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小车升降装置及举升型AGV小车论文和设计-周新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GV小车升降装置及举升型AGV小车,AGV小车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和从动伸缩臂筒,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从动伸缩臂筒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伸缩臂筒的口径大,可以直接与AGV小车的外尺寸融合,将整个AGV小车的车身举升起来;且最外层的臂筒与小车的外尺寸融合,可以直接在臂筒上进行AGV的整体外观结构设计;固定臂筒位于最内侧,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均可以设置在固定臂筒的内部,不占用升降装置的高度空间,升降装置的最低高度即为单个臂筒的高度,有效利用了AGV的高度空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3)、驱动装置、传动丝杆(6)和拉伸机构,所述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3)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所述传动丝杆(6)连接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丝杆(6),所述传动丝杆(6)促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相对于固定臂筒(1)的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和所述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设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用于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伸缩运动过程中同步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所述上拉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所述下拉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下降。

设计方案

1.一种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3)、驱动装置、传动丝杆(6)和拉伸机构,

所述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3)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

所述传动丝杆(6)连接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丝杆(6),所述传动丝杆(6)促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相对于固定臂筒(1)的轴向做伸缩运动,

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和所述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设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用于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伸缩运动过程中同步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

所述上拉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举升,

所述下拉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伸缩臂筒(3)为一级;或者

所述从动伸缩臂筒设置为多级,相邻的所述从动伸缩臂筒按大小依次套叠连接,相邻的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之间均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以使得上一级从动伸缩臂筒带动下一级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臂筒(1)与主动伸缩臂筒(2)之间、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与所述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均采用相配合的导轨和滑块支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丝杆(6)的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连接位置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布设,以保证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丝杆(6)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连接位置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周向对称布设,以保证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与所述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的拉伸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所述拉伸机构沿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布设,以保证从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伸缩臂筒(2)与所述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的拉伸机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拉伸机构沿伸缩臂筒的周向对称布设,以保证从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拉机构包括上拉拉索(9)和上拉滑轮(10),所述下拉机构包括下拉拉索(11)和下拉滑轮(12),所述上拉拉索(9)和\/或所述下拉拉索(11)采用多股钢丝绳或宽型钢丝绳皮带,以减小拉索的弯曲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和传动丝杆(6)均设置在所述固定臂筒(1)内部。

10.一种举升型AGV小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盘(15)、工作平台(16)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所述AGV小车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盘(15)上,所述工作平台(16)固定在所述AGV小车升降装置的最外层的从动伸缩臂筒上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输送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AGV小车升降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AGV小车升降装置的举升型AGV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自动生产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生产线高效运行、物流系统的柔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生产线物流输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常使用AGV小车输送物料。而举升型AGV小车因为能够适应高度变化的物料输送,应用日益广泛。

现有的AGV小车的升降装置多是通过液压升降等方式实现其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当举升高度高时,升降装置通常为剪刀叉形式,这种升降装置能够多级举升,但举升时承载力不均衡,剪刀叉形式的升降装置与现有AGV小车融合时,需要占用AGV小车的一些空间,更改现有AGV小车内部的机构布局,并且随着举升装置的承载力不均衡,举升高度受车体的尺寸约束大。而其他形式的举升装置的举升高度与车体高度相关,举升高度高,车体高度也高,而且AGV小车的外形设计与升降装置难以融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GV小车升降装置及举升型AGV小车,以解决现有的AGV小车升降装置举升高度受车体尺寸影响大、升降装置需占用小车空间、AGV小车外形设计与升降装置难以融合以及AGV车体高度不能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AGV小车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从动伸缩臂筒、驱动装置、传动丝杆和拉伸机构,所述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从动伸缩臂筒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所述传动丝杆连接所述主动伸缩臂筒,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促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相对于固定臂筒的轴向做伸缩运动,所述主动伸缩臂筒和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之间设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用于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伸缩运动过程中同步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所述上拉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所述下拉机构用于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带动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为一级;或者

