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放大论文_刘通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换放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底,电化学,相位,动能,放大器,苏南,霍尔。

转换放大论文文献综述

刘通[1](2019)在《基于相敏放大的光相位分解与格式转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实现,大大提高了光信号的处理速率,使得网络中海量信息的处理与交换的速度有了极大地提高,进而有望缓解多样化业务带来的带宽需求量急速上涨的压力。利用相位敏感放大器实现高阶调制格式的格式转换、全相位信号的相位量化等是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的关键部分,也一直是全光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全光相位量化技术是相位敏感放大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基于相位敏感放大技术的全光信号处理实现的基础,从而有着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全光相位量化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全光模数转换上,但是仍然存在着量化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样,作为相位量化的一种应用,格式转换在未来的全光节点处,可以实现灵活的全光交叉连接,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基于相位敏感放大的相位分解是格式转换的一种广泛应用,相位分解是利用相位量化中二阶理想量化,通过压缩轴偏转,将信号分别压缩到正交的坐标轴上来实现的。本文对基于相位敏感放大的相位量化和格式转换与相位分解做了研究,主要的工作如下:1)对于两波相干迭加实现相位量化的效果进行了评估。以解析解的形式求出了使得相干迭加得到最优的量化效果的幅度比,并通过仿真进行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从而为实现以相位量化为基础的相位再生和格式转换的优化等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8PSK信号的格式转换问题,本文采用相位敏感压缩和相位擦除的方法完成了8PSK信号向QPSK和BPSK的格式转换,转换之后两者均在原频率处,并且使得信号的误码率达到BER=10-3时,所需的信噪比比转换之前低5dB左右。3)针对16QAM信号的相位分解问题,采用简并的相位敏感压缩方案,将信号和经过频谱搬移之后的谐波在耦合器中相干相加从而同时得到同向和正交的两路PAM4信号,该方案简化了相位分解的实现,保持了相位分解之后的信号的频率和原信号相同,同时降低了误码率。(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2)

瞿作明[2](2018)在《聚集诱导上转换发光在银纳米线上的放大和上转换发光的圆偏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纳米结构所具有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光电领域、材料科学领域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分子荧光已成为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然而,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应用于纳米颗粒的荧光增强还鲜有报道,特别是在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叁线态-叁线态湮灭上转换发光方面还是一个空白区。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金属银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纳米颗粒的聚集诱导发光,以及银纳米线与纳米颗粒之间的比例对发光增强效应的影响,并验证了银纳米线增强荧光的机理;将银纳米线应用到聚集诱导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发光增强,初步探究了等离子体效应对于上转换的影响;同时还尝试将非手性的上转换体系引入到手性环境中诱导其发出上转换的圆偏振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种以蒽为核心的四苯乙烯类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BTPA,通过紫外、荧光及发光量子产率表征了 BTPA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BTPA分子保护起来,制成纳米颗粒(BTPA-NPs)并分散在水中,进一步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银纳米线(AgNWs)与BTPA-NPs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使银纳米线的等离子体效应能够影响到BTPA-NPs。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显微镜分析了其荧光增强效应;通过测试其荧光衰减寿命、发光量子产率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验证了等离子体效应作用于BTPA-NPs的机制。2、往上述的BTPA-NPs中掺入敏化剂PtOEP制备成聚集诱导上转换纳米颗粒(iPUC-NPs),并通过紫外、荧光分析了敏化剂和湮灭剂之间的光物理性质。在溶液和聚集态下表征了该体系的聚集诱导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了不同激发波长下的iPUC-NPs与iPUC-NPs/AgNWs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光强度的增强,银纳米线可以更显着的增强iPUC-NPs的发光强度。进一步利用上转换寿命衰减曲线和不同激发光强下iPUC-NPs与iPUC-NPs/AgNWs的上转换发光增强因子和磷光增强因子探究了等离子体效应增强叁线态-叁线态湮灭上转换发光的机制。同时,我们还将iPUC-NPs制成了聚乙烯醇薄膜,研究了该薄膜在空气中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这为后续的器件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3、根据DPA的结构设计合成了含两个羧基基团的受体分子DPAH,将DPA和DPAH分子与敏化剂PtOEP共混后加入到手性凝胶因子D/LG中成胶,初步探讨了这个混合体系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非手性的给受体对在手性环境下可发出上转换的圆偏振光。这说明将手性环境引入上转换体系中是一种实现圆偏振发光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5-10)

廖志慧[3](2018)在《动能转换,湖北“放大招”》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若干意见》正式发布。“省政府出台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给足真金白银,在很多地方都有新突破。”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他介绍,该意见紧扣战略定位,聚焦重点和难点。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18-04-18)

