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汁论文_郭文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瓜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瓜,酵母菌,乳酸菌,工艺,杆菌,成分,挥发性。

南瓜汁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娟[1](2017)在《南瓜汁混合酶解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南瓜汁混合酶解的最佳生产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得出南瓜汁混合酶解最佳工艺条件:果胶-纤维素酶0.05%,α-淀粉酶0.65%,糖化酶0.8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此工艺条件下,南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46%。(本文来源于《食品工程》期刊2017年03期)

梁莉,程晨,张柳茵,谢学文,陈信友[2](2017)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的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感官评价等方式进行了发酵南瓜汁工艺参数的优选、稳定剂和甜味剂的筛选。结果确定了发酵种子培养基配方为:南瓜浆含量40%,葡萄糖2%,豆浆5%和碳酸钙0.4%。南瓜汁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6℃,酿酒酵母SY:乳酸菌群=1:3,接种量3%,发酵时间为12h。(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6-14)

韩璐,杨陈,王胜男,朱丹实,朱力杰[3](2017)在《基于流变学参数及混料回归设计的浑浊型南瓜汁饮料工艺及配方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瓜为原料制作南瓜汁饮料,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果胶酶、木糖醇、柠檬酸的最佳用量,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南瓜汁的复配稳定剂进行混料设计研究。通过流变学参数考察了黄原胶、瓜尔豆胶、CMC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上行粘度、下行粘度、触变圈面积、感官评分与饮料品质之间的二元多项式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和配方优化验证实验表明各模型均具有高度显着性。实验结果表明:加入15 U/g果胶酶,可以使南瓜汁利用率达到94.2%,浑浊型南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南瓜汁30%、木糖醇10%;复配稳定剂的最优组合为黄原胶0.089%,瓜尔豆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711%,感官分值达到最大,为89.92。(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7年07期)

苑建伟,侯小歌,田丰收,李胜婷,王克广[4](2016)在《酶解南瓜汁发酵酒加工条件及其活性成分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蜜本南瓜为原料酿造南瓜酒。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提高南瓜出汁率的酶解条件,最适南瓜酒发酵条件下研究南瓜多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胶酶和糖化酶处理对南瓜出汁率影响差异性显着(P<0.05),当果胶酶添加量0.25%、50℃作用2.0 h和糖化酶添加量0.5%、55℃作用2.0 h时,南瓜出汁率可提高到30%以上;南瓜酒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即酵母接种量0.3%、24℃发酵7 d,酒精度高于8.5%,多糖含量稳定在1.10%左右。(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6年24期)

卜晓斌[5](2016)在《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的工艺研究及其工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主要以南瓜为原料,双歧杆菌为发酵菌种,对南瓜汁制备工艺及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年产3600t发酵南瓜汁加工工厂进行了工厂设计,研究结果为开发含有活性益生菌的南瓜汁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果胶酶澄清工艺的优化,对果胶酶用量、pH、温度、时间四个方面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为1.6~2.2 g/L,pH为3.0~4.0,温度为35~45℃条件下,南瓜液澄清效果较好。正交试验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为2.0g/L,pH3.5,温度35℃。(2)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蔗糖、蜂蜜添加量及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对产品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添加量6%、蜂蜜添加量3%、CMC-Na添加量0.02%,产品色泽亮丽、酸甜适宜、口感细腻、稳定性良好,感官评分高。(3)通过对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液发酵条件的优化,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双歧杆菌数量逐渐增加,酸度也会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12h后,酸度增加缓慢,趋于稳定。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液的最佳工艺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14h,得到的产品色泽亮丽,口感良好。(4)本文对年产3600t发酵南瓜汁加工工厂进行了工厂设计。从厂址选择、厂区平面设计。产品方案及工艺论证、质量标准、设备选型、工程方案、环保处理、物料衡算、成本、利润估算进行了分析研究。预测生产总投资为4721.76万元,纯利润1583.96万元,产量达到698t时可保本经营,经营安全率为73.5%,投资回收期为3年。(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6-10-18)

梁莉,程晨,张柳茵,谢学文,陈信友[6](2016)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的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感官评价等方式进行发酵南瓜汁工艺参数的优选、稳定剂和甜味剂的筛选。结果确定发酵种子培养基配方为:南瓜浆含量40%,葡萄糖2%,豆浆5%和碳酸钙0.4%。南瓜汁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6℃,酿酒酵母SY∶乳酸菌群=1∶3(体积比),接种量3%,发酵12 h后南瓜汁中乳酸菌的浓度可达9.20 lg(CFU/m L)。(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6年13期)

