为3.0MPa,芯层原料配比65:35,原料颗粒度30-70目,固化剂1.5%时,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国家刨花板关于在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4-04-01)
张召召,张显权,吕海翔[5](2013)在《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纤维复合板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方法,探讨原料配比、施胶量及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等参数对复合板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在正交实验后分析各因素在不同的水平下对复合板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为130℃,热压时间为3 min时,板材的物理性能即可达到国家标准《GB/T 11718-1999中密度纤维板》室内型板质量要求,故在单因素实验中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设定为130℃和3 min,只变化物料的混合比和施胶量,进一步探讨物料比及施胶量在更小范围内对板材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较为理想的试验工艺参数。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本研究的合理工艺方案为施胶量为11%、热压温度为130℃、热压时间为3 min,建议将玉米秸秆皮碎料与纤维之比定为5∶5或4∶6。(本文来源于《森林工程》期刊2013年04期)
张召召[6](2013)在《木材纤维/玉米秸秆皮碎料复合板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玉米秸秆皮碎料和木材纤维为原料,以改性脲醛树脂胶作为胶黏剂研制木材纤维/玉米秸秆皮碎料复合板。针对木材纤维与玉米秸秆皮碎料在原料形态以及原料密度方面的差异,研究了运输过程和铺装方式对混合物料的混合均匀性的影响规律,根据结果压制上中下叁层物料混合比不同的复合板材,并检测其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了木材纤维/玉米秸秆皮碎料复合板的热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热压时间、热压温度、施胶量、物料混合比等对木材纤维/玉米秸秆皮碎料复合板外观质量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分析正交试验所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施胶量和物料混合比等单因素对复合板材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玉米秸秆皮的酸碱处理对其与木材单板胶合界面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及玉米秸秆皮与薄单板界面胶结情况;通过动态机械热分析DMA、热重分析TGA分析了木材纤维/玉米秸秆皮碎料复合板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施胶前后的混合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均会出现各层的混合比差异现象,但施胶后的混合物料均匀性稍好;采用气流铺装和机械铺装方式的板坯中混合物料的混合比也有明显的差异现象,离铺装头近的板坯巾玉米秸秆皮碎料的含量多,板坯中心均匀性较好。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原料混合比和施胶量对木材纤维/玉米秸秆皮碎料复合板的24hTS、MOE都有高度显着性影响,热压时间对24hTS有高度显着性影响,热压温度对板材的外观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越高,混合物料中的玉米秸秆皮碎料炭化现象越严重,随着施胶量和混合物料中木材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通过SEM观察和DMA分析木材纤维含量增加可以提高复合板的刚性,施胶量在一定范围内时界面胶结性能较好,在胶结断面看到木材纤维和玉米秸秆皮碎料外表皮被拔断。TGA试验数据证明在一定的原料混合比和施胶量下,复合板的热稳定性较好。酸碱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皮和木材单板的胶接性能有所提高。综上得出:热压温度为130℃、热压时间为3min、施胶量为10%、玉米秸秆皮碎料与木材纤维混合比为5:5或6:4时,复合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基本达到国家标准《GB/T11718-2009中密度纤维板》室内型板质量要求。(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3-04-01)
郑霞[7](2012)在《非木材植物无胶碎料板喷蒸热压工艺及胶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竹材及农作物秸秆等非木材植物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非木材植物资源的附加值,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以及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竹材及农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一些灰份杂质,其主要化学组份及结构与木材组份类似,可用于无胶人造板生产。喷蒸热压是一种高效人造板热压工艺,喷蒸热压过程中板坯承受水热协同作用,可以大大缩短人造板热压周期,提高无胶人造板力学强度,显着改善无胶人造板尺寸稳定性。