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媒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介,形态,材料,媒体,批判性,文化,主体性。
新媒介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孙佳山[1](2020)在《新媒介对港青的塑造力不容忽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香港“反修例”风波中,有香港媒体人发现,一款名为“香城Online”的游戏在暴徒聚集的连登社区传播。游戏以虚拟化城市“香城”为背景,玩家在游戏中扮演战士、补给兵等角色,完成“跟随队伍游行,再自由活动去爬山,沿途有不同怪兽需要打,守卫我城”的所谓“任务”(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20-01-03)
黄旦[2](2019)在《新媒介与中国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谢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提供这个机会,使我与我看过的书的作者坐在一起。换句话来讲,如果不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办这个会的话,恐怕这些不同学科的学者也不能坐在一起。所以,从我们这一行来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是一个媒介,由于这样一个媒介,才改变了我们开会人员的组成、讨论的成果甚至讨论的方式。今天听了老师们的发言,我很受启发。张福贵老师(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9年04期)
方婕妤[3](2019)在《重读受众商品论:新媒介环境下的“变”与“不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众商品论因传播环境的变化而被重新激起讨论,本文通过剖析受众商品论中的"媒介"和"受众",认识到斯麦兹所秉持的整体性视角和剥削实质。对照现今媒介环境,发现变化的是媒介与受众的关系,进而用户出现分化,用户数据成为媒介平台从用户身上攫取的资源,平台对用户的剥削更加隐蔽。但不变的是资本对用户的控制和剥削,用户仍然在经济运行机制中处于底端。受众商品论走到今天进入了数字资本范畴的讨论,这是受众商品论在现代媒介化社会的延展。当用户无法脱离媒介平台而存在时需要注意的是数据资源对人的反作用力。(本文来源于《新闻春秋》期刊2019年06期)
张阳[4](2019)在《新媒介时代下公益广告的创意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使当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5G时代的来临,更加速了媒体融合的步伐。为了使受众能更加快速有效的接收公益信息,我们必须善于捕捉并利用新媒介时代媒体融合的新特点,以科技为依托,更精准的洞察用户心理,通过分析研究新媒介背景下公益广告的新特点与新优势,为实现新媒介时代公益广告的创意拓展与有效传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艺术工作》期刊2019年06期)
陈世华,黄鑫[5](2019)在《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状况与缺憾——基于南昌某高校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是新媒介最广泛的参与者与最积极的使用者之一,借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量表,通过在某大学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大学生已充分意识到新媒介的作用,但缺乏选择与判断标准,会使用新媒介去发布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对于网络暴力的严重性没有清晰的认知,知晓如何用新媒介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利用新媒介搜集资料及了解重大事件,但并不熟悉如何批判性地接收与分析新媒介信息。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有待提升,男女生、文理生、新闻和非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有一定差异。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存在泛娱乐化、快餐式阅读、缺乏参与意识等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9年12期)
缪莉[6](2019)在《新媒介下高职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以“国际交流英语”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英语的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其形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升级。当前,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首先分析了立体化建材的发展阶段,然后介绍了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使用现状;接着以一门在线精品课程"国际交流英语互联网指南"为例,确定其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教学设计。最后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如何联通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思路。(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2期)
魏延泽,王祖民,于然波[7](2019)在《高效光能转换新媒介:中空多壳层结构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能的捕获和利用为环境、能源和医学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了实现高效的光能转换,对作为媒介的光功能材料的设计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多级微纳材料,中空多壳层结构(hollow multi-shelled structures, HoMSs)材料在光能转换领域中具有诸多优势,其高效的光捕获能力、增强的光生电荷分离能力和灵活可调的壳壁组成等结构特性都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对光能的转换效率.本文从HoMSs光功能材料在光能转换过程中的优势出发,总结了其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和光致发光等光能转换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34期)
冯长春[8](2019)在《新新媒介时代体育新闻评论受众的流变特征与需求动机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迭代,新闻传播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动,智能化、个性化、娱乐化成为新时代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新闻评论的生产和传播面临着挑战,受众群体呈现出全新的特点。本文在考察体育新闻评论受众的流变特征与需求动机的基础上,提出强化体育新闻评论传播效果的相应对策。(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3期)
张书华[9](2019)在《新媒介环境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介是依托新型网络技术出现的新型媒体,在新媒体日益影响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前沿阵地,当代大学院校更应抓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创新,真正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将意识形态教育与文化传授结合,优化教育形式,建立教育与监督体系,强化宣传,必然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大学院校的主流思想,最终为实现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驾护航。(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3期)
张爱研[10](2019)在《新媒介语境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媒介语境下艺术设计教育面临整体性改革和完善,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基础性课程形态构成也必然进入教学改革创新之路。本文在新媒介语境下对形态构成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提出在创新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建立形态构成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环境设计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12期)
新媒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谢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提供这个机会,使我与我看过的书的作者坐在一起。换句话来讲,如果不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办这个会的话,恐怕这些不同学科的学者也不能坐在一起。所以,从我们这一行来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是一个媒介,由于这样一个媒介,才改变了我们开会人员的组成、讨论的成果甚至讨论的方式。今天听了老师们的发言,我很受启发。张福贵老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媒介论文参考文献
[1].孙佳山.新媒介对港青的塑造力不容忽视[N].环球时报.2020
[2].黄旦.新媒介与中国传播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
[3].方婕妤.重读受众商品论:新媒介环境下的“变”与“不变”[J].新闻春秋.2019
[4].张阳.新媒介时代下公益广告的创意传播研究[J].艺术工作.2019
[5].陈世华,黄鑫.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状况与缺憾——基于南昌某高校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9
[6].缪莉.新媒介下高职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以“国际交流英语”课为例[J].英语广场.2019
[7].魏延泽,王祖民,于然波.高效光能转换新媒介:中空多壳层结构材料[J].科学通报.2019
[8].冯长春.新新媒介时代体育新闻评论受众的流变特征与需求动机浅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
[9].张书华.新媒介环境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9
[10].张爱研.新媒介语境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创新研究[J].当代旅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