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文澜在天津的革命与学术生涯(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明[1](2021)在《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与整理国故运动——从范文澜的一篇佚文说起》文中认为范文澜1923年撰写的《文心雕龙讲疏》确乎与整理国故运动存在某种关联,但并非由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所引发,从范氏1923年末在南开以"整理国故及其方法"为题的讲演及同期发表的几篇论文来看,梁启超欲在南开大学创办东方文化学院一事的影响更为直接。澄清这一史实,不但身为南开中学国文教员的范文澜为何对《文心雕龙》发生兴趣,《文心雕龙讲疏》一书为何会请梁启超作序,以及是书之编撰体例等问题,都可以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而且范文澜后来几部着作如《群经概论》《正史考略》《诸子略义》之写作动机,南开大学文科大二国文之教学安排,乃至范文澜何时、为何尝试语体(白话)文写作等问题也可以重新认识。相应地,对于了解南开时期范文澜的思想变化、学术活动、职业生涯来说,此一发现无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材料,可补先前相关研究之缺失。
陈婷[2](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张海明[3](2020)在《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发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文心雕龙》研究者来说,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无疑是必读之书,但范氏早年之作《文心雕龙讲疏》却鲜为人知。而所以如此,根源乃在范氏讲疏大量抄录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致使黄、范二人失和。此后范氏另起炉灶,完成《文心雕龙注》一书的写作,而绝口不提此书与《文心雕龙讲疏》之关系;黄侃则悄然中断了《文心雕龙札记》的写作,且终其一生不再讲授《文心雕龙》。事实上,范氏与黄侃虽有师生之谊,却不是黄侃入门弟子,难称"黄门侍郎";而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抄录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处固多有说明,然直接袭用或稍加变化以为己意者亦不在少数。揭橥这段往事,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黄、范二人及相关着述之真实关系,而且可为《文心雕龙》之现代研究提供新的理解。
余丹蕾[4](2020)在《延安时期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贡献研究 ——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梅洁[5](2020)在《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文中提出来新夏是我国当代着名目录学家、方志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目录学研究、方志学研究、“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形成与实践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对我国文献学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录学研究成就方面,通过总结来新夏在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分析来新夏的目录学思想,全面地阐述了来新夏的目录学研究成就和思想。在方志学研究成就方面,一方面归纳总结了来新夏在旧志资料类编、旧志目录编制以及旧志的点校与刊印等旧方志整理方面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来新夏关于史志关系、新方志编纂体例方法等方志学思想的论述,归纳总结了来新夏的方志学理论。来新夏在目录学、方志学等方面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功底为他“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总结了来新夏目录学和方志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来新夏“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实践,并且对来新夏在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予以了深入具体的研究。概而言之,来新夏在中国目录学、方志学、图书馆学等领域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学术贡献,而且他所倡导和实践“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还扩展了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来新夏在中国文献学研究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杨竹芸[6](2020)在《个体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研究 ——基于275名中共党史人物的统计分析》文中认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要求全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然而,从个体政治观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一个人要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却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个体政治观是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个体所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现象的根本观点和基本态度。个体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在一定政治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在个体利益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政治实践活动,确立一定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中共党史人物是指近现代以来对于党的历史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党史人物具有不同于普通个体的政治特点,其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过程具有一般规律与共性特点。研究中共党史人物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形成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无疑极具启示价值。以《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中所列275名党史人物在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主要内容与形成过程为例证,探寻与把握个体政治观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尤其使用统计分析法,基于275名党史人物的数据统计,绘制表格进行计量分析,如此就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篇章结构如下:第一章考察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过程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条件及其决定作用、制约作用、影响作用,以及求学、参军从戎、进行业务工作与革命事业的个体人生经历。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近现代中国历史背景的制约与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与个体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不同个体的独特性。第二章主要探讨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阶段与变化过程。