本文分析了苎麻秆、烟秆及竹材制备无胶碎料板的可行性,并通过喷蒸热压工艺分别制备苎麻秆无胶碎料板、烟秆无胶碎料板及竹材加工剩余物无胶碎料板,研究了无胶碎料板密度、喷蒸蒸汽压力及喷蒸时间对无胶碎料板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以及吸水厚度膨胀率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1)密度对叁种无胶碎料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显着,随着叁种无胶碎料板密度的增大,其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都明显增加,吸水厚度膨胀率均先增大后减小。(2)蒸汽压力为1.0MPa时,喷蒸时间对无胶板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影响显着,随着喷蒸时间的增加无胶板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值均先增大后减小;蒸汽压力为0.6MPa时,喷蒸时间对无胶板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影响不明显;蒸汽压力为1.0MPa和0.6MPa时,喷蒸时间对无胶板弹性模量影响显着,随着喷蒸时间的增加叁种无胶板弹性模量值均增大:蒸汽压力为1.0MPa、喷蒸时间为7min和l0min时叁种无胶板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值均相对较高;蒸汽压力为1.0MPa和0.6MPa时,喷蒸时间对叁种无胶板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较显着,随着喷蒸时间的增加,叁种无胶碎料板吸水厚度膨胀率降低;利用喷蒸热压工艺制备的叁种无胶碎料板吸水厚度膨胀率值均高于GB/T4897.2-2003标准和日本JIS A5908标准。(3)在同一密度(0.8g/cm3)条件下,喷蒸热压工艺制备的叁种无胶碎料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和内结合强度明显高于普通热压工艺制备的无胶碎料板,吸水厚度膨胀率明显低于普通热压工艺制备的无胶碎料板。(4)叁种无胶碎料板喷蒸热压优化工艺:密度为0.8g/cm3,蒸汽压力1.0MPa,喷蒸时间为7min。分别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比表面积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固体核磁共振分析(CP/MAS13C-NMR)、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热重分析(TG)等手段,分析了普通热压和喷蒸热压前后的叁种无胶碎料板化学成分、界面官能团以及纤维素结晶度等的变化,揭示了叁种无胶碎料板的无胶胶合机理。研究表明,喷蒸热压过程中水热协同作用使板坯内部发生了更剧烈的化学变化,板坯内部产生了更多的自胶合物质: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喷蒸热压后竹材、苎麻秆和烟秆碎料的热水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和木素含量显着增加,半纤维素、综纤维素及a-纤维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喷蒸热压过程中碎料的半纤维素和少量低聚合度的纤维素降解为单糖和低聚糖,同时半纤维素和少量低聚合度的纤维素降解产物均能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糠醛、糠醇等有机化合物,木质素及其降解产物(含多酚类物质)可与上述糠醛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类似于酚醛树脂胶的“木质素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半纤维素在水热共同作用下可以发生水解,生成低聚多糖和单糖,部分低聚多糖和单糖脱下的羧基可以形成甲酸和乙酸等有机酸,水解产物中的单糖部分脱水后还可以转化成糠醛。生成的有机酸可以进一步促进半纤维素水解,实现半纤维素自生酸催化水解反应。喷蒸热压过程中水、热协同作用更剧烈,半纤维素发生了更大程度的降解,产生了更多的游离糖、有机酸和糠醛等水解产物。快速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结果表明,竹材、苎麻秆和烟秆的喷蒸热压板碎料热水抽提物残渣形成更多微小孔隙,微小孔隙相互连通成较大的孔隙,形成了更多的中孔和大孔孔隙,比表面积变得最大,说明喷蒸热压过程半纤维素降解程度更大,产生了更多的可溶于热水的低分子化合物。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喷蒸热压工艺使竹材、苎麻秆和烟秆碎料中的活性—OH数量明显增加,氢键缔合-OH的数目增加;喷蒸热压过程中的水热协同作用使半纤维素发生更大程度的水解,一方面,降解产物产生聚合反应生成了糠醛均聚物——缩聚呋喃树脂,另一方面,降解产物中的糠醛类化合物与具有酚羟基结构的木素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具有胶粘作用的类似于酚醛树脂的缩合物。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喷蒸热压过程中的水热协同作用使部分半纤维素及少量纤维素更易发生降解反应,生成单糖和低聚糖等降解产物,降解产物可能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类化合物,糠醛类化合物又和木质素反应生成类似于胶粘剂的树脂聚合物;与热压前原料相比,喷蒸热压板的碎料中含有羟基(—OH)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显着减小,含有羰基(C=O)的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含有酯基或羧基(—O—C=O)的半纤维素以及抽提物成分显着增加。固体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竹材、苎麻秆和烟秆3种材料的热压前碎料、普通热压板碎料及喷蒸热压板碎料的纤维素C1以及木素的C3、C4、C5峰高相差不大,说明热压过程对样品的纤维素和木素影响较小;喷蒸热压过程中半纤维素降解速度加剧,使得半纤维素的相对量减少。