魏荷坪[4](2018)在《BLDCM驱动IC中霍尔检测放大电路及PWM频率转换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马达驱动产品类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BLDCM)驱动器得到了广泛的研发和应用。本文首先讲述两种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方式,包括有感驱动:利用霍尔传感器进行换相控制和无感驱动:利用反电动势进行换相控制,叙述了各自的原理和其控制技术。针对笔记本散热应用的单相电机,本文将叙述集成霍尔传感器和功率管的单相电机驱动IC的设计方法。详细的叙述了其中两大关键模块:霍尔检测放大电路和PWM频率转换电路的设计。电路设计基于Maxchip 0.18?m BCD工艺,通过Hspice仿真验证电路设计的可行性。设计霍尔检测放大电路是为了放大随磁场变化的霍尔信号并转换为开关信号,借此驱动电机换相。为了消除放大器失调对电路的影响,在传统仪用放大器的基础上运用了斩波调零技术,失调在前半时钟周期被采集,后半时钟周期被消除。根据仿真结果看出:放大电路的增益约为34.3倍。同时为了保证电路具备合适的磁翻转特性,增加了修调电路,可在芯片进行测试时,对电路进行修调,失调以2.08mV为步长在±263.5mV内可调。电路采用了迟滞比较器将放大的霍尔信号转换为开关信号,比较器引入迟滞量增强了对噪声的抑制能力。最后对电路整体验证结果证明:电路对于幅度在几mV到几十mV,频率小于3KHz的霍尔信号能准确的放大并转换为开关信号。设计PWM频率转换电路是为了转换外部5KHz~100KHz的PWM信号为频率44KHz左右占空比一致的内部PWM信号。为了产生固定频率的PWM信号,需产生固定频率的叁角波,本文利用基准电压源来对叁角波高低端电平进行钳位,并产生了近乎零温度系数电流来对电容充放电以保证叁角波频率的恒温特性。在典型条件下,基准电压的温度系数为12.30ppm。在3.3V电源下,基准电压的绝对值在1.220V~1.245V范围内变化,输出电流随温度在±0.015?A内变化。设计了对轨比较器取代传统比较器,可同时满足最低2V电源电压和叁角波高幅度的需求。最终所设计的叁角波发生器,输出叁角波频率典型时为43.5KHz,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叁角波频率在42.4KHz~44.4KHz内变化。在2V~6V电源之间,考虑工艺角和温度的变化,叁角波频率落在20KHz~90KHz范围内,幅度约为0.89V。同时还按要求完成了单位增益跟随器、二阶低通滤波器和施密特触发器的设计。最终,对整体电路的验证表明:在典型情况下,对于5KHz~100KHz的输入PWM信号,输出PWM信号频率约为41.9KHz,输出信号占空比与输入信号保持一致,并随输入信号变化而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4-16)

杨园[5](2018)在《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与信号放大新策略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基于微生物细胞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有毒污染物的有效检测,但传统的生物传感器常以荧光或酶活等作为输出信号,需要借助复杂的仪器进行信号转换,才能实现定量检测。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电活性微生物的电子传递能力,构建直接以电流作为输出信号的全细胞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电活性微生物希瓦氏奥奈达金属还原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作为模式微生物,基于其电子传递过程,提出了将细胞对有毒污染物的生理毒性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信号转换新策略,应用于环境有毒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另外,利用S.oneidensis MR-1的胞外电子传递特性,提出了利用电活性细胞供给电子实现电活性小分子氧化还原循环来增强其电化学响应的信号放大新策略,并应用于环境生物毒性因子的定量检测。本文的研究成果归纳如下:1)研究了水体有毒污染物添加对电活性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规律,发现了电活性微生物的电子输出效率与毒性物质浓度存在线性响应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将水体有毒污染物对微生物造成的生物毒性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形式,以电流的强弱来评价水体毒性大小的信号转换策略。另一方面,研究发现电活性微生物能够利用其胞外电子传递系统作为一种电子供给模块,不断提供电子以持续还原被电极氧化的电活性小分子物质,从而实现该小分子物质的氧化还原循环,进而增强其电化学响应信号。据此,提出了基于生物氧化还原循环的信号放大新策略。2)基于本研究提出的信号转换策略,以最大输出电流抑制率和达到最大电流值所需的时间差((35)t)来实现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评价,开发了一种重金属生物毒性的新型双信号生物电化学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得Cu~(2+)、Cr~(6+)、Cd~(2+)和Zn~(2+)的IC_(50)值分别为0.35mg/L、2.48mg/L、6.52mg/L和22.63mg/L,比其他生物电化学检测方法低约6-100倍。3)基于本研究提出的信号放大策略,利用S.oneidensis MR-1的正向电子传递能力,为绿脓菌素的还原再活化/循环提供电子,开发了一种检测绿脓菌素(铜绿假单胞菌标志物)的新型生物电化学方法,实现了对绿脓菌素的超灵敏检测。该方法对绿脓菌素测得的最低检测限(LOD)为47±1 pM,比其他电化学方法低叁个数量级,并成功应用于模拟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4)进一步,基于本研究提出的信号放大的基本原理,利用S.oneidensis MR-1的双向电子传递能力,同时激活绿脓菌素和1-羟基吩嗪(铜绿假单胞菌另一种生物标志物)的氧化还原循环,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绿脓菌素和1-羟基吩嗪的新型生物电化学方法。利用该方法同时检测绿脓菌素和1-羟基吩嗪获得的LOD分别为304±4pM和1.5±2nM,实现了对绿脓菌素和1-羟基吩嗪的快速、同时、灵敏检测。(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周晓峰[6](2018)在《3D打印:“转换”中的机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初创企业遍地开花到行业洗牌,3D打印往日的“光环”似乎正在慢慢褪去。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先进智造技术,3D打印已从创新实验型技术成长为引领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流应用技术之一,而它自身也面临着转型升级。“3D打印作为新兴产业,首先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过(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8-03-06)