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辛亥革命前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从中国社会传统政治观念中汲取营养;辛亥革命后受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五四运动时期通过分析比较各种社会思潮,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从个体年龄阶段来看,经历了儿童少年阶段政治心理的萌发与政治情感的产生,青年阶段初期政治观点的形成与政治认识的发展,以及青年阶段中后期政治理想的确立与政治观的最终完善三个不同层次的变化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第三章具体梳理了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主要内容结构,包括唯物史观、阶级观、国家观、政党观、群众观等的变化与提升。唯物史观的形成,从接受或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到继承发展唯物史观并树立共产主义信仰。阶级观的形成,从萌发朴素的阶级意识,到学习研究系统的阶级斗争理论,领导阶级斗争。国家观的形成,从形成关于国家的意识,产生朦胧的爱国情怀,再到逐渐建立无产阶级国家观。政党观的形成,既受到西方政党制度与资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影响,又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紧密相连。群众观的形成,是在斗争实际中从崇尚英雄转为重视群众作用,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第四章分析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与内化途径。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的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关键影响、书籍报刊的重大影响、政治人物的示范影响、政治事件和政治思潮的催化影响、政治团体和政治组织的互动激励。在外部因素的促进推动下,通过社会观察、政治实践、职业探索、理论学习等途径,内化形成个体政治观。第五章总结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过程的理论启示与现实意义。从对于促进个体政治观形成发展的理论启示来看,个体政治观的形成既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个体正确树立政治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从对于新时代强化个体政治观教育的现实意义来看,必须紧扣个体政治观形成的时代特点,抓住个体政治观形成的时间节点,加强政治观教育内容的培育与引导,注重外部影响因素与学习实践途径相结合。
吴海峰[7](2020)在《吴三桂形象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三桂是明清鼎革之际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深刻影响着当时的历史进程。其一生复杂而有争议性的经历,使不同时期对于吴三桂的认知与形象呈现出复杂而多变的特点。本文选取明清易代之际、乾隆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三个典型阶段,重点考察吴三桂形象在其间的生成、流传的变化过程,及其形象背后的政治文化蕴含。在明清易代之际,吴三桂的政治抉择与作为,深刻影响着明清之际的历史走向。牵涉期间的各方势力,基于自身的政治利益与撰述动机,形成了吴三桂乞师复仇说、吴三桂乞师丧国说、吴三桂降闯说等矛盾、复杂、多元的吴三桂书写,构成了多元化的吴三桂形象图景。及至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下令编修官方化的政治历史文本《逆臣传》,对吴三桂形象进行非忠义化的处理,形成了符合清朝政治利益、表彰忠义的官方文本。此种官方书写,将吴三桂“逆臣”形象形塑成主流的社会记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异常突出,吴三桂以其“汉奸”形象被用来作为批评现实中汉奸的历史资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种普遍的汉奸记忆,与学者的研究互相结合,在当时的通史书写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通过对明清易代之际、乾隆时期、抗战时期三个阶段吴三桂典型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中话语知识与政治诉求,话语知识与权力的互动关系,力图还原吴三桂形象的真实面目。同时从史学史的角度,以吴三桂形象变迁为个案研究,分析史家与时代的互动,从知识与权力角度,考察历史知识如何被权力所形塑,探究政治化的文本对于时代记忆的形塑作用,分析影响历史书写的各项要素。
叶毅均[8](2019)在《走向革命:1920年代范文澜急遽政治化的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日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的范文澜,一生加入过两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他任教南开大学时期,缘于五卅惨案之外部刺激,不久后即失去组织联系。第二次则是于抗战爆发后的1939年,此后至死不渝。但是,范氏首次所加入者,究竟是国民党或共产党,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仍然有待厘清。有的学者认为,范文澜做为"革命者"和"学者"之生涯乃属同步发展。若从时序演变上看,此言固然不错。但范氏在其学术研究中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以进行撰述,毕竟迟至1940年代以后,与其政治上之"前进"有着不小的落差。这当然与其人认识学习马列主义的渐进过程有关。做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范文澜与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范文澜,两者实际上并不同步。
雷昕菲[9](2019)在《延安时期范文澜的历史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贡献 ——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文中指出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范文澜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关于历史研究的思想影响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历史。《中国通史简编》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延安时期的丰碑式着作,是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撰写而成的通史着作,开启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系统地研究中国历史的新阶段,奠定了 20世纪中期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地位和指导作用。本文以范文澜在延安时期的历史研究为中心,以《中国通史简编》为切入点,重点剖析范文澜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探析范文澜历史研究的价值,认识到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目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述。首先,论述了延安时期范文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历史研究的背景及条件。从范文澜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经历入手,结合当时中国革命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探析范文澜在历史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崇和运用。