与热压前碎料相比,喷蒸热压板碎料谱图中21、172附近的半纤维素中乙酰基C—C及72附近的半纤维素的C2、C3、C5特征峰峰高明显减弱,峰顶渐趋平缓。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喷蒸热压过程中水、热共同作用比普通热压作用更剧烈,水、热协同作用更突出,半纤维素水解程度更大,导致非结晶区得到抽提、结晶区表面微纤丝及非结晶区微纤丝的羟基裸露,其间形成氢键而使非结晶区重结晶,纤维的相对结晶度增加。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竹材、苎麻秆和烟秆的3个样品的第一失重阶段和第叁失重阶段的失重曲线变化趋势均基本相似,但第二失重阶段的失重曲线明显不同。与热压前碎料相比,喷蒸热压样品进入第二阶段的热解温度明显相对前移,TG曲线斜率更大,说明喷蒸热压过程中剧烈的水热协同作用使样品中更多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产生降解,生成了更多的易于热解的低分子量的糖类等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喷蒸热压样品的第二阶段失重率均最小,说明喷蒸热压过程中半纤维素热解产生的糠醛等与木素发生反应,生成了更多的热解温度更高的胶粘成分。非木材植物无胶碎料板喷蒸热压成型机理可能是:(1)水、热协同作用使纤维素分子的活性羟基数量增加,活性羟基中的氢原子除以主价键与氧原子联结外,还与相邻纤维素分子羟基中负电性较强的氢原子以负价键联结成氢键O.H…H。(2)半纤维降解产物——糠醛的树脂化,即半纤维素的木聚糖水解生成糠醛,糠醛可以发生自动氧化和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糠酸。在糠酸的催化作用下糠醛可以生成糠醇,糠醇在甲酸、乙酸等有机酸催化作用下可以进行缩聚反应生成有助于碎料板自胶合的成分缩聚呋喃树脂。(3)木聚糖水解生成糠醛类化合物以及纤维水解生产的5-羟甲基-2-糠醛在高温及催化作用下与具有酚羟基结构的木素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具有类似于酚醛树脂的缩合物。(4)喷蒸热压过程中水、热作用剧烈,板坯内部温度分布更均匀,碎料中的木质素被流展并部分均匀分布在碎料颗粒间,起到了胶粘剂的作用。另外,木质素受水、热作用部分发生降解,生成木质素碎片。这些碎片存在因活化而与木质素发生缩合反应的可能。喷蒸热压过程半纤维素等容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降解后,而使被活化降解的木质素暴露在外面,有利于木质素进行缩合反应而产生交联,在碎料间起到胶粘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金淘[8](2010)在《非木材植物碎料/粉末自胶合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基材料包括木材与非木材两部分,本文是利用非木材的农作物剩余物材料制取无胶制品的研究。农作物剩余物是农作物收获后剩留下的含纤维成分很高的作物残留物,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农作物剩余物是自然界中数量极大且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对于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是利用多种的非木材植物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具有自胶合性能,探索制做多种无胶胶合环保型制品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1)以国外松树皮、红麻秆、苎麻秆、烟秆等植物材料为原料,制成粉末,代替胶黏剂制作胶合板。探讨了粉末目数、热压温度等因素对材料自胶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目数的增加,胶合强度也会增强;在热压温度160-180℃范围内,胶合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强。植物粉末粒径达到200目时,在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为10min,热压最大压力为5MPa的工艺条件下,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能够达到了国家标准GB/T17656-1999中Ⅲ类胶合板的强度标准。(2)利用烟秆、苎麻秆等材料制作植物基无胶模压制品。试验证明制作非木材植物无胶模压制品方法可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压温度范围内,无胶模压制品物理力学性能会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而增强;而随着非木材植物材料粉末目数的增加也会使模压制品吸水厚度膨胀率下降,内结合强度、表观质量增强。(3)使用红麻秆为原料在无胶条件下制得碎料板。通过比较这些红麻秆无胶碎料板之间的力学性能,分析碎料尺寸、密度对板材的性能影响。可以得出结论,随着红麻粉末目数的增加,红麻秆无胶碎料板的内结合强度以及吸水厚度膨胀率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当红麻碎料粒径小于0.45mm(40目)时所制得的无胶板力学性能更为优越。当密度达到0.8 g/cm3时其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可以达到国家标准GB/T 4897.2-2003干燥状态下使用的普通刨花板要求。(4)研究最后使用了红外光谱(FTIR)通过分析植物在热压前后化学成分官能团的变化来分析无胶胶合化学原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植物不同碎料形态的胶合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0-04-11)