李翔[7](2017)在《基于纳米材料和酶催化信号转换放大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由于其具有的灵敏度高、制备简便、选择性好等优点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它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其在一些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临床诊断中,由于一些物质含量很低,传统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达不到检测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高灵敏的电化学信号放大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一些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如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活性基团和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中能有效改进电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本论文构建了几种基于纳米材料和酶催化信号放大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一些疾病标志物的检测,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实验制备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碳纳米管/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AuNPs/MWNTs/PEI/GCE),在该电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基于信号转换放大策略的电化学传感器。该策略结合了高灵敏金属溶出伏安法检测和AuNPs诱导的银沉积反应的优点,将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信号以银沉积的方式富集到修饰电极表面,显着放大了电化学检测信号,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该方法与传统的直接检测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方法相比,检测限降低了6个数量级。该方法不仅具有简单、快速,高灵敏等特点,还为发展电化学信号放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2.将酶促金属化与纳米金诱导银沉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基于酶促金属化电化学信号转换放大的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碱性磷酸酶(ALP)的高灵敏检测。该方法以AuNPs/MWNTs/PEI/GCE为工作电极,利用ALP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酯盐(AA-P)水解产生抗坏血酸(AA),而AA能够使Ag+在工作电极表面被还原成银单质并沉积到其表面,利用银单质在工作电极表面产生的溶出伏安信号实现对ALP的检测。该策略将酶促金属化反应的专一性和高灵敏性以及高灵敏度的电化学溶出伏安检测法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适用于ALP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利用免疫磁分离与纳米金双功能探针多重放大作用,成功构建可用于癌胚抗原高灵敏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该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肿瘤标志物抗体标记的纳米金双功能探针为标记物,免疫磁珠作为免疫反应的载体捕获肿瘤标志物并与纳米金双功能探针形成磁性免疫夹心复合物,然后将其捕获到磁性电极表面获得HRP信号。该策略有效避免了复杂样品对检测电极的毒化,可以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快速高灵敏检测。该方法结合了免疫磁珠好的分离富集能力、纳米金的多标记放大性能以及酶的催化放大性能的优势,实现了对检测信号的多重放大,显着提高免疫分析的灵敏度。(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6-01)

丁钰[8](2016)在《海底中继系统电源转换与模拟光放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洋科技的发展和海洋战略的提升,海洋观测网和光纤水听器探测系统的建设需求越来越高,海洋观测系统的规模要求也不断扩大。包含水下接驳和海底中继的光传输技术是海底观测网的关键技术,它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延伸距离和探测范围。特别是光纤水听器探测系统中,低噪声中继放大的引入直接把水听器触角延伸到更远距离从而实现远距离探测。因此,提高海底中继系统的性能对提升海底观测网和水听器探测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针对远距离光纤水听器系统,从电源转换和低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出发,对模拟海底中继系统进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根据海底观测网络中海底中继系统的系统结构,分析了海底中继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电源转换技术和掺铒光纤放大技术。2、研究了海底观测网的电能传输系统,针对海底中继器的电能转换模块,进行了转换效率和电学参数的测试。3、针对光纤水听器系统模拟光信号放大的要求,实验研究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模拟光信号的放大特性。4、搭建了用于远距离光纤水听器系统的海底中继系统,分析了干涉仪系统中放大器强度噪声对相位噪声的影响,对系统的噪声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源转换不会引入额外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后的噪声水平在-95dB,满足系统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11-01)

张晔[9](2016)在《江苏:转换动能,如何忍痛“放大招”?》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年前,编代码的“IT女”吕莹在此创办苏州华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启在细分领域市场“追梦探险”之旅。现在,这家专注于肾脏病信息化领域的企业,已研发出多个医疗信息化产品,销售突破千万。公司也从创业时的几个人,扩展为70多人的团队,拥有软件着作权1(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6-07-28)