接着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中心,论述范文澜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一方面范文澜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关注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历史的具体发展相结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角度入手,论述中国历史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范文澜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同时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肯定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后从三方面论述《中国通史简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推动作用,延安时期范文澜创新了历史研究范式,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的发展基调,促进了唯物史观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普及。第三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脉络,肯定了范文澜这一巨大的成就。本文考察了延安时期范文澜的历史研究成就及其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影响和价值,作为中国最早一个从学术理论上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的历史学家,奠定了范文澜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界的地位,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范文澜所指出的很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没有过时,在今天仍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余柏青[10](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认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二、范文澜在天津的革命与学术生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范文澜在天津的革命与学术生涯(论文提纲范文)
(1)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与整理国故运动——从范文澜的一篇佚文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范文澜佚文《整理国故》 |
二、从范氏佚文看其与整理国故运动之关系 |
三、梁启超、南开学校与范氏《讲疏》 |
四、关于范文澜的另外两篇佚文 |
五、结语 |
(2)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
第二章 《经世》概览 |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
一、萧一山其人 |
二、《经世》的创办 |
三、《经世》的沿革 |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
一、《经世》的选题 |
二、稿件与栏目 |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
一、日本侵华谬论 |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
二、宣传持久抗战 |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
《经世》半月刊 |
《经世》战时特刊 |
《经世》季刊 |
《经世》月刊 |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
后记 |
(3)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发覆(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一)关于《物色》篇篇次及《文心》下篇结构逻辑问题 |
(二)关于范《疏》的“以西阐中” |
(三)关于范《疏》之“揭示全书结构,阐述篇章大旨” |
九 |
十 |
(5)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生平概述及学术渊源 |
第一节 生平概述 |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一、家学 |
二、师承 |
第二章 目录学成就 |
第一节 目录学理论贡献 |
一、论目录的起源 |
二、论目录书的类别 |
三、论目录书的基本结构 |
四、论闷录的功能与作用 |
五、论目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六、论目录学与版本学、校勘学的关系 |
第二节 目录学史研究 |
一、对不同时期目录学事业发展状况的概括 |
二、对关注较少的目录学家及其着作的研究 |
第三章 方志学成就 |
第一节 对旧方志整理工作的贡献 |
一、旧志资料的类编 |
二、旧志目录的编制 |
三、旧志的点校与刊印 |
第二节 对新方志编修工作的贡献 |
一、培养修志人员 |
二、为新方志的编纂提供指导 |
第四章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
第一节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贡献 |
一、编撰《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与《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 |
二、梳理图书形态的演变过程 |
三、探讨藏书体制与藏书家类型 |
第三节 图书馆学贡献 |
一、学科建设 |
二、专业人才培养 |
三、推动《津图学刊》的创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来新夏学术系年简编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个体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研究 ——基于275名中共党史人物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的思想理论 |
(二)发展党史文化与党史人物的理论研究 |
(三)挖掘个体政治观教育的优质历史资源 |
(四)回应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要求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梳理与现状述评 |
(1)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 |
(2)代表性成果与观点的述评 |
(3)文献中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
(二)国外研究成果梳理与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总体思路与方法 |
(一)分析模式与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内容结构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重难点 |
五、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政治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
(二)个体政治观的形成与政治观教育 |
(三)中共党史人物及其政治观 |
第一章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与个体人生经历 |
一、近现代中国历史背景特征 |
(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
(二)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作用 |
(三)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作用 |
二、个体人生经历特征 |
(一)在求学过程中受到思想启蒙 |
(二)在参军从戎中获得熏陶鼓舞 |
(三)在业务工作中接受实践历练 |
(四)在革命事业中坚定理想信念 |
第二章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阶段与变化过程 |
一、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及转变阶段 |
(一)辛亥革命前受社会传统政治观影响 |
(二)辛亥革命后主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
(三)五四运动后选择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
二、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递进变化过程 |
(一)儿童少年阶段政治心理的萌发与政治情感的产生 |
(二)青年阶段初期政治观点的形成与政治认识的发展 |
(三)青年阶段中后期政治理想的确立与政治观的最终完善 |
第三章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主要内容结构 |