冯昌信,郑霞[9](2009)在《棉杆/木材复合碎料板生产工艺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对棉杆/木材复合碎料板的生产工艺条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棉杆/木材复合碎料板适宜的生产工艺条件为:棉木比为1.4∶1,施胶量为11%,板材密度为0.7 g.cm-3,石蜡用量为3%。(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09年02期)
谢拥群[10](2003)在《木材碎料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撞流干燥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强干燥能力的新技术,它在粮食及化工等领域已有许多研究和一些工业应用,但它在木材加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尚属空白。木材碎料的干燥是人造板生产中能耗很大的工序之一,将对撞流干燥技术应用于这一环节对于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和提高生产效益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本项目首次建立了可用于木材碎料干燥的“垂直---倾斜半环组台式干燥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木材纤维和刨花的干燥实验。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干燥过程和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木材纤维初含水率对产品终含水率影响很小,在不同初含水率的情况下均能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纤维原料;木材刨花的初含水率对终含水率有较大的影响,当含水率高时无法一次干燥得到符合含水率的原料,必须进行第二次循环干燥。气流温度和流量对提高系统的能力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它们是干燥能力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带载率增加的情况下,干燥后的终含水率略有增加,系统的去水能力随着带载率的提高几乎线性地相应提高。可以适当地加大带载率以提高系统的生产能力。 本文从微观观察到制成品性能的宏观分析,研究了对撞流干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撞流干燥技术对木材碎料的干燥,在材料微观结构上没有任何损伤的现象。常规干燥和对撞流干燥的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制成的产品的性能测试分析显示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 实验中还进行了系统温度分布、物料沿运动方向的含水率变化情况、系统压降等测试,为系统分析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研究了各种组合情况下的干燥效果,以及各对撞干燥器所起的作用。实验表明对撞流干燥器和普通气流干燥相比,其能力明显提高,它达到了相同系统参数下常规气流干燥无法达到的效果。 本文首次通过理论分析和近似实验初步研究了木材干燥过程中的热质耦合现象。修正了木材干燥相关教科书中对于热质传递关系的描述,导出了相应的关系式。文中利用电路电阻的类比分析的方法,推导了木材刨花横向导热系数。取得了经过实验修正的理论公式,计算了16种树种的导热系数,并与公开发表的实验值进行比较。最大误差为8.7%,平均误差4.8%。摘要 文中在分析了物料在对撞流干燥系统中的运动学特性、木材内部水分分布特性和传热传质特性的基础上,借鉴了当前国内外在木材碎料干燥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了包括对撞流干燥器在内的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和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这一系统模型基本上反映了系统干燥的全过程,可以应用于对撞流干燥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可以用于指导此类干燥系统的设计一。(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3-05-10)
木材碎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介绍了国外搭拱理论、木材碎料等生物质材料搭拱特性测试方法及实验装置的研究及开发进展,对木材碎料搭拱原因进行了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木材碎料论文参考文献
[1].潘亚鸽.麦秸/木材复合无机碎料板制备及性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2].闫承琳.国外木材碎料搭拱特性的研究进展[J].木材加工机械.2014
[3].吕海翔.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刨花复合板材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4].周明.杉木木材/树皮碎料板的工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5].张召召,张显权,吕海翔.玉米秸秆皮碎料/木材纤维复合板工艺研究[J].森林工程.2013
[6].张召召.木材纤维/玉米秸秆皮碎料复合板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7].郑霞.非木材植物无胶碎料板喷蒸热压工艺及胶合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8].金淘.非木材植物碎料/粉末自胶合性能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9].冯昌信,郑霞.棉杆/木材复合碎料板生产工艺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9
[10].谢拥群.木材碎料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