所述从动伸缩臂筒设置为多级,相邻的所述从动伸缩臂筒按大小依次套叠连接,相邻的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之间均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以使得上一级从动伸缩臂筒带动下一级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臂筒与主动伸缩臂筒之间、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与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之间均采用相配合的导轨和滑块支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丝杆的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连接位置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布设,以保证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丝杆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连接位置沿所述主动伸缩臂筒的周向对称布设,以保证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与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之间的拉伸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所述拉伸机构沿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布设,以保证从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伸缩臂筒与所述从动伸缩臂筒之间的拉伸机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拉伸机构沿伸缩臂筒的周向对称布设,以保证从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上拉机构包括上拉拉索和上拉滑轮,所述下拉机构包括下拉拉索和下拉滑轮,所述上拉拉索和\/或所述下拉拉索采用多股钢丝绳或宽型钢丝绳皮带,以减小拉索的弯曲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和传动丝杆均设置在所述固定臂筒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举升型AGV小车,包括底盘、工作平台和上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所述AGV小车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工作平台固定在所述AGV小车升降装置的最外层的从动伸缩臂筒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和从动伸缩臂筒,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从动伸缩臂筒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即固定臂筒是最小的,位于最内侧,升降活动的臂筒在外侧,臂筒的口径大,可以直接与AGV小车的外尺寸融合,将整个AGV小车的车身举升起来;且最外层的臂筒与小车的外尺寸融合,可以直接在臂筒上进行AGV的整体外观结构设计,即对不同外形的AGV小车,可以把外观设计集中在伸缩臂筒的最外层,不影响升降装置的内部机构设计;固定臂筒位于最内侧,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均可以设置在固定臂筒的内部,不占用升降装置的高度空间,升降装置的最低高度即为单个臂筒的高度,有效利用了AGV的高度空间,在同等机构高度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AGV小车举升高度更高,且结构稳定,容易伸缩扩展。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的举升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的收回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举升型AGV小车。

图例说明:

1、固定臂筒;2、主动伸缩臂筒;3、从动伸缩臂筒;4、二级从动伸缩臂筒;5、三级从动伸缩臂筒;6、传动丝杆;7、导轨;8、滑块;9、上拉拉索;10、上拉滑轮;11、下拉拉索; 12、下拉滑轮;13、滑轮安装座;14、拉索索头固定机构;15、底盘;16、工作平台;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的举升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AGV 小车升降装置的收回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设置有一组传动丝杆的AGV小车升降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3、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传动丝杆6和拉伸机构,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3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传动丝杆6固定设置在固定臂筒1的内部,可以固定在固定臂筒1的中间位置也可以固定在固定臂筒1的筒壁附近,传动丝杆6连接主动伸缩臂筒2,传动丝杆6与主动伸缩臂筒2可以通过轴和轴承座或连接板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丝杆6,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或液压装置,驱动装置与传动丝杆的连接方式是现有技术,驱动装置驱动传动丝杆6旋转,传动丝杆6促使主动伸缩臂筒2相对于固定臂筒1的轴向做直线伸缩运动,传动丝杆6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主动伸缩臂筒的直线运动,主动伸缩臂筒2 和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设有拉伸机构,拉伸机构用于主动伸缩臂筒伸缩运动过程中同步带动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上拉机构用于使主动伸缩臂筒带动从动伸缩臂筒举升,主动伸缩臂筒和从动伸缩臂筒之间设有下拉机构用于使主动伸缩臂筒带动从动伸缩臂筒下降。

本实施例中,AGV小车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和从动伸缩臂筒,固定臂筒、主动伸缩臂筒、从动伸缩臂筒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即固定臂筒是最小的,位于最内侧,升降活动的臂筒在外侧,臂筒的口径大,可以直接与AGV小车的外尺寸融合,将整个AGV小车的车身举升起来;且最外层的臂筒与小车的外尺寸融合,可以直接在臂筒上进行AGV的整体外观结构设计,即对不同外形的AGV小车,可以把外观设计集中在伸缩臂筒的最外层,不影响升降装置的内部机构设计;固定臂筒位于最内侧,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均可以设置在固定臂筒的内部,不占用升降装置的高度空间,升降装置的最低高度即为单个臂筒的高度,有效利用了AGV的高度空间,在同等机构高度的情况下,采用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AGV小车举升高度更高,且结构稳定,容易伸缩扩展。

本实施例中,从动伸缩臂筒为一级。从动伸缩臂筒3套叠在主动伸缩臂筒2上。固定臂筒1和主动伸缩臂筒2之间以及主动伸缩臂筒2与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均采用相配合的导轨7 和滑块8支撑连接。

