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厂商论文_闫海城

导读:本文包含了寡头厂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寡头,厂商,同方,模型,华为,消费者,策略。

寡头厂商论文文献综述

闫海城[1](2019)在《寡头垄断、博弈策略、厂商数量与企业利润——古诺模型与斯塔尔伯格模型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双头竞争及多头竞争中的古诺模型和斯塔尔伯格模型的比较,阐释了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厂商选择同时设定产量(同时博弈)还是产量领导(序贯博弈),对寡头利润会产生影响,寡头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少也会对厂商利润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祖爽[2](2019)在《洗牌加速 传统PC厂商“寡头效应”明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兴起,传统PC(个人电脑)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经历了低迷期后,传统PC厂商终于在今年第二季度迎来了业绩增长,但二叁梯队的PC厂商日子仍然不好过,与第一梯队品牌的差距不断拉大,加之新玩家的入局,使得传统PC(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19-07-23)

赵晓娟[3](2019)在《产品质量差异的双寡头厂商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析在双寡头市场上的厂商生产的产品存在质量差异时,双寡头厂商如何选择产品质量以及如何决定进入市场顺序能够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问题。通过同时博弈和序贯博弈两种情况下的厂商选择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同时和序贯博弈中,质量差异可以为双寡头厂商带来更多利润,在序贯博弈中,抢先进入市场的厂商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但与其产品质量选择无关。(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9年06期)

张浩[4](2018)在《最低质量标准对寡头垄断厂商的规制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产品质量与产品价格成正比,消费者根据产品价格可以选择适当的产品质量等级,使自己效用最大化。但是,在具有垄断性质的市场上,垄断厂商利用自身优势和消费者的信息闭塞,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可能将产品质量降低以降低质量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久而久之,市场就会成为劣质品驱逐良品的柠檬市场。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福利损失,对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来说是一种阻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调节,最低质量标准也就应运而生。最低质量标准是政府调节市场机制,干预市场运行,控制产品质量的常用手段。但是最低质量标准该如何制定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规制效应?我国最低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如何,是否起到了应有作用?本文基于现有的文献,分析最低质量标准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的规制效应,并考察我国最低质量标准在牛奶行业的实施情况。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同时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最低质量标准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简要概述了最低质量标准以及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第叁部分运用数理分析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寡头垄断厂商在没有规制的条件下如何进行以产品质量为手段的市场分割,探讨了最低质量标准对寡头垄断厂商的规制效应,对两种条件下厂商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选取我国牛奶行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最低质量标准(GB19301-2010)对于牛奶行业的规制效应。第五部分将我国最低质量标准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最低质量标准相比于发达国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六部分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改进规制及其效应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陈友协[5](2018)在《产品外观和性能质量差异下双寡头玩具厂商竞争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玩具产业整体态势向好,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将促进玩具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鉴于消费者不仅关心智能玩具产品的外观质量,更关注性能质量属性,以及专利授权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等现实情况,本文构建了无专利授权下和有专利授权下的双寡头玩具厂商产品外观和性能竞争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博弈模型的均衡结果,从理论上解析竞争均衡结果,并为玩具厂商提出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和专利授权管理启示。对于无专利授权下的双寡头玩具厂商产品外观和性能质量竞争模型,本文假设大型厂商优先进行产品外观和性能质量决策,小型厂商随后进行产品质量决策,在双寡头完成产品研发后同时定价进行销售。特别地,本文假设顾客对产品外观和性能质量存在偏好性。求解得到了两家玩具厂商的产品均衡外观和性能质量水平、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并分析了消费者对外观属性的偏好系数、质量研发成本系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在双寡头竞争市场中,消费者对玩具产品的外观质量属性偏好的增加对大型厂商不利,而小型厂商则会因此受益。质量研发成本系数对大小型厂商的产品外观、性能质量决策和利润的影响存在重大差异,特别地,对小型玩具厂商而言,质量研发成本系数对其玩具产品的外观和性能质量的影响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此外,质量研发成本系数的增大并不一定会降低玩具厂商的利润。在考虑专利授权下的双寡头玩具厂商产品外观和性能竞争模型中,假设大型厂商则可以通过注册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型专利等叁类专利中的一种,避免小型厂商在产品外观、性能质量上进行恶意仿冒。求解出大型厂商垄断和双寡头厂商竞争(、、)等四种情形的均衡结果,分析消费者对外观质量偏好系数、单位专利费用对均衡结果影响作用,并分别对比双寡头厂商之间、不同情形下的均衡结果。主要研究发现,大型厂商有动力进行专利注册和授权,并且是其最优策略选择,只有当的固定专利费用较小时,小型厂商接受才是最优策略。不管何种情形下,大型厂商都将取得比小型厂商更大的利润。此外,如果双寡头厂商都采取迎合消费者对外观质量和性能质量偏好的变化,将激化质量和价格竞争,并导致双方利润降低。最后,特别地,单位专利费用的增加有益于大型厂商利润,但不影响小型厂商利润。(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5)