李翔,字琴江,曹秋娥,周川华[10](2016)在《基于电化学信号转换放大策略对抗坏血酸的高灵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修饰电极,利用纳米金催化银沉积技术,构建了一种电化学信号转换放大策略并将其应用于抗坏血酸的高灵敏检测。在纳米金的存在下,溶液中的抗坏血酸能快速地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并沉积到电极表面,然后利用沉积到电极表面银的电化学信号来实现抗坏血酸的高灵敏检测。利用该策略可以成功地将抗坏血酸的电化学信号转换为银单质的溶出伏安信号,利用纳米金诱导银沉积可以非常方便地将银单质全部富集到电极表面,从而极大地放大了电化学信号。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抗坏血酸的浓度在5.0×10~(-13)M~1.0×10~(-10)M范围内与响应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15 fM。采用该方法实现了对抗坏血酸的高灵敏检测,与直接检测抗坏血酸的电化学信号相比,该方法可以使电化学信号放大约800倍。此外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可以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期刊2016-07-01)

转换放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纳米结构所具有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光电领域、材料科学领域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分子荧光已成为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然而,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应用于纳米颗粒的荧光增强还鲜有报道,特别是在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叁线态-叁线态湮灭上转换发光方面还是一个空白区。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金属银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增强纳米颗粒的聚集诱导发光,以及银纳米线与纳米颗粒之间的比例对发光增强效应的影响,并验证了银纳米线增强荧光的机理;将银纳米线应用到聚集诱导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发光增强,初步探究了等离子体效应对于上转换的影响;同时还尝试将非手性的上转换体系引入到手性环境中诱导其发出上转换的圆偏振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种以蒽为核心的四苯乙烯类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BTPA,通过紫外、荧光及发光量子产率表征了 BTPA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BTPA分子保护起来,制成纳米颗粒(BTPA-NPs)并分散在水中,进一步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银纳米线(AgNWs)与BTPA-NPs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一起,可使银纳米线的等离子体效应能够影响到BTPA-NPs。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显微镜分析了其荧光增强效应;通过测试其荧光衰减寿命、发光量子产率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验证了等离子体效应作用于BTPA-NPs的机制。2、往上述的BTPA-NPs中掺入敏化剂PtOEP制备成聚集诱导上转换纳米颗粒(iPUC-NPs),并通过紫外、荧光分析了敏化剂和湮灭剂之间的光物理性质。在溶液和聚集态下表征了该体系的聚集诱导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了不同激发波长下的iPUC-NPs与iPUC-NPs/AgNWs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光强度的增强,银纳米线可以更显着的增强iPUC-NPs的发光强度。进一步利用上转换寿命衰减曲线和不同激发光强下iPUC-NPs与iPUC-NPs/AgNWs的上转换发光增强因子和磷光增强因子探究了等离子体效应增强叁线态-叁线态湮灭上转换发光的机制。同时,我们还将iPUC-NPs制成了聚乙烯醇薄膜,研究了该薄膜在空气中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这为后续的器件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3、根据DPA的结构设计合成了含两个羧基基团的受体分子DPAH,将DPA和DPAH分子与敏化剂PtOEP共混后加入到手性凝胶因子D/LG中成胶,初步探讨了这个混合体系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非手性的给受体对在手性环境下可发出上转换的圆偏振光。这说明将手性环境引入上转换体系中是一种实现圆偏振发光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换放大论文参考文献

[1].刘通.基于相敏放大的光相位分解与格式转换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瞿作明.聚集诱导上转换发光在银纳米线上的放大和上转换发光的圆偏振化[D].湘潭大学.2018

[3].廖志慧.动能转换,湖北“放大招”[N].湖北日报.2018

[4].魏荷坪.BLDCM驱动IC中霍尔检测放大电路及PWM频率转换电路的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8

[5].杨园.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与信号放大新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8

[6].周晓峰.3D打印:“转换”中的机会[N].青岛日报.2018

[7].李翔.基于纳米材料和酶催化信号转换放大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应用[D].云南大学.2017

[8].丁钰.海底中继系统电源转换与模拟光放大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9].张晔.江苏:转换动能,如何忍痛“放大招”?[N].科技日报.2016

[10].李翔,字琴江,曹秋娥,周川华.基于电化学信号转换放大策略对抗坏血酸的高灵敏检测[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分会:生物分析和生物传感.2016

论文知识图

生化传感器的原理集中控制式地震仪内部结构框图原理框图4-17AGC光接收机的型线性光耦信号隔离电路距离测量装置工作原理茶鲜叶质量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转换放大论文_刘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