固定臂筒1和主动伸缩臂筒2之间采用相配合的导轨7和滑块8支撑连接,即在固定臂筒和主动伸缩臂筒的其中一个上设置导轨7,另一个上设置与导轨7相配合的滑块8,通过滑块8在导轨7上的滑动使主动伸缩臂筒2相对固定臂筒1升降,同样,主动伸缩臂筒2与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也采用相配合的导轨和滑块支撑连接,即在主动伸缩臂筒与从动伸缩臂筒的其中一个上设置导轨,另一个上设置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通过滑块在导轨上的滑动使从动伸缩臂筒实现升和降。

本实施例中,传动丝杆6的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传动丝杆与主动伸缩臂筒2的连接位置沿主动伸缩臂筒2的周向均匀或对称布设,以保证主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为了适应AGV小车的外尺寸,伸缩臂筒的口径较大,将传动丝杆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伸缩臂筒的口径决定,传动丝杆可以采用一个驱动装置驱动,也可以分别驱动,分别驱动的时候,驱动力要相同,以保证各方向伸缩同步。口径越大,传动丝杆的数量可以设置越多,升降时,主动伸缩臂筒的不同方位均受到传动丝杆的力,可以保证主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当伸缩臂筒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时,传动丝杆与主动伸缩臂筒的连接位置可以绕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布设,当伸缩臂筒为非正多边形时,传动丝杆与主动伸缩臂筒的连接位置可以在多边形的角或边上对称布设,例如当伸缩臂筒为非正四边形时,传动丝杆可以设置为四组,传动丝杆与主动伸缩臂筒的连接位置对称布设在四边形伸缩臂筒的四条边或四个角上。

本实施例中,主动伸缩臂筒2与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的拉伸机构的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拉伸机构沿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或对称布设,以保证从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为了适应AGV小车的外尺寸,伸缩臂筒的口径较大,将拉伸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两组或两组以上,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伸缩臂筒的口径决定,口径越大,拉伸机构的数量可以设置越多,升降时,从动伸缩臂筒的不同方位均受到拉伸机构的拉力,可以保证从动传动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当伸缩臂筒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时,拉伸机构可以绕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布设,当伸缩臂筒为非正多边形时,拉升机构可以在非正多边形的角或边上对称布设,例如当伸缩臂筒为非正四边形时,拉伸机构可以设置为四组,对称布设在四边形伸缩臂筒的四条边或四个角上。

本实施例中,上拉机构包括上拉拉索9和上拉滑轮10,下拉机构包括下拉拉索11和下拉滑轮12,上拉拉索9和\/或下拉拉索11采用多股钢丝绳或宽型钢丝绳皮带,以减小拉索的弯曲半径。

拉升机构采用拉索和滑轮的方式,通过转轴带动滑轮转动从而带动拉索上下移动,联动举升拉索根据拉索的直径大小,有不同的承载标准,拉索的直径越大,但同时拉索的弯曲半径也越大,要求的滑轮直径也越大,会导致相邻的臂筒之间的间隙大。相对单股大直径的钢丝绳,采用多股小直径钢丝绳或宽型钢丝绳皮带,可以实现大负载,减小了拉索的弯曲半径,使臂筒之间的间隙可以变小。

本实施例中,主动伸缩臂筒2和从动伸缩臂筒3的筒壁上设有滑轮安装座13和拉索索头固定机构14。

在主动伸缩臂筒和从动伸缩臂筒的筒壁上设置滑轮安装座用于分别安装固定上拉滑轮和下拉滑轮,拉索索头固定机构用于固定上拉拉锁和下拉拉索的索头。优选的,还可以在滑轮上设置限位部,用于防止拉索从滑轮上脱落。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传动丝杆6均设置在固定臂筒1内部。