杨万中,蒋传海[6](2018)在《消费者议价能力对寡头厂商定价和产品质量投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厂商之间的价格歧视竞争和消费者议价能力对创新激励会产生较大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存在差异,讨价还价能力也大有不同。建立模型研究市场上讨价还价消费者的存在对于寡头厂商投资激励和定价行为的影响,以及寡头厂商在歧视性定价和统一定价体制下的投资选择问题。在考虑了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的歧视性定价均衡中,厂商对价格接受者索取高价,而对讨价还价者索取低价。如果禁止价格歧视,相比歧视性定价,接受价格的消费者支付相同的价格,讨价还价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降低了消费者剩余。价格歧视减弱了厂商之间的投资竞争,导致厂商减少投资,而禁止歧视性定价,增强了厂商的投资激励,同时增加了厂商的利润和社会总福利。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效率,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收入分配。(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史菲红[7](2016)在《免费策略下的双寡头垄断厂商软件产品定价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中,免费策略被普遍地采用。提供免费试用软件不仅能降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而且在口碑效应的影响下吸引新的消费者使用产品从而提高软件产品的网络价值。但是免费试用软件的提供会使软件厂商面临商业软件需求受到侵蚀的风险。此外,先前关于免费策略的研究市场环境更多的关注于垄断市场而非双寡头垄断市场。本论文针对双寡头垄断软件厂商提供具有正网络外部性的软件产品,考虑软件产品质量和服务两个属性,扩展Hotelling模型来分析免费策略下的最优定价。文章研究了一家厂商采取功能限制型免费试用策略而另一家厂商采用seeding策略的双寡头垄断的情境。通过研究提供免费策略带来网络外部性益处与侵蚀潜在需求风险之间的博弈,得到了两家厂商商业软件产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收益,并且探索了免费试用版本的质量和服务、网络外部性强度和seeding比率是如何影响双寡头垄断软件厂商的均衡价格和收益,以及功能限制型免费试用软件的功能和服务应该如何设计的问题。研究发现采用功能限制型免费试用策略的软件厂商提供低质量好服务的免费试用版本获利更多,而使用seeding策略的厂商需要seed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来获得更多收益。文章发现网络外部性强度对采用功能限制型免费策略的软件厂商的收益是负面的影响,这个结论与先前研究关于垄断厂商采用功能限制型的免费策略是不同的。此外,采用seeding策略的厂商倾向于更高的seeding比率以及更强的网络外部性强度。(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陈凡,韦鸿[8](2016)在《寡头市场上价格歧视方向性对厂商利润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主动实施、方向上为正向的价格歧视能够使寡头厂商利润在短期和长期都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主动实施、方向上为负向的价格歧视使寡头厂商利润在短期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长期内能够达到;被动实施、方向上为负向的价格歧视使寡头厂商利润在短期和长期均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进而验证只要实施价格歧视就一定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论断不正确。(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后锐,姬广玉,韩小花,张毕西[9](2016)在《考虑环保责任的双寡头厂商新产品推出时机与定价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消费者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包括新产品频繁推出在内的所有非环境友好型决策都将受到消费者的抵制和抛弃,因此厂商需要在考虑环保社会责任前提下重新审视新产品推出时机和定价策略.本文在考虑市场需求衰减和环保社会责任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寡头厂商叁阶段竞争的新产品推出时机决策与定价模型,通过解析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环保社会责任惩罚因子,市场需求衰减指数和用户转移系数不仅影响各自厂商的新产品推出时机,同时对双寡头厂商新产品推出时机的纳什博弈均衡点有重要影响.同时,当环保惩罚因子和用户转移系数过大或过小时,两个厂商新产品推出时机不存在纳什均衡解,并且环保惩罚因子的大小决定了两厂商新产品上市间隔的长短.(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2期)