一、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唯物史观的形成 |
(一)接受或转向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唯物史观基本理论 |
二、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阶级观的形成 |
(一)萌发朴素直观的阶级意识 |
(二)学习系统的阶级斗争理论 |
三、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国家观的形成 |
(一)产生朦胧的爱国主义情怀 |
(二)逐渐建立无产阶级国家观 |
四、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党观的形成 |
(一)开始形成初步的政党观念 |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
五、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群众观的形成 |
(一)从崇尚英雄到重视群众作用 |
(二)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
第四章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与内化途径 |
一、外部影响因素的促进推动作用 |
(一)家庭环境的直接影响作用 |
(二)学校教育的关键影响作用 |
(三)书籍报刊的重大影响作用 |
(四)政治人物的示范影响作用 |
(五)政治事件和政治思潮的催化影响作用 |
(六)政治团体和政治组织的互动激励作用 |
二、学习与实践的内化作用 |
(一)进行社会观察与考察 |
(二)参与政治实践与活动 |
(三)进行职业追求与探索 |
(四)政治理论学习与研究 |
三、外部影响因素与内化途径的共同作用 |
第五章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理论启示与现实意义 |
一、对于促进个体政治观形成发展的理论启示 |
(一)个体政治观的形成是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
(二)个体政治观的变化发展是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
(三)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
(四)个体树立正确政治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 |
二、对于新时代强化个体政治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紧扣个体政治观形成的时代特点 |
(二)抓住个体政治观形成的时间节点 |
(三)加强新时代政治观教育内容的培育与引导 |
(四)注重外部影响因素与学习实践途径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共中央重要文献 |
二、经典着作与重要文选 |
三、史料、年谱与传记 |
四、研究着作与工具书 |
五、报纸文章、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及转变过程统计表 |
附录二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时间节点统计表 |
附录三 :中共党史人物青少年时期政治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与途径分析表 |
致谢 |
(7)吴三桂形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易代之际的吴三桂形象 |
一、乞师叙述中的吴三桂形象 |
二、吴三桂降闯与乞师记忆的建构 |
三、吴三桂乞师叙述与“神话”及动因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逆臣传》中的吴三桂形象 |
一、《逆臣传》的成书背景 |
二、《逆臣传·吴三桂传》的文本分析 |
三、《逆臣传·吴三桂传》的政治文化蕴含 |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吴三桂形象 |
一、抗战时期吴三桂形象建构的背景 |
二、吴三桂汉奸形象的建立与符号化 |
三、学术与政治之间:吴三桂言说的两种对立模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研期间学术简历 |
(8)走向革命:1920年代范文澜急遽政治化的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卅运动中的范文澜 |
二、范文澜、南开大学与早期中国共产革命运动 |
三、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范文澜 |
尾 声 |
(9)延安时期范文澜的历史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贡献 ——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概念阐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概念阐述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研究现状 |
(二) 关于范文澜和《中国通史简编》 |
三、研究方法、论文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思路 |
第二章 延安时期范文澜历史研究的背景及条件 |
一、范文澜的学术经历 |
(一) 早期学术经历 |
(二) 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 |
二、范文澜历史研究的背景及条件 |
(一) 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 |
(二)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推动 |
(三) 毛泽东史学观点的影响 |
第三章 《中国通史简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方法论 |
一、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 |
(一) 关注中国历史的特殊性 |
(二)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角度进行中国历史分期 |
(三) 强调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
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历史 |
(一) 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
(二) 中国农民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三) 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 |
第四章 延安时期范文澜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一、创新了历史研究范式 |
二、奠定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基调 |
三、促进了唯物史观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普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范文澜在天津的革命与学术生涯(论文参考文献)
- [1]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与整理国故运动——从范文澜的一篇佚文说起[J]. 张海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发覆[J]. 张海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延安时期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贡献研究 ——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D]. 余丹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D]. 梅洁. 苏州大学, 2020(03)
- [6]个体青少年时期政治观的形成研究 ——基于275名中共党史人物的统计分析[D]. 杨竹芸. 武汉大学, 2020(04)
- [7]吴三桂形象变迁研究[D]. 吴海峰.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走向革命:1920年代范文澜急遽政治化的历程[J]. 叶毅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9]延安时期范文澜的历史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贡献 ——以《中国通史简编》为例[D]. 雷昕菲.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