彭兴兴,林伟锋,陈中[7](2016)在《两株乳杆菌发酵南瓜汁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研究了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发酵南瓜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并与原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的方法,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分析南瓜汁、发酵12 h、24 h南瓜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实验研究共分离鉴定出82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烷烃类16种、醇类13种、醛类12种、酮类10种、酯类9种、酸类5种、芳香族类5种和其他类12种,共有化合物18种。南瓜汁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为己醛、乙酸乙酯、戊醛、壬醛等物质。经瑞士乳杆菌发酵的南瓜汁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己醛、乙酸乙酯、2-戊基呋喃、2-庚酮、1-己醇。经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的南瓜汁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己醛、2,3-丁二酮、棕榈酸、3-羟基-2-丁酮。(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6年04期)

彭兴兴,林伟锋,陈中[8](2016)在《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南瓜汁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比较不同发酵时间对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南瓜汁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发酵南瓜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不同,发酵南瓜汁中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差异,其中,发酵12 h时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3-羟基-2-丁酮(16.06%)、2,4-二叔丁基苯酚(8.05%)、乙醇(6.84%);发酵24 h时共鉴定出41种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2,3-丁二酮(20.46%)、3-羟基-2-丁酮(10.8%)、乙酸(9.97%);发酵36 h时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乙酸(13.98%)、2,3-丁二酮(12.35%)、3-羟基-2-丁酮(10.26%),发酵48 h时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乙酸(21.48%)、3-羟基-2-丁酮(14.2%)、2,3-丁二酮(12.3%)。(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08期)

梁莉,程晨,张柳茵,谢学文,陈信友[9](2015)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乳酸菌和酵母茵复合发酵南瓜汁的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感官评价等方式进行了发酵南瓜汁工艺参数的优选、稳定剂和甜味剂的筛选。结果确定了发酵种予培养基配方为:南瓜浆含量40%,葡萄糖2%,豆浆5%和碳酸钙0.4%。南瓜汁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6℃,酿酒酵母SY:乳酸菌群=1:3,接种量3%,发酵时间为12h。(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籽用南瓜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8-23)

周春丽,刘伟,李慧,赵婧,袁驰[10](2014)在《混合菌株发酵南瓜汁及其香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混合菌株发酵南瓜汁的香气物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富集、气相色谱-嗅辨-质谱(GC-O-MS)分离检测手段,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新鲜南瓜和南瓜汁中分别分鉴定出58和41个香气化学成分,南瓜汁和新鲜南瓜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19种,南瓜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为己醛、3-甲基丁醛、壬醛、戊醛、庚醛、环丁醇等物质。经过乳酸菌、酵母菌和二者混合发酵南瓜汁后挥发性成分分别鉴定出51、36和45种。通过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的南瓜汁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乙醇、异戊醇、辛酸乙酯、1-庚醇、2,3-丁二酮和异丁醇。与乳酸菌和酵母菌单独发酵的南瓜汁相比,混合发酵后挥发性成分以醇类居多;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种类相似,而微量特征香气成分差异较为显着。(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4年05期)

南瓜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的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感官评价等方式进行了发酵南瓜汁工艺参数的优选、稳定剂和甜味剂的筛选。结果确定了发酵种子培养基配方为:南瓜浆含量40%,葡萄糖2%,豆浆5%和碳酸钙0.4%。南瓜汁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6℃,酿酒酵母SY:乳酸菌群=1:3,接种量3%,发酵时间为12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瓜汁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文娟.南瓜汁混合酶解工艺研究[J].食品工程.2017

[2].梁莉,程晨,张柳茵,谢学文,陈信友.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3].韩璐,杨陈,王胜男,朱丹实,朱力杰.基于流变学参数及混料回归设计的浑浊型南瓜汁饮料工艺及配方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7

[4].苑建伟,侯小歌,田丰收,李胜婷,王克广.酶解南瓜汁发酵酒加工条件及其活性成分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

[5].卜晓斌.双歧杆菌发酵南瓜汁的工艺研究及其工厂设计[D].江西农业大学.2016

[6].梁莉,程晨,张柳茵,谢学文,陈信友.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

[7].彭兴兴,林伟锋,陈中.两株乳杆菌发酵南瓜汁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6

[8].彭兴兴,林伟锋,陈中.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南瓜汁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6

[9].梁莉,程晨,张柳茵,谢学文,陈信友.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南瓜汁工艺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籽用南瓜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10].周春丽,刘伟,李慧,赵婧,袁驰.混合菌株发酵南瓜汁及其香气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4

论文知识图

保温温度与时间对南瓜汁悬浮稳...保温温度与pH值对南瓜汁悬浮稳...保温时间与pH值对南瓜汁悬浮稳...南瓜汁添加妞对酸奶配方的影响不同发酵时间对低醇南瓜汁饮料...一1南瓜汁和南瓜酒香气成分GC侧S...

标签:;  ;  ;  ;  ;  ;  ;  

南瓜汁论文_郭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