李乐池[10](2015)在《考虑消费者策略行为的双寡头垄断厂商替代品跨期动态定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的定价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产品价格是厂商经营过程中最难以确定的决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市场上的各方参与者均能更容易的获取市场信息。厂商对产品的定价成本也随之越来越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为理性。于是,动态定价策略便在市场上盛行起来。随着动态定价的普遍应用,消费者对市场的价格趋势有了一定的理性预期,部分消费者会通过权衡在不同阶段购买不同产品所能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来做出购买决策。这类消费者逐渐发展为策略型消费者。本文在上述背景下,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运用动态经济学理论,研究了双寡头竞争厂商分两阶段销售竞争替代品的跨期动态定价问题。本文首先对已有关于动态定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与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发现仍存在的欠缺之处。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建立了市场全部为策略型消费者以及全部为短视型消费者这两种情形下,两竞争厂商在两个销售周期销售替代品的动态定价模型。通过分析两种情况下厂商与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得出最优跨期价格及厂商最大利润。为了让模型与实际市场环境更接近,我们将消费者市场扩展为策略型与短视型消费者并存的情况,运用逆向分析的方法,首先建立第二阶段最优化模型,然后再建立两周期整体最优化模型,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解答得出该种情形下最优定价策略关于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的函数关系。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中主要参数:产品差异化系数、估价折扣因子和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的变化对产品最优价格的影响,发现1,随着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两厂商处于价格竞争状态,厂商利润不断下降;2,随着产品估价折扣因子不断增加,同一产品两阶段品质逐渐接近,同一产品的竞争替代性加强,整个市场经济更为激烈,导致厂商利润不断下降;3,在双寡头垄断市场中考虑策略型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会给厂商以及整个市场带来额外的收益;4,当市场为混合型消费者市场时,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较小时,随着策略型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市场利润变动不大,当策略型消费者数量远远超过短视型消费者数量时,市场利润会随之增加。在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动态经济学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数学软件,为分阶段销售替代品的竞争厂商的定价决策提供一些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05-01)

寡头厂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兴起,传统PC(个人电脑)市场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经历了低迷期后,传统PC厂商终于在今年第二季度迎来了业绩增长,但二叁梯队的PC厂商日子仍然不好过,与第一梯队品牌的差距不断拉大,加之新玩家的入局,使得传统PC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寡头厂商论文参考文献

[1].闫海城.寡头垄断、博弈策略、厂商数量与企业利润——古诺模型与斯塔尔伯格模型的比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

[2].祖爽.洗牌加速传统PC厂商“寡头效应”明显[N].中国商报.2019

[3].赵晓娟.产品质量差异的双寡头厂商博弈[J].商业故事.2019

[4].张浩.最低质量标准对寡头垄断厂商的规制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5].陈友协.产品外观和性能质量差异下双寡头玩具厂商竞争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8

[6].杨万中,蒋传海.消费者议价能力对寡头厂商定价和产品质量投资的影响[J].产经评论.2018

[7].史菲红.免费策略下的双寡头垄断厂商软件产品定价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6

[8].陈凡,韦鸿.寡头市场上价格歧视方向性对厂商利润影响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

[9].后锐,姬广玉,韩小花,张毕西.考虑环保责任的双寡头厂商新产品推出时机与定价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

[10].李乐池.考虑消费者策略行为的双寡头垄断厂商替代品跨期动态定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时厂商1的产量对初值变化的...时厂商1对产量初值变...时厂商1对产量初值变...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式-图 折弯的单个寡头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图中,假设其他厂商维持...双寡头厂商的博弈树

标签:;  ;  ;  ;  ;  ;  ;  

寡头厂商论文_闫海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