固定臂筒位于最内侧,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均可以设置在固定臂筒的内部,不占用升降装置的高度空间,升降装置的最低高度即为单个臂筒的高度,有效利用了AGV的高度空间。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包括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传动丝杆6和拉伸机构,固定臂筒1、主动伸缩臂筒2、从动伸缩臂筒由内到外依次套叠连接,传动丝杆6固定设置在固定臂筒1的内部,传动丝杆6连接主动伸缩臂筒2,传动丝杆6与主动伸缩臂筒2可以通过轴和轴承座或连接板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传动丝杆6,驱动装置可以是电机或液压装置,驱动装置与传动丝杆的连接方式是现有技术,驱动装置驱动传动丝杆6旋转,传动丝杆6促使主动伸缩臂筒2相对于固定臂筒1的轴向做直线伸缩运动,传动丝杆6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主动伸缩臂筒的直线运动,主动伸缩臂筒2和从动伸缩臂筒3之间设有拉伸机构,拉伸机构用于主动伸缩臂筒伸缩运动过程中同步带动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上拉机构用于使主动伸缩臂筒带动从动伸缩臂筒举升,主动伸缩臂筒2和从动伸缩臂筒之间设有下拉机构用于使主动伸缩臂筒带动从动伸缩臂筒下降。

本实施例中,从动伸缩臂筒为三级;分别为一级从动伸缩臂筒3、二级从动伸缩臂筒4和三级从动伸缩臂筒5,一级从动伸缩臂筒3套叠在主动伸缩臂筒2上,二级从动伸缩臂筒4套叠在一级从动伸缩臂筒3上,三级从动伸缩臂筒5套叠在二级从动伸缩臂筒4上,相邻的从动伸缩臂筒之间均设置有拉伸机构,拉伸机构包括上拉机构和下拉机构,以使得上一级从动伸缩臂筒带动下一级从动伸缩臂筒举升或下降。当从动伸缩臂筒为多级时,也可以采用多级传动丝杆的传动方式,即第一级传动丝杆固定在固定臂筒内部,第一级传动丝杆连接第一组主动伸缩臂筒,第二级传动丝杆固定在固定臂筒内部,第二级传动丝杆连接第二组主动伸缩臂筒上,依次类推;而每一个主动伸缩臂筒的下一级均带有一个从动伸缩臂筒,拉伸机构设于主动伸缩臂筒与下一级的从动伸缩臂筒之间。

本实施例中,固定臂筒1和主动伸缩臂筒2之间、主动伸缩臂筒2与一级从动伸缩臂筒3 之间以及各从动伸缩臂筒之间均采用导轨7和滑块8支撑连接。

本实施例中,传动丝杆6的数量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传动丝杆与主动伸缩臂筒2的连接位置沿主动伸缩臂筒2的周向均匀布设,或者多组传动丝杆与主动伸缩臂筒2 的连接位置沿主动伸缩臂筒2的周向对称布设,以保证主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主动伸缩臂筒2与从动伸缩臂筒之间以及各级从动伸缩臂筒之间的拉伸机构的数量均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两组或两组以上拉伸机构沿伸缩臂筒的周向均匀布设,或多组拉伸机构沿伸缩臂筒的周向对称布设,以保证各级从动伸缩臂筒伸缩时周向方向力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上拉机构包括上拉拉索和上拉滑轮(图中未示出),下拉机构包括下拉拉索和下拉滑轮,上拉拉索和\/或下拉拉索采用多股小直径钢丝绳或宽型钢丝绳皮带,以减小拉索的弯曲半径。

本实施例中,主动伸缩臂筒2和从动伸缩臂筒3-5的筒壁上设有滑轮安装座13和拉索索头固定机构14。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传动丝杆6均设置在固定臂筒1内部。

参见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举升型AGV小车,包括底盘15、工作平台16和上述实施例的AGV小车升降装置,AGV小车升降装置固定在底盘15上,工作平台16固定在AGV小车升降装置的最外层的从动伸缩臂筒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举升型AGV小车包括上述的AGV小车升降装置,可以实现AGV小车整体的举升高度提高,扩大了AGV小车的应用范围,AGV小车升降装置的伸缩臂筒口径大,结构稳定,承载增大了,同时可以减小摆动,采用大口径的伸缩臂筒,不会影响AGV小车内部已有的结构布局。

本实施例中,底盘上设有滚轮17。通过滚轮17滚动,带动AGV小车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AGV小车升降装置及举升型AGV小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7207.7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721517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6F13/00

专利分类号:B66F13/00;B65G1/04;B65G35/00

范畴分类:申请人: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南二段18号管理服务中心办公楼4楼528室

发明人:周新云;汪杨

第一发明人:周新云

当前权利人: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湘

代理机构:43211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AGV小车升降装置及举升型AGV小车论文和设计-周新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