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绘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画院,益州,女性,徐悲鸿,元素,美术。
中国绘画论文文献综述
孔祥东[1](2019)在《中国绘画流行话语思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绘画流传的长期过程中,早就存在着表述绘画的各种话语体系,先秦诸子记载多涉绘画的功能运用,晋唐已有画家本人记录创作经验,以及收藏家归拢的画史、理论家总结的绘画理论,此后代有传承增益、扩展更新,成为中国绘画发展的指导性话语。(本文来源于《艺术市场》期刊2019年12期)
金信仪[2](2019)在《中国绘画中的儿童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画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人们可以通过中国画中的人物、花鸟、器物等绘画内容来了解古人们是如何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在中国的美学观点里,趣味与人生命的本体相联系,在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与抉择上,都有自我趣味的投射与阴极。因此审美的舍取并不完全是人为的抉择,更多是源于天赋的禀性。本论文将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儿童"趣味"切入,探讨中国绘画中儿童题材中的趣味表现,同时也对和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首先对各朝代关于儿童题材绘画的画家及其作品做一个浅显的分析和比较,试总结每个时代的儿童题材绘画的儿童趣味有哪些特点。其次就此类作品对本人对中国绘画理论的一些零散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3期)
汪兰[3](2019)在《五代两宋:中国绘画史上的成都丰碑》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代两宋时期的成都,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宫廷画院西蜀画院,还诞生了中国绘画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个“画派”黄筌画派。成都是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中心之一,也是影响全国的文化高地,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延续至今。一部传世画作窥见了影响中国历代绘画的黄筌(本文来源于《成都日报》期刊2019-11-22)
高嘉璟[4](2019)在《揭开中国女性题材绘画的“面纱”——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性题材绘画始于东周,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已发展成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传统。而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女性题材绘画常被当作仕女画来看待,它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常常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文章旨在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美术史系教授巫鸿于2019年1月出版的新着《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该书运用了"空间"这一宏观方法论,突破了传统仕女画研究以人物风格和形象为基本线索的藩篱,把女性形象还原到整体绘画空间和建筑空间之中,进而探索它们与其他视觉元素之间的互动,并思考这些作品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11期)
刘翔宇[5](2019)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绘画色彩元素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绘画色彩元素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当代的语境下更是成为艺术家传达自我意识的输出方式。本文通过对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简要回顾、当代绘画色彩元素的基本特征、当代绘画色彩元素的运用叁个方面来阐释中国绘画色彩元素的时代意义。(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肖翠萍[6](2019)在《浅析戴维·邓洛普油画中的中国绘画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西方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绘画体系,各有所长。在东西方文化空前融合的当代,无数东西方画家致力于探索将两种文化融合,借鉴异质文化寻求艺术上的创新。油画在中国是舶来品,研究西方绘画自然是中国油画家的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绘画有着无穷魅力,同样吸引着许多西方画家研究、借鉴并将之与西方艺术融合、创新,美国着名当代风景画家戴维·邓洛普就是其中之一,他积极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在他的油画风景创作中融合了许多中国绘画元素。一、"气韵生动"(本文来源于《中国油画》期刊2019年06期)
颜培大,贾田雪[7](2019)在《贾广健:不变的中国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被采访人:贾广健采访时间:2019年9月9日采访地点:北京·贾广健工作室贾广健1964年生于永清,199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日常工作)、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报》期刊2019-11-11)
平莉[8](2019)在《中国绘画视觉经验的独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绘画并不是纯粹的视觉性装置,它融合了多重媒介——诗书画印。这种包容性来自它的起源,最早的"图",本指地图,也包括形象的呈现。中国绘画的观看既是视觉经验,还包含落款题跋阅读的参与。但中国绘画的视觉体验又是非常独特的,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观看者借助山水图景触发"卧以游之"的视觉性想象,二是传统绘画独特的写意笔墨形式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层知觉。知觉对象的确定性与写意表现笔墨印迹的"偶然性"之间的强大张力,构成中国绘画独特的视觉吸引力。(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武二鹏[9](2019)在《高中如何开展中国绘画鉴赏的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对于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能够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导展开传统优秀文化教学,增加学生对于传统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增加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中国绘画鉴赏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中蕴藏着我国艺术创作的重要核心原则。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展开中国绘画鉴赏的教学发展以及创作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绘画鉴赏是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高中生而言,其确少专业化的绘画鉴赏理论知识,但是通过对高中生展开中国画的造型语言,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分析以及中国绘画中所蕴含着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评价的(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21期)
林木[10](2019)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传奇——20世纪张大千研究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张大千注定要成为2000年中国绘画史上最杰出、最具传奇色彩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今天的中国画史研究中是道奇特的景观。我们在传统型大家如"四大家""吴齐黄潘"(即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中找不到张大千;我们在"融合派"大家如徐悲鸿、林风眠那里也找不着张大千。这两大类大家中(本文来源于《艺术市场》期刊2019年11期)
中国绘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画已经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人们可以通过中国画中的人物、花鸟、器物等绘画内容来了解古人们是如何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在中国的美学观点里,趣味与人生命的本体相联系,在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与抉择上,都有自我趣味的投射与阴极。因此审美的舍取并不完全是人为的抉择,更多是源于天赋的禀性。本论文将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儿童"趣味"切入,探讨中国绘画中儿童题材中的趣味表现,同时也对和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首先对各朝代关于儿童题材绘画的画家及其作品做一个浅显的分析和比较,试总结每个时代的儿童题材绘画的儿童趣味有哪些特点。其次就此类作品对本人对中国绘画理论的一些零散的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绘画论文参考文献
[1].孔祥东.中国绘画流行话语思辨[J].艺术市场.2019
[2].金信仪.中国绘画中的儿童趣味[J].北方文学.2019
[3].汪兰.五代两宋:中国绘画史上的成都丰碑[N].成都日报.2019
[4].高嘉璟.揭开中国女性题材绘画的“面纱”——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J].美与时代(中).2019
[5].刘翔宇.当代语境下中国绘画色彩元素解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6].肖翠萍.浅析戴维·邓洛普油画中的中国绘画元素[J].中国油画.2019
[7].颜培大,贾田雪.贾广健:不变的中国绘画[N].中国美术报.2019
[8].平莉.中国绘画视觉经验的独特性[J].江海学刊.2019
[9].武二鹏.高中如何开展中国绘画鉴赏的教学分析[J].知识文库.2019
[10].林木.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传奇——20世纪张大千研究印象[J].艺术市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