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艳刘灵芝(江滨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293-02
【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系统性护理方法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的影响效果,以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且对所有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方法,同时对此次护理效果、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观察,然后将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本次系统性护理方法总有效率达96.67%且遵医行为得以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系统性护理防控老年糖尿病者低血糖发生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观察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达4.0%[1],而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为主,但是在控制血糖期间极易发生低血糖现象,尤其是老年糖尿病者在饮食、运动和降糖药物应用不当时发生低血糖的机率远高于其他人群且症状不明显、机体耐受性较差[2],所以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们对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给予系统性护理,以期促进其康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现观察与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于2009年10月-2011年5月选取符合《糖尿病学》[3]中有关糖尿病和低血糖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60例且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和神经内科会诊后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对于具有以下情况者予以剔除:①存在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②因认知功能下降等原因而影响交流无法沟通者;③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男44例、女16例,年龄66岁-83岁、平均(67.00±1.00)岁,病程为1年-21年、平均(10.00±1.00)年,低血糖原因分类见表1所示。同时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表1低血糖原因分类(n,%)
1.2观察方法
对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同时参考《内科护理学》[4]和临床试验设计标准,指定专人对表中相关内容进行观察与数据记录,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基础疾病、血糖水平、低血糖原因、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等。
1.3系统性护理方法
系统性护理方法主要包括①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②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③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等用药指导;④糖尿病饮食指导;⑤合理运动指导;⑥自我血糖监测指导;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
1.4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参考《内科护理学》[4],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2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数据用()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护理效果见表2所示。
表2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护理效果(n,%)
4分析
糖尿病作为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且坚持糖尿病饮食和科学的运动方式控制血糖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而对于老年糖尿病者来说由于生理功能下降(例如胰升糖素释放减少、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胰岛素清除率减慢以及肝脏糖异生功能降低等[5]),一旦出现感染、发热或是饮食不当则极易发生低血糖。
鉴于此种情况,实施系统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者进行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表2中统计数据可知本次护理总有效率达96.67%,同时经过护理后此类患者遵医行为得以提高,因此对控制血糖及降低不良事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现对本次系统性护理方法分析如下:①低血糖发生原因及处理的健康教育,利用多媒体、沙龙等形式讲解低血糖发生原因等知识和相关预防方法,例如对于进食延迟或是存在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呕吐者减少降糖药物使用量或是停止给药,对于使用胰岛素者嘱咐其应在30min内准时就餐;同时教育老年患者在外出时随身携带联系方式以备急用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以备低血糖时食用或是在运动时适量加餐等。②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由于糖尿病本身具有病程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因此多给患者增加心理负担,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又会加重此类患者心理障碍(如恐惧、紧张不安、抑郁等),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必要的心理疏导护理对树立患者信心、协助其渡过精神上难关、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至关重要;因此所以我们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心理障碍类型等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法,例如对于悲观失望者,应与之多交流、多沟通、多讲解成功病例、建立其自信心等。③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等用药指导,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是导致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此方面根据药物特点指导患者使用事项,例如对于a-糖苷酶抑制剂需在进食时服用、磺脲类药物则应在餐前30min服用、双胍类药物需在餐中或餐后服用、胰岛素注射后则应在30min后及时进餐和胰岛素储存方法、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等,同时对于胰岛素注射应于非运动部位进行以免药物吸收过快诱发低血糖发生。④糖尿病饮食指导,此类患者饮食应遵循控制总热量、平衡膳食、定时定量进餐的原则,同时根据患者具体运动量等计算每天所需热量调整饮食、制定合理食谱。⑤合理运动,运动方式可采取散步、太极拳等轻柔、缓慢的方式(避免剧烈运动),时间应在餐后1小时且控制在30-60min(避免空腹运动和过量运动),一旦在运动中出现心悸、胸闷、汗出等应立即停止运动且食用随身携带的糖果、饼干等。⑥血糖监测指导,定期对老年糖尿病者血糖进行监测,调整饮食和用药方案防止低血糖发生。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防控老年糖尿病者低血糖发生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4.
[2]朱仙君.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护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7):197-198.
[3]许曼音.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8.
[5]王菊子.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